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设计模板课件_第1页
锅炉房设计模板课件_第2页
锅炉房设计模板课件_第3页
锅炉房设计模板课件_第4页
锅炉房设计模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锅炉房设计模板锅炉房设计模板第五章 运煤除灰渣系统的选择计算 运煤和除灰渣系统是燃煤锅炉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锅炉房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锅炉能否安全运行的问题,因为可靠地供煤和除灰是锅炉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运煤和除灰渣系统设计得合理与否,还会影响到锅炉房的基建投资,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操作条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了合理地设计运煤和除灰渣系统,设计人员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布置运煤和除灰渣系统,尽量做到既经济又实用。第五章 运煤除灰渣系统的选择计算 运煤和除灰渣系统是第一节 运煤系统 在燃煤的工业锅炉房中,来煤一般是这样的:首先由火车,汽车或船舶从煤源把煤运至锅炉

2、房的煤场,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把煤卸到煤场的地坪上或受煤沟,再通过煤场中的转运设备把煤运至受煤斗,最后从受煤斗通过各种运煤机械把煤运至锅炉房的炉前煤斗。这里讲的运煤系统是指煤从煤场到炉前煤斗的输送,其中包括煤的转运,破碎,筛选,磁选和计量等。至于用火车,汽车或船舶来煤,一般需由总图专业根据锅炉房耗煤量的大小,煤源的远近,全厂运输情况和其他运输条件,进行全盘考虑来决定。第一节 运煤系统 在燃煤的工业锅炉房中,来煤一般是这第一节 运煤系统一、贮煤场的设计 煤场的作用是贮存一定的煤量,当来煤短期中断后,保证锅炉还能正常运行。煤场储煤量的多少,与煤源的远近,供应的均衡性及交通运输条件有关,同时要考虑尽量

3、少占用土地。1、煤场的设计要求2、贮煤场的计算第一节 运煤系统一、贮煤场的设计第一节 运煤系统1、煤场的设计要求(1)煤场应布置在区域主要建筑物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应靠近锅炉房以便于运输。小型锅炉房可利用附近空地作煤场。一般应设有围墙。(2)煤场一般宜露天布置,但在雨水较多的地区,或使用高水分的燃煤时,宜设置干煤棚。干煤棚的贮煤量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锅炉燃烧设备对煤的含水量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般按锅炉房5-7昼夜最大耗煤量来考虑。干煤棚可为开敞式结构,棚的下弦净高度一般为3-3.5m,干煤棚内一般不单独设置装卸运输设备,与煤场统一考虑。第一节 运煤系统1、煤场的设计要求第一节 运煤系统1、煤

4、场的设计要求(3)煤场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煤场的总容量(t)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防火间距(m)100-50006810500081012第一节 运煤系统1、煤场的设计要求煤场的总容量(t)耐火等第一节 运煤系统1、煤场的设计要求(4)煤场地坪表面应坚固平整,地面应高出地下水位0.5m以上,并应有0.005的排水坡度,煤场的四周应设排水沟,煤场地坪可用卵石砂浆,三合土或混凝土等材料砌筑。(5)煤场各堆煤之间要有足够的通道,其宽度不应小于3.5m。(6)煤场应设置洒水和防堆煤自燃的消防用给水点或消防栓。(7)煤场应装设供夜间作业和安全保卫工作用的照明装置。第一节 运煤系统1

5、、煤场的设计要求第一节 运煤系统2、贮煤场的计算(1)煤场贮煤量1)铁路运输时,贮煤量等于10-25昼夜锅炉房最大耗煤量;2)船舶运输时,贮煤量大于30昼夜锅炉房最大耗煤量;3)公路运输时,贮煤量等于5-10昼夜锅炉房最大耗煤量.(2)堆煤高度1)人工堆煤,堆煤高度不大于2m;2)移动式胶带运输机堆煤,堆煤高度不大于5m;3)推煤机堆煤,堆煤高度不大于7m;4)桥式抓斗起重机,视设备而定。第一节 运煤系统2、贮煤场的计算第一节 运煤系统2、贮煤场的计算(3)煤堆场面积按下式计算: m2式中:B锅炉房平均小时最大耗煤量,t/h; T锅炉房每昼夜运行时间,h; M煤的贮备天数,d; N考虑煤堆过道

