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29 页 共 NUMPAGES29 页五年级语文教案范本5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范本篇1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用已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多角度思考问题。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后分的写法。 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教学过
2、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 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板书课题。 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重点检查字音。同位互相进行评价。 2.汇报读书情况。教师对易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指导。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 主要内容 所写事情, 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
3、自己所读懂的内容。教师注意评价: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等。 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 5.评价,并引导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三、速读梳理,理清思路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作者林海音的父亲是不是一位好父亲? 2.同位互相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检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师: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4、。引导学生从?主要内容所写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如,我读懂了,这是一位对我要求很严格的父亲,这是一位很疼爱我的父亲。教师评价,总结所读懂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等。 4.围绕?上学迟到?这条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全文整理为四个部分。 (1)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2)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 (3)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了到父亲默默的爱。 (4)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2.小组合作学习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运用学过的?前后联系、品词析句?等方法进
5、行阅读,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以引导点拨,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全面、深刻,同时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 2、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
6、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情诱趣 1、利用上课之前的这段时间咱们来背上几首诗词。 2、 评价。过渡:其实,我国古代的著作中有很多名句很富有哲理,也值得大家诵读。左传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的意思是说什么?是的,谁都会犯错,怎么样?你有过犯错的经历吗?敢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说说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会犯错,这并不稀奇,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经常犯这样一个错迟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相信能带给你启发。 二、细读探究,解疑品读 师过渡: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在讲一件什么事?(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1.细读解疑。上节课
7、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尚待解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答案吧! (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在阅读时可以做些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要求组长组织学习,并做好记录,推选出发言代表。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理解、讨论问题: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得打得狠?(随机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打的动作:从?抄起?、?倒转?、?一抡?等词语可体会出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狠。 打的声音:?咻咻?。 打的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哭号?等可以看出打得厉害。
8、 作者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从?一条条?、?鞭痕?、 ?红肿?、?发着热?,可看出本次打得的确狠,出乎人的预料。 2.体验品读:谁最能体会作者挨打时的心情?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她会在这时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我挨打了! 五年级语文教案范本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 (2)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
9、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海燕搏击风浪的战斗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无畏而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形象。 2、 难点: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在第7课,我们学习了雷电颂,谁能说说文中的风、雷、电代表了哪类人物呢?可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白色恐怖时期,我们的革命先烈常常借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喊来表达对革命的向往与呼唤,比如,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就是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来表达对革命的渴望。那么作者高尔基是怎样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
10、来表达对革命的渴望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高尔基所写的海燕吧! 2、形象感知,领略海燕风采。教师出示“海燕形象图课件”,让学生认识、感受海燕的形象,让学生对海燕有初步的认识。 3、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也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他第一次投稿时具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意为“苦难”)。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
11、学。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夕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的革命运动正不断高涨。高尔基参加了种种反沙皇统治的斗争,发表了尖锐抨击沙皇的演说。他根据自己的斗争经历,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又译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发表具有极大的宣传性和号召力,受到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二、检查预习 1、注音或写字 呻yn吟 白沫( m ) 翡(fi)翠 困f乏 深渊(yun) wn蜿蜒 胆怯(qi) 号(ho)叫 2、词语解释 (1)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文中贬词褒用,指自豪,信心十
