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完整性理念的扬州瘦西湖景观整体特征保护策略_第1页
基于完整性理念的扬州瘦西湖景观整体特征保护策略_第2页
基于完整性理念的扬州瘦西湖景观整体特征保护策略_第3页
基于完整性理念的扬州瘦西湖景观整体特征保护策略_第4页
基于完整性理念的扬州瘦西湖景观整体特征保护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完整性”理念的扬州瘦西湖景观整体特征保护策略摘要:“卷轴画式”景观整体形态是扬州瘦西湖的代 表性价值特征,是该遗产保护管理的核心对象。重点针对瘦 西湖景观整体特征保护管理面临的长期需求及城市发展协 调现状挑战,提由以世界遗产保护的“完整性”理念为依据、以区划界定与管理为重点的保护策略。关键词:完整性;扬州瘦西湖文化景观;景观整体特征;保护策略;区划管理Abstract: The overall form of the “scroll painting ” scenery is th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lender West La

2、ke in Yangzhou , and the core target in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heritage. Based on the long-term needs and urban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 status quo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overal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lender west lake, the article proposes a protection strategy with th

3、e acompleteness? concept in the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as the basis and taking the zoning and management as the key points.Key words : completeness; Yangzhou Slender West Lake Cultural Scenic Spot;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scenery ; protection strategie; zone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4、74-4144 (2014) -06-67 (7) 引言扬州瘦西湖文化景观(以下简称瘦西湖景观) 指清代(17 至19世纪)扬州城西北郊保障河及沿河集群式园林、寺院 等景观要素构成的郊外风景区,是留存至今的中国大型古典 风景园林的代表作,是清代扬州盐业经济鼎盛、社会文化繁 荣期的产物,具有见证扬州商业文明及其审美传统、园林艺 术典范、文化传统关联等丰富的价值内涵。沿4.5公里长带状水体展开、“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卷 轴画式”景观整体形态,是瘦西湖景观的代表性价值特征。瘦西湖景观于2006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 前,随着现代扬州城的发展,瘦西湖已逐渐被城市建成区包 围

5、,由城郊园变为了城中园, 建设用地扩张及现代城市面貌, 对瘦西湖遗存要素的完整保存及其古典园林景观特征,尤其 是“卷轴画式”景观整体特征的保存与保护造成了明显的负 面干扰,突显由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协调需求。本文从世 界遗产保护视角分析瘦西湖景观的价值特征及承载要素,并 重点针对其景观整体特征保护管理的长期需求及现状挑战, 提由以世界遗产保护的“完整性”理念为依据、以区划界定 与管理为重点的保护策略。1扬州瘦西湖文化景观的价值特征及承载要素分析瘦西湖景观遗产价值特征瘦西湖景观在清代 (17至19世纪)扬州盐业经济鼎盛、 社会文化繁荣的背景下,为迎接帝王巡游,由盐商和盐务官 员在清乾隆年间(17

6、361795年)以扬州北郊游赏区为基础 集中建成。在全长约 4.5公里的瘦西湖线形水体两岸及北端 蜀冈上,错落分布有园林、寺庙和其它景观二十余处,形成“两堤花柳全依水, 一路楼台直到山” 的“卷轴画式”景观 瘦西湖景观是中国古典大型园林景观设计作品的杰生范例,其独具特色的“卷轴画式”景观形态、沿湖密布并面 湖开放的园林集群等文化景观要素、精湛的建造技艺及深厚 的文化内涵,见证了中国传统农耕社会晚期由现的商业文明 繁荣,及其兼具传统文人审美、商业文明特性及皇家气象的 独特审美传统。瘦西湖景观与同期重要文学、绘画等文化活 动繁荣共生,带来了以扬州为中心的区域性文化发展高峰。“卷轴画式”景观整体特征

7、承载要素分析“卷轴画式”景观整体形态是瘦西湖景观的代表性价值 特征,是其区别于中国其它大型古典园林景观的显著特征之 一。其承载要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山水地形瘦西湖景观所依托的山水地形主要包括:瘦西湖水体、 蜀冈台地、沿湖阶地、土阜和湖中堤岛等。瘦西湖水体瘦西湖古称保障河,是从清代扬州城北垣绵延至北郊蜀 冈的狭长水体,总长约 4.5公里,宽度13米至116米。瘦西 湖水源于城西诸山,水道沿用历代扬州城护城河,并经人工 疏浚、凿通,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形成一条连 贯的细长又富曲折变化的线形水体,并与高低错落的湖岸土 阜相结合,为沿湖园林景观的建设创造了绝佳的自然地形条 件。蜀冈台地蜀