6、占用面积的系数,一般按1.51.6取;第一节 运煤系统2、贮煤场的计算第一节 运煤系统2、贮煤场的计算(3)煤堆场面积按下式计算: m2式中: 煤的堆积密度t/m3,一般对细煤粒0.751.0 t/m3,干无烟煤0.80.95t/m3,褐煤0.650.78t/m3,干块状泥煤0.330.4 t/m3; 煤的堆角系数,一般取0.60.8; H 堆煤高度。第一节 运煤系统2、贮煤场的计算第一节 运煤系统二、运煤系统设计1、运煤系统设计要求2、运煤系统运煤量的计算3、运煤系统的选择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第一节 运煤系统二、运煤系统设计第一节 运煤系统1、运煤系统设计要求(1)运煤系统设计应根

7、据锅炉房的规模、小时最大耗煤量以及对煤的粒度要求,并考虑来煤情况、地形条件及锅炉房贮煤仓贮煤量等因素进行设计。(2)运煤系统应尽量减少运输环境和运转次数,力求采用机械化运输设备、各工序机械化程度和输送能力应尽量协调一致。所选用的运输机械设备的规格型号力求统一,以便维修管理。小型锅炉的供煤设施选用一机多用的设备,以减少基建投资。(3)运煤系统宜采用单一系统,不设备用装置。第一节 运煤系统1、运煤系统设计要求第一节 运煤系统1、运煤系统设计要求(4)运煤系统的工作班制,一般宜采用一或两班制工作。考虑到设备的维修需要,每昼夜运煤系统的工作时间不应大于14h。(5)当煤的粒度不符合运煤系统或锅炉燃烧设

8、备的要求时,应进行破碎。(6)燃煤在破碎前应进行筛选。筛选设备一般多采用固定筛或振动筛。(7)破碎机前应设置磁选设备。通常采用的磁选设备有悬挂式和滚筒式两种。第一节 运煤系统1、运煤系统设计要求第一节 运煤系统1、运煤系统设计要求(8)在运煤系统中应装设必要的计量装置。计量装置应根据所选用的燃煤运输系统的特点选用,常用的有:地中衡(用于煤场计量),机械式皮带称或电子皮带称(用于皮带机输煤系统),煤耗量表或远传煤耗计(装在链条炉排传动轴上)。(9)为保证受煤斗中的煤能连续均匀地给煤,一般宜设置给料设备。给料设备一般采用机械式给料机或电磁振动给料机。(10)运煤系统受煤、破碎筛分以及转角处,宜设置

9、密封或防尘装置。传动机械的外露轴端,应加装防护罩盖。第一节 运煤系统1、运煤系统设计要求第一节 运煤系统1、运煤系统设计要求(11)地下受煤坑、运煤廊等,应考虑防水排水装置。(12)在连续机械化运煤和除灰渣系统中,各运煤机械之间或各除灰渣机械之间,应分别设置电气联锁装置,集中遥控。在控制室与运煤系统各部分(如运煤廊、破碎间、受煤斗间等处),应装设音响联络信号。第一节 运煤系统1、运煤系统设计要求第一节 运煤系统2、运煤系统运煤量的计算 工业锅炉房的运煤系统,一般只采用单线运输而不设置备用线,考虑到检修设备的需要,运煤系统一般按两班制工作。 t/h式中:B锅炉房平均耗煤量,t/h; K锅炉房发展

10、系数; m运输不平衡系数,一般取m1.2; t运煤系统每天工作时间,h。一班制运行时7h;二班制运行时14h;三班制运行时20h。第一节 运煤系统2、运煤系统运煤量的计算第一节 运煤系统3、运煤系统的选择按锅炉单台容量和总容量的大小,锅炉房规模大致分为三类:1、小型锅炉房 单台容量2t/h或4t/h,总容量小于等于20t/h。2、中型锅炉房 单台容量6t/h、10t/h或20t/h,总容量2060t/h。3、大型锅炉房 单台容量20t/h、35t/h以上,总容量大于60t/h。第一节 运煤系统3、运煤系统的选择第一节 运煤系统3、运煤系统的选择 目前常见的各种运煤系统有:(1)埋刮板式输送机(

