保险业标准化服务项目分析报告模板范本_第1页
保险业标准化服务项目分析报告模板范本_第2页
保险业标准化服务项目分析报告模板范本_第3页
保险业标准化服务项目分析报告模板范本_第4页
保险业标准化服务项目分析报告模板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保险业标准化服务项目分析报告报告说明到2025年,保险标准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险标准化组织的多样性和专业性显著提升,保险标准体系结构优化健全。保险标准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标准化普及推广效果良好,标准实施成效显著。保险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和素养显著提升。保险领域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增强,支撑保险业发展的标准化基础更加坚实。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023.1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67.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1.76%;建设期利息24.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2%;流动资金1131.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7.43%。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1000.00万元,综

2、合总成本费用8537.18万元,净利润1804.7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4.44%,财务净现值5103.5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22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30323

3、79 第一章 项目总论 PAGEREF _Toc113032379 h 7 HYPERLINK l _Toc113032380 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PAGEREF _Toc113032380 h 7 HYPERLINK l _Toc113032381 二、 项目承办单位 PAGEREF _Toc113032381 h 7 HYPERLINK l _Toc113032382 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PAGEREF _Toc113032382 h 7 HYPERLINK l _Toc113032383 四、 项目建设选址 PAGEREF _Toc113032383 h 7 HYPERLIN

4、K l _Toc113032384 五、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PAGEREF _Toc113032384 h 8 HYPERLINK l _Toc113032385 六、 资金筹措方案 PAGEREF _Toc113032385 h 8 HYPERLINK l _Toc113032386 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PAGEREF _Toc113032386 h 8 HYPERLINK l _Toc113032387 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PAGEREF _Toc113032387 h 9 HYPERLINK l _Toc113032388 九、 项目综合评价 PAGEREF _Toc

5、113032388 h 9 HYPERLINK l _Toc113032389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PAGEREF _Toc113032389 h 9 HYPERLINK l _Toc113032390 第二章 市场和行业分析 PAGEREF _Toc113032390 h 11 HYPERLINK l _Toc113032391 一、 优化保险标准化工作机制 PAGEREF _Toc113032391 h 11 HYPERLINK l _Toc113032392 二、 制订计划和实施、控制营销活动 PAGEREF _Toc113032392 h 13 HYPERLINK l _Toc1130

6、32393 三、 标准化提升保险业风险管控能力 PAGEREF _Toc113032393 h 14 HYPERLINK l _Toc113032394 四、 发展目标 PAGEREF _Toc113032394 h 15 HYPERLINK l _Toc113032395 五、 营销计划的实施 PAGEREF _Toc113032395 h 16 HYPERLINK l _Toc113032396 六、 标准化促进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PAGEREF _Toc113032396 h 18 HYPERLINK l _Toc113032397 七、 市场需求测量 PAGEREF _Toc113032

7、397 h 19 HYPERLINK l _Toc113032398 八、 面临形势 PAGEREF _Toc113032398 h 22 HYPERLINK l _Toc113032399 九、 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PAGEREF _Toc113032399 h 24 HYPERLINK l _Toc113032400 十、 扩大总需求 PAGEREF _Toc113032400 h 26 HYPERLINK l _Toc113032401 十一、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 PAGEREF _Toc113032401 h 29 HYPERLINK l _Toc113032402 十二、 营销环境的

8、特征 PAGEREF _Toc113032402 h 32 HYPERLINK l _Toc113032403 第三章 公司筹建方案 PAGEREF _Toc113032403 h 34 HYPERLINK l _Toc113032404 一、 公司经营宗旨 PAGEREF _Toc113032404 h 34 HYPERLINK l _Toc113032405 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PAGEREF _Toc113032405 h 34 HYPERLINK l _Toc113032406 三、 公司组建方式 PAGEREF _Toc113032406 h 35 HYPERLINK l _

