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发公司信息化工程布线-PDS-方案-03022007_第1页
杭发公司信息化工程布线-PDS-方案-03022007_第2页
杭发公司信息化工程布线-PDS-方案-03022007_第3页
杭发公司信息化工程布线-PDS-方案-03022007_第4页
杭发公司信息化工程布线-PDS-方案-0302200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PDS子系统设计方案PAGE - 53 - PAGE 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方案1. 系统概述1.1 工程概况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包括:办公大楼联合厂房:联合厂房1区、联合厂房2区、联合厂房3区、联合厂房4区、联合厂房5区;综合仓库;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变配电、食堂、门卫、空压、水泵、热换、污水处理等。本次方案为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综合布线子系统之设计方案。本案为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弱电项目招标标段之一,主要规划范围是信息网络、网络布线、室内外管道工程,综合布线仅只为网络布线,同时

2、也包含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如触摸屏、信息发布、考勤机等,但不包括电话布线系统在内。新厂房园区,网络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位于办公大楼2层的信息中心为园区网络核心层。办公楼、联合厂房各区、综合仓库均有各自的汇聚中心,再自汇聚中心连接到各个接入汇聚点,各个功能信息点接入接入汇聚点,构成整个园区信息网络体系。具体功能详细分布及综合布线信息点的详细分布如下表:楼层MDF IDF 工作区六类模块超5类模块单孔面板暗盒明盒中转箱1.办公大楼1F汇聚层一楼接入层1221221022F汇聚层二楼接入层118118883F汇聚层三楼接入层9090904F汇聚层四楼接入层383838特殊点信息中心

3、121212总计3800380330002.联合厂房2.1 联合厂房1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1222222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2424242汇聚层生产区A立柱线接入层44汇聚层生产区D立柱线接入层44汇聚层生产区G立柱线接入层44汇聚层生产区K立柱线接入层44汇聚层生产区N立柱线接入层44汇聚层生产区S立柱线接入层44汇聚层生产区V立柱线接入层44汇聚层生产区Y立柱线接入层44汇聚层生产区C1立柱线接入层44汇聚层食堂363636总计01361000100362.2 联合厂房2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454545汇聚层生产区F1立柱线接入层777汇聚层生产区J1立柱线接入层77汇聚层生产区M1立柱线接

4、入层77汇聚层生产区Q1立柱线接入层77汇聚层生产区T1立柱线接入层88汇聚层北大门门卫88总计08952852292.3 联合厂房3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474747生产区3-5装配线接入层1818生产区3-7装配线接入层2626生产区3-12配送中心接入层88生产区3-18军品部接入层88总计010747047602.4 联合厂房4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1131313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2222222汇聚层生产区3-4中间库接入层66汇聚层生产区3-6试车间接入层161616汇聚层生产区3-15涂装线接入层88汇聚层生产区3-18成品库接入层66总计07151051202.4 联合厂房5区汇聚层

5、生活区接入层606060汇聚层生产区接入层44汇聚层变、配电室161616总计0807607643.综合仓库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1525252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2424242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3363636汇聚层仓库区1616总计0146130013016总计380629836338456165汇总上表,总规划六类综合布线信息点总数为230点,超五类信息点总数为629点。安装方式采用明盒、暗盒以及中转箱方式。本次设计中主要原则如下:自信息点面板、模块,水平线缆,配线架均采用全球著名品牌康普SYSTIMAX布线系统(前朗讯布线)。园区主干及各功能区主干均采用国产单模、多模室外光缆。1.2 系统设计

6、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的、模块化的系统体系,具备使用灵活性、管理简便、扩充方便等特点,并能保持其先进性。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标准化;可靠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经济性;1.3 设计标准及规范本方案依据国际及国内相关标准进行设计,使用的优先顺序如下:国际标准及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部委标准及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及技术规范;制造商使用的标准及技术规范。1、主要依据的国际及国外标准及技术规范: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EIA/TIA 568A;商业建筑线缆标准EIA/TIA 568B;商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TIA 569;商业建筑通信基础结构管理规范EIA/TIA

7、 606;商业建筑通信接地要求EIA/TIA 607;用户建筑综合布线ISO/IEC 11801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性能测试标准EIA/TIA TSB67IEC3321的阻燃要求2、主要依据的国计内标准及技术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质量验收规范GB/T50339200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GBT 16-8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邮电部部颁行业标准)YD/T926.1-1997中国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CECS09:89)建筑物防雷规范(GB50057-94)招标方提供的主要资料:招标文件;工程图纸答疑文件2. 总体设计概述2.1 设计范围及内容本方案设计范围为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的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交换连线到诸配线架,以及主配线架到各分机的接线的设计、安装、接线、测试及试运转,园区室外布线系统,园区室外进线系统应有电信公司完成。本次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9、之目的即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构成整个办公、管理、客人服务等应用的整体通讯网络平台,使信息资源为使用者提供高效的、多应用的、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服务,使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在生产中提高效率,生产优秀品质产品,使信息化建设获得的合理的投资回报。综合布线系统(PDS)是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园区信息系统,如数据、图像等传输高速通道,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和产品选择的好坏均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因此,在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的土建阶段,需要根据现有的需要,充分考虑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等因素和可能来