8、冈是相对高程1520余米的岗丘,属淮阳山脉的延 续,位于扬州城区的北面和西北面,是扬州城内及城郊对历 代城市整体布局有直接影响的自然地形,也是扬州北郊湖上 景观的一个具有导向性及标志性的终点。湖岸地形瘦西湖水体两岸因历代城垣遗存及浚河淤土的堆积,地 形多为隆起的土阜。瘦西湖沿岸地形特征为:沿岸分布高程 6米左右的阶地,宽度50至百余米不等;阶地两侧地形开始 突变升高,形成高程 8米以上的土阜,间或分布小丘。土阜 至湖岸间的平地及土阜边缘便成为瘦西湖园林建设的主要 区域。止匕外,湖水中还堆造堤、岛(土丘),增加了沿湖景观的变化。“卷轴画式”景观布局及视觉空间效果在景观布局方面,瘦西湖景观以狭长、

9、曲折、形态丰富的水体空间和水中堤岛构成景观主体框架,在两岸和堤岛上错落排布园林、寺院、景观小品和树木花草,并结合水体转折处设 置核心景观节点,各景观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互为因借 的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整体,形成了园景随水上游赏路线次第 展开的“两堤花柳全依水, 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卷轴画式” 景观形态。在视觉空间效果方面,瘦西湖景观以狭长的水体作为空 间轴线串接沿湖两岸景观要素,由于两岸间距及水岸适建阶 地的宽度限定,景观整体具有明显的空间内向性和视觉界域 感,尤其是沿湖两侧的景观界面形象及天际轮廓在视觉感知 上具有很高的清晰度和敏感度。景观单元及要素瘦西湖景观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园林、寺院及桥

10、、塔、植物等景观要素。园林瘦西湖沿岸园林遗存以营建关系划分,共约22处,涉及清代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中的大部分景观。以空间位置 由东南至西北排列依次为城 ?清梵、卷石洞天、西园曲水、倚 虹园(含虹桥修禊、柳湖春泛)、冶春诗社、净香园、长堤 春柳、桃花坞、小金山、趣园(含四桥烟雨、水云胜概) 、 白塔晴云、莲性寺东园、春台祝寿、?$园花瑞、石壁流淙、 蜀冈朝旭、锦泉花屿、万松叠翠、接驾厅、平山堂西园寺院瘦西湖沿岸宗教建筑遗存共 6处,包括天宁寺、重宁寺、 莲性寺(含白塔)、观音山、大明寺。其它文化景观要素瘦西湖沿岸其他景观要素共 7处,包括景观构筑物莲花 桥、虹桥,以及重要文化史迹平山堂、平远楼

11、、天宁寺行宫(含御码头)、接驾厅。2 “卷轴画式”景观整体特征的保护管理需求分析基于价值特征的遗产长期保护管理需求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第96条要求,“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管理须确保其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具有的突生普遍价值以及完整性和 /或真实性状况在之后得到保持或加强。”因此,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核心是“基于遗 产价值特征”的保护管理。基于瘦西湖景观“卷轴画式”景观整体特征,其承载要素的长期保护管理需求主要为:(1)确保景观依托的完整山水地形及空间关系不受人为因素的改变、破坏或负面干扰影响。(2)确保景观整体的全部景观要素构成、分布范围、布局设计、视觉空间效果及“卷轴画式”景观整体审美特征

12、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改变、破坏或负面干扰影响。(3)确保各类景观要素的形态、材料、工艺、美学特征、环境风貌等属性不受自然和人物因素的改变、破坏或负面干扰影响瘦西湖景观保护管理面临的现状挑战瘦西湖作为扬州著名文化旅游景区,长期受到地方政府 及管理机构的保护,其景观整体格局的保存与保护具有一定 的基础。但随着现代扬州城的快速发展,瘦西湖已逐渐被城 市建成区包围,建设用地扩张及现代城市面貌, 对瘦西湖“卷 轴画式”景观整体格局的保存与保护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干 扰,瘦西湖景观的保护管理面临着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 途径的挑战。建设开发占压景观要素分布区、破坏景观整体格 局瘦西湖景观要素分布区面临内部旅游

13、设施扩张和周边建设开发压力。尤其是近 10年来,景区内旅游服务设施的 建设量增加迅速,周边疗养建筑和商业设施规模扩张,部分 建筑直接占压了园林遗存分布区,对瘦西湖的景观形态及核 心遗存造成了直接影响。大虹桥路、平山堂路、瘦西湖路、北门外大街等城市道 路将瘦西湖带状水体割裂,破坏了遗产“卷轴画式”景观格 局的整体完整。同时,随着扬州新城区在瘦西湖西侧的建设, 瘦西湖区域已成为城中园区,过境交通量大大增加,对遗产 的景观整体格局造成严重干扰。外围现代城市风貌及大型建筑破坏景观视觉空间效果和古典园林审美特征瘦西湖景区由于具备良好的景观和环境条件,具周边地 块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的热点区域,建设项目多已突