9、Toc113032407 四、 公司管理体制 PAGEREF _Toc113032407 h 35 HYPERLINK l _Toc113032408 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 PAGEREF _Toc113032408 h 36 HYPERLINK l _Toc113032409 六、 核心人员介绍 PAGEREF _Toc113032409 h 40 HYPERLINK l _Toc113032410 七、 财务会计制度 PAGEREF _Toc113032410 h 41 HYPERLINK l _Toc113032411 第四章 企业文化 PAGEREF _Toc113032411 h 4

10、9 HYPERLINK l _Toc113032412 一、 品牌文化的基本内容 PAGEREF _Toc113032412 h 49 HYPERLINK l _Toc113032413 二、 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PAGEREF _Toc113032413 h 67 HYPERLINK l _Toc113032414 三、 塑造鲜亮的企业形象 PAGEREF _Toc113032414 h 77 HYPERLINK l _Toc113032415 四、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PAGEREF _Toc113032415 h 82 HYPERLINK l _Toc113032416 五、 企业

11、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PAGEREF _Toc113032416 h 86 HYPERLINK l _Toc113032417 六、 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 PAGEREF _Toc113032417 h 96 HYPERLINK l _Toc113032418 第五章 运营管理模式 PAGEREF _Toc113032418 h 99 HYPERLINK l _Toc113032419 一、 公司经营宗旨 PAGEREF _Toc113032419 h 99 HYPERLINK l _Toc113032420 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PAGEREF _Toc113032420 h 99 HYPE

12、RLINK l _Toc113032421 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PAGEREF _Toc113032421 h 100 HYPERLINK l _Toc113032422 四、 财务会计制度 PAGEREF _Toc113032422 h 104 HYPERLINK l _Toc113032423 第六章 经营战略分析 PAGEREF _Toc113032423 h 111 HYPERLINK l _Toc113032424 一、 资本运营战略的含义 PAGEREF _Toc113032424 h 111 HYPERLINK l _Toc113032425 二、 企业人才及其所需类型 PA

13、GEREF _Toc113032425 h 112 HYPERLINK l _Toc113032426 三、 差异化战略的实现途径 PAGEREF _Toc113032426 h 118 HYPERLINK l _Toc113032427 四、 差异化战略的基本含义 PAGEREF _Toc113032427 h 120 HYPERLINK l _Toc113032428 五、 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 PAGEREF _Toc113032428 h 121 HYPERLINK l _Toc113032429 六、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PAGEREF _Toc113032429 h

14、123 HYPERLINK l _Toc113032430 七、 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含义与必要性 PAGEREF _Toc113032430 h 125 HYPERLINK l _Toc113032431 第七章 人力资源 PAGEREF _Toc113032431 h 128 HYPERLINK l _Toc113032432 一、 绩效目标设置的原则 PAGEREF _Toc113032432 h 128 HYPERLINK l _Toc113032433 二、 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与内容 PAGEREF _Toc113032433 h 130 HYPERLINK l _Toc1130324

15、34 三、 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的关系 PAGEREF _Toc113032434 h 143 HYPERLINK l _Toc113032435 四、 确立绩效评审与申诉系统的内容和意义 PAGEREF _Toc113032435 h 145 HYPERLINK l _Toc113032436 五、 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作用 PAGEREF _Toc113032436 h 147 HYPERLINK l _Toc113032437 六、 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原则 PAGEREF _Toc113032437 h 149 HYPERLINK l _Toc113032438 七、 培训教学设计程序

16、与形成方案 PAGEREF _Toc113032438 h 151 HYPERLINK l _Toc113032439 第八章 公司治理方案 PAGEREF _Toc113032439 h 156 HYPERLINK l _Toc113032440 一、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PAGEREF _Toc113032440 h 156 HYPERLINK l _Toc113032441 二、 公司治理的框架 PAGEREF _Toc113032441 h 159 HYPERLINK l _Toc113032442 三、 管理腐败的类型 PAGEREF _Toc113032442 h 163 HYPER

17、LINK l _Toc113032443 四、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 PAGEREF _Toc113032443 h 165 HYPERLINK l _Toc113032444 五、 债权人治理机制 PAGEREF _Toc113032444 h 168 HYPERLINK l _Toc113032445 六、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 PAGEREF _Toc113032445 h 172 HYPERLINK l _Toc113032446 七、 股东大会的召集及议事程序 PAGEREF _Toc113032446 h 175 HYPERLINK l _Toc113032447 第九章 投

