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众多的人口【教案】_第1页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众多的人口【教案】_第2页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众多的人口【教案】_第3页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众多的人口【教案】_第4页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众多的人口【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众多的人口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必要性。本节内容没有明显的难点,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数据很多,特别是学会阅读数字资料和分析运用图表资料,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问题及其基本国策就成为本节突出的难点。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了解我国的人口压力。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指导我国黑河腾冲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3

2、.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至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条件先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教学重难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板书)一、人口最多的国家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

3、本第11页第一行,请大家齐读这一行。(板书)亿,占世界1/5, 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1.从1849-1928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2.从1949到2000年,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高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为什么?(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1849-1849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 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增长高峰。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我们知道,人口增长

4、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解放后,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百年战乱结束,人民得解放进入了安定祥和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这一时期,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特别是19641982年间某些年份人口平均每年新增人口1700多万,平均每分钟新增32人。快速增长的人口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了解我国的人口压力材料一 我国年水资源总量约为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是我国年人均水资源量

5、约为2 2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年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10位。随着人口的增长,预计到2030年,我国年人均水资源量将降至1 800立方米以下。材料二 中国与美国粮食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比较(2023年)1.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 80千克,中国粮食总产量 .01亿吨,位居世界第一。2.美国人均粮食占有量1 10千克,美国粮食总产量 .6 亿吨,位居世界第二 材料三 数据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年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欧洲国家人口的总和。20232023年,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安排约2 500万人就业。思考:1. 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人口数量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2. 根据材料二,说说

6、我国人口数量对工农业生产的压力。3. 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人口数量对就业、医疗、教育等的压力。 由于人口数量多,但从粮食人均占有量上看就不多了,在世界各国的名次中,也就排在后面了。人口数量过大,势必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增加沉重的负担,势必限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那么人口应如何发展呢?我国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读P13页课文图文“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人”,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提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一致,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计划生育带来的好

7、处已经使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活动与探究以组为单位,通过调查、访问、查阅统计资料等途径取得当地(一个市、县或街道、乡等)的人口资料,试绘出近30年来当地人口增长图,分析当地人口增长特点,并预测今后人口增长趋势(加快、放慢、平稳等)。二、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教师展示图片 (讲述)看着这人头遄动的画面, 说出:人口在我国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讲授新课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人口密度这个概念。(提问,学生回答)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地区内每平方千米的平均人口数。请大家计算一下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计算:亿人960万km2=143人/km2,这一数字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三倍多

8、,说明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拓展)世界上共有四大人口稠密区(指图讲述),它们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东北部。这些地区大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工农业比较发达。那么我国的人口是否也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中、东部地区呢?(活动)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有什么特点?以哪条线为界?2.找出江苏、新疆区的人口数和面积数,计算两省区的人口密度。3.比较东部沿海省份和西部内陆省份的人口密度的大小,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提问读图、计算、比较结果、归纳总结)中国人口的分布,东南

9、多,西北少。东南沿海各省的平原地区,每平方千米达400人以上,而西部地区平均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下。东、西部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为界。此线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发现并提出的,因此又称“胡焕庸线”。自胡先生提出此线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大格局不仅未发生变化,且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的人口分布格局更加显著。此线东南部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以上;此线以西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57%,但人口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6%。 (补充)东部沿海地区,土层深厚,地势坦荡,“一马平川”;暖温带为主的气候,垦殖历史悠久,历来被称为中华

10、民族的摇篮。千里中原,历来是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至今工农业生产发达,铁路纵横,是我国的经济荟萃之地,分布着一系列大城市,因此容纳了巨量的人口。长江下游和钱塘江下游平原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垦殖,到盛唐之际即已成为我国经济最繁华的地区。该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原上河湖密布,一直是我国的“鱼米之乡”。长江中游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该区域为中亚热带气候,地势低平、堤垸纵横、湖沼密布、港汊交织、耕恳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工业飞速发展。总之,我国东部人口众多。(承转)为什么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呢?请大家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农立国。通过刚才我国人口密集区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我国东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之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所以人口密度大。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耕地少,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沙漠、草原,加之西部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因此西部人口稀疏。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以及东多西少的原因:东部地区大中城市自然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