10、决定综合布线系统;其结构应采用模块化组合方式,所有设备均应采用同一制造厂商的符合标准的产品。同时应考虑采用国际先进、知名品牌产品,是系统获得最好的性价比。整个系统应能完全满足未来5以上的扩展需要,以及未来20年正常使用的需要。在满足已公布的国家和国际标准、要求基础上,并应能够根据要求的改变进行不断的进化和升级。本次综合布线的设计内容是: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数据网络、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如触摸屏、信息发布、考勤机等应用。)2.2 系统结构功能概述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网络系统分为3层结构:(1)核心层园区网络核心层,在位于办公大楼2楼的信息中心。是厂区信息系统服务的提供和汇

11、集中心,是园区的核心。(2)汇聚层办公楼、联合厂房15区、综合仓库等位置均有各自的汇聚中心,通过16芯室外单模光缆与网络核心信息中心连接,构成园区的信息主干通路。(3)接入层自汇聚层到本区设有多个水平信息点的接入分中心,汇聚中心和接入中心通过6芯多模室外光缆连接。构成各汇聚层的主干系统,最终使分布在原区各处的信息点汇集在一起,通过信息中心统一提供信息应用服务。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按照六个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各功能区的功能描述、设计要求及设计要点概述如下:(1)工作区子系统(WORKAREASUBSYSTEM)工作区子系统由线缆、跳线等设备连接至信息插座上,信息插座

12、由符合EIA/TIA568标准的八芯模块化插座组成;所有数据网络传输均采用RJ45六类信息插座标准;信息面板采用 86型双/单口面板,并应有相应的数据标识。(2)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SUBSYSTEM)连接工作区和垂直主干线路的这一部分称作水平子系统。各水平子系统数据语音线缆采用符合国际标准拟定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3)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SUBSYSTEM)管理子系统由各层的配线间组成,配线间内设各种交叉连接的端接配线架,一部分用来端接垂直主干线,另一部分用来端接水平线缆。在管理子系统中,可以使用交连和互连手段对电缆进行连接,交连称为交叉连接,是用跨线或插接线

13、将单元一端的电缆连到单元另一端的电缆上,这种连接方式比较方便,不需要专门的做线工具;互连不使用跨线和插接线,直接或使用带插头的导线、插座等将两条电缆连接起来;在有安装条件的楼层弱电间,数据配线架采用模块化方式管理数据水平线缆。光纤采用机架式配线架,采用SC光纤耦合器。采用19 寸标准机柜,跳线走理线槽。提供足够的跳线。(4)干线子系统(Backbone SUBSYSTEM)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指连接各楼层设备间和主设备间的主干,采用以主配线架为中心的星型结构。垂直干线采用6芯室外多模光缆。(5)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SUBSYSTEM)设备间子系统在一个集中化设备区连接系统公共设备,如局

14、域网(LAN)、主机、通过干线子系统与各层的管理子系统相连。一个设备间的位置选择对整个系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为便于布线,节省投资。本次方案中设备间位置在办公大楼2层信息中心。设备子系统(数据部分)全部采用高档19 寸 (42U)标准机柜。光纤采用机架式配线架,配有SC光纤耦合器。提供足够的跳线。(6)建筑群子系统(CAMPUSSUBSYSTEM)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其它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设施。它包括铜缆、光缆以及避免涉及其它建筑的铜缆漏电的保护设备。园区室外布线系统,为信息中心自各汇聚中心组成,采用16芯单模室外光缆连接。室外部分由电信部门完成。2.3 系统设备概述首先,

15、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实施成功与否,与选择一个成熟先进的产品有这直接关系,因此本次综合布线设计我们选择了国际先进的主流品牌产品CommScope的SYSTIMAX的6类综合布线端到端的全信道产品,为全球布线第一品牌,在众多大项目中被采用,并成功实施。其次,我们将根据简要介绍本次采用产品的性能指标:工作区子系统,为用户终端部分。主要设备为面板和信息模块。6类选择产品为SYSTIMAX 6类信息模块MGS400E;超5类模块选择MPS100E;以上模块可灵活进行90和45度安装。信息面板选用带防尘盖的面板SYSTIMAX 86型单孔/双孔面板带防尘盖M10CF/M12CF。水平区子系统,为工作区面板至管