18、资计划 PAGEREF _Toc113032447 h 177 HYPERLINK l _Toc113032448 一、 建设投资估算 PAGEREF _Toc113032448 h 177 HYPERLINK l _Toc113032449 建设投资估算表 PAGEREF _Toc113032449 h 178 HYPERLINK l _Toc113032450 二、 建设期利息 PAGEREF _Toc113032450 h 178 HYPERLINK l _Toc113032451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PAGEREF _Toc113032451 h 179 HYPERLINK l _Toc

19、113032452 三、 流动资金 PAGEREF _Toc113032452 h 180 HYPERLINK l _Toc113032453 流动资金估算表 PAGEREF _Toc113032453 h 180 HYPERLINK l _Toc113032454 四、 项目总投资 PAGEREF _Toc113032454 h 181 HYPERLINK l _Toc113032455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PAGEREF _Toc113032455 h 181 HYPERLINK l _Toc113032456 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PAGEREF _Toc113032456 h 18

20、2 HYPERLINK l _Toc113032457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PAGEREF _Toc113032457 h 182 HYPERLINK l _Toc113032458 第十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PAGEREF _Toc113032458 h 184 HYPERLINK l _Toc113032459 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PAGEREF _Toc113032459 h 184 HYPERLINK l _Toc113032460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PAGEREF _Toc113032460 h 184 HYPERLINK l _Toc11303246

21、1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PAGEREF _Toc113032461 h 185 HYPERLINK l _Toc113032462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PAGEREF _Toc113032462 h 187 HYPERLINK l _Toc113032463 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PAGEREF _Toc113032463 h 188 HYPERLINK l _Toc113032464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PAGEREF _Toc113032464 h 189 HYPERLINK l _Toc113032465 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PAGEREF _Toc113032465 h 191

22、HYPERLINK l _Toc113032466 四、 偿债能力分析 PAGEREF _Toc113032466 h 191 HYPERLINK l _Toc113032467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PAGEREF _Toc113032467 h 192 HYPERLINK l _Toc113032468 五、 经济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113032468 h 193 HYPERLINK l _Toc113032469 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分析 PAGEREF _Toc113032469 h 194 HYPERLINK l _Toc113032470 一、 对外投资的目的与意义 PA

23、GEREF _Toc113032470 h 194 HYPERLINK l _Toc113032471 二、 财务可行性要素的特征 PAGEREF _Toc113032471 h 195 HYPERLINK l _Toc113032472 三、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 PAGEREF _Toc113032472 h 196 HYPERLINK l _Toc113032473 四、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PAGEREF _Toc113032473 h 197 HYPERLINK l _Toc113032474 五、 应收款项的日常管理 PAGEREF _Toc113032474 h 204项目总

24、论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保险业标准化服务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联系人谭xx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全面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和改革要求,创新保险业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标准需求和标准供给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优化保险业标准化组织架构和组织方式,完善保险业标准化工作流程,提升保险业标准化工作效率,保障标准质量。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

25、估算,项目总投资3023.1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67.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1.76%;建设期利息24.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2%;流动资金1131.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7.43%。(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867.0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293.9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44.39万元,预备费28.72万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3023.17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006.58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11000.00万元。

26、2、综合总成本费用(TC):8537.18万元。3、净利润(NP):1804.71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4.22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44.44%。3、财务净现值:5103.59万元。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项目综合评价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3023.171.1建设投资万元1867.051.1.1工程费用万元1293.941.1.2其他费用万元544.391.1.

