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_第1页
社会统计学-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_第2页
社会统计学-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_第3页
社会统计学-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_第4页
社会统计学-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主要内容第三章 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 原始资料杂乱无章,需加整理,才能为人所用。统计资料的整理,其基础是统计分组。所谓统计分组就是按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将总体单位或全部调查数据按一定的标志划分成若干组,使组内差异尽量小,而组与组之间则有明显差异,从而使原本杂乱无章的资料有序化,以便为在统计分析中提炼各种有用信息打下基础。 统计表变量数列的编制统计图 统计分组的原则与标准 统计分组的原则第一节 统计分组的原则与标准 1分组应使各类别构成之和等于总体 “穷举” “互斥” 2分组设计应能反映统计总体的分布规律性 统计分组主要是为了能很好地反映统计总体的构成状况,即反映总体中各单位的分布特征。分组设

2、计要适应这一要求,必须在分组后使总体单位总数在各组的分配情况能够反映总体的分布规律性。 某社团成员的构成 性别 人数 男 女 28 22 人数 年龄 3 7 12 18 1055-6535-45 45-5525-3515-25频数分布数列 在统计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按分组原则,将总体中所有单位依一定顺序归类整理,即可得到能够表明总体单位总数在各组分配情况的频数(或次数)分布数列,简称数列。频数分布数列是统计分组工作的产物。 品质数列 变量数列 100名男性青年的身高表 单位:厘米第二节 统计表 166 181 173 171 168 164 178 167 156 194 169 175 183

3、 168 165 180 170 172 167 175 173 169 174 172 171 169 173 184 173 169 170 181 185 168 174 187 167 174 169 165 167 172 174 173 155 179 164 158 165 162 157 175 182 168 176 161 171 163 176 159 171 178 172 169 158 163 166 168 160 178 170 164 160 170 166 178 171 167 162 169 165 171 165 168 176 174 163 177

4、 164 170 161 179 177 162 149 169 166 153 177 164 统计调查搜集来的资料往往是没有次序的原始资料(参见右表),使原始资料有序化,列表和作图是两种基本方法,得到的分别就是统计表和统计图。 2002年我国城乡人口情况 按城乡分 比重(%) 人口数(万人) 12845339.0960.917824150212统计表的格式、内容与种类格式 统计表是表示统计资料的表格,在由横行、纵栏交叉结合而成的表格上,它能系统地组织和合理地安排大量数字资料。 总标题 乡村 城镇100.00合计 纵栏标题 统计数值 横行标题 表34 离婚案件构成草率型外遇型猜疑型虐待型再婚

5、型家务型生理型分居型其他型合计离婚案件(件) 比重(%)8514791364104474471883146714259 9623100内容 主词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 宾词用来说明主词的标志和标志值。 如需要,主宾词可互换。简单表 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02年)主要指标单位数值 平均每户家庭人口 平均每户就业人口 平均每个就业者负担数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人人人元元元 304 158 192817740770280602988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以及分组的程度可分为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简单表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单位:%年龄组1953年1964年198

6、2年1990年2000年014岁1564岁65岁以上 363 593 44407557 36 336 615 49 277 66756 229 701 70 资料来源|:2003中国统计年鉴第99页。 简单分组表 复合分组表 我国社会福利主要费用情况 单位:亿元项目1998199920002001(一)优抚对象补助金额国家支出集体供给(二)农村传统救济金额国家支出集体供给(三)城乡各种福利院支出国家支出集体供给680324356 298 70 22820210399914511403285 7920623113794 1076 607469317 83234287 190 97 1081695

7、 386 295 121 174405264 141合计 1180 1430 1680 1781 资料来源|:2003中国统计年鉴第838页。标题部分 1、标题置于表格正上方 2、总标题所示要点与表中项目一致,在需要时还应表明资料所属的时间和地区 3、表次:左 ;单位:右 4、对分页的同一表格,在每页上端都要写标题,加(续一)、(续二)栏目部分 1、先局部后整体 2、若栏目较多,可加以编号;统计数字间有计算关系的,可用计算式表达。统计表的制作规则线格部分 1、统计表上下两端线应以粗线或双细线标划,表的左右两侧开口。 2、各栏间用直线标划,大项目间线条较粗,小栏目线条较细;各行间不必划线条。数字

8、部分 1、表中数字要对准位数。 2、不存在某数字时,用“”表示;缺少某项数字时,用“”表示。 3、数字较大时,加分位点。其他规则 1、资料来源写在表格下方。 2、有说明解释需要时,在表下方注释。 3、单位有数种时而不能在表右上角划一标注时,分两种情况处理。变量数列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变量数列的编制 在社会统计学中,总体中各单位的分布特征首先是用统计表来表示的。能够表示变量分布及其特征的统计表,即变量数列。它有两个构成要素: 变量值 Xi频数 fi相对频数 Pi离散变量数列 离散变量所描述的对象的数量特征,可以按一定次序列出它的整数值,相邻两变量值不会出现小数,因而能编制出单项式和组距式两种变量

9、数列。 单项数列 组距数列 组距(hi) =上限(ui) 下限(li) 组中值( mi) = 或 组中值( mi) =单项式变量数列数列中每一组的变量值只有一个。单项数列用于离散变量整数值变动幅度较小时。 某社区各户人口数统计表人口数(X)户数(f)频率(P)23456785816106410.100.160.320.200.120.080.02合计501.00 离散变量单项数列组中值(间距组中值( ) 学校数( ) 8141521222829353642 11 18 25 32 39 2 510 8 4合计 29 离散变量组距数列 某地区小学班级数 组距式变量数列离散变量的整数值如果变动幅度