16、理区配线架之间的电缆。水平区采用SYSTIMAX 6类十字隔离非屏蔽双绞线1070004系列线缆。超5类水平线缆采用1061004系列线缆。垂直干线子系统及室外主干子系统,为连接管理间和主设备间的光纤和数双绞线组成。本次设计数据主干采用了国产室外6芯多模光缆和国产室外16芯单模光缆。管理区子系统为各楼层弱电配线间,包括连接水平线缆的配线架和连接垂直主干电缆的配线架,放置在机柜内。本次设计所有水平数据线缆采用6类24口模块化PM-GS3-24;超5类为PM2150-24。主干数据光缆统一端接至12/24口ST型19”安装光纤配线架(SYSTIMAX 600G2)。设备间子系统配置与管理间相同,不

17、再赘述。2.4 设备选型(SYSTIMAX布线系统简介)本方案,我们推荐品牌为:康普SYSTIMAX (前AVAYA),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SYSTIMAX为众多大型项目布线系统首选品牌康普SYSTIMAX,前身为AVAYA公司和前朗讯科技,是综合布线的发明者和倡导者,具有领导国际潮流的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更新能力,在布线方面享誉世界,具有强大的产品优越性及技术支持后盾,在中国应经成为主流产品并拥有强大的技术响应能力。康普公司为用户提供二十年产品质量及系统应用保证。因此在众多大型项目的首选品牌。 (二)、SYSTIMAX 6类GigaSPEED XL系列产品拥有较高性价比本次系统水平铜缆数据

18、部分采用SYSTIMAX先进的超5类PowerSUM UTP线缆。先进的6类GigaSPEED XL7 UTP线缆。力求使系统整体达到如下原则要求:SYSTIMAX布线系统,首先具有高速和高宽带的传输能力,应能满足和本工程大量的信息传输的需要,尤其是数据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并且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SYSTIMAX布线系统,具备运行的高度可靠性,对于特别重要的网络部分,要采用冗余备份来保证线路的万无一失。SYSTIMAX布线系统,能适应各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需要。设备变迁时要有高度的灵活性、管理的方便性。SYSTIMAX产品的通用性,满足各种网络产品及通信系统的要求。SYSTI

19、MAX结构化布线系统,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系统的扩充升级容易。(三)、系统质量保证系统测试验收合格,由乙方提出申请并提供申请报告及二十年保证资料,经审核由康普厂家向最终用户颁发康普综合布线系统二十年产品质量及系统应用保证书。3. 系统组成及管线施工3.1 系统组成3.1.1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各工作区的信息组合端口,其中包括墙面插座、6类、超5类非屏蔽插座(单、双孔面板、地插)信息点设于

20、墙面、地面。所有电信插座的面板应为86型单孔或双孔。所有的电信插座应配有明显的、可方便互换的、永久的彩色标识,以区分插座用途。电信插座带有永久防尘门,以免在综合布线系统长达十几年的使用期限内因空气和潮湿导致布线系统链路性能的下降。2、产品应用信息模块类型本系统铜缆模块采用AVAYA SYTIMAX系列6类模块MGS400E,可支持数据网络通讯及多媒体通信,它可以灵巧吻合地连接至M系列插座面板,桌面安装盒及M1000MULTIMAX机柜式配线架上。可选90度(垂直)或45度(斜角)安装方式,且无需特别斜口面板的专利设计。面板类型信息插座面板类型为英制86面板,根据本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单孔及双孔

21、形式,并带有图形、文字标识:语音点采用电话标识,数据点采用电脑标识。所有符合M系列标准的模块均可以安装在该面板上。本方案中铜缆及光缆信息点面板均选择此类面板,只需选配相应的信息模块。3.1.2 水平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一般来说,水平子系统的电缆数为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在需要某些更高带宽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1、水平子系统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水平区子系统,为工作区面板至管理区配线架之间的电

22、缆。数据水平区子系统选择SYSTIMAX 6类双绞线1070系列,统一敷设至具体信息点。水平链路还将确保每个信息插座的通用性(无需限制插座用途),使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具有最大灵活性。2、产品应用水平线缆类型的选择水平线缆数量的统计水平线缆的用量按下式计算:水平线缆平均长度=(max距离min距离)21.1端接容限(铜缆6m,光缆12m)可布线缆数/箱=最大可订购长度(305米)水平线缆平均长度线缆箱数=信息点数(可布线缆数/箱)楼层MDF IDF 水平区六类UTP(带十字隔离)超5类UTP水平均长6类UTP长度/米超5类UTP/米1.办公大楼1F汇聚层一楼接入层1226579302F汇聚层二楼接

23、入层1186576703F汇聚层三楼接入层906558504F汇聚层四楼接入层38652470特殊点信息中心12851020汇聚层总计38003452494002.联合厂房2.1 联合厂房1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122651430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242652730汇聚层生产区A立柱线接入层465260汇聚层生产区D立柱线接入层465260汇聚层生产区G立柱线接入层465260汇聚层生产区K立柱线接入层465260汇聚层生产区N立柱线接入层465260汇聚层生产区S立柱线接入层465260汇聚层生产区V立柱线接入层465260汇聚层生产区Y立柱线接入层465260汇聚层生产区C1立柱线接入层46

