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莫泊桑《一次政变》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莫泊桑《一次政变》_第2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莫泊桑《一次政变》_第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莫泊桑《一次政变》_第4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莫泊桑《一次政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莫泊桑一次政变在这篇战争题材的小说里,一直看不到战火的硝烟,凶恶的普鲁士士兵,莫泊桑以独到的视觉隐藏了战争的场景描写,以一名普通医生和大众对于战争的态度,间接表达了自己的厌战情绪。多年的对外战争和国内政变,已经使法国人民麻木厌倦。特别是当拿破仑三世在色当兵败于普鲁士军队后,整个法国都感到喘不过气来。一个新的制度还未来得及建立健全,便被另一个推翻。人们还未适应新的政府,便莫名其妙的换成了另一个政府。于是,一切的价值观、一切的法则、一切的秩序统统被打乱。如果一个强大的国度,丧失了秩序和法律的约束,会是怎样呢?莫泊桑的一次政变会告诉你。文 本 研 读(注:处为文章精析

2、)一次政变作者:法莫泊桑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惨败的消息刚传到巴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这次大混乱一直拖延到巴黎公社以后才结束,刚开始的时候,整个法国都感到喘不过气来。寥寥数笔,交代了时代背景。全国各地的人都在玩当兵的游戏。(总括句)针织品商人们变成了代行将军职务的上校;喜爱和平的大肚子束上了红色腰带,神气活现地掖着手枪和短刀匕首;小市民们变成了临时的战士,指挥着成营的乱嚷乱叫的志愿兵,这些人以前只耍弄秤杆,现在手中拿了武器,操持上步枪,都高兴得几乎发狂;而且毫无理由地变成了使人望而生畏的人物。他们在普鲁士人还未光临过的乡间巡逻的时候,常用枪打死无主的狗,安安静静正在倒嚼的母牛和在草地里吃草的

3、病马。(本段结构上呈总分结构;内容上充满了讽刺的意味,照应了第一段中的“大混乱”)1-2自然段为小说的开端,交代小说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玛萨雷尔医生,一个血气很旺的大胖子,他是本区的共和派首领,十五天的工夫,他居然设法说服了六十三名有老婆,有儿女的谨慎小心的农民和镇上的小商人志愿出来保卫家乡,他每天早晨就在镇政府门前的广场上训练这些志愿兵。九月五日早晨,医生穿着军服,桌上放着他的手枪,正在替一对上了年纪的乡下人看病,男的七年前就得了静脉曲张症,一直等候着,等候到老婆也得了这种病,才一起来找医生看病。这时邮差送来了报纸。医生的职责是救助生命,但却成了共和派的首领,穿着军装,带着枪,辛辣的

4、讽刺,照应第二段的“全国各地的人都在玩当兵的游戏。”玛萨雷尔先生打开报纸一看,脸上突然变色,霍地站起来,高举双手,万分激昂,当着两个吓得发呆的乡下人,扯开了嗓子喊道:“共和国万岁!共和国万岁!共和国万岁!”然后他倒在他的靠背椅里,激动得差点儿昏过去。通过玛萨雷尔一系列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夸张描写,突出了他得知所谓革命成功后的癫狂。那个乡下人还在说:“刚一开头的时候,好像有不少蚂蚁顺着大腿爬,”玛萨雷尔医生叫起来了:“别打搅我!我哪有闲工夫来管你们这些蠢事。共和国宣布成立了,皇帝被俘了,法国得救了。共和国万岁!”他一面奔向门口,一面狂叫:“塞勒斯特!快来,塞勒斯特!”那女仆吓得急忙奔来,他心急慌

5、忙,口齿不清,结结巴巴地说:“我的长统靴,我的指挥刀,我的子弹带,还有在我夜壶箱上的那把西班牙匕首,都快拿来!”乡下人与医生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乡下人依然关心自己的病情,而医生沉浸在胜利的得意忘形中。那个死心眼的乡下人,抓着医生住口的那一小会儿,继续讲病情:“后来就变得像一只只小口袋,一走路就疼。”医生一把抓住他的领口,冲着他的脸喊道:“你这个糊涂虫,难道你不明白,我们已经是共和国了吗?”可是他的职业感立刻使他安静下来,他于是把这对目瞪口呆的夫妇推向门外,嘴里不住地说:“明天再来一趟吧,明天再来一趟吧,我的朋友,今天我没工夫。”3-8自然段为小说情节的发展部分。莫泊桑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的细节表