27、3预备费万元28.721.2建设期利息万元24.661.3流动资金万元1131.462资金筹措万元3023.172.1自筹资金万元2016.592.2银行贷款万元1006.583营业收入万元110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8537.185利润总额万元2406.286净利润万元1804.717所得税万元601.578增值税万元471.209税金及附加万元56.5410纳税总额万元1129.3111盈亏平衡点万元3585.18产值12回收期年4.2213内部收益率44.44%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5103.59所得税后市场和行业分析优化保险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强保险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

28、。优化保险分委会构成,加强保险分委会秘书处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和运行效率。建立专项工作组,提升标准制定效率,增强标准制定的专业性,加大标准供给能力。建立保险业标准化人才队伍以及保险标准化专家库。不断完善保险分委会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保险业标准化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推进行业标准公开,全面提升保险业标准化信息服务能力。完善保险标准化工作机制。修订完善保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优化保险标准制定修订全周期流程,提升标准制修订和审批效率,提升标准质量。建立保险业标准监督评估体系,建立标准质量监督考核机制,制定保险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作细则,组织对重要标准实施情况追溯、监督和纠错,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建立标准实

29、施与标准建设的互动反馈机制。推动保险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充分考虑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方向,动态优化保险业标准体系框架,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布局。不断提高保险业标准间的协调性,提高与其他相关产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衔接度,加强保险业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套。加大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制定力度,鼓励企业制定严于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产品与服务标准。推动保险标准落地实施。加大保险标准宣贯力度,重要标准发布后编制实施方案和释义,利用媒体、网络、会议等平台,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培训、研讨和解读,推进行业标准公开。对涉及行业公共利益、关系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标准,通过政策引导、示范试点、实施效果评估

30、、监督纠错等方式,积极推动标准落地。增强标准对监管的支持能力,促进标准实施与行业监管的联动。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利用行业自律等手段,推动标准应用。发挥保险机构主体作用,鼓励保险机构积极采用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大力推动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落实。夯实保险标准化理论和工作基础。深入开展标准化理论与应用研究,加强标准化科研课题的组织实施,从制度环境、发展战略、运行规律、实施模式、作用机理、组成要素、质量评估等方面,开展保险标准化基础理论和通用方法研究。鼓励有条件的保险机构设立标准化管理部门,促进保险基础研究、标准制定、应用实施的协调互动。引导鼓励科研院所和专业人员参与保险

31、标准化研究和标准建设。持续推进保险标准国际化。研究制定我国保险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策略,确定参与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可行路径。在互联网保险等我国优势领域、再保险等跨国业务领域,积极研究将我国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的可能性。加强国际标准跟踪研究,积极参与保险领域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制订计划和实施、控制营销活动对目标市场、定位和营销组合的思考与决策,最后要形成营销计划,作为营销行动的依据。“营销计划”是一个统称,一般分为品牌营销计划,即关于单个品牌的营销计划;产品类别营销计划,关于一类产品、产品线的营销计划,已经完成、认可的品牌计划应纳入其中;新产品计划,在现有产品线增加新产品项目

32、、进行开发和推广活动的营销计划;细分市场计划,面向特定细分市场、顾客群的营销计划;区域市场计划,面向不同国家、地区、城市等的营销计划;客户计划,是针对特定的主要顾客的营销计划。这些不同层面的营销计划,相互之间需要协调、整合。从时间跨度看,营销计划可分长期的战略性计划和年度营销计划。战略性计划要考虑哪些因素会成为今后驱动市场的力量,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境,企业希望在未来市场占有的地位及应采取的措施。它是一个基本框架,由年度营销计划使之具体化。必要时,企业需要每年对战略性计划进行审计和修订。制订营销计划之后,企业或战略业务单位需组织力量落实,并对营销进程进行控制,以保证达成预定的营销目标。标准化提升保

33、险业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对保险业风险的监管支持能力建设。以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防范化解保险业风险为主线,统筹研究加强保险业风险监管相关标准,推动保险业风险监管的基础数据标准建设,完善保险业监管数据体系建设,加强数字监管、智慧监管能力建设,推进保险业风险监管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推动保险业风险管理标准化建设。开展保险业风险管理标准体系研究,推动保险业风险管理术语、数据、指标、分类等基础标准建设。结合行业最佳实践和国际标准,提炼探索行业风险管理通用参考框架,规范风险管理流程,加强数据和经验模型共享,促进保险业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加强保险反欺诈标准建设。制定针对不同欺诈手段的检测技术规范,增强快速