14、破了扬州 旧城区的12层的建筑尺度,由密集、高大的建筑群构成 的现代城市界面及风貌,对瘦西湖两岸景观界面疏密有致的 古典园林审美特征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景观外围城区中部分高大的现代建筑及设施,打破了瘦 西湖景观的视觉天际轮廓线,对景观的整体视觉空间效果产 生负面干扰。在瘦西湖外围城区建设的持续发展趋势下,景 观整体的视觉空间效果仍长期面临着潜在的破坏威胁。3世界遗产保护理论中的“完整性(IntegHty )”概念及 阐述“完整性”是世界遗产保护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衡量 文化或自然遗产是否具备“突生普遍价值”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Operational Guideline

15、s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 2013 版)、什么是突生普遍价值?(What is OUV ?)、世界遗产申报准备(Preparing World Heritage Nominations , 2011 版)等世界遗产专业机构发布的一系列指导文件及研究报告 中,对“完整性”的概念进行了逐步深入和细化的阐述。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对“完整性” 的阐述作为世界遗产申报、评估和管理程序中主要依据的世界遗产中心官方文件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在第8795条中对“完整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针对文化 遗产

16、完整性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必须满足完 整性条件。.完整性用来衡量自然和/或文化遗产及其特征的整 体性和无缺憾性。因而,审查遗产完整性需要评估遗产满足 以下特征的程度:a)包括所有表现其突生的普遍价值的必要因素; b)规模上足够大,确保能完整地代表体现遗产价值的特色 和过程;c)因为发展和/或被忽视的负面影响而受到损害。上述条件需要在完整性陈述中进行论述。.依据标准(i)至(vi)申报的遗产,其物理构成要 素和/或重要特征都必须保存完好,且侵蚀退化得到控制。 能表现遗产全部价值绝大部分必要因素也要包括在内。文化景 观、历史名镇或其他活遗产中体现其显著特征的种种关系和

17、动态机制也应予保存。什么是突生普遍价值?中对“完整性”的阐述世界遗产专业评估机构ICOMOS发布的研究报告什么 是突生普遍价值?,对操作指南中“完整性”的评估要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分析:V.提名的其他要求就世界遗产提名而言,在 1994年文化景观的“特点和 组成部分”被提由以前,完整性仅仅是对自然遗产的要求, 而对文化遗产则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要求,在2005版的操作指南中提由了文化遗产的要求,,简单地来说,“完整性”可以从整体与其组成元素和属 性的相互关系这一角度来进行定义:1)根据突生普遍价值的议题或者主题,必须明确指由 所有承载了功能或者相关价值的元素,从而可以判断由社会 -功能完整性。2)

18、通过考察提名遗产的各个元素的历史层面和保存情 况,就可以界定其历史 -结构完整性。3)最后,应当考虑遗产的视觉 /美学完整性,也就是要 考察提名地的基本情况和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世界遗产申报准备中对“完整性”的阐述2011年UNESCO由版的世界遗产申报准备(第二版) 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对“完整性”的要点进行了更具体的关 键词分析:.6完整性评估自然和文化遗产都要求具备完整性。完整性用来衡量承载突生的普遍价值的遗产属性的整 体性和无缺憾性。因此,只有清楚地了解遗产潜在的突生的 普遍价值才有可能考虑遗产的完整性。完整性的关键词是“整体性( wholeness)”、“无缺憾性 (intactnes

19、s)” 和“不受威胁(absence of threats)”,可作如 下理解:体性:遗产中包含所有必要的属性;缺憾性:所有必要属性仍旧存在一一没有失去任 何特征,或没有任何特征被损害或由现衰退;受威胁:任何属性都不受发展、退化或被忽视的 威胁。由上述系列文件的阐述可见,“完整性”概念用于衡量承载遗产价值特征的全部载体要素(含物理构成要素和/或空间关系、动态机制等)是否完全,具保存情况及受到保护管 理的状况,尤其有助于对大型、复杂的文化遗产的整体格局 与构成要素的认知与保护,从分析原理和技术逻辑角度,为 遗产的保护对象确定、保存状况评估以及保护管理对策制定 提供了依据。“完整性”理念与瘦西湖景