6、现当时法国的人民价值错位、混乱无序的状态。玛萨雷尔医生组织一群乌合之众撵走了镇长这时候骄傲得有点晕头转向,向人群走了回来。等到他走到可以让别人听见他的声音的地方,他大声喊了起来:“乌拉!乌拉!共和国全线获胜了。”群众没有任何激动的表示。医生又喊道:“人民自由了,你们自由了,自主了。你们应该引以自豪啊!”(用玛萨雷尔医生夸张的语言达到讽刺的效果。)那些没精打采的乡下人望着他,眼睛里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光荣感。(经过多次的政变,老百姓已经麻木不仁了。)他忽然灵机一动,他转过身来吩咐波梅尔:“少尉,快去把参议会会议大厅里的前皇帝半身像拿来,顺便带把椅子来。”一忽儿工夫,波梅尔右肩扛着石膏制的拿破仑三世【

7、1】,左手提着一把草垫椅子回来了。玛萨雷尔先生迎上前,接过椅子,放在地上,把白色的半身像放在椅子上,那座两撇尖尖的胡子向左右伸到脸颊以外去的半身像,那座静坐不动头发梳得光光,像理发馆招牌似的半身像,好像在注视玛萨雷尔先生,脸上还带着一种虚假的微笑,一种不可磨灭的、嘲弄的微笑。医生勃然大怒。(作者借塑像的口巧妙地表达出自己对玛萨雷尔医生的嘲讽。)可是怎么办呢?怎么才能激发这群乡下人,才能彻底取得舆论上的胜利呢?他的手无意中放在自己的大肚子上,碰到了红色腰带下掖着的手枪和枪柄。他现在既谈不上什么灵感,也想不出什么可说的话了。于是抽出枪,向前迈了两步,枪口紧挨着旧日的君主开了枪。子弹在额头上打了一个

8、小黑窟窿,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污痕,几乎看不出来。预期的效果并没有发生。玛萨雷尔先生开第二枪,造成了第二个窟窿,然后开第三枪,然后把最后三发子弹一气打出。波拿巴的额头化作白灰飞散了,可是眼睛、鼻子和胡子的细尖儿一点也没有损坏。医生真是气恼极了,于是一拳把椅子打翻,一只脚踩在那个剩下来的半身像上,摆出了胜利者的姿势,转脸向着目瞪口呆的观众叫道:“让所有的卖国贼都这样毁灭!”可是观众们倒像是惊奇得愣住了,还是没有任何热情的表示,玛萨雷尔指挥官只好对民兵们吆喝:“现在你们可以各自回来了。”然后他好像有人追赶似的也迈开大步向自己的家走去。(医生的过分激动以及为了使群众产生欣喜的行为-大声喊道、辱骂前皇帝半

9、身石膏像、向石膏像开枪、拳打和践踏石膏像 。可是观众们的反应很平静,这是一种对比,更是讽刺。)9-12自然段为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通过对医生过激行为与老百姓的麻木不仁形成鲜明对比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反战的情绪。一走进门,他的女仆就告诉他有病人在诊室等他,已经等了三个钟头。他赶快奔了去。原来就是患静脉曲张症的那两个乡下人,他们又固执又耐心,天亮就来了。那个老人立刻就讲述起来:“刚一开头的时候,好象有不少蚂蚁顺着大腿爬”13自然段为小说情节的结尾部分。小说结尾还是老人看病,讽刺的意味更为强烈,这个玛萨雷尔医生做了如此多的事情,最终地位一点都没变,可见其盲目、愚蠢。【1】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又称为拿

10、破仑三世,他在1848年当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1852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他发动普法战争,在色当会战中惨败。9月4日宣布退位。知 识 建 构/莫泊桑普法战争作品中的“隐藏”艺术/在这篇小说里,莫泊桑以独到的视角隐藏了战争的场景描写,但是却以一名普通医生和大众对于战争的态度,间接表达了自己的厌战情绪。作者在一次政变中同样恰到好处地藏起了自己。他从来不板着面孔直接告诉我们医生和群众们的态度说明了什么。与此同时,他着重刻画了迫于医生逼迫,最后交出政权不屑一顾的瓦尔涅托子爵,还有对革命漠不关心一心只想治愈疾病的乡下人。作者刻画这一群迥然不同的面孔,为的就是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并最终

