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生化检测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1页
常规生化检测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2页
常规生化检测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3页
常规生化检测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4页
常规生化检测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规生化检测的临床应用云南大学校医院张鹂生化检测常规生化:肝、肾功、电解质、糖类、血脂、心肌酶、心肌损伤标志物等。特定蛋白:免疫球蛋白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等激素:性激素感染性标志物:肝炎标志物、HIV、梅毒等科学技术发展,流水线应用 糖尿病相关检测常用检测项目空腹血糖(GLU)OGTT糖化血红蛋白(GHb或HbA1)糖化血清蛋白(FRUC)胰岛素胰岛素释放实验C-肽释放实验尿微量蛋白检测等临床意义一、血糖(GLU) 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恒定,当这些调节失去原有的平衡时,则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血糖测定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1.生理性高血

2、糖 1.1餐后1-2h. 1.2摄入高糖食物后. 1.3情绪紧张.3.病理性高血糖3.1内分泌功能障碍引起的高血糖 胰腺 细胞损害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肝中糖元分解和糖异生加强,肌肉、脂肪细胞对其利用减少,这种情况血糖可超过正常,临床上称为糖尿病.其它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各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也会出现高血糖。如甲状腺垂体功能进、生长激素或促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皮质瘤、甲抗等等。 3.2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刺激血糖中枢使血糖增高.如颅 脑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3.3 脱水引起的高血糖。如呕吐、腹泻、高热等。3.4 肥胖、多种药物(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等)。二、

3、葡萄耐量试验(OGTT) 实用于空腹血糖正常或偏高偶有尿糖的患者。利用高糖刺激,低糖抑制的原理,口服75克葡萄糖后观察不同时相(空腹、半小时、1h、2h、3h)血糖水平及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的利用和耐受情况,同时作尿糖定性。 正常人(1550岁): 空腹血糖3.96.1mmol /L 血糖峰值3060min, 9.44mmol /L,2h恢复到正常范围,3h降到空腹水平或稍高6.66mmol /L,尿糖定量阴性。50岁者血糖峰值后移,0.56 mmol /L/10岁。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6.66mmol /L。 30min血糖11.1mmol /L。 2h甚至3h血糖仍不能降至

4、空腹水平。 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5.55 6.66mmol /L。 血糖峰值9.44 9.99mmol /L。 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7.8mmol/L,餐后11.1mmol/L)。三、糖化血红蛋白(GHb或HbA1)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生命120天内糖类与Hb 不断缩合的产物,代表个月前不同时期血糖总平均水平,但以3月为最佳反映时间,是长期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评价或监测指标。 GHb每增高,相当血糖增加1.11.7 mmol /L ,GHb10.0%血糖控制不佳。参考值6.8%。四、糖化血清蛋白(FRUC) 是糖类与血清蛋白在血清蛋白N-末端上发生的非 酶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物,

5、类似果胺,因此又称为血清果糖胺测定。血清蛋白的半衰期为13周,反映12周血糖浓度的平均平。 参考值(NBT法)1.64-2.64 mmol /L 。五、胰岛素(INS) 是人体细胞分泌的重要的糖代谢激素,是人体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胰岛细胞分泌功能障碍或者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与亲和力异常以及细胞内受体效应异常,都使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可用电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主要用于型糖尿病和型糖尿病鉴别诊断。正常成人 520mU/L 型糖尿病人 10(均以mg/dl ) 肾性氮质血症 UREA/ Cr63(均以mmol /L ) 肾性氮质血症 UREA/ Cr63 (均以mmol /L )

6、三、尿酸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嘌呤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异常、及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障碍均可引起尿酸升高或降低。当体内尿酸浓度超过其溶解度(489mmol)时,尿酸结晶多沉积于软组织,特别是关节部位引起痛风。尿酸是目前认为,是诊断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至痛风的最佳生化标志。 内源性80%、外源性20%。 参考值(尿酸酶法)210420mmol。临床意义尿酸增高(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原因不明的尿酸生成亢进和尿酸排泄低下。(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尿酸生成增多 白血病、淋巴瘤、真红、低氧血症、烧伤和高尿酸饮食等。 尿酸排泄减少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衰、 高血压、冠心病、心梗、高脂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和乙