24、5260汇聚层食堂36551980汇聚层总计0136770084802.2 联合厂房2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45652925汇聚层生产区F1立柱线接入层765455汇聚层生产区J1立柱线接入层765455汇聚层生产区M1立柱线接入层765455汇聚层生产区Q1立柱线接入层765455汇聚层生产区T1立柱线接入层865520汇聚层北大门门卫865520汇聚层总计089455057852.3 联合厂房3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47653055生产区3-5装配线接入层18651170生产区3-7装配线接入层26651690生产区3-12配送中心接入层865520生产区3-18军品部接入层865520汇聚层

25、总计0107325069552.4 联合厂房4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11365845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222651430汇聚层生产区3-4中间库接入层665390汇聚层生产区3-6试车间接入层16651040汇聚层生产区3-15涂装线接入层865520汇聚层生产区3-18成品库接入层665390汇聚层总计071390046152.4 联合厂房5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60653900汇聚层生产区接入层465260汇聚层变、配电室16651040汇聚层总计080195052003.综合仓库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152603120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242602520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336602160汇聚层

26、仓库区1660960汇聚层总计014608760总计38062924940397953.1.3 主干区子系统干线子系统主要由光纤和大对数双绞线及其它电缆组成,经设备弱电竖井垂直铺设,室外走管道井或予埋管线。1、本设计中设计要点如下:楼内主干,数据主干光缆采用6芯室外多模光缆;园区主干,数据主干光缆采用16芯室外单模光缆;2、主干线缆用量统计垂直主干线缆的计算方法:垂直线缆长度(单位:米)=(距MDF层数层高电缆井至MDF距离端接容限)(每层需要根数)楼层MDF IDF 主干区国产多模室外光纤6芯/50IDF到MDF距离国产多模室外光纤6芯/50长度1.办公大楼1F汇聚层一楼接入层124242F

27、汇聚层二楼接入层120203F汇聚层三楼接入层124244F汇聚层四楼接入层12828特殊点信息中心汇聚层4总计8962.联合厂房2.1 联合厂房1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112020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21130130汇聚层生产区A立柱线接入层1280280汇聚层生产区D立柱线接入层1250250汇聚层生产区G立柱线接入层1230230汇聚层生产区K立柱线接入层1210210汇聚层生产区N立柱线接入层1180180汇聚层生产区S立柱线接入层1160160汇聚层生产区V立柱线接入层1135135汇聚层生产区Y立柱线接入层1160160汇聚层生产区C1立柱线接入层1180180汇聚层食堂1230230

28、汇聚层12总计21652.2 联合厂房2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12020汇聚层生产区F1立柱线接入层1180180汇聚层生产区J1立柱线接入层1140140汇聚层生产区M1立柱线接入层1150150汇聚层生产区Q1立柱线接入层1175175汇聚层生产区T1立柱线接入层1200200汇聚层北大门门卫1260260汇聚层7总计11252.3 联合厂房3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12020生产区3-5装配线接入层1180180生产区3-7装配线接入层1160160生产区3-12配送中心接入层1140140生产区3-18军品部接入层1190190汇聚层5总计6902.4 联合厂房4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1120

29、20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21110110汇聚层生产区3-4中间库接入层1150150汇聚层生产区3-6试车间接入层2170340汇聚层生产区3-15涂装线接入层1240240汇聚层生产区3-18成品库接入层1270270汇聚层7总计11302.4 联合厂房5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12020汇聚层生产区接入层1110110汇聚层变、配电室1280280汇聚层3总计4103.综合仓库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112020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218080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31110110汇聚层仓库区1130130汇聚层4总计340总计859563.1.4 管理区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信息插座式配线架

30、以及相关跳线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你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1、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主要要点如下:依据现行建筑物布局以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要求,考虑本次工程各单体建筑的面积较大,建筑物每层可设置一个弱电配线间,每个配线间都放置机柜。配线间19”机柜安装;采用24/48口模块化6类非屏蔽配线架来端接水平线缆;管理间设备楼层MDF IDF 管理区6类24口配架/数据超5类24口配线架/数据SC光纤双工耦合器24口光纤配线架机柜墙柜1.办公大楼1F汇聚层一楼接入层63112F汇聚层二楼接入层53113F汇聚层三楼接入层43114

31、F汇聚层四楼接入层2311特殊点信息中心1001汇聚层121总计180245502.联合厂房2.1 联合厂房1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11311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22311汇聚层生产区A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D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G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K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N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S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V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Y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C1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食堂2311汇聚层363总计0147215392.2 联合厂房2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2311汇聚层生产区F1立柱线接入

32、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J1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M1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Q1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T1立柱线接入层1311汇聚层北大门门卫1311汇聚层212总计08429252.3 联合厂房3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2311生产区3-5装配线接入层1311生产区3-7装配线接入层2311生产区3-12配送中心接入层1311生产区3-18军品部接入层1311汇聚层152总计07307142.4 联合厂房4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11311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21311汇聚层生产区3-4中间库接入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3-6试车间接入层1611汇聚层生产区3-15涂装线接入