11、得出结论正是这些人对于革命的厌恶和无动于衷,使得玛萨雷尔医生终于感到孤掌难鸣,最后落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悻悻地回到自己本来应该待的病房,继续医生的职责为乡下人看病。在这篇作品中,让我们感到好笑的是,乡下人对于自己病情的陈述,还是玛萨雷尔医生投身革命热潮前的那一套:刚一开头的时候,好像有不少蚂蚁顺着大腿读到这里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在医生和乡下人的眼睛里,是那么的截然不同!作者描写了各类人对于战争的不同态度。医生由狂热到颓废,乡下人和围观群众的麻木和厌倦,不法者的趁机作乱等等,这一切描写,归根结底就是表达法国人民对于战争的厌倦。最后说明主题,其实一切的变动,只是一些当权者争

12、权夺利的斗争,对于医生这样的平民来讲,生活依然照旧,每个人仍旧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生活,偏离者一定要碰壁!作者虽然藏起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但是他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召唤,对于战争的厌倦和痛恨,以及对于无知百姓的同情热爱,也处处流露于笔端之外,使我们体会颇深。试 题 解 析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的“色当惨败”“第三共和国”等词语,以及关于“大混乱”的报道,都指向1870年法国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B.“刚一开头的时候,好象有不少蚂蚁顺着大腿爬”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均出现这一细节,打破了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的深思空间。C.小说擅长

13、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展现;经常在人与人的对比,人与景的衬托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特点。D.在这篇小说里,莫泊桑以独到的视觉隐藏了战争的场景描写,但是却以一名普通医生和大众对于战争的态度,间接表达了自己的厌战情绪。答案:C解析:“人与景的对比与衬托中”错误;文中人与景无对比衬托。2小说写的只是政变中的一个闹剧,却用了“一次政变”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答案:观点一:合适。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政变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闹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小说写的虽是玛萨雷尔医生自导自演的闹剧,但主题却是对国内多次政变

14、的“失望”与反思。(每点2分)观点二:不合适。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小说主要写的是政变中的玛萨雷尔医生,而不是政变;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盲目与愚蠢为主干,政变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解析: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等。选择标题作为探究点是命题者的偏爱。常见的探究题有三种:一是侧重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本题属于第二种。无论是哪种,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或就一个角度谈深谈透,或多角度多层次切入。3莫泊桑的小说善于运用讽刺的

15、手法来揭示人物自身、时代之殇,同时闹剧之中蕴含着独特的价值。请结合文章探究。(6分)答案:(1)(人物自身)玛萨雷尔医生过分激动地大喊大叫、向前皇帝石膏像开枪、拳打践踏石膏像;做了如此多的事情,可是观众们的反应很平静,而他的最终地位一点都没变,这是一种对比,更是一种讽刺。(2分,意思对即可)(2)(时代之殇)无论是医生过激的行为还是平民的麻木反映,都是一次次战争,一次次政变造成的混乱、动荡给人们留下的阴影;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不动声色的讽刺,更让我们为当时的法国悲哀。(2分,意思对即可)(3)蕴含的价值:通过这种讽刺手法让我们看到:动荡的时代,当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法则、秩序统统被打乱后人性的黑暗、

16、丑陋、滑稽、无奈,批判性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这次政变启示我们:和平和安定对一个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一个强大的国度,如果丧失了秩序和法律的约束,后果一定是不堪设想的,引起读者对政变的思考和探索。(2分,答出一点即可,意思对即可)解析:探究题是从09年以来一直倍受青睐的一种题型。探究题以其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更能考核学生的能力。本题属于主题探究。答题思路是(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相关词语补充:作品意蕴:思想意蕴、道德意蕴、情感意蕴、伦理意蕴、 生活意蕴、历史意蕴

17、、生命意蕴、政治意蕴等。民族心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促进和谐、 自强不息、中庸稳重、知足常乐、崇尚自然、 仁爱之心等。人文精神:重要内容是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反 馈 检 测小说的(6)(13)两个自然段反复写两个乡下夫妇叙说自己的病情“刚一开头的时候,好象有不少蚂蚁顺着大腿爬”这样的语言描写是否啰嗦?为什么?相 关 链 接索瓦热大妈(1)作者: 莫泊桑宣战2的时候,小索瓦热三十三岁,他应征入伍,撇下母亲一个人在家。人们并不太替老婆婆担心,因为她手上有点钱,这个大家