12、足。 (2)震怒:异常愤怒,大怒。 (3)困乏:疲乏。 (4)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3、预习收获(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有一点感受即可鼓励) 三、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不看书,仔细聆听),并在班上交流听后感,谈自己在听读时的所感所想。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本文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散文诗,也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请同学们思考海燕在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活动,在这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海燕又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
13、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 第一幅(1,6)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幅(7,11)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幅(12,15)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这三幅场景以时间为序,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逐步展开。 四、品味探究,赏析艺术形象。 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读了本文后,你觉得海燕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要求:以“这是一只 的海燕,你看 ” 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2、请同学们划出文中刻画海燕形象的句子,并赏析。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
14、傲地飞翔。 (2)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沖向乌云,它叫喊着, (3)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4)它飞舞着,像个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5)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3、师生共同归纳海燕形象 全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形象的描写,表现了海燕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作者其实把“海燕”象征着俄国革命风暴中的“革命者”。那文中其它事物各象征了什么? 五、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认识了乐观自信、英勇无畏的海燕形象,在生活的暴风
15、雨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能像企鹅那样缩起头来吗?不能。而应该像海燕那样迎难而上,勇敢面对。 六、布置作业 1、练笔:请你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想些什么,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充分表现出海燕的心理活动。(字数200字左右) 2、熟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范本篇3 学习目标 1.提高同学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他人的喜爱,让他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俺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16、精心准备 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沛的准备. 考虑“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小组试买 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用. 班级特卖场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身的产品. “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
17、负责的态度. 总结 评出最佳“推销员”. 你认为怎样才干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规范是什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确定习作内容 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确定习作内容. 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如、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五年级语文教案范本篇4 教学目标: 知识和
18、技能: 1、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议论文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 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从正反两个方面体会舍生取义的内涵。 情感目标: 体会舍生取义的内涵,感受舍生取义的真谛。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舍生取义的内涵。 难点:感受舍生取义的真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借“义”引申,导入新课。 今天毛老师要和我们班的同学共同上一节语文课,请同学们把你秀的一面展示给在座的所有老师,有信心上好这节课吗?(有)老师期待着这堂课能带给你们,也带给我更多的收获和思考。
19、师:下面,老师写一个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义”字。)认识这个字吗?这是繁体的义字,今天我们这样写。你能说出哪些带“义”字的成语? 师: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成语,请同学们齐读。(课件出示) 师:这么多成语中,你认为这三个成语中分量最重的是哪个字? 师:因为义,才不畏惧;因为义,才不容辞;因为义,才无反顾。“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么说的。 二、提示课题,读懂课文。 1、初读课文,提示课题。 师:好多同学都流露出诧异的神情。请看老师出示的这篇文言文和你们接触过的有怎样的不同?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古代汉语的行文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而且古人是以右为尊的,所以文言文的
20、读法是从上到下,自右至向的。) 师: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体会一下。(学生自由出声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心里面跟着默读。(指名读)。 师:听他读完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好? 师:这段文字选子孟子告子上,你对孟子有多少了解呢?找同学来读小资料。 师:现在我们将这段文字还原成今天的写法,谁有信心读得更好? 生1读。准确流利,很好。哪位同学能再试试?注意读出感情。 生2读。字正腔圆,颇有儒者之风。 师:我们再看课文,第一句:“孟子曰”,“曰”什么意思? (说) 师:没错,“孟子曰”,也就是孟子说。孟子一共说了几句话?(四句)谁来读第一句?读第二句?第三句?最后一句我们一起
21、读吧。 师:孟子的四句话说了几层意思?谁来读第一层?第二层?指名读。 师:孟子的话道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师: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课文的题目。(教师把课题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逝者如斯,假如你就是2000多年前的孟子,这个词应该怎么读?齐读:舍生取义。(读得再坚定一些读得再壮烈些)同学们一齐再读。 2、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自学提纲,把书翻到97而自由出声读两遍读孟子的这几句话,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a这篇文言文第一层意思与第二层意思句式结构(相近),都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 b在孟子的眼中,(鱼)和(熊掌)相比(熊
22、掌)更珍贵,所以他选择(熊掌)。(生)和(义)相比(义)更珍贵,所以他选择(义)。这是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 c本文还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实本文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开头以鱼和熊掌设下比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实际上是用鱼和熊掌来比喻生和义。在结尾引出舍生而取义。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d这篇文言文也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孟子所要表明的观点)是(舍生取义)。 师: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刚才同学们一共有几个发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句式结构相近、采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3、品读课文,解释词语。 师:同学们的发现是非常有价值的。请同学们将书翻到97页,默读课文和注释,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23、?本文的注释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平时我们给的是字词的注释;这篇课文给的是整篇的译文。 师:出声读一读。哪位同学愿意读一下译文? 师:了解大意后,请同学们挑战给文言文做注释,有信心吗?你知道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好的方法吗? 生:联系上下文。生:查工具书。生:联系生活实际。生:对照译文 师:大家有这么多好的方法,现在就把它应用到实际学习中去,试着给这篇文言文字词做注释。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听,对比一下和你们的理解是否相同? 对于所做的这些注释,有不一样理解吗?谁愿意解释“也”这个字,没人知道,那老师告诉你们,“也”出现在文言文的句子末尾说明它是一个虚词,一个陈述性的语气词