33、层1311汇聚层生产区3-18成品库接入层1311汇聚层212总计06428242.4 联合厂房5区汇聚层生活区接入层3311汇聚层生产区接入层1311汇聚层变、配电室1311汇聚层91总计05184123.综合仓库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13311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22311汇聚层办公区接入层32311汇聚层仓库区1311汇聚层121总计0824531总计18482525317252、产品应用:铜缆数据水平配线架数据信息点水平铜缆按全机柜式快接式配线架配置,每个信息点配置一个信息口,采用全机柜式6类48/24口快接式配线架PM-GS-24,这种配线架为模块化设计,翻转安装方法,前面施工,对于安装空

34、间狭小的地方特别适合,另外它本身带有过线槽,节省安装空间及费用。光缆配线架光纤配线架:数据信息点主干端由于采用光纤系统,每个管理间(IDF)分别由设备间(MDF)引入多条室内6/12芯多模光纤,由于本方案建议采用SC光纤连接方式,故建议采用12/24口机柜式600G2光纤配线架,配12/24口光纤连接面盘及SC耦合器,端口数量以图纸为准。光纤的端接有两种方式:磨接、熔接。熔接是用放电的方法将两根光纤的连接点熔化并连接在一起。一般用在长途接续、永久或半永久固定连接。其主要特点是连接衰减在所有的连接方法中最低,典型值为0.010.3dB/点。但连接时,需要专用设备(熔接机)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而且

35、连接点也需要专用容器保护起来。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需要端接的光纤点数量较多的情况。磨接是利用各种光纤连接器件,将纤芯与接头连接起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灵活、简单、方便、可靠,是综合布线中常用的连接方式。其典型衰减为0.3dB/接头。本方案建议采用熔接的方式,配置了用于熔接的SC-SC光纤跳线,作尾纤之用。配线架的安装方式以上配线架均安装于19英寸标准机柜中,由上至下的安装顺序为:(网络设备)、光配线架、数据配线架、语音水平配线架、语音主干配线架。机柜的选型及数量的确定因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间常设于弱电竖井内,环境较差,安全性较低,所以管理间内一般采用机柜的方式进行管理。本系统一律采用42U机柜,1

36、9英寸标准机柜,材料选用金属喷塑,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端接位置,可将网络设备同放置其中。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等优点。由于管理间内要安装网络设备,因此管理间需进行必要的装修或设置在同等条件的办公室内, 并配备照明设备以便于设备维护,同时为保证网络的可靠运行,管理间内应配备三组独立供电的220V电源插座,每管理间功率不小于400W。机柜的固定方式管理间内机柜可直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但与四周墙面要留有一定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0厘米)。3.1.5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跳线电缆、适配器组成,它把中央主配线架与各种不同设备

37、互连起来,网络设备和监控设备等与主配线架之间的连接等。通常该子系统设计与网络具体应用有关,相对独立于通用的结构布线系统。1、设计要点主机房在办公大楼2层信息中心。数据配线架采用机柜安装方式。主设备间的机柜应固定在架空地板的安装支架上。设备间设备核心汇聚主干汇聚机房中心机房多模光纤跳接线/根国产单模室外光纤16芯/9核心层到汇聚层距离国产单模室外光纤16芯/9/米SC光纤双工耦合器24口光纤配线架SC光纤双工耦合器24口光纤配线架信息中心办公大楼汇聚层4信息中心联合厂房1区汇聚层128828881484信息中心联合厂房2区汇聚层119219281信息中心联合厂房3区汇聚层148048081信息中

38、心联合厂房4区汇聚层166066081信息中心联合厂房5区汇聚层174474481信息中心综和仓库汇聚层185285281合计46321632164864842、设备安装方式确定主设备间管理设备全部采用机柜安装,机柜为2米,19英寸标准,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及风扇,可将设备间网络设备一同放置其中。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等优点。设备间环境要求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适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设备间的设置应该满足以下要求:设备间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

39、电缆引入区和对外网络接口室温应保持在1030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20%80%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防尘措施设备间应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设备,面积最低不应小于10平方米使用防火门,门宽至少为高2.1m宽0.9m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ux地板载重量不小于500kg/每平方米室内应提供UPS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3.1.6 建筑群子系统本子系统分外园区布线和园区室外进线工程。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其它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设施。它包括铜缆、光缆以及避免涉及其它建筑的铜缆漏电的保护设备。园区室外进线工程应有电信公司完成。3.1.7 布线系统的