7、醇中毒等等。尿酸降低 尿酸120mmol 可诊断为低尿酸血症。 遗传新性黄嘌呤尿症,先天黄嘌呤氧化酶缺乏,血、尿尿酸都减低,尿中排除大量的黄嘌呤和次黄嘌呤。肾性低尿酸血症、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和镰状红细胞性贫血等。肝脏代谢功能的实验室检查一、胆红素检验生化特性1、根据重氮反应分为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2、根据高效液相分为单葡萄糖醛酸和双葡萄糖 醛酸结合胆红素(Bc) 、非结合胆红素 (Bu)、 及胆红素( B)。 Bu与重氮试剂呈间接反应。 Bc 、 B 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 TBIL= Bu + Bc+ B 胆红素( B )B与白蛋白共价结合,不能由肾小球滤过,半衰期与白蛋白一样为21天

8、,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 因此, 胆红素的发现解决了长期以来临床上难以解释的一些现象:有些黄疸患者尽管血中结合胆红素很高,尿中不出现胆红素。意义、急性黄疸性肝炎预后判断。恢复期:TBIL BC B 可达TBIL的80-90%, 因此B/TBIL 升高是急性肝炎恢复良好的可靠指征。 2、严重肝衰竭病人中, B/TBIL常 LH2,LH1LD21.0为心肌损伤的阳性决定性水平。2肝胆疾病多数肝胆系统疾病常伴有LD增高,其中LD增高是肝细胞坏死的一个很好指标,且LD5大于LD4;但阻塞性黄疽时则LD4大于LD5。3癌肿恶性肿瘤可由于肿瘤细胞坏死而引起血清LD增高,肿瘤增长速度与LD增高程度有一定关系

9、。6O的白血病患者LD增高,以LH3和LD4主。4恶性贫血LD可以极度增高,它由原始巨幼红细胞生成和释放。LD1明显增加,LD1大于 LH2。六、胆碱脂酶检验生化特性: CHE(ACHE、PCHE)PCHE由肝脏合成后立即释放入血, 其浓度反映肝合成速度。临床应用:1、评价肝细胞蛋白合成功能的灵敏指标。2、有助于了解慢性肝病的病情进展与预后。3、对肝、胆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选择原则1健康体格检查时可选择ALT、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蛋白电泳及AG比值测定。前两者可发现病毒性肝炎,后两者可发现慢性肝病。2怀疑为无黄疸性肝炎时对急性患者可查ALT,前清蛋白、胆汁酸、尿内尿胆原及

10、肝炎病毒标志物。对慢性患者加查AST、ALP、GGT、血清蛋白总量、AG比值及血清蛋白电泳。3对黄疸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时应查TB、BC、尿内尿胆原与胆红素、ALP、GGT、胆汁酸。4怀疑为原发性肝癌时除查一般肝功能如 ALT、AST、TB与BC外,应加查 AFP、GGT及其同工酶,ALP及其同工酶和LDH。5怀疑为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ALT、AST、 TB、AG、蛋白电泳等。6、疗效判断及病情随访急性肝炎可查ALT、AST、前清蛋白、TB、BC、尿内尿胆原及胆红素。慢性肝病可观察ALT、AST、TB、CBC、血清总蛋白、AG比值及蛋白电泳等,原发性肝癌应随访AFP、GGT、ALP及其同工酶等

11、。心肌酶学检查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羥丁酸脱氢酶(-HBDH)一、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CK)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酶学指标之一,也是反映神经肌肉损伤的敏感项目。正常参考值38-174U/L。意义 1、早期诊断。 78%患者心肌梗死后,4-6h开 始升高,100%病人24h达高峰,2-3天恢复正 常。 2、诊断阳性率高。 阳性率可达95%。3、特异性强。 骨骼肌和心肌含量高,脑有少量,其它组织含量甚少,肝内未发现CK。4、判断梗死部位和面积。 酶活力极高者见于,心前壁、前侧壁梗死,后壁、后侧壁前间壁次之,心内膜下最

12、低;梗死面积越大,酶活力越高;短时间升高者梗死面积无扩大,持续升高者提示梗死面积大,反复升高者表示梗死面积扩大。5、溶栓效果评价。 溶栓再灌注后CK峰值时间提前9.35.5h,冠脉持续未通CK峰值时间则为22.57.2h。6、判断预后、观察病情有一定意义。二、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同功酶由M、B两个亚基组成。1、 CK-MB 主要存在心肌细胞内,骨骼肌中0.03 可诊断AMI,比值比CK- MB更敏感。 CK-MB/CK180U/L 作为AMI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95.8%,特异性为89.3%。2、梗死面积越大,LDH越高。五、 -羥丁酸脱氢酶(-HBDH) 早在20世纪60年代,血清-HBD