34、检测能力,减少欺诈造成的损失。制定反欺诈模型描述规范,促进反欺诈模型在行业共享使用、共同训练,提升模型的精准性和智能性,增强欺诈识别能力。促进行业对欺诈事件相关信息和数据的积累、共享,增强行业欺诈预警及响应能力,遏制组团骗保、恶意退保等欺诈行为。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建设。研究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体系。配合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双录”等监管要求,制定细化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保障政策执行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制定保险服务标准,进一步规范保险服务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制定保险消费投诉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围绕保险消费者教育制定相关标准,促进消费者了解保险知识,树

35、立正确保险意识,科学理性选择保险。发展目标到2025年,保险标准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险标准化组织的多样性和专业性显著提升,保险标准体系结构优化健全。保险标准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标准化普及推广效果良好,标准实施成效显著。保险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和素养显著提升。保险领域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增强,支撑保险业发展的标准化基础更加坚实。具体目标包括:保险标准体系更加优化健全。建立结构清晰、覆盖全面、效用突出的保险标准体系,形成保险标准体系动态优化的工作模式。保险标准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覆盖保险各领域的标准化专业工作组和专家队伍,实现标准需求和供给的良性互动。保险标准供给进一步加大。在保险业核心业务、

36、重要服务和关键技术领域加大标准制定力度,保险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显著提升,强化保险标准对法律法规的衔接支持。保险标准的应用成效更加显著。推动建设保险业标准化示范机构,积极培育保险业企业标准“领跑者”,一批标准实施的典型经验得到总结和推广。保险业标准化意识显著增强。加强保险标准宣传推广,建立保险标准培训机制,培养一批保险标准化专家,保险业从业人员学标准、用标准、做标准的意识显著增强。保险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推进。保险标准化国际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展,国内保险标准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衔接更加紧密。营销计划的实施(一)有效实施计划的注意事项(1)有明确的行动方案。战略和计划的有效实施,要有详

37、细、具体的行动方案,以帮助理解和清晰营销计划的关键性环境、项目和措施,正确地把任务、责任落实到个人、团队或部门。(2)可能需要调整组织结构。必须注意组织结构与任务、责任相一致,与自身的特点、环境相适应,根据战略和计划适时调整、优化组织结构。(3)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必须明确与计划有关的环节、岗位和人员的责权利,明确具体要求和奖惩措施,建章立制进行约束和管理。(4)注意协调关键流程。为了有效实施战略和计划,做到行动方案、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因素,尤其是相关机构、人员在大目标下协调一致,需要界定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构建作业流程,保障操作层面相互配合。(二)影响计划实施的常见问题和原因(1)计划脱离

38、实际。计划通常由专业计划人员负责制订,基层人员具体操作和执行。专业计划人员可能更多考虑的是总体方向和原则,疏于关注过程和实施细节,使得计划较为笼统和形式化;计划人员可能了解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不够,营销计划偏离实际;计划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交流情况不足,后者不能很好理解需要执行的计划,遇到困难最终导致计划人员和基层人员对立,互不信任。所以,制订计划不能只靠专业计划人员,也可由他们联系基层人员一起讨论、制订。基层人员或比计划人员了解实际情况,将他们纳入计划管理过程,有助于营销计划的制订和实施。(2)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矛盾。计划常常涉及长期目标,企业对具体执行计划的人员又可能是依据短期的绩效,如销量、

39、市场份额或利润等评估和奖励,他们常常不得不选择目光短浅的行为。要注意解决这一矛盾,设法求得两者之间的平衡。(3)因循守旧的情性。一般来说,新战略、新计划如果不符合传统和思维习惯,就容易遭到抵制。新旧战略和计划之间差异越大,实施中阻力也越大。要推动与原来思路截然不同的计划,常常需要打破传统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换脑袋就换人”,甚至重建管理体制。(4)缺乏具体、明确的行动方案。有些计划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缺乏促使各部门、各环节协调一致、共同出力的依据。标准化促进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加大保险科技技术标准供给。在保险科技领域加强行业标准供给,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区块链、下一代互