40、安全性电气防护综合布线的标准规定:当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大于3V/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电磁干扰一般来自于电磁场或电力场,这些干扰源会影响数据的传输。为了减弱干扰的影响,最佳的解决办法是将电缆远离干扰源。应符合下表:在和本工程综合布线设计中,我们采用了非屏蔽线缆穿钢管保护,可以有效的抑制电磁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接地大楼自装备了金属部件时起,就应当加以保护防止所有的干扰,为防止干扰可能对系统产生的破坏,我们建议大楼内用网格形结构做成等电位金属接地体,目的是减少布线和金属导体之间产生的回路面积,并保证所有设备共同的参考等电位。针对布线系统,我们还将采取以下保护手段:布线系统涉及的金属部件

41、可靠接地:由于我们采用了非屏蔽布线系统,涉及到的金属部件为金属线槽、钢管以及配线间的金属机柜。金属线槽、钢管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在两端有良好的接地;配线柜内的有源设备外壳应与布线机柜绝缘,并用单独的导线引至接地汇流排。接地方式宜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大于0.5欧姆。在进入大楼的导线上进行过压保护:由大楼外部接入的铜缆应加装过压保护装置,铠装光缆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由于该项目布线系统不涉及建筑群系统,故铜缆的过压保护装置应由电信方提供。3.2 布线管线系统说明在本方案中,将对综合布线系统所配套的桥架和管道提出技术要求,供参考。3.2.1 综合考虑根据大楼平面图,综合布线系统所配套的桥架

42、和管道将按以下考虑布局:垂直桥架的作用是提供弱电竖井内垂直干线的通道。这部分在每层楼的各配线机柜旁,通过桥架将光缆和电话用电缆引出,进入弱电管道间的配线机柜内。电缆井的位置应设在靠近支持电缆的墙壁附近。垂直线缆通过垂直桥架贯通整个大楼;水平线缆通过各层走廊上方吊顶内的水平桥架进入各个房间。在房间内,将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金属线槽(吊顶内)和薄壁金属电线管;各配线机房内,将铺设高架地板,并在高架地板下安装金属线槽,将水平桥架、垂直桥架和配线机柜(包括电话主配线架)连接起来。3.2.2 信息插座及底盒在各信息插座处应在墙内预埋国标86型铁盒,各铁盒与墙内管路应连接良好,不能断接;信息插座距离强电插座

43、应该大于20cm。标准信息座均为墙面暗装(特殊应用环境可考虑吊顶内、地面或明装方式)底边距地30厘米。为使用方便,要求每组信息座附近应配备220V电源插座,以便为数据设备供电,建议安装位置距信息座不小于10厘米。3.2.3 水平管线水平管线是大楼内信息系统的血管。根据图纸,水平电缆(包括光纤)从每层配线间引出后,先沿走廊吊顶内的主电缆桥架敷设至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各房间吊顶内的分路桥架和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电缆引到墙上暗装的信息插座内。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管线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配线机柜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由于内装潢与弱电管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44、,需要获得安装公司的大力支持,例如隔断内是否有横档、弱电管线与强电管线的交叉、在剪力墙上不能动大手术、在玻璃隔断上不能穿线、部分柱子要剔槽或外包装、某些垂直桥架要安装假柱子等等,因此有关管线的实际走向有待于与内装潢工程的承包商商谈后,再提供准确的管线方案。吊顶水平线槽(内穿水平线)信息插座(包括面板、模块和铁盒)每个插孔功能可任意调整由电话、计算机引出的RJ45接头办公间隔段3.2.4 垂直管线及桥架垂直桥架安装在弱电竖井内,自下而是,贯通整个大楼。桥架应固定在墙面上,要求桥架为全密封结构,可通过锁扣开启盖子,桥架之间通过配套的连接片和螺栓连接;桥架底面要求冲穿线环,提供可以固定线缆的支架,以

45、免线缆因重力损伤。根据布线标准,要求每隔600mm高度冲一排(每排均布4个穿线环)。要求没有毛刺;垂直桥架要与各层的水平桥架连接,并且要与各楼层配线间高架地板下的桥架连接;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穿线工艺,要求桥架的内截面尺寸应大于所穿线缆截面积之和的3倍;桥架转弯处应采用弧线形弯头或折线型弯头,以免发生线桥架连接处要求通过接地线彼此连接;桥架施工时间应在内装潢期间,与强电工程同步进行;桥架施工完毕后,应交综合布线施工方检查。3.2.5 对管线的要求金属桥架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并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密封、紧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并为今后维护和扩充提供方便;桥架材

46、料均为冷轧合金板,表面镀锌;管线施工单位要求能够根据国家标准,确保电缆铺设的可能性,清除管内毛刺和垃圾,并在管内留有穿线所需的引导钢丝;为了确保穿线顺利,在电线管排放中,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规范在管线分支、连接、转弯处设过线盒;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要求,每根电缆的转弯半径要求为其电缆外径的8-10倍。因此,吊顶内桥架在转弯或分路处均应设置45。转角(对于100150的桥架,其45度转角边长为100mm;对于150300的桥架,其45度转角边长为150mm);在管线转弯处不能拐死角,转弯半径10cm;水平线槽和竖井梯架连接处,及水平线槽和管线各连接处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附件,不能断接,以保证线路