18、都知道。她仍旧住在树林边这座孤零零的房子里,独自一个人,远离村庄。再说,她也不害怕,因为这个又高又瘦的老婆婆,就像她家的男人们一样,脾气倔强;她很少有笑的时候,人们也从来不跟她开玩笑。再说乡下的女人本来就不大有笑容。笑,那是男人们的事!女人的心灵抑郁而又狭窄,她们的生活单调得见不到一线光彩。庄稼汉在酒馆里养成了一点闹中取乐的习惯,但他的婆娘永远是板着面孔,一本正经。她们脸上的肌肉从来也没有习练过笑的运动。索瓦热大妈在她的茅屋里继续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不久以后,茅屋就覆盖上一层积雪。她每个星期到村子里来一次,买点面包和肉;然后就回她的农舍去。听人说有狼出没,她出门时总背着枪,儿子的那支枪,枪已经

19、生锈,枪托子也被手磨坏了。索瓦热老婆婆的样子看上去很有趣:她高高的个子,微微驼着背,地面雪厚,她只能缓慢地跋涉前进,紧巴着脑袋的黑帽子把谁也没看见过的白头发捂得严严实实的,帽子后面露出枪管。有一天,一批普鲁士人来到这里。按照每一户的财产和收入多少,他们被分配到居民家里吃住。人们知道老婆婆有钱,所以她摊到四个。这是四个胖墩墩的小伙子,金黄色的皮肤,金黄色的胡子,蓝眼睛,尽管已经疲惫不堪,可是仍旧肥乎乎的;他们虽然是在被自己征服的国家,倒是都很和气。他们单独住在这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家里,对她体贴入微,尽可能减少她的劳累和开支。人们可以看到,每天早上,索瓦热大妈忙前忙后准备早饭的时候,他们四个人仅仅穿

20、着衬衫,在积雪映照得格外耀眼的阳光下,围着井洗脸,用大桶的冷水洗他们北方男人的白里透红的皮肤。接着,又可以看到他们打扫厨房,擦窗户,劈木柴,削土豆,洗衣裳,就像四个孝顺儿子围在母亲身边,干着各种家务活儿。但是,她却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她那瘦高个儿、鹰钩鼻、褐眼睛、浓浓的胡子在嘴唇上堆起一个黑毛团的儿子。她每天都要挨个儿问那四个住在她家的士兵:“您知道那支法国部队,第二十三团,开到哪儿去了吗?我的儿子就在那里面。”他们每一次都回答:“不吃(知)道,一填(点)也不吃(知)道。”他们的母亲也在远方,他们能够理解她的痛苦和忧虑,于是千方百计地在小事儿上关心她。何况,她也爱这四个敌兵,因为

21、乡下人没有多少爱国主义的仇敌情绪;那只属于上等阶级。卑微的众生,也是付出最多的人群,因为他们贫穷,一切新的重负都压在他们身上;因为他们人数众多,他们成批地被屠杀,成为真正的炮灰;因为他们最弱小,最缺乏抵抗的能力,他们经受的战争带来的灾难也最残酷和深重。他们不理解那些好战的狂热叫嚣,那些激昂慷慨的荣誉观念,以及那些六个月以来已经把战胜和战败的两个国家都弄得筋疲力尽的所谓政治谋略。谈到住在索瓦热大妈家的四个德国人,当地人都说:“他们可算找到自己的家了。”然而,一天早上,老婆婆独自在家的时候,远远望见一个人在平原上向她的住处走过来。她很快就认出那是走村串镇的邮递员。他交给她一张折起来的纸;她从眼镜盒

22、里抽出做针线活儿用的那副眼镜,便读起来:索瓦热太太:这封信给您带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您的儿子维克多昨天被一颗炮弹炸死;这颗炮弹几乎把他劈成了两半。我当时就在他跟前。在连队里我们总并肩而行;他常跟我谈起您,并且要我在他万一遭到不幸时通知您。我取出了他衣袋里的表,会在战争结束以后带来交给您。向您致以亲切的敬礼。第二十三步兵团二等兵塞赛尔里沃写信的日期是三个星期以前。她没有哭。她一动不动;震惊之下,反而麻木不仁,连痛苦也感觉不到了。她只是在想:“现在,维克多被打死了。”然后,才一点儿一点儿地,泪水涌上眼睛,痛苦渗到心里。可怕的、伤心的事一件件闪过她的脑海。她再也不能拥吻她的儿子,她的高大的儿子,再也不