11、2)多斗式提升机运煤系统(3)带式输送机运煤系统(4)单斗滑轨输送机运煤系统 (5)电动葫芦吊煤罐运煤系统 第一节 运煤系统3、运煤系统的选择第一节 运煤系统(1)埋刮板式输送机1)系统设备组成单轨抓斗起重机,埋刮板输送机(MZ(垂直水平),MC(垂直)MS(水平)或埋刮板输送机+水平带式输送机2)作业特点机械化连续输送、即可水平、倾斜及垂直输送,能多点给煤;运煤量:1050t/h;水平运输长度:30m;垂直提升高度:20-30m。第一节 运煤系统(1)埋刮板式输送机第一节 运煤系统(1)埋刮板式输送机3)优点设备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能多点卸料和装料;总体布置紧凑灵活,占地面积小,施工周

12、期短,投资少;选用MZ型和MC+MS型埋刮板输送机时,密闭性好,环境卫生,操作条件好;第一节 运煤系统(1)埋刮板式输送机第一节 运煤系统(1)埋刮板式输送机4)缺点埋刮板输送机对煤的粒度湿度适应性差,不允许有金属杂质或其它杂质;设备传动噪声大,维修工作量大,事故检修时间长;对设备材质及制造安装精度要求高; 选用MZ(垂直水平)型和MC(垂直)MS(水平)型埋刮板输送机时,不便设置计量装置,功率消耗较斗式提升机大;第一节 运煤系统(1)埋刮板式输送机第一节 运煤系统(1)埋刮板式输送机5)适用范围及要求适用于2-3台6t/h-10t/h的中小型锅炉房;适于输送表面含水量10的煤;破碎机宜采用破

13、碎比大、出料粒度小而均匀的锤式或反击式破碎机;由于检修量大和检修时间长,炉前贮煤斗贮煤量应大于1012h锅炉的耗煤量。第一节 运煤系统(1)埋刮板式输送机第一节 运煤系统(2)多斗式提升机运煤系统1)系统设备组成单轨抓斗起重机、多斗提升机、MS型埋刮板输送机或水平带式输送机。 2)作业特点运煤量:3.1t/h66t/h;提升高度430m;3)优点设备运量范围大,设备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机壳密封,土建工程量小,施工周期短,土建投资省;单位运量功率消耗少,运行费用低。 第一节 运煤系统(2)多斗式提升机运煤系统第一节 运煤系统(2)多斗式提升机运煤系统4)缺点对过载敏感大,料斗和牵引构件较易损坏

14、;对煤的粒度和湿度适应性较差,煤的湿度大时,粘斗现象严重,大块和杂物可能引起设备事故;维修检修较复杂,金属耗量大,与带式输送机相比运行不够平稳,可靠性差。5)适用范围及要求适用于1-3台6t/h,10t/h-20t/h的中型锅炉房;适于输送表面含水量3倍最大煤块尺寸, 筛长(23)筛宽; a筛缝宽度,mm, 等于(1.21.3)筛下粒径。 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2)煤斗 锅炉炉前煤斗的贮煤量,与运煤作业班次和热负荷的性质有类。对于只在采暖期运行的锅炉房,应根据运煤的工作班制和运煤设备检修所需的时间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要求:一

15、班运煤工作制为1620h的锅炉额定耗煤量;两班运煤工作制为1012h的锅炉额定耗煤量;三班运煤工作制为16h的锅炉额定耗煤量。 煤斗侧壁的倾斜角应根据煤的含水量来决定,一般不应小于55-65O。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2)煤斗煤斗的容积按下式计算 m3式中:V煤斗容积,m3; H煤斗高度,m; a1,b1煤斗上口尺寸,m; a2,b2煤斗下口尺寸,m。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2)煤斗 煤场中的受煤斗,其容积应满足运煤系统能连续工作,一般要容纳煤场转运设备2

16、-4次的加煤量,受煤斗的上口应高出室外地面100-150毫米,以防雨水进入。上口应设筛子,筛格尺寸根据破碎设备最大进料粒度决定。受煤斗下口尺寸根据给料设备的进口尺寸确定。其斗壁倾角不小于55O,混凝土制不小于60O。受煤斗上方应设简易的防雨棚。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3)溜煤管1)溜煤管断面形状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垂直设置的溜煤管,宜采用方形断面;倾斜设置的溜煤管,宜采用矩形断面;输送煤粉的溜煤管宜采用圆形断面。2)溜煤管的倾斜角转卸用溜煤管,5060;煤斗下溜煤管,5560。 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第