40、联网、智慧健康、物联网等领域制定相关应用标准,以标准凝聚行业共识、积累行业经验、规范引领保险科技创新。加强跨行业生态标准建设,促进保险业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与第三方合作机构、数据服务提供商、其他行业产业合作,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同步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及个人隐私保护领域行业标准建设,兼顾发展和安全。推动信息科技基础能力标准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推动保险中介行业标准化工作。研究制定保险中介业务数据和信息交互标准,促进中介业务数据质量提升,规范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间的业务信息交互。推动金融领域各类机构、人员、产品及业务标准在保险中介行业落地应用、规范实施。加强保险业基础通用标准建设。进一步规范保险单证

41、中的术语、表述和格式,扩展保险单证电子化标准,规范客户数据定义和格式。研究制定保险投保、核保、理赔、服务等重要业务流程规范及流程数据标准。制定保险数据分类分级标准,拓展保险业数据和信息交换技术标准,促进数据的安全保护和交流共享。市场需求测量(一)不同层次的市场市场作为营销领域的范畴,是指某一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总和,是对该产品有兴趣的顾客群体,也称潜在市场。潜在市场的规模,取决于现实顾客与潜在顾客人数的多少。购买者身份的确认,一般依据三个特性,即兴趣、收入和购买途径。兴趣指购买需求和欲望,是采取购买行为的基础。收入决定支付能力,是采取购买行为的条件。市场规模是兴趣与收入两者的函数。购

42、买途径决定购买者能否买到所需产品。有效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感兴趣、有支付能力并能获得该产品的顾客群体。同样的产品,往往因购买者必须具备某一特定条件才能获取,如规定到一定年龄者才能购买汽车。有效市场中具备这种条件的顾客群体,构成该产品的合格的有效市场。企业可将营销努力集中于合格有效市场的某一细分部分,这便成为企业的目标市场。企业及竞争者的营销努力,必能售出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购买该产品的顾客群体,便形成渗透市场。(二)市场需求某一产品的市场总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营销努力水平下,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地区、特定营销环境中,特定顾客群体可能购买的该种产品总量。对需求的概念,可从八个方面考察。(1)产品。首先确

43、定所要测量的产品类别及范围。(2)总量。可用数量和金额的绝对数值来表述,也可用相对数值来表述。(3)购买。指订购量、装运量、收货量、付款数量或消费数量。(4)顾客群。要明确总市场的顾客群、某一层次市场的顾客群、目标市场或某一细分市场的顾客群。(5)地理区域。根据非常明确的地理界线测量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的需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区域,测定各自的市场需求。(6)时期。市场需求测量具有时间性,如年度、5年、10年的市场需求。由于未来环境和营销条件变化的不确定性,预测时间越长,测量的准确性就越差。(7)营销环境。测量市场需求必须确切掌握宏观环境中人口、经济、政治、法律、技术、文化诸因素的变化及其

44、对需求的影响。(8)营销努力。市场需求也受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受产品改良、产品价格、促销和分销方式等的影响,一般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弹性,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因此,市场需求也称为市场需求函数。随着行业营销费用的增加,刺激消费的力度加大,市场需求一般会随之增大,但报酬率由递增转入递减。当营销费用超过一定水平后,就不能进一步促进需求,市场需求所达到的极限值,称为市场潜量。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市场需求的规模、结构和时间等,所以也会深刻地影响着市场潜量。在基本销售量与市场潜量之间,显示了不同类型市场整体需求的营销敏感度。受产业营销支出水平影响明显者为可扩张市场,如保健品市场;受产业营销支出水

45、平影响不大者为非扩张市场,如食盐市场。(三)企业需求企业需求指在市场需求总量中企业所占的份额。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其营销努力成正比。此外,如果营销费用分配于广告、促销、分销等方面,它们有不同的效率及弹性。(四)企业预测与企业潜量企业预测指企业销售预测,是与企业选定的营销计划和假定的营销环境相对应的销售额,即预期的企业销售水平。这里,销售预测不是为确定营销计划或营销努力水平提供基础,而是由营销计划所决定的,它是既定的营销费用计划产生的结果。与销售预测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销售定额,即公司为产品线、事业部和推销员确定的销售目标,是一种规范和激励销售队伍的管理手段,分配的销售定额之和