23、能了!宪兵杀死了父亲,普鲁士人杀死了儿子他被一颗炮弹劈成两半。她仿佛看见了那情景,那可怕的情景:人头落在地上,两只眼睛还睁着,嘴还像平时生气时那样咬着他那大胡子的尖儿。他们把他的尸体怎么处置了呢,后来?会不会把她儿子送回来呢?当初她丈夫是送回来的,尽管脑门上还有颗子弹。这时,她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那几个普鲁士人从村子里回来了。她连忙把信藏到衣兜里,而且赶紧擦干了眼泪,然后带着平常的表情,若无其事地迎接他们。他们四个喜笑颜开,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带回来一只很肥的兔子,大概是偷来的吧。他们向老婆婆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说待会儿就有好东西吃了。她立刻动手准备起午饭来;但是临到杀兔子的时候,她没有勇气了。然

24、而这并不是她第一次杀兔子呀!一个士兵往兔子耳朵后面给了一拳,捶死了它。小东西一死,她就剥掉皮,露出鲜红的兔肉;可是一看到沾满两手的鲜血,那血起初还是温热的,她能感觉到它逐渐冷却并且凝固起来,这让她从头到脚不寒而栗。因为她看到的总是被炸成两段的高大的儿子,像这只还在抽搐的动物一样,浑身是血。她和普鲁士人一同坐下来吃饭,但是她吃不下,一口也吃不下。他们大吃大嚼着兔肉,没有注意她。她一声不吭地瞟着他们,一个想法渐渐成熟;不过她脸上毫无表情,他们什么也没有看出来。突然,她问道:“咱们在一块儿有一个月了,可是我连你们的名字都还不知道呢。”他们很费了些劲才弄明白她的意思,于是说出各自的名字。可是这还不够;

25、她还要他们把姓名,连同他们的家庭住址,写在一张纸上。她把眼镜架在她的大鼻子上,仔细看了看那陌生的文字,就把这张纸折起来,放进衣兜,压在告诉她儿子死讯的那封信的上面。吃完了饭,她对这几个男子汉说:“我去给你们办点事。”说完她就动手往他们睡觉的顶楼上运起干草来。他们见她这么做,觉得奇怪;她向他们解释说这样他们会暖和些,于是他们也帮她干起来。他们把草捆一直垒到茅屋顶;他们就这样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四壁都是干草的大卧室,很温暖,还散发着清香。他们一定会睡得香甜。吃晚饭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个见索瓦热大妈仍然一口饭也不吃,有些替她担心。她说是有点胃痉挛。然后,她把炉子生得旺旺的,坐下来烤火;四个德国人就顺着每天

26、晚上用的梯子登上他们的卧房。翻板活门刚刚关上,老婆婆就撤掉梯子,接着轻手轻脚地打开通到外面的门,又去搬了好多捆干草,把厨房填得满满的。她光着脚在雪地上走,轻得听不到一点声响。不时地,她还听听已经睡熟的四个士兵的响亮而又参差不齐的鼾声。等她认为已经万事准备停当,她就扔了一捆干草在炉膛里,燃着以后,散播在其余的干草捆上,然后就走到外边,静观动向。几秒钟的工夫,一股熊熊的火光就照亮了整个茅屋,继而变成一团吓人的烈焰,一个炽热的巨大熔炉。火苗从窄小的窗口蹿出来,把耀眼的光芒投射在雪地上。不一会儿,顶楼里就传来一声狂吼,继而是一片人的嚎叫声,令人心碎的惊慌和恐怖的呼救声。接着,房子里面,顶楼的活动板门坍塌下来,大火像旋风一样冲进顶楼,穿透茅草屋顶,像一支奇大无比的火炬直冲云霄;整个房子都在燃烧。除了烈火的噼啪声,墙壁的爆裂声,房梁的坍塌声,里面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屋顶一下子跨下来,在滚滚浓烟里,炽热的屋架向空中迸射出一束五彩缤纷的巨大火花。银装素裹的原野,在大火的映照下,像一块染红的银色台布一样光彩熠熠。远方,钟声敲响了。索瓦热老婆婆依然站在她那焚毁的房子门前,手里握着枪,她儿子的那杆枪,以防有人逃出来。等她看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