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二单元-《沉而不郁悲而不伤》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二单元-《沉而不郁悲而不伤》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二单元-《沉而不郁悲而不伤》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二单元-《沉而不郁悲而不伤》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群文阅读杜甫主题:沉郁顿挫 哀而不伤【文本分析】群文阅读的切入点多,可关注同一作者的作品,与作者展开深入对话;可关注同类题材,挖掘诗词思想内涵;可关注同文诗词,体悟诗词情感;亦可关注艺术手法,建构诗词知识体系等。本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杜甫秋兴八首组诗,以鉴赏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为主题,采用“吟咏诗韵,品味语言”的方法,旨在指导学生通过涵咏吟诵,关注语言特点,深入理解“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进而体会诗人沉而不浮,郁而不薄的情感。【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已经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对于“诗圣”杜甫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沉郁顿挫”这种诗歌风格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面对语言特色、诗歌风格类型等题

2、型,往往只能望洋兴叹。且在诵读部分平铺直叙,忽略轻重音、节奏等,难以读出美感,难以悟出真情。【文本阐释】这组诗歌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以个人坎坷境遇和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但每一首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作者的思想情绪,可独立成章。通过吟诵、品读,深切体会隽永的诗情,加深对“沉郁顿挫”诗歌风格的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并掌握“沉郁顿挫”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关注细节,强化技法,深入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勾连情感,提炼诗人的悲悯情怀,激发学生的共鸣,

3、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沉郁顿挫”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勾连情感,提炼诗人的悲悯情怀,激发共鸣,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多层次美读进入文本,获得审美体验;通过解读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独辟阅读蹊径;通过情读把脉诗人情感,丰富诗人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为预习、批注)【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手中的落叶)“一叶知秋”,今年的秋天在疫情未散的阴影中来得急、来得烈、来得悲慨。(展示PPT)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先秦】宋玉九辩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唐】杜

4、牧秋浦途中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唐】白居易南浦别而公元766年,杜甫的生命也迎来了寒秋。严武去世,生活没有了依靠,沿江东下,滞留夔州,抑郁寂寞,提笔写下了秋兴八首。清代黄生杜诗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作为杜甫诗歌的代表作,自然彰显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秋兴八首,品悟“沉郁顿挫 悲而不伤”。(展示PPT)美读,感受诗韵慢体味(5分钟) 诗歌是需要诵读的,唯有慢慢诵读,才能让诗歌的美在心头慢慢回旋。请同学们自主选择一首朗读篇目,要求:读准字音,辨别轻重音,找出韵脚,把握节奏,读出情感。(设计意图:诵读是文言融合的基础。通过诵读,体会诵读技

5、巧,建立情感勾连,初感“沉郁顿挫”之美。)品读,涵咏诗情晓风格(25分钟)1散文化解读,品味秋兴八首。(小组合作完成诗歌品读,每个小组依次展示品读成果。)那年秋天,诗人身处看到了/想到了。(以秋兴八首其一为例,完成变形阅读。)那年秋天,诗人身处夔州,看到了冷露打在枫叶上,冻伤了枝干,水天一色,波涛汹涌,风卷云涌,巫山巫峡被笼罩在阴森萧瑟的雾气之中,菊花是死寂中的唯一一抹亮色,可它却时时提醒我离故园越来越远,浓浓的思念郁结于胸啊。(设计意图:通过变形阅读的方法明确指导学生有方向地进行文本解读,训练学生用散文化语言还原诗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升诗歌审美能力,为进一步理解“沉郁顿挫”的语言特点夯实

6、基础。)2同学们,在经历了初读、初品后,你知道什么是沉郁顿挫?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一般认为,“沉郁”主要指诗歌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主要指诗歌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等。(板书:沉郁 顿挫)以秋兴八首为例,“沉郁”是如何体现的? 追问:秋兴八首中的情感有哪些?哪些地方直接抒发了这些情感?个人坎坷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融入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诗人漂泊夔州,年暮多病,仍然“孤舟一系故园心”,“每依北斗望京华”,爱国之情感人至深。“丛菊两开他日泪”“听猿实下三声泪”“百年世事不胜悲”“白头吟望苦低

7、垂”显悲慨、沉痛。“江湖满地一渔翁”,在广阔的宇宙中参悟到个体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感到孤独,但这种孤独不是一己之悲,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不得而形成的悲壮的孤独,是悲天悯人的寂寞心。“顿挫”是如何体现的? 追问:这组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以对比为例,加以阐述。表现手法多样化。八首中的每一首都以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表现作者虽然身世飘零、暮年多病却时刻关切国家安危的思想感情。对比(空间地域上的强烈反差:夔州与京华的对比、国家昔盛今衰的对比、人生境遇荣枯的对比、华丽辞藻与黯淡情调的对比)、用典、虚实相生、借景抒情追问:不同的景物,会表达不同的情感。在这组诗歌中,景物有何特点。

8、因景得情,因异深情。这组诗歌有两组景物,一组为自然风物,一组为人事之物。一组:“玉露”“枫树林”“落日”“鱼龙寂寞秋江冷”“万里风烟接素秋”等笼罩者一层阴郁凄凉的色彩,充满着悲怆的气氛,体现出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另一组:“征西车马羽衣驰”“西望瑶池降王母”“珠帘绣柱围黄鹄”“香稻啄余鹦鹉粒”等色彩浓重绚丽来描绘黯淡悲哀的感情基调回环往复追问: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每一首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作者的思想情绪,可独立成章,但又组成一首完整的乐章。你如何理解?诗人的视角在夔州与长安之间来回穿梭,通过巨大的时空交错对比,诗人十年离乱期间所

9、蓄积的忧国伤时之情与十年前长安的歌舞升平气象错综复迭,纷乱的万千思绪与时空交叉,使得结构迂回反复、回环曲折。这八首诗歌以秋始,以兴结,从夔州写到长安,又从长安写到夔州,回环往复而章法自然。第一、二首以写巫山巫峡秋景为主,从“他日泪”、“故园心”“望京华”而带出兴意。(起)第三、四首逐渐由景过渡到情,地点转换至长安,紧扣“不胜悲”“故国思”。(承)第五、第六首转入回忆曾入朝参圣之际遇,恍如梦中,似真似幻。(转)第七、第八首分别写昆明池及渼陂之游,今昔对比,抒个人胸怀,忧国家命运。(合)(板书)(设计意图:回归诗歌文本,关注细节,连续追问,提升学生的思考力,由浅入深,熟悉并掌握该诗歌风格。)总结: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杜甫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孤独寂寞,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低回,变得沉郁顿挫、哀而不伤。(三)写读,升华诗魂悟沉郁(10分钟)结合秋兴八首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杜甫爱国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结合所学内容,从意象选择、行文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以李白诗歌为例,谈谈飘逸豪放的语言特色。(设计意图:就思想内容而言,指向于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