24、,不用翻译,在本文中,也可以翻译成“的”。那么这个语气词应该怎么读呢?请同学们试着读第一句。这样读好吗?(重读)应该像“啊,呢,吗”等语气词一样,轻读。 师:谁能再对“得兼”这个词说说你的理解。今天我们通常习惯会说“兼得”兼指同时,得指得到,兼得就是同时得到。既然是“兼得”古人为什么要说成“得兼”呢?这是古汉语的特殊现象词语倒装。请随老师说一遍“词语倒装”。 师:有一个成语叫“德才兼备”。你知道这个成语什么意思吗?德行和才能同时具备。 师:这也是老师对你们的期望。 4、悟读课文,挖掘内涵。 师:尝试给文言文做注释,让我们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我们来看“生与义”的选择,孟子的观点我们很容易看
25、得出?他的选择是什么?舍生取义。 师:舍弃鱼而要熊掌,是因为熊掌更贵重、更稀有,而孟子为什么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违背道义呢? 生:因为孟子认为道义比生命更可贵,更使他向往和快乐,更值得拥有。而如果反过来让他以背弃道义来换取生命,那将使他自己更痛苦,更难以忍受。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他选择了“舍生取义”。 师:那么孟子是不是一个不珍惜生命的人呢?本文还暗含了一种选择是什么?到底孟子想要生还是想要义呢?(生义兼备)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孟子并不反对生义兼备?反而希望生义兼备。说明孟子也是十分热爱生命的。 师:生命宝贵。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尊重、去珍惜、去热爱。 三、联系生活,体会主旨。 师:孟子担心是不是
26、多余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以下种种行为,你会想到那些成语?用上“义”字。同学们可以从你收集的成语当中选择一个最恰当,最合适的。 课件出示: 不法商贩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坑蒙拐骗。(见利忘义) 凶残的狼要吃掉救其性命的东郭先生。(忘恩负义)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撕毁与苏联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出动190个师、5000多架飞机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背信弃义) (教师板书: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师:舍义取生者在,“舍生取义”者更在!请看:你认识他们吗? (宋代的岳飞,大义凛然、精忠报国、反抗金朝、义无反顾。 南宋英雄文天祥,受俘期间,元世祖以_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舍生
27、取义。 明朝的于谦,身披战甲带领士卒抵抗敌军,义无反顾。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邱少云烈火中永生。 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 教导主任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获救了,他却不幸遇难。 他是香港的黄福荣,是一名汽车司机,在玉树地震中他作为一名志愿者,为了救三名儿童和一位老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人的“义”体现在哪? 师:时代不同,人物不同,但他们却用相同的行动追寻孟子先贤,做出了人生的抉择,写出了许多令人振奋千古名句。请同学们读一读。20 师:面对生与义,他们做出的是怎样的选择呢?请同学们用书中的话大声的告诉老师。21读: 师:“舍生取义”
28、是英雄的壮举,也是平凡人的责任,无数人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在生与义之间,他们这样做,也会这样说。 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切正是缘于他们不同的选择。看看黑板上的这些成语,假如这就是我们人生需要面对的选择,你会擦去哪个?保留哪个?请说出理由。 师:还有其他的选择吗?如果生义不可得兼,我们要怎样选择?舍生取义。 师:大家都支持这样的选择吗?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选择鼓掌。 师:再次来读孟子的这段话,请用你们的声音做出选择。老师听到了你们坚定的声音,能不能把孟子的这段话背诵下来。试一试。 四、小结 师:同学们读得好,说得好,背得好,也要做得好。将来,也
29、许你们会成为英雄,也许会平凡一生,但毛老师希望“舍生取义”成为你们人生永恒的追求。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思考题,请同学们课下思考。(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这与孟子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 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优秀,谢谢你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五年级语文教案范本篇5 学习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同学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30、,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课前准备 1.“洗脚”公益广告片段的课件。 2.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图。 3.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4.搜集古今中外让自身感动的故事。 课时布置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衰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身的小朋友感恩。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
31、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 3.不只俺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只有许多感动的故事,俺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6.出示刘翔的图片。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同学们,当俺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
32、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7.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俺们善良,所以俺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身感动的事呢? 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引导同学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2.组织小组进行“感动20_”竞赛活动(根据上课时间自由调整),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引导同学拟定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3.开展活动。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独立撰写,巡视指导 1.导语:同学们,老师和你们一起分享自身亲眼所见的最难忘、感人的事。又看见你们和同桌快乐地分享各自听到、看到、亲身经历那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真羡慕!有句啤酒广告词:“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吧!可是俺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师资共享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及人才培养协议
- 盘扣式脚手架租赁与现场安全管理服务协议
- 电子烟企业产品召回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合同
- 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协议
- 碳中和战略规划与实施指导协议
- 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材料供应合同
- 视频号网红电商合作运营协议
- 犯罪所得财产分割与追缴流程协议
- 影视作品改编权及衍生品生产市场推广合同
- 亲子早教中心儿童美术教育项目合作协议
- GA/T 1068-2015刑事案件命名规则
- 主治医师聘用合同
- 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02版
- 2021年四川绵竹高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抽查复查申请表
- 水费计算、水权与水价课件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 《康复医学》第四章 常见疾病的康复 第二节 肿瘤康复课件
- 61850报文解析-深瑞版-131016
- 江西新定额2017土建定额说明及解释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2018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