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上课1课件_第1页
《伟大的悲剧》上课1课件_第2页
《伟大的悲剧》上课1课件_第3页
《伟大的悲剧》上课1课件_第4页
《伟大的悲剧》上课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你了解南极吗?冰雪覆盖的南极 南极气候: 科学家曾测得 -88.3*C的平均最低气温。 (酷寒) 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 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烈风、干燥)你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的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命名的?它是阿蒙森斯科特站 当年,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秘密的荣誉”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比斯科特队早个星期到达南极,并顺利班师,而斯科特等人却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2002年2月7日,英国的安妮公主到达南极大陆,开始她为期三天的南极探险之旅。安妮此行旨在纪念英国人罗伯特

2、福尔肯斯科特登上南极90周年。 (奥地利)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速读要求1、不动唇,不指读,忌回视。2、眼扫视,心专一,脑直映。3、抓重点,记大意,明中心。4、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整体感知:思考问题:1、了解课文大意,填表复述故事。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从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思考)2、你认为文中的哪个段落能够起到 点题的作用?10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发言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1912.1.16白色雪原南极点埃文斯死去1912.3.21912.3.21帐篷里1912.10.291912.11.12斯一行五人发现自己迟到一个月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

3、作证屠宰场地贮藏点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帐篷里三人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营地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帐篷探险队发现英雄的遗体并垒了石墓1912.1.181912.3.291912.2.17三人无法离开账篷,燃料告罄用 一 句 话 概 括 全 文内容时间:1912年人物:斯科特一行5人地点: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事件: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课文题目为伟大的悲剧,你认为“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失败之悲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4、: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世人之悲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束的故事,既然是“悲剧”的故事,又何来“伟大”呢?该怎样理解?思考问题:你认为文中的哪个段落能够起到点题的作用?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揭示主旨)哪些细节最让你钦佩?2段:虽然角逐失败,但“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

5、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6段: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坚毅、执着、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10段: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

6、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哪些细节最让你钦佩?11段: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从容赴死,无怨无悔)13段: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14段: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

7、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无私的爱) 根据以上认识,谈谈你如何理解课文题目伟大的悲剧?题目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且在归途中覆没,这是悲剧。但他们诚信执着、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为事业献身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伟大的,心灵无比崇高,所以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悲剧。 一个人是因为他的心灵而伟大的。 -罗曼 罗兰各抒己见同样是南极探险,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的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的句子吗?试着品读分析,谈谈你的看法。茨威格给失败者斯科特写传记的原

8、因: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威茨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记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品味语言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品味语句含义: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理由:先到达者成功了,拥有了荣誉,甚至财

9、富;而第二到达的人,虽然没有获得第一,可是他们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他们拥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这些都值得后人学习。品味语句含义: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斯科特和伙伴们痛苦万分的心情。 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就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品味语句含义: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

10、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动,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得人们的尊敬。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品味语句含义: 是指斯科特在离世之前心中回忆的美好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 因为斯科特即将辞世,在他眼中,一切变得虚幻、渺茫

11、,虽然美好,却无法实现。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5、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品味语句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虽然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是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挑战人类自己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探索自然 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实现生命价值自主探究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 整理你所知道的其他探险家的故事,结合课本P193二,准备展开一次小

12、小辩论赛。正方:探险是有意义的冒险反方:探险是无意义的冒险张 骞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 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 。 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 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汉。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张骞 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

13、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玄 奘马可波罗出身于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他俩于13世纪60年代因经商到了中国。1271年,两再度出访,并带年轻的马可一起前往。他们到了中国,进宫觐见蒙古族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们在中国逗留了24年,经商发了大财。马可波罗赢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远行中国各地,并到过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东

14、南亚等地。 克里斯托 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港,14岁时就到海上生活。他通过对地图和书本的学习和研究后确信,向西横越大西洋航行能到达亚洲。 哥伦布的3艘船-“尼纳号”、“平塔号”和“圣马利亚号”正横越大西洋。麦哲伦麦 哲 伦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 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 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 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阿蒙森和他所率领的人员在南极洲的掩蔽所内过冬。他们就在这里修理设备、休息调整,准备向南极冲击。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