46、,一般应略高于销售预测。另一个是销售预算,主要是为当前采购、生产和现金流量做决策。销售预算一般略低于销售预测,以避免过高的风险。企业潜量即企业销售潜量,指公司的营销努力相对于竞争者不断增大时,企业需求所达到的极限。当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00%时,企业潜量也就是市场潜量,但这只是一种少见的极端情况。面临形势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立足新发展阶段,保险业标准化工作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撑和保障保险业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大任务,以高质量标准服务和支持保险业高质量发展。1.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

47、。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保险业标准化工作要深刻把握保险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带来的新变化,以标准化引领和支持保险业创新发展,推动建立保险业内外部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助力保险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推动保险业制度型开放,提升保险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保险业共享发展。2.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保险业提出新要求,也对保险业标准化工作提出新目标。保险业标准化要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支持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保险业加大供给能力、优化供给结构,提供更加丰富的保险产品、更加优质的保

48、险服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扩大普惠型保险覆盖范围,充分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快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提升保险业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支持“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3.防控金融风险的要求。防范风险是保险业永恒的主题。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行业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逐步凸显,部分重点公司、重点领域面临的困难与风险不容忽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需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建立全面、主动、长期的风险管理模式。保险标准化工作要紧密围绕防控风险这一主题,积极服务监管,着力促进风险管理体系的规范化、风险信息共享交换的便

49、利化、风险识别评估预警的智能化,促进保险业整体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4.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需要。数字化转型是保险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保险业在治理、文化、业务、技术等方面面临着全方位改革与创新的挑战。保险业既要主动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重大机遇,也要面对保险业务价值链重塑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发挥标准的作用,用标准引领和规范创新,用标准畅通和加强协作,用标准沉淀和共享成果,促进数字化转型发挥更大效用。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企业之所以要大力开发新产品,主要是由于:(一)产品生命周期的现实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企业同产品一样也存在着生命

50、周期。如果不开发新产品,当产品走向衰落时,企业也同样走到了生命周期的终点。相反,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就可以在原有产品退出市场时,利用新产品占领市场。(二)消费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方便、健康、轻巧、快捷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消费结构的变化加快,消费选择更加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威胁,不得不淘汰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老产品,另一方面也给企业提供了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机会。(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许多高科技新型产品的出现,并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科技的进步有

51、利于企业淘汰过时的产品,生产性能更优越的产品,并把新产品推向市场。企业只有不断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改造自己的产品,开发新产品,才不至于被排挤出市场。(四)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现代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才能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竞争中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定期推出新产品,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和地位,提高竞争力,并扩大市场份额。扩大总需求市场领导者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大,在市场总需求扩大时受益也最多。扩大总需求的途径有开发产品的新用户、寻找产品的新用途和增加顾客使用量等。(一)开发新用户1、转变未使用者转变未使用者,即说服那些

52、尚未使用本行业产品的人开始使用,把潜在顾客转变为现实顾客。比如,有人担心电淋浴器使用不安全而不愿购买,企业可大力宣传它装有多重,安全保护装置,绝对不会发生意外,将这部分潜在购买者转变为现实购买者。有人认为纯水中不含有益矿物质而不愿安装家用纯水机。纯水机制造公司可大力宣传人们所需的矿物质主要从日常食物中获取,从饮水中获取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饮用纯水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自来水中虽然含有矿物质但是也可能含有许多污染物质,危害身体健康。安装家用纯水机直接饮用纯水更加有益身体健康。2、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新的细分市场”指该细分市场的顾客使用本行业产品,但是不使用其他细分市场的同类产品和品牌。例如,服装市场

53、可以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个细分市场,根据年龄不同分为老年、中年、青少年和儿童等不同细分市场,一般而言,女性不会购买男性服装,男性也不会购买女性服装;老年人不会购买青少年时装,青少年也不会购买老年人服装。企业在原细分市场的需求饱和后可设法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扩大原有产品的适用范围,说服新细分市场的顾客使用本产品。例如,青年时装制造公司可通过营销宣传说服中老年人购买年轻人的时装,实现心理上的年轻。3、地理扩展地理扩展指寻找尚未使用本产品的地区,开发新的地理市场。例如,空调、摩托车等产品在城市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可着重开发农村市场。轿车在发达国家已经趋于饱和,可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转移。(二)寻

