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如下图。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
2、基因型频率为104 ,现如果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 )A1/2B3/5C1/3D2/52自由基的产生可引起细胞衰老。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磷脂和蛋白质分子而损伤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某小组分别在正常温度、中度高温和极端高温条件下处理组织细胞,这三组细胞内的自由基产生速率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引起细胞损伤的过程体现了正反馈调节B在处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三组中极端高温组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最强C正常温度下细胞也会产生自由基,说明正常温度下细胞也会衰老D该实验结果可
3、说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细胞衰老的速率会加大3某同学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同学操作如下: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小球的字母;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小球的字母;将操作过程中的小球字母组合并记录。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过程和均模拟了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过程B操作过程模拟了F1自交产生F2 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C和桶内的小球总数相等,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也相等D重复300次,操作理论上会出现四种字母组合,且每种约占 1/44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下图结果的是A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对性状的杂合子植
4、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B酵母菌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02的比值C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D15N的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后,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之比5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猫叫综合征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B选择放松会使各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增加C多基因遗传病患者后代的发病率较单基因遗传病高D经基因治疗治愈的血友病患者,其后代仍有患病风险6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是自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易于培养B通过设置有
5、氧(对照组)和无氧(实验组)的对照,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D实验的因变量是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和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样液的颜色变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下图为某总面积为300hm2 的湿地受有害物质 a 污染后,有害物质 a 的浓度在各营养级部分生物种类体内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说明了_。(2)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燕鸥种群的 K 值为 1200 只。当燕鸥的种群密度为_只/hm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燕鸥的同化量除用于呼吸消耗之外,还用于_等生命活动。(
6、3)虹鳟为国外入侵的肉食性鱼类,若有 M 只虹鳟进入该湿地生态系统后快速繁殖,每月以 倍数增长,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理论上 t 月后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为_。但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_。8(10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随人类对微生物认识的加深,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人们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别酿制果酒、果醋,与酵母菌相比,醋酸菌在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_。给予适宜的条件,即使没有经过产格的灭菌过程,也能够获得果酒、果醋,这是因为_。(2)在制作腐乳时,需将长满毛霉的豆腐用盐腌制,其作用是_和_。(3)在工业生产中,可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石
7、油的细菌。在分离时需用_做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土壤中提取的细菌,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4)经分离得到的菌种,通常再进行_处理才可能得到更高效分解石油的微生物。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9(10分)应激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原)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时人体代谢明显加快,如大面积烧伤病人每日能量需求是正常人的15倍。图表示人体在应激时部分物质代谢变化调节过程,图中“”表示过程加强,“”表示过程减弱。请回答:(1)图示应激反应的调节方式是_ 。应激过程中,激素A的含量将会_。激素B与糖皮质激素在血糖调节中的关系是_。(1)交感神经细
8、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之间交流的信号分子是_,这种分子必须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 _ 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3)人体全身应激反应一般分为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警觉期是人体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这一时期以途径(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主要原因是_。警觉期使机体处于“应战状态”,但持续时间 _。(4)大面积烧伤时,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上会发现病人出现创伤性糖尿病。试根据图示过程分析,创伤性糖尿病产生的主要机理:_。10(10分)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 ARC 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 RNA 经过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非编码
9、 RNA, 如 miR223(链状),HRCR(环状)。请结合下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启动过程时,_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过程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_, 该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 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_(填“相同”或“不同”)。(2)前体RNA“加工”时将核糖和磷酸之间的_断开,产生非编码RNA。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基因 miR223 过度表达,所产生的 miR223 可与 ARC 的 mRNA 特定序列通过_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 1,使过程被抑制,ARC 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3)HRCR 可以吸附 miR223 等链状的 miRNA,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使
10、_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HRCR 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链状的 miRNA 越短越容易与HRCR 结合,这是因为_。(4)根据所学的知识及题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 RNA 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写字母序号)。a有的 RNA 可作为遗传物质 b有的 RNA 是构成某些细胞器的成分c有的 RNA 具有催化功能 d有的RNA 可调控基因表达e有的 RNA 可运输氨基酸 f 有的 RNA 可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11(15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请回答问题。研究者发现一种
