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三节 印 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说出印度的主要邻国。2.能够运用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以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3.读图说出印度的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4.运用相关地图,说明印度水稻、小麦分布与降水、地形的对应关系。【评价活动方案】1. 通过教学环节一“聚焦出行难,感知人口众多”,教师引导学习印度的人口,完成学习 目标 2.2. 通过教学环节二“赏穿衣特色,探索自然环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印度的地理位置、相邻国家、地形与河流、气候等,完成学习目标 1、3.3. 通过教学环节三“品美食诱惑,直击粮食生产”,教师引导
2、、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印度的粮食生产,完成学习目标 4.【教学重点】1.印度的气候特征和影响。2.印度的粮食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印度的粮食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 情景体验、图释导学、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等【课前准备】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一名组长,然后把每个大组分成 3 个小组, 每组 4 人,每小组设置一名小组长小组内分别为 14 号, 1 号为 A 类学生, 2 号为 B 类学 生, 3 号为 C 类学生, 4 号为 D 类学生。【教学活动设计】激趣导入: 播放印度典型的文化现象这是一个开挂的国家;播放完,让学生猜猜这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印度的课题。设计意图:
3、 通过播放印度一些典型的,不可思议的文化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将印度的文化也传递给学生。转承: 品味生活点滴,探访神秘国度,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以“开挂”为主题,走进印度, 学习了解这个开挂的民族;“开挂”现在表示不可思议,惊人、惊叹的意思,还有“外挂” 的意思,也就是挂在外面,在印度火车票是有挂票的,接下来,我们还看看印度的火车环节一:聚焦出行难,感知人口众多关键词:人口、众多 (用于完成学习目标 2)情景设计: PPT 呈现印度“开挂”出行的火车; 然后问,是不是很惊讶, 绝对超赶我们中国的春运, 同学们从这样“开挂的出行”,反映出来什么问题呢?问题引领: 1.读图回答,
4、印度人口世界第几?2.读图回答,印度人口的增长速度?3.根据资料,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印度“开挂的出行”,从学生熟悉的“出行”引出,易于理解,同时增强学 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反映并导入印度的人口特点。转承: 同学们印度“开挂的出行”,让我们感受了印度人口之多,那么印度人民的穿衣又是 怎样的呢?环节二:赏穿衣特色,探索自然环境关键词:位置、地形、河流 、气候 (用于完成学习目标 1、3)情景设计:印度被称为“拖鞋之邦”, 同学们你来学校可以穿拖鞋吗?我们正式场合可以穿 拖鞋吗?不可以,但是印度可以,印度人均每年穿拖鞋的时间、人数,消耗拖鞋的数量
5、,应 该都是世界最多的, 确实很开挂吧; 此外,印度还是一个纱丽王国,印度妇女一年四季都可 以穿轻薄漂亮的纱丽。这是为什么呢?对,气候热,也就是说和她们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系,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印度的位置和地形、和河流、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活动设计:1. 全班还是分成四个大组,然后每个大组的前后位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准备四个信封,每个信封里用和印度相关的不同照片呈现不同的任务,让每组组长来抽取信封,确定任 务。2. 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核对商讨。3. 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讲解。设计意图:1. 通过向同学们讲述印度是“拖鞋之邦”“纱丽王国”,让学生感受开挂的穿衣,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更
6、深入了解印度,导入印度自然环境的学习。2. 这部分内容由于任务较多,让每个小组全部进行容量太大,所以采取了小组抽取信封分别承担任务的形式进行学习, 同时让学生抽取信封神秘也可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转承: 那么在印度热带气候条件下,他们的饮食什么情况呢?是不是也很开挂呢?环节三:品美食诱惑,直击粮食生产关键词:粮食生产 (用于完成学习目标 4)情景设计: 让我们看一下,印度被称为“素食王国”,印度的素食者特别多,我们习主席 2014 年访问印度时,印度用了 150 道素菜进行招待。同学们我们一般用什么盛饭?盘子、 碗,但是印度喜欢用树叶盛饭,并且喜欢用右手抓饭吃。此外印度人有喝生水的习
7、惯。同学们我们喝生水会怎么样?对,肚子疼,生病,但是印 度人不会, 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气候炎热,又普遍喜吃咖哩、生洋葱等,此类食物具有良好 的杀菌能力,所以喝生水没有问题。 印度咖哩世界第一, 印度非常有名的就是咖喱炒饭,老师这些给大家带来了两份咖喱。另外印度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美食, 什么?对,印度飞饼。同学们,印度的饮食是不是 也很开挂!通过我们刚才的了解,你能推测一下印度的主食是什么吗?对,米饭、 面食, 也就是说印度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农业生产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 密切相关, 那么印度的水稻、 小麦的生产分布和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让我们以 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活动设计
8、: 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热量和水分, 请你结合印度地形和降水量分布图以及所给资料, 猜测水稻和小麦的分布 地区, 设计图例在地图上画出, 并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 从地形、 气温、 降水等方面分析) 。另外,把准备好的咖喱作为礼物送给上台讲解的同学。设计意图:1.通过向学生介绍印度“开挂的饮食”,让学生从最熟的饮食进入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把 咖喱作为礼物送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同时锻炼提升学生对材料和地图信息的读取 能力,以及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转承: 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我们学习了印度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
9、置决定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粮食生产, 自然环境会影响粮食生产, 同时粮食生产也会反作用 于自然环境, 而要想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 就要做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小结(板书)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粮食生产知识梳理:当堂测试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拓展结课:同学们印度是一个“开挂的民族”,也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合十礼也就是Namaste 是印度文化礼仪之一,意思是尊敬和感谢、欣赏和感激,欣赏和感激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态度, 时时刻刻活在当下美好的人事物之中, 也希望同学们对人, 对万事万物不断的欣赏感激, 活 出爱的生命。 下面就让我们手合十互道一声Namaste 来结
10、束本节课。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 印度学情分析: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比较感兴趣, 所以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 初一的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 能力, 掌握了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对区域地理有了一个宏观的认 识。已经基本掌握了地理位置、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的简单分析方法, 所以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锻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还不能够独立的分析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参与,所以对于粮食生产与自 然环境的关系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教师归纳的方式进行。另外学生