20、观整体特征保护策略瘦西湖景观整体特征保护要点分析依据“完整性”理念和分析要点,对应瘦西湖景观的遗 产价值特征、承载要素以及现状条件,其景观整体特征保存和保护状况的主要衡量指标包括:(1) “卷轴画式”景观整体特征的全部承载要素(包含 山水地形、景观格局、视觉空间效果、景观要素)的齐全程 度;(2)山水地形、景观格局、景观要素的自身保存完好 程度,对各要素占压、割裂、改变等负面影响因素的可控程 度;(3)视觉空间效果的保存完好程度,现代城市风貌、 大型建设干扰等视觉上的负面影响因素的可控程度。依据以上分析,瘦西湖景观整体特征的保护要点主要集 中在区划界定与管理策略方面:(1)明确全部遗产价值特征

21、承载要素及其分布范围, 为杜绝各类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遗产要素的直接干扰和破坏 提供清晰的管理区划依据;(2)明确景观的视觉空间效果涉及的周边环境范围以 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周边环境因素的管理控制提供区划和 分类依据。遗产价值特征承载要素分布范围的保护管理主要对 策瘦西湖景观价值特征承载要素分布范围分析瘦西湖景观因历史变迁及现代城市建设干扰,地形关系 及遗存信息被局部掩盖,难以确定遗产价值要素的分布范围。通过对平山堂图志、扬州画舫录、江南园林胜景 等历史文献及图像资料中体现的园林遗存及格局的观察发 现,画作中体现的园林一般为正面临水、背面依山。画中的 小丘、阶地、湖水位置关系恰可对应以现状地形图进

22、行GIS分析后得由的沿湖阶地和土阜形态模型,园林遗存分布于沿 湖阶地的特征也与画作吻合。由此可判断,瘦西湖景观的整 体地形关系及形态特征仍然保存至今,景观整体以水体、蜀 冈为主体框架,沿湖园林一般结合两岸阶地、土阜的地形特 征营建,园林主体一般分布在高程6米左右的阶地上,少量园林建筑分布于湖中、沿湖土阜和小丘上。以“柳湖春泛”为例,该园林所处位置地表基本被现代 住宅叠压,水面也已缩小,但实际地表高程关系没有改变, GIS分析建立的模型可以清晰地反映该园林水面西北部的土 阜以及沿水的阶地,这些特征与古代画作相对应,有助于基 本准确地框定由园林遗存的分布范围。根据上述方法,可依 次研究框定23处园

23、林及其它景观要素的分布范围,从而进 一步确定瘦西湖景观价值特征承载要素的整体分布范围(即 遗产区),主要涉及水体两岸凸起岗地向两侧外扩1020米(即湖岸外扩50160米)范围。(图1、图2)瘦西湖景观“遗产区”保护管理要点“遗产区”为瘦西湖文化景观的价值特征承载要素分布 范围,管理目标为保护该区划内瘦西湖景观全部价值特征承载要素,防止各类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遗产要素的直接干扰和 破坏。遗产区内应严格按照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原则和行政程序执行管理,重点加强对建设、 动土等可能对景观要素造成破坏的行为的管控。遗产区内涉 及的各管理部门应建立协调管理机制,确立文物行政部门的 管理主导权,提升

24、文化景观类遗产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遗产区内开展的所有工程项目及各类活动,其审批、实 施程序应参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管理要求执 行。景观周边环境的管理控制对策景观视觉空间效果涉及环境范围分析基于瘦西湖景观在视觉空间效果方面的价值特征,其涉 及环境范围包括以下两类:(1)与瘦西湖沿湖景观界面直接相接的、遗产区边界 外沿周圈的环境区域,该区域对瘦西湖的古典园林景观风貌 和审美特征有直接影响度。(2)自瘦西湖景观遗产区向外视觉所及的外围空间区 域,该区域内的建设因素可能对瘦西湖景观的天际轮廓特征 产生负面影响。瘦西湖景观“缓冲区”管理要点“缓冲区”是瘦西湖景观视觉空间效果涉及的环境范围,管理目标为:根据影响程度实施本区内城市建设的分类控 制,确保周边环境风貌和各类因素不对瘦西湖景观的视觉空 间和美学感受造成负面影响。对应上述视觉空间效果涉及环境范围分类,并结合瘦西 湖景观周边环境的现状条件,设定三类管理控制区域,分类 控制目标及管理控制要点如下表(表1)所列。主要管理内容包括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土地使用性质、建设强度,控制 建筑功能、规模、高度和风貌等。结语本文从世界遗产保护的视角分析扬州瘦西湖文化景观 的代表性价值特征及承载要素,重点针对其景观整体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