17、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3)溜煤管3)溜煤管截面积的计算 m2式中:Q输煤量,m3/h; 溜煤管中煤的流速,m/s,一般取2m/s; 充满系数,一般取0.30.35。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3)溜煤管 溜煤管最小断面尺寸煤的最大粒度(mm)溜煤管最小宽度(mm)溜煤管高度(mm)252001504030020065350250100400300150500350200600400250700500300800600第一节 运煤系统4、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煤的最大粒度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 煤经过燃烧后

18、的残余物称为灰渣,一般把从炉排下面渣斗清除出的或炉后渣斗清除的残余物称为渣。飞出炉膛的残余物称为灰。锅炉房的除灰包括锅炉房内部的除灰和锅炉房外部的除灰,这里讲的除灰系统是指锅炉房内部的除灰,即炉渣从锅炉炉排下渣斗和烟灰从除尘装置的灰斗到锅炉房灰渣场之间的灰渣输送系统。其中包括灰渣的浇湿,运输和堆放等过程。至于锅炉房外部的除灰,即从锅炉房的灰渣场到距离锅炉房较远的常年堆放的灰渣场之间的输送,或运出作为综合利用的材料,在工业锅炉房中通常采用汽车或火车来输送,一般由总图专业来考虑。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 煤经过燃烧后的残余物称为灰渣,一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一、除灰渣系统的类型 目前常采用的各种类型除灰渣系

19、统有:1、螺旋出渣机 2、刮板式除渣机3、马丁除渣机4、圆盘除渣机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一、除灰渣系统的类型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1、螺旋出渣机 (1)作业特点可水平或倾斜连续输送灰渣;倾斜角不大于20o。出渣量为0.81.5t/h。(2)优点设备简单,运行基本可靠,操作简单;飞灰量少,锅炉房卫生条件好,运行费用低。(3)缺点运送量少;螺旋片磨损快,检修工作量大,出现大块灰渣时易卡住。(4)适用范围适用于14t/h的小型快装锅炉。 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1、螺旋出渣机 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2、刮板式除渣机(1)作业特点可做水平或倾斜输送;运行速度一般为23m/min,倾斜角一般不大于30O。 (2)优点适应

20、性强,无论南方或北方、室内或室外均能适应;运输量适用范围广;设备结构简单易加工,投资省;检修比较方便。(3)缺点 金属耗量多,部件磨损快;电耗偏大。 (4)适用范围 适用于6t/h以下小型锅炉。 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2、刮板式除渣机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3、马丁除渣机(1)优点设备紧凑,体积小,布置方便,运行可靠,既能除渣又能碎渣; (2)缺点结构复杂,加工工作量大;排渣量大时,易发生故障。(3)适用范围适用于6-20t/h的锅炉。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3、马丁除渣机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3、马丁除渣机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3、马丁除渣机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4、圆盘除渣机(1)作业特点 设备无碎渣能力,大块灰渣易

21、卡住,在蜗轮与主轴之间装有离合器,一旦灰渣卡住时,还应使电机反转,故需设有报警装置及电机反转按钮。(2)优点操作维护简单,运行安全可靠;转速比马丁除渣机低,磨损小。(3)缺点 设备制造复杂,投资高。(4)适用范围适用于10-20t/h锅炉(层燃炉)。不适用于燃用强结焦性煤。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4、圆盘除渣机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二、锅炉房除灰渣系统设计1、灰渣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灰渣场宜设在最小频率风向锅炉房的上风侧。(2)灰渣场与贮煤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3)灰渣场的贮存量,应根据灰渣综合利用情况和运输方式等条件确定。一般为35昼夜锅炉房最大灰渣排除量。采用集中灰渣斗贮存灰渣时,一般可

22、不设灰渣场,灰渣斗的贮存量可按12昼夜的最大灰渣量计算。每个灰渣斗的贮量不应大于60m3。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二、锅炉房除灰渣系统设计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二、锅炉房除灰渣系统设计1、灰渣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4)灰渣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寒冷地区应有防冻措施,一般可采用通入蒸汽加热的方法。灰渣斗下面的地面,应有排水坡度。灰渣斗下面距地面的净空高度:用汽车运渣时,不应小于2.1m;用火车运送灰渣时,不应小于5.3m。如机车不通过贮灰斗下时,可减低至3.5m。灰渣斗斗壁的倾斜角,不应小于55。灰渣斗的出口尺寸不应小于0.6m*0.6m。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二、锅炉房除灰渣系统设计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2