11、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图1)(1)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_发育而来。(2)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_。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_和_。(3)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图: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
12、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与表型相应的基因型。单倍体籽粒胚的表现型为_色,基因型为_;二倍体籽粒胚的表现型为_色,基因型为_;二者籽粒胚乳的表现型为_色,基因型为_。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分析可知:-1和-2均无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和-2均无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人数多于女性,因此最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题目详解】5其父母表现正常,生下了-2患病女儿,所以其父母基因型是Hh
13、和Hh,本人表现正常,因此基因型及比例为1/3HH,2/3Hh,本人能够产生的配子及比例Hh=21,与携带者Hh婚配生下了表现正常的孩子,携带者产生的配子及比例Hh=11,配子随机结合排除hh患病的情况,所以Hh携带者的比例为3/5。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只需看甲病,所以题干中的“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和乙病的情况都属于干扰信息。2、B【答案解析】1、细胞衰老:细胞衰老是机体在退化时期生理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不可逆的生命过程。人体是由细胞组织起来的,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在运动中不断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损伤,造成功能退行性下降而老化。细胞的衰老与死亡是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
14、2、细胞衰老的原因探究细胞衰老是各种细胞成分在受到内外环境的损伤作用后,因缺乏完善的修复,使“差错”积累,导致细胞衰老。根据对导致“差错”的主要因子和主导因子的认识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学说,这些学说各有实验证据。【题目详解】A、自由基会攻击磷脂和蛋白质分子而损伤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这体现了正反馈调节,A正确;B、从图中结果可以看出,处理111d,三组中极端高温组细胞内自由基产生速率最大,其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受破坏最严重,B错误。C、正常温度下细胞也会产生自由基,说明正常温度下细胞也会衰老,C正确;D、高温诱导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磷脂和蛋白质分子,使
15、蛋白质的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加快,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物质运输和衰老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3、B【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小桶中小球上的字母代表一对等位基因A、a,小桶中小球上的字母代表一对等位基因B、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两个小桶中随机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而将两个小桶中取的小球组合到一起,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题目详解】A、两个小桶中的两种小球代表了等位基因,操作过程和都从各个小桶中随机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F1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16、分离的过程,A正确;B、操作过程将两个小桶随机取的小球组合到一起,模拟的是F1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机结合的过程,B错误;C、两只小桶内小球总数量要相等,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也要相等,C正确;D、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因此重复300次,操作理论上会出现四种字母组合,且每种约占1/4,D正确。故选B。4、D【答案解析】据图可知,柱形图中,左边与右边柱子的比值是3:1。【题目详解】A、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与题图相符,A正确;B、酵母菌有氧呼吸时,每消耗1摩尔葡萄糖能产生6摩尔
17、的二氧化碳,而进行无氧呼吸时,每消耗1摩尔葡萄糖能产生2摩尔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比值是3:1,与题图相符,B正确;C、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3个极体与1个卵细胞,数目之比是3:1,与题图相符,C正确;D、识图转换比例为31,而D选项中子代中所有DNA都含14N 所以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之比为1:4,D错误。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3:1的数量关系,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5、D【答案解析】1、一般认为,引起疾病的基因是有害的,称为“致病基因”。但随着基因技术研究的深入,我们又
18、认识到基因也具有二重性。2、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疾病。(2)特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率较高;常表现为家族聚集。(3)实例:腭裂、无脑儿、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题目详解】A、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遗传病,A错误;B、选择放松造成有害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B错误;C、多基因遗传病涉及2对及以上基因,后代患病概率比单基因遗传病低,C错误;D、基因治疗的对象是具有致病基因的体细胞,没有涉及原始性细胞,所以其后代仍有患病风险,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治疗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治疗的概念,明确基因治疗只是将
19、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并不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也没有对有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C【答案解析】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题目详解】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的确是因为酵母
20、菌具有兼性厌氧且易于培养的特点,但它不是自养型生物,A错误;B、在该实验中所设置的有氧组和无氧组都是实验组,是为了相互对比,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错误;C、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都要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C正确;D、本实验的因变量是酵母菌CO2的产生快慢和是否有酒精生成,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营养级越高,有害物质含量越高(或有害物质a具有生物富集现象或有害物质a沿食物链放大) 2 自身的生长、发有和繁殖 Mt 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增长变缓(其他合理答案
21、也得分) 【答案解析】分析题中能量金字塔图解,随着营养级的提高,生物体内含有的有害物质a的浓度逐渐提高,说明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呈现富集现象。【题目详解】(1)根据分析,图示说明了营养级越高,有害物质含量越高(或有害物质a具有生物富集现象或有害物质a沿食物链放大)。(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一般为K/2,即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所以当燕鸥的种群密度为12003002=2只/hm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燕鸥的同化量除用于呼吸消耗之外,还用于自身的生长、发有和繁殖等生命活动。(3)结合题意可知,虹鳟种群数量的增长符合“J”型增长模式,即t月后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为Mt。由于当种群密度增