13、H 对诊断心肌梗死的价值就也得到肯定。相当于LDH同功酶的同功酶,对诊断心肌梗死比LD和AST更特异,升高持续时间比AST更长。其升高可见于,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因此应与其它心肌酶联合检测,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参考值:111-119U/L。意义1、心肌梗死时-HBDH 明显升高,升高或下降较慢,持续时间长,可达2周甚至更长。2、心肌含量丰富, -HBDH 比 LDH 更专一。3、肝脏和心肌疾患的鉴别。 正常人:-HBDH/LDH 比值为0.67。 急性心梗死患者: -HBDH/LDH 比值0.8。 肝病患者: -HBDH/LDH 比值0.6。心肌酶学检查存在的

14、不足1、酶活性升高较晚,早期诊断受到一定的限制。2、持续时间短。CK在发病3h后就可恢复正常,常借助于LDH及同功酶来诊断亚急性AMI。3、特异性较差。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由为突出。4、准确性较定量测定差( CK-MB质量)。心肌损伤标志物 CK MB 肌红蛋白(Mb) 肌钙蛋白(cTnT 、cTnI)肌红蛋白(Mb)生化特性: 是横纹肌特有的色素蛋白。当肌肉损伤时血清中Mb升高。临床应用:AMI(排它性的指标) 升高时间 2小时 峰值时间 6小时 恢复时间 12小时 肌肉疾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 CK-MB质量AMI:升高时间 6小时 峰值时间 12小时 恢复时间 24小时诊断AM

15、I、排除AMI、提示AMI在继续、提示有新AMI、再灌注指标。NS疾病、骨骼肌疾病、NM疾病、肿瘤。 肌钙蛋白(cTnT、 cTnI) 血清中检测到的cTnT是心肌肌原纤维蛋白,心肌损伤后释放入血。成年人的骨骼肌中不存在cTnT ,是心肌损伤特异的标记物。cTnI在心肌损伤时释放入血,婴儿与成年人的骨骼肌中不存在cTnI ,是心肌损伤特异的标记物。临床应用:AMI、其他心肌损伤疾病。AMI:cTnI 升高时间 36小时 峰值时间 1224小时 恢复时间 4天 cTnT 升高时间 34小时 峰值时间 1224小时 恢复时间 12天 AMI发作后10小时 cTnT和cTnI特异性分为 87%和96

16、%,敏感性相同93%,较CKMB敏感心肌坏死标志物在AMI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标志物 分子量 升高h 峰值h 恢复h 升高倍数 特异性 敏感性Mb 17.8 0.52 512 1830 520 5059 7795CKMB 86 38 930 4872 520 4762 92100cTnT 39.7 36 1024 1015d 30200 8790 9496 在 Mb和cTnT定性实验中,有人主张,先作Mb定性 其阳性后,再作cTnT定性,如果Mb定性为阴性,就不再作cTnT定性。 有人主张不再将心肌酶用于诊断AMI患者,而以 cTnT和cTnI测定作为AMI的诊断金标准。如因某些原因不能开展cTn

17、T和cTnI测定可保留CKMB测定诊断AMI,但建议使用CKMB质量测定法。脂类测定的应用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糖脂、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等。目前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也广泛应用于动脉硬化性心血管流行病学与临床。测定血脂的目的是评估血脂水平对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生的危险程度,而不是用于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诊断。但对于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则是必要的诊断指标。 一、测定项目甘油三酯(TRIG)总胆固醇(CHOL)HDL脂蛋白LDL脂蛋白VLDL脂蛋白APOA1APOBLP(a )动脉硬化性疾病危险因素: TRIG 、 CHOL 、 LDL脂蛋白 、 VLDL 脂蛋白 、 APOB 、

18、 LP(a ) 。负危险因素: HDL脂蛋白、 APOA1 。二、临床应用1、高脂血症诊断(1)高CHOL血症 正常 2.8-5.17mmol/L 轻度增高 5.17-6.47mmol/L 高CHOL血症 6.47 mmol/L严重高CHOL血症7.76 mmol/L (2)高TRIG血症 正常4.5mmol/L2、高脂蛋白血症诊断高脂蛋白血症表型 类型 脂蛋白变化 血清外观 TRIG CHOL 电泳 CM 牛奶样 CMa LDL 清亮 b LDL VLDL 清亮/混浊 前 -VLDL 混浊 宽 VLDL 清亮至混浊 前 CM VLDL 牛奶样 前 CM型:家族性高乳靡微粒血症。a型:家族性高CHOL血症。b型:混合型高脂血症。型:宽病,罕见。型:家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