11、在初一阶段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 实物教具对他们 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教学中可以恰当的选择使用实物教具。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 印度一、过程性效果分析人口部分知识, 简单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地理 位置从学生自学和汇报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没有问题; 地形 与河流部分, 对于地势的归纳和表述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教师进行了 纠正和讲解后应该基本可以掌握; 气候部分从学生的回答来看, 基本 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对于旱季和雨季风向的理解不是很到位, 部分同 学存在一定问题;粮食生产部分,对难点教师进行了重点讲解,大部 分学生基本理解没有问题,少部分学生可能不能较好的
12、掌握。二、当堂检测效果分析选择题: 1、3、4、5 题正确率达到95%正确率; 2 题有一定难度,准确率 81%;反应出学生对相邻国家的位置记忆不够准确。综合题: 1、3 题的正确率达到94 能够容易%;2、4 题正确率达到86%; 说明对理解性的知识学生较好掌握, 但对于记忆要求高的, 掌握不是很好,需要课下加强巩固。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 印度教材分析: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教材选择了“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 候与粮食生产”两部分内容。“第二人口大国”部分主要包含印度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 地形、 河流, 人口特点和人口众多的优势劣势以及人口政策几部分内 容;给出了“印度地形
13、图”“1993-2001 年印度人口数量变化图”曲 线图“印度码头拥挤的人群图”等图文资料; 阅读材料部分呈现了“南 亚大国印度”“印度的控制生育计划”等内容;通过活动的形式 呈现了“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锻炼学生的资料信息的分析 提取能力。“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部分主要包括印度的气候特点和影 响以及水稻和小麦的生产和分布与地形和降水的关系; 给出了 “孟买 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南亚每年 1 月、7 月盛行风向图”“印 度洪灾图片”“印度旱灾图片”“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图”“印度年 降水量分布图”灯图文资料; 用活动的形式呈现了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活动问题设计层层
14、递进,有利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阅读材料部分呈现了“绿色革命”的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课对以上内容进行了整 合,首先采用教师引导的方式学习印度的人口;然后把地理位置、相 邻国家、地形河流、气候放在一起学习,通过分组进行自主学习;最 后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印度的粮食生产以及水旱灾害频繁; 对于人口优 势和劣势部分没用教材的资料,重新选取了资料。印度一节应分 2 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本节重点: 1.印度的气候特点和影响2.印度粮食生产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本节难点:粮食生产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1. 印度
15、的农产品产量很大,但出口量很少,其原因是( )A、工业发达,农业原料消费多 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量大C、人口众多,消耗农产品多 D、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不合格2.关于邻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印度隔海相望的国家是孟加拉国 B.印度北面和我国接壤C.与印度交界的东南亚国家有缅甸、孟加拉国等 D.东南与巴基斯坦相邻3. 读印度地形剖面图,图中 P 处地形区名称是( )A .喜马拉雅山 B .恒河平原 C .印度河平原 D .德干高原4.印度粮食能够自给应归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推行的( )A .包产到户 B .绿色革命 C .怀柔政策 D .新经济政策5.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
16、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恒河流入阿拉伯海 D印度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二、综合题A(1)横穿印度的重要纬线是_,因此印度大部分位于_带。(2)水稻集中分布在_和_地区,因为那里地势_水源_。(3) B 中的箭头表示的是 (方向)风,此风从 吹向 ,称为 季风,在该季风的影响下, 灾害频繁。(4)在图 B 中季风的影响下,印度大部分地区进入 季,时间大致是每年的 月至 月。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 印度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开挂”为线索,使用“出行”“穿衣”“饮食”等与生 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特色贯穿整节课
17、; 导入部分选用了印度最突出的文 化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一通过“开挂的出行” 学习印度的人口状况;环节二通过“开挂的着装”学习探索印度的地 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环节三通过“开挂的饮食”探究印度水稻和小麦的生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然后通过“菩提树”的文化印象 使用知识树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最后回归到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 使用“合十礼”结束本节课, 达到了学生情感升华的效果, 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节课对知识的学习处理上, 采用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的方法; 相对比较简单的自然环境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 对于有一定难度和思维度的粮食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部分 则是让学生合作完成;贯彻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让我体会到以下两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信工程原理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邮政物流合作合同协议
- 连带担保合同协议从合同
- 招投标实务与合同管理
- 航空航天新材料研发及性能提升方案
- 猪圈拆迁协议书
- 新能源技术发展展望题库
- 路灯材料供应合同协议
- 激光手术协议书
- 委托贷款委托合同
- 轮胎检查微课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电子版遗产继承协议书
- 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
- 燃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 学院ma600飞机飞行训练大纲
- GB/T 24186-2022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板和钢带
- 《膜分离技术》教学课件
- 第十七章-东欧封建社会的发展-(《世界古代史下册》课件)
- 高级会计师评审个人业绩报告(精选9篇)
- 一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危害评估报告
- 茶叶加工机械与设备(全套524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