54、找新用途寻找新用途指在产品原有用途之外找出新用途或新使用方法以增加销售量。比如,食品生产者常常在包装上印制多种食用或烹制方法,有冷食、热食、浸泡、炸炒、干食等。自行车最初是作为交通工具而走向市场的,在摩托车、汽车普及的条件下,许多人购买自行车是作为健身工具。产品的许多新用途往往是顾客在使用中发现的,企业应及时了解和推广这些发现。烘焙苏打粉生产企业发现美国一些家庭将该产品作为冰箱除臭剂使用,就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这一用途,成功地推动一半的美国家庭采用这一方法。(三)增加使用量1、提高使用频率企业应设法促使顾客更频繁地使用产品。例如,果汁营销人员应说服人们不仅在待客时才饮用果汁,平时也要饮用果汁以

55、增加维生素。2、增加每次使用量企业可以设法促使顾客增加每次使用量以扩大产品销售。洗发剂生产企业可提示顾客,每次洗发时,洗发剂涂抹两次、冲洗两次比只用一次效果更好。洗衣粉包装袋上可说明增加洗衣粉用量则衣服更洁净。有的调味品制造商将调味品瓶盖上的小孔略微扩大,销售量就明显增加。3、增加使用场所电视机生产企业可以宣传在卧室和客厅等不同房间分别摆放电视机的好处,如观看方便、避免家庭成员选择频道的冲突等。宣传这是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奢侈或浪费,打破原先只买一台的习惯和“节俭”思想,使有条件的家庭乐于购买两台以上的电视机。4、提醒顾客及时更换超过保质期或使用期的产品有的顾客由于节约或者疏忽而继续使用超过保

56、质期或使用期的产品,不仅影响健康或者使用效果,也减少了企业的产品销售。企业可以通过及时提醒顾客更换产品而扩大市场需求,包括:提醒顾客注意产品的首次使用时间和应当更换的时间;提醒顾客注意产品当前的性能状况。轮胎经营企业在售出轮胎之后的适当时间可以提醒顾客注意轮胎的行驶里程并检查轮胎是否需要更换以保证行车安全。吉列剃须刀在反复使用之后,上面的彩条会逐渐褪色,提醒消费者更换以保证荆须的舒适性。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就是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它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一种最古老的营销管理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

57、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低成本和大众分销。持生产观念的企业的典型口号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则相对不足。企业只要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就能盈利,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这就是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也许能“创

58、造辉煌”,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供求形势的变化,这种观念必然使企业陷入困境。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高性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这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是否欢迎。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人。产品观念和生产观念几乎在同一时期流行。与生产观念一样,产品观念也是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由于过分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这两种观念最终将导致“营销近视症”。如铁路

59、行业以为顾客需要火车而非运输,忽略了航空、公共汽车、卡车以及管道运输的日益增长的竞争;计算尺制造商以为工程人员需要计算尺而非计算能力,忽视了袖珍计算器的挑战,其最终结果是产品被市场冷落,经营者陷入困境甚至破产。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或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情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销售和大力推广。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其口号是:“我们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推销观念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各国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盛行,因此商品产量迅速增加,整个市场供过于求,卖主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

60、烈。1929年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前后历时5年,堆积如山的货物卖不出去,市场极度萧条。这种现实使许多企业家认识到,企业不能只顾生产,即使有物美价廉的产品,也要努力推销才能保证被人购买。在推销观念指导下,企业相信产品是“卖出去的”,而不是“被买去的”。他们致力于产品的推广和广告活动,进行无孔不入的促销信息“轰炸”,以求说服甚至强制消费者购买。与前两种观念一样,推销观念也是建立在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定销”,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基础上的。营销环境的特征(一)客观性环境作为企业外在的不以营销者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一般说来,企业无法摆脱和控制营销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