47、路由的弯曲自如以及线路的安全;若管线长度不够,需加套管时,应加外套,不能加内套;在个别地方不能通过铁管时,可用金属软管连接,软管内径不能小于铁管内径;所有桥架在线缆安装完毕后,全部要求使用锁扣封闭,以防鼠害;为确保线路安全,应使桥架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桥架、金属软管均需整体连接,并在本楼层内接地(强电保护地)。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6平方毫米;所有薄壁金属电线管均用导线焊接,并与桥架连接;为防止电磁干扰,信息线缆线路与强电线路平行走向之间距离不能小于如下距离:。5KVA610mm4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及验收4.1 测试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商业建筑线缆

48、标准EIA/TIA 568B;用户建筑综合布线ISO/IEC 118014.1.1 标准更新1995.10 TIA/EIA-568-A 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5类)2001.3 TIA/EIA-568-B 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超5类)2002.6 TIA/EIA-568-B.2-1 568-B的补充附录(6类)综上,6类布线测试标准依据TIA/EIA-568-B.2-1 568-B的补充附录(6类)标准要求执行,目前我国6类相关标准还未颁布;4.2 被测线路的定义目前,6类铜缆UTP测试基本按照永久链路方式测试,如下图所示:链路定义:“基本链路”链路端点Link EndPATCH PANEL

49、配线架水平电缆HORIZONTAL CABLE信息出口测试仪连接电缆 PATCHCORD每端一个连接点测试仪连接电缆小于2米链路端点Link End测试仪连接电缆 PATCHCORD90米工作区配线间链路定义:“永久链路”链路端点Link End水平电缆HORIZONTAL CABLE信息出口测试仪连接电缆 PATCHCORD链路端点Link End测试仪连接电缆 PATCHCORD测试结果不包括测试仪连接电缆永久链路( 90米)PATCH PANEL配线架工作区配线间4.3 测试项目及参数4.3.1 六类TIA/EIA-568-B.2-1性能指标要求与 Cat. 5/5e 布线拓扑结构相同,

50、带宽能达到200MHz是 5类带宽的两倍(PSACR0 200MHz),参数要求测量到250MHz采用与Cat. 5/5e一样的8针模块界面,RJ-45插座4.3.2 六类测试参数与超5类测试参数的差别Cat. 5 要求测试的参数接线图长度衰减 (Attenuation)/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近端串扰 (NEXT)Cat. 5e和Cat.6增加的测试参数功率和近端串扰 (PS NEXT)等电平远端串扰 (ELFEXT)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 (PS ELFEXT)回波损耗 (Return Loss)传播延时 (Propergation Delay)延时偏差 (Delay Sk

51、ew)4.3.3 TIA/EIA-568-B.3光纤部件内容新版本的TIA/EIA-568-B.3规定了光纤、连接硬件以及光纤跳线的机械特性和传输性能。与568-A相比,其最显著的增强在于认可50/125m多模光纤认可小型元件光纤连接器作为工作区的连接器集中式光纤布线长度由用户设备端到网络设备端为300m4.3.4 光纤性能测试光纤性能测试的项目衰减 测试光源和测试波长多模光缆使用LED光源,测量850nm和1300nm两种波长单模光纤使用激光光源,测量1310nm和1550nm两种波长。4.4 测试仪器FLUKE公司(世界三大测试仪器公司之一)生产的FLUKE DSP-4000(AVAYA

52、SYSTIMAX SCS系统指定的测试仪器)作为本工程的测试仪器。4.5 测试结果若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连接(包括光纤连接和双绞线连接)满足测试标准中的要求,可以确认工程合格。在测试结束时将提交以下文件:测试报告;验收报告,并由双方项目经理或有关工作人员签字。测试记录需送康普公司备案。测试结果经双方签字后完成全部测试。4.6 布线工程验收根据以下标准进行验收:智能建筑设质量验收规范GB/T50339200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项目阶段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方式一、施工前检查1、环境要求土建施工情况:地面、墙面、门、电源插及接地装置土

53、建工艺,机房面积、预留孔洞施工电源活动地板敷设施工前检查2、器材检验外观检查规格、品种、数量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光纤特性测试施工前检查3、安全、防火要求消防器材危险物的堆放预留孔洞防火措施施工前检查二、设备安装1、设备机架规格、程式、外观安装垂直、水平度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各种螺丝必须紧固防震加固措施接地措施随工检验2、信息插座规格、位置、质量各种螺丝必须拧紧标志齐全安装符合工艺要求屏蔽层可靠连接随工检验三、电、光缆布(楼内)1、电缆桥架及槽道安装安装位置正确安装符合工艺要求接地随工检验2、缆线布放缆线规格、路由、位置符合布放缆线工艺要求随工检验四、电、光缆布放(楼间)1、架空缆线吊线规