10、较大,而且总体单位数N又很大,则要编制组距数列。 连续变量数列 连续变量因其数学特征,在一个区间可以有无限多数值,无法按顺序一一列举,所以只能编制组距数列。与离散变量组距数列不同之处在于,根据连续变量的特征,此时组距数列中相邻两组的上限和下限共有一个组限,即相邻两组交界处的组限重合。至于恰等于某一组限的数据(如下表中身高164厘米)归于哪一组,应该按照“上限不包括在内”的原则处理。这就是说,164应归于“164168”这一组,而不应归于“160l64”这一组。有了这一规定,就不会在编制连续变量的数列时,发生违背“穷举”与“互斥”这两个基本原则的情况了。 男青年身高按4厘米的间距分组时的频数分布

11、身高间距(厘米)组中值 (Xi)频数(fi)频率(Pi)148152152156156160160164164168168172172176176180180184184188188192192196150 154158162166170174178182186190194 1 2 51019251712 5 3 0 10.010.020.050.100.190.250.170.120.050.030.000.01合计 1001.00 连续变量数列 对于等距分组且为闭口组的情况,确定组距已有某些数学公式可供参考 但最佳决定还是依据常识和数列使用的目的而定。一般地说,组距应不小于可以忽略的数值之

12、差。 注意,在资料被整理成数列时,全距可适当放大(但不能缩小),以便组数(或组距)取整数值。 3. 确定组距和组数异距分组 异距分组主要在变量变动并不是均匀的、有急剧上升或突然下降之类情况发生时考虑。 标准组距频数的换算方法: (1)选定某一合适的组距为标准组距;(2)用标准组距除以各组组距,得到折合系数;(3)将各组的折合系数乘以各组的频数。 频数密度和标准组距频数计算表男青年按身高分组(厘米)频数组距频数密度折合系数(取标准组距4)标准组距频数148156156164164168168172172176176180180188188196 31519251712 8 1884444883/

13、815/819/425/417/412/48/81/81/21/211111/21/2 1.5 7.519.025.017.012.0 4.0 0.5合计 100 4. 累计频数(F)向上累计以变量数列首组的频数为始点,逐个累计各组的频数,展示小于该组上限的频数和。向下累计以变量数列末组的频数为始点,逐个累计各组的频数,展示大于该组下限的频数和。 频数分布不但可以用统计表的形式表现,也可以用统计图的形式表现。用统计图表示频数分布,较之用统计表,要直观便捷得多。但缺点是不及统计表精确。统计图的种类很多,本节仅就与频数分布数列相衔接的统计图加以介绍。 根据编制好的频数分布数列,可以绘制出相应的统计

14、图,最常用的有频数分布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以及累计频数分布曲线。具体方法是:先画直角坐标系,横轴代表分组或各组组限,纵轴代表各组频数或频率,然后再根据相应的分配数列作图。第四节 统计图条件下,很显然各矩形的面积与其高度成正比。因此,各矩形的面积同样可以用来表示各组的频数或频率,而且看起来更形象直观。如果取各矩形的总面积为1,各矩形的面积必定等于各组的相对频数。 1.直方图(Histogram) 直方图是用矩形(或长条)的高度来表示数列各组的频数或频率。对于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分组,矩形(或长条)的宽度是没有意义的,各矩形之间要留出一定的空隙;对于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的分组,矩形的宽度表示各

15、组组距,各矩形之间一般不留空隙。在等距分组的 其实,在频数分布图中,用面积来理解频数分布状况更合适。比如直方图,当处理异距分组时应该用矩形面积而不是用矩形高度来显示频数分布。 下面是根据表315绘制出的两个直方图。左图用矩形高度来表示各组频数就会产生错觉。右图是按照标准组距频数作出来的,用矩形面积来表示各组频数就避免了不必要的错觉。以后当我们接触正态曲线等曲线后,将进一步体会到用面积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好处。 2. 折线图(Polygon) 表示频数分布的另一种图形是频数多边形图,简称折线图。直接把直方图各矩形顶部的中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并把原来的矩形抹掉,就得到频数多边形图。 当变量数列中的组数愈

16、加增多,变量值也非常多时,折线图会逐步过渡到平滑曲线。频数分布曲线图实质上是对应于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的函数关系图。 3.曲线图(Diagram) 下表是诺贝尔获奖者的年龄分布表。(1)请根据数据制作直方图和折线图;(2)将折线图修匀为一条曲线图,并描述该曲线的特点。年龄获奖人数25岁以下2530303535404045455050岁以上15347068533728合计305常见曲线图类型 钟形曲线:“中间大,两头小”对称分布:正态分布非对称分布:偏态分布右偏、左偏 以横轴为渐近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为1,代表变量X全部可能取值的概率 婚龄、学生身高近似正态分布 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偏态分布 U形曲

17、线:中间小,两头大 J形曲线:正J分布,反J分布 逻辑斯蒂曲线: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增大 而增多或相反,但有上限。4. 累计频数分布曲线 显然,累计频数分布曲线只有两种形状:或持续增长的或持续减少的。这分别取决于向上累计或向下累计。累计频数分布曲线一般都呈逻辑斯谛曲线形,其斜率最大的地方对应于频数最大的组,其水平的地方对应于空组。 5.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洛仑兹(Lorenz)曲线乃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累计百分数曲线,其特点是在纵轴和横轴上都进行累计。(下凹程度愈大,收入分配愈不平均)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定义,用求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方法,很简单地推导出来,即 基尼系数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Gini)根据洛仑兹曲线提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