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北方地区新教材 黄土高原详案_第1页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北方地区新教材 黄土高原详案_第2页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北方地区新教材 黄土高原详案_第3页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北方地区新教材 黄土高原详案_第4页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北方地区新教材 黄土高原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名称:黄土高原 新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三节世界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 文明的摇篮、风成说教师姓名:曾珍 学校:金牛区成都十八中教学目标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2.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能力目标教学重点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二)教学难点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三)能力培养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资源和主要教

2、学方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启发、探究和读图引导法教学过程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情景导入篇“理解运用篇影响气候的要素1、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就在进行中国地理的学习,八年级上册,我们系统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形地势、气候、交通等相关内容,从宏观上整体了解了我们国家的概况。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所以这学期,我们重点研究中国区域地理,带着各种地理问题进行一次“中国行”,感受祖国如此多娇的山川河水。这一段时间我们的学习可以命名为“中国行北方的家”,第一站我们去了二人转的故乡东北三省,今天我们将整装待发,进行新一站的旅行。那我们中国行北方的家第二站将

3、去向哪里呢?有请我们的导游代表2、听了刚才两位导游代表的介绍,我们已经明确了中国行北方的家第二站是要去往黄土高原。而两位导游同学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们对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对我们的黄土高原一行充满期待,那我们该如何前去呢?有请我们的领队代表,她有话要说3、我们的领队李雪竹同学说去到黄土高原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是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1米宽和1米厚的黄土墙,则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而黄土高原它也正是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前往我们“中国行北方的家第二站黄土高原”我们注意到刚才领队李雪竹同学

4、,她前去黄土高原选择的目的地是名城延安,可能也会有其他同学选择其他的目的地,比如太原、兰州、银川等。于是我们今天黄土高原之行第一个要研究的问题就是: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这也是我们学习区域地理首先应该了解的问题。7、活动:在教材24页图中找出太行山、乌鞘岭、长城、秦岭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请在图上画圈标注)待会儿我会请一位同学把你的教材投影上来我们来看看你找对了吗?2分钟以后: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拿你的教材把你在书上找到的答案投影出来展示给大家看8、刚才那位同学非常准确的在书上的地图上找到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刚才我们说领队同学李雪竹她去黄土高原选择的是名城延安,而有的同学呢,

5、可能会选择其他城市,比如兰州、银川、太原邓。那现在我们再通过一张幻灯片来一起看看黄土高原从西向东所跨越的省级行政区。9、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则形成了独特的“黄土风情”。刚才在我们出发之前两位导游代表就向我们隆重推介了黄土高原上的民风民俗,我们现在在一起来回顾一下。总结: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10、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前去的这个地方是黄土高原,其实早在80多年前美国记者斯诺就走进了这片黄土地,于是在他的书籍西行漫记中他写道“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

6、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那么斯诺的这句话描述的是黄土高原的什么呢?没错,他所描述的正是黄土高原的地貌。所以当斯诺第一次目睹到干奇百怪的黄土地形后,就惊呼这是一块被“疯神捏就的土地”由于黄土高原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侵化,所以就形成了这千姿万态的黄土地貌。下面我们来看几种典型的黄土高原景观。请同学们来对它们进行描述几种黄土地貌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当我们亲眼看到黄土高原的各种地貌后,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刚才我们的领队李雪竹同学会用“千沟万壑”来形容黄土高原了。显示数据:黄土的厚度那么这里的黄土是从哪来的呢?有人说黄土高原是风刮来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探

7、讨的的话题黄土的成因。针对黄土的成因,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如“水成说”、“风水雨相说”,“风成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同时老师也给同学们播放一段视频来了进一步了解“黄土的形成”。同学们,刚才看到这段视频其实它也是支持哪个学说的观点?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被风吹过来的。在你们书上26页的阅读材料也介绍“风成说”的观点。还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风成说的观点呢?请看教材27页活动1题,我们一起来探秘黄土“风成说”的证据。给时间讨论每一条证据说明了什么?14、转承:既然“风成说”被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

8、么会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这就是我们下节课黄土高原行所要探寻的问题。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让学生读教材68页图“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15、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主要有: 人为因素使得黄土高原的地表结构变得更加疏松,同时也是在破坏地表的植被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学生活动2:观察图中的植被、水量、泥沙;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阅读图,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关于这个“水土流失”的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下利用相关实验仪器也可以自己来完(播放一段此实验的视频)得

9、出“植被覆盖率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学生活动3: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两位同学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先自己梳理一下这两位同学的观点,待会我们分别请一位男生和女生来扮演这两位同学,并把自己陈述的观点通过抓关键词的形式在黑板上用带箭头的版图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两位同学的观点表面看上去矛盾实则都有道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引发和加剧的作用形成了恶性循环。16.由此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会带来哪些后果呢?我们给出大家三个问题来思考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拓展练习题: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

10、流失现象?导游代表介绍有关于“黄土风情”和“黄土文明”的相关内容,引入黄土高原的学习学生代表为大家讲述前去延安(黄土高原)重点思考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学生自主学习12分钟一位同学代表上讲台来展示学生小结: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跨越省区:青甘宁陕晋内蒙古豫通过观看图片展示,学生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黄土高原的地貌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黄土梁: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黄土峁: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塬:侵蚀作用微弱黄土塬被切割而成长几百米至数千米条状地貌(黄土梁)黄土塬和黄

11、土梁经长期侵蚀切割(黄土峁)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了川(黄土高原的川,小片平原)风成说学生分组讨论严重的水土流失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自然因素主要有:降水(集中、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稀疏)。人为原因:毁林开垦、修路、采矿学生回答学生代表发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

12、失。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而黄土高原恰恰是一个植被极度缺乏的地区2)人为原因主要有: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带来的影响:如68页老农所说:1、农作物产量下降2、耕地面积减少3、居住地受到影响4、向黄河输送大量泥沙两个同学的话都有道理:女孩是站在历史的角度,而男孩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说明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说明了人类在这循环中起到了“引发”和“加剧”的作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南方山区、华北和东北山区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通过学生提前准备的资料,让他们自己来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