54、格、架设位置、装设规格吊线垂度缆线规格;卡、挂间隔缆线的引入符合工艺要求随工检验2、管道缆线使用管孔孔位缆线规格缆线走向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隐蔽工程签证3、埋式缆线缆线规格敷设位置、湿度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回土夯实质量隐蔽工程签证4、隧道缆线缆线规格安装位置、路由土建设计符合工艺要求隐蔽工程签证5、其他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的间距进线室安装、施工质量隐蔽工程签证五、缆线终端1、信息插座符合工艺要求随工检验2、配线模块符合工艺要求3、光纤插座符合工艺要求4、各类跳线符合工艺要求六、系统测试1、工程电气性能测试连接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设计中特殊规定的测试内容竣工检验2、光纤特性测试类型(单模或多

55、模)衰减反射竣工检验3、系统接地 符合设计要求竣工检验七、工程总验收1、竣工技术文件 清点、交接技术文件竣工检验2、工程验收评审 考核工程质量,确认验收结果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企业:财务信息化几种模式企业走上集团化发展道路之后,公司高层的直接管理已经不能覆盖集团的各个方面,需要逐步开始放权。但放权后,如何能对下属企业的状况依然了如指掌?如何合理地评价各个业务单位负责人的业绩?企业是否还能统一地按照自己的规划顺利向前发展?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正在成为一个走出困境的新发现。目前财务管理的集中制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趋势,譬如:世界500强企业中,实现财务集中控制的已达80%。而国内财务集中的说

56、法最早提出是在2000年,浪潮软件联合国家经贸委在北京召开了互联网时代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研讨会,率先提出了“集中式集团财务”的概念,并推出了集中财务管理软件,随后国内的各大管理软件公司都纷纷推出了集中财务管理软件,使集中财务加速走向了成熟,并日益被国内的企业集团所接受。但企业需要注意的是:财务集中不等于集权,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财务集中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实现集团财务统一核算制度、统一报告制度和统一管理制度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集中管理的基础是信息集中,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环境,实现集团集中监控和集团规模经济,达到企业集团成员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财务集中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57、通过数据集中、信息集中,使得反映企业集团各成员的数据、信息更加集成、透明。企业应通过“控制权”参数的设置,在集团不同层级上合理地设置“控制权”,实现“集权”与“分权”的统一。各级管理者还应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跨越时间和空间,对企业集团成员进行实时控制,做到集中于咫尺之内,监控于天涯之外。财务集中的优势很多:首先,通过集中财务,集团管理层与子公司管理层才能在子公司经营信息上取得对称,而这是集团型企业对子公司进行管理的基础。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其它管理措施才能生效。其次,将得以建立针对子公司管理层的事中权力制约体制,从而避免子公司单笔业务给企业的最终利润带来的巨大损失,乃至对整个集团的毁灭性影响。再次

58、,它将有助于整个集团资源的有效使用。一个集团型企业若想发挥其优势,避免子公司各自为战,形成舰队战斗力,实现有效使用共性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它将有助于对子公司管理层给予有效的绩效管理。只有合理地评价子公司的经营成果,才能实现子公司管理层与集团利益的统一。而要实现财务集中,可以有以下几种模式供企业选择:一帐式简单的说,“一帐式”的集中管理,就是“全球一套帐”,无论你有多少个分公司、业务覆盖到多少个国家、采用多少种语言,都要采用一个帐套进行财务管理。以美国杨森制药集团(在中国设有西安杨森)为例,其财务管理模式是一个二级的集中管理模式。设在各地或各国的制药公司,在本地将财务与业务数据输入后直接通过

59、远程通讯传递到集团总部,集团总部按不同的岗位职责分别设专人进行审核,审核后进行记帐处理。业务正常进行均以年初预算为依据,非常规性的成本或费用支出均要申述理由报集团批准后执行。可以说集团总部完全掌握和控制各地公司的业务与财务信息,各地公司按当地本位币进行财务核算,总部则可以按不同的货币进行记帐处理,并进行各种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同时可以随时生成合并报表,掌握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这种二级集中财务管理模式可以用下图描述:一套帐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实时控制全球的每一笔业务。而其弊端在于,为了采用“全球一套帐”,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复杂的业务流程重组,在运行阶段的系统维护成本高、业务流程复杂,总体拥有成

60、本是三种集中模式中最高的,而且实施周期长,成功率低。著名分析机构Gartner建议企业在采用“全球一套帐”的集中管理时要谨慎。Gartner通过对SAP的客户升级到集中管理后的实践总结到,这种过分的集中对系统环境、多语言的管理、多时区的操作、尤其是灾难恢复能力都带来了挑战!但这种模式的应用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用,事实上,专家认为,财务集中的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要实现每笔业务的实时控制,其出发点是整合集团资源、降低财务费用、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增强业务透明度、提高决策支持水平、提升企业绩效,企业不能舍本求末,为追求“一套账”而付出庞大的总体拥有成本代价。而更加重要的是,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