22、大时,种内斗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答案点睛】注意:由于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因此保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使捕获后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此时可获得最大日收获生物量。8、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酵母菌、醋酸菌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石油 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诱变 强 【答案解析】选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1)在培养基全部营养成分具备的前提下,加入物质: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如
23、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时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从而可将该菌分离出来;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时可抑制细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2)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分离自生固氮微生物,非自生固氮微生物因缺乏氮源而无法生存;培养基中若缺乏有机碳源则异养微生物无法生存,而自养微生物可利用空气中的CO2制造有机物生存。(3)利用培养基的特定化学成分分离特定微生物:如当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从而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4)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微生物:如在
24、高盐环境中可分离耐盐菌,其他菌在盐浓度高时易失水而不能生存;在高温环境中可分离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其他微生物在高温环境中因酶失活而无法生存。【题目详解】(1)酵母菌为真核生物,醋酸菌为原核生物,醋酸菌在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酵母菌、醋酸菌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此给予适宜的条件,即使没有经过产格的灭菌过程,也能够获得果酒、果醋。(2)将长满毛霉的豆腐用盐腌制,其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和防止微生物的生长(3)需要分离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因此应将细菌培养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4)为了获得更高效分解石油的微生物,可
25、对菌种进行诱变处理,使其发生基因突变,然后从众多的菌种中选择出能高效分解石油的微生物,筛选过程中可采用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作用。要求学生熟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过程,以及筛选微生物的方法。9、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增加 拮抗作用 神经递质 特异受体 这一调节途径中有神经参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速度快 短 在应激状态下,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病人出现高血糖症状,形成糖尿 【答案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机体受应激源刺激后,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会升高,最终使蛋白质分
26、解加快,脂肪转为糖的速率加快;同时脑干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肾上腺髓质,进而引发机体的一系列反应,此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题目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图示既有下丘脑和脑干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多种激素参与的调节,故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据图分析可知,激素A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根据作用结果为肝糖原分解加快,可判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为增加;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激素B(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故两者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是拮抗。(1)交感神经细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靶细胞)通过信号分子神经递质进行交流;神经递质必须与靶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特
27、异受体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3)警觉期以途径神经调节(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是因为与体液调节相比,这一调节途径中有神经参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速度快,但该调节方式持续时间短。(4)据图分析可知: 在应激状态下,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病人出现高血糖症状,形成糖尿,故若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病人会出现创伤性糖尿病。【答案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要求考生能明确各种激素的作用,熟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联系与区别,进而结合题图作答。10、RNA聚合 从左向右 相同 磷酸二酯键 碱基互补配对 ARC 碱基数目少,特异性弱
28、abcdef 【答案解析】分析题图:图中为转录过程,为翻译过程,其中mRNA可与miR-233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miR-233可与HRCR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2。【题目详解】(1)是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所以启动过程时,RNA聚合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是翻译过程,其场所是核糖体,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判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由于控制合成的三条多肽链是同一个模板mRNA,所以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2)前体RNA“加工”时将核糖和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产生非编码RNA。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基因 miR223过度表达,所产生的miR223可与 ARC的 mRNA 特定序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使过程被抑制,ARC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3)HRCR 可以吸附 miR223 等链状的 miRNA,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使ARC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HRCR 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链状小RNA越短越容易被HRCR吸附,这是因为其碱基数目少,特异性弱,更容易与HRCR结合。(4)RNA是核酸的一种,其功能有多种:a、有的RNA可作为遗传物质,如HIV病毒,a正确; b、有的R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代公司实习报告总结模版
- 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冲刺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小学第二学期四级语文教研组总结模版
- DB2学习总结模版
- 区块链-数据时代的透明保障
- 助理工程师试用期转正工作个人总结模版
- 区块链与教育创新去中心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中学复习课互动与反思提升策略探索
- 职业本科教育改革新举措出台
- 2025-2030创新药CRO行业竞争态势及未来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BS ISO 5675-2021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 一般用快速液压接头
- 2024年甘肃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专题08影响、作用类(答题模版)(学生版+解析)
- 韵达加盟合同协议
- 中小学五一节前安全教育班会课件
- 2025-2030中国药物递送系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家装个人清包合同协议
- 《运动处方》课件-糖尿病人群运动处方案例
- 儿童卫生习惯的养成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 手术室烟雾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