23、、锅炉房的灰渣量及储灰场面积计算(1)锅炉房灰渣量 t/h式中:B锅炉房的平均或最大耗煤量,t/h; Aar煤的收到基灰分,; q4煤的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32866 碳的发热量为32866kJ/kg。 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2、锅炉房的灰渣量及储灰场面积计算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2、锅炉房的灰渣量及储灰场面积计算(1)锅炉房灰渣量 t/h 锅炉运行时,部分灰渣会被烟气带走,锅炉下部排出灰渣量仅占总灰渣量的一定百分数, 与锅炉燃烧方式有关。层燃炉一般为7085%。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2、锅炉房的灰渣量及储灰场面积计算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2、锅炉房的灰渣量及储灰场面积

24、计算(2)灰渣场面积 式中:M灰渣储存天数,根据运输方式、综合利用情况确定,一般取35天; N灰渣堆过道占用系数,一般取1.51.6; H渣堆高度,m,根据设计取值; 灰渣堆积角系数,取0.60.8。 灰渣堆积密度,一般取0.7-0.9。第二节 除灰渣系统2、锅炉房的灰渣量及储灰场面积计算规范要求第8.1.1条 锅炉房煤场卸煤及转堆设备的设置,应根据锅炉房的耗煤量和来煤运输方式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要求:一、火车运煤时,采用机械化方式卸煤;二、船舶运煤时,采用机械抓取设备卸煤;三、汽车运煤时,采用自卸汽车或人工卸煤。第8.1.2条 火车运煤时,一次进厂的车皮数量和卸车时间,应与铁路部门协商确定。车

25、皮数量宜为58节,卸车时间不宜超过3h。第8.1.5条 有自燃性的煤堆,应有压实、洒水或其他防止自燃的措施。第8.1.6条 煤场的地面应根据装卸方式进行处理,并有排水坡度和排水措施。受煤沟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规范要求第8.1.1条 锅炉房煤场卸煤及转堆设备的设置,应根规范要求第8.1.7条 锅炉房燃用多种煤并需混煤时,应设置混煤设施。第8.1.8条 运煤系统小时运煤量的计算,应根据锅炉房昼夜最大计算耗煤量、扩建时增加的煤量、运煤系统昼夜的作业时间和1.11.2不平衡系数等因素确定。第8.1.9条 运煤系统昼夜的作业时间宜符合下列要求:一、一班运煤工作制,不宜大于6h;二、两班运煤工作制,不宜大

26、于12h;三、三班运煤工作制,不宜大于18h。运煤系统宜按一班或两班运煤工作制运行。规范要求第8.1.7条 锅炉房燃用多种煤并需混煤时,应设置混规范要求第8.1.10条 从煤场到锅炉房和锅炉房内部的运煤宜采用下列方式:一、运煤量小于1t/h时,采用人工装卸和手推车运煤;二、运煤量为16t/h时,采用间歇机械化设备装卸和间歇或连续机械化设备运煤;三、运煤量大于6t/h时,采用间歇或连续机械化设备装卸和运煤;四、运煤量小于50t/h时,不宜采用双路运输。规范要求第8.1.10条 从煤场到锅炉房和锅炉房内部的运煤宜规范要求第8.1.12条 锅炉房集中煤仓的贮量,应根据运煤工作班制和运煤设备检修所需的时间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要求:一、一班运煤工作制为1618h锅炉房额定耗煤量;二、两班运煤工作制为810h锅炉房额定耗煤量。第8.1.13条 煤仓和溜煤管的壁面倾角,应根据煤的水分和颗粒组成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1.7条第一款的要求。(第3.1.7条 制粉系统的原煤仓、煤粉仓和落煤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原煤仓和煤粉仓的内壁应光滑耐磨,壁面倾角不宜小于60,相邻壁交角应为圆弧形;)第8.1.14条 运煤系统中应装设煤的计量装置。规范要求第8.1.12条 锅炉房集中煤仓的贮量,应根据运煤工规范要求第8.1.15条 当原煤块度不能符合锅炉燃烧要求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