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古诗三首《竹石》 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古诗三首《竹石》 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古诗三首《竹石》 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古诗三首《竹石》 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务教育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竹石教学设计执教者:深圳市凤光小学刘倩茜一、复习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深圳市凤光小学的刘倩茜老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竹石这首古诗。我们已经学习过两首咏物诗。马诗诗人通过马的命运,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石灰吟诗人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何为题画诗呢?就是在画的空白处写上一首诗,诗人郑燮给自己画的竹子题这样一首诗,是想借竹子表达些什么呢?二、学习新课1.认识诗人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诗人郑燮吧。郑燮就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江苏兴化人,为官清正廉明,他又是清代的书画家,文学家

2、,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罢官后居扬州,就以卖画为生。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欢高谈阔论,评论是非。2.初读感悟 接下来,我们走进郑燮的竹石。听老师读诗,请注意注音字的读音。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3.根据注释了解古诗大意。同学们,书上的注释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意,请你边读边结合注释,相信你们能做得很好,请再读一遍。 在这首诗里有一个多音字,需要同学们理解记忆。“劲”在本诗中读“jing”,意思是坚强有力,如:劲敌,疾风劲草。他还有另一个读音“jin”,意思是有力

3、气,有精神,例如:使劲,干劲。4.分句品读。同学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先来看前两句,请你跟老师一起大声的读出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句是的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的扎在岩石缝中。同学们这两句中,哪些字抓住了你的眼球呢?请你按下暂停键,仔细想一想吧。通过品读,你是不是有了和老师一样的发现。“咬”“定”二字用得真妙啊!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采用拟人手法,表现出了竹的刚毅;“定”字则写出了竹子目标明确,再用“不放松”三个字补充说明咬的程度和结果,仿佛将挺立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展现在我们眼前,画面感极强。我们再来看下两句,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千磨

4、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通过注释,我们知道了“任”是任凭的意思,“尔”是你的意思,“坚劲”,同学们可以运用拆分理解的方法,理解为坚强有力。这句诗是说: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强有力,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那么后两句,你又有哪些发现呢?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开动脑筋吧。同学们,“千磨万击”,告诉我们竹子历经了千重磨难,万种打击,岩石缝中的竹子在这种残酷的考验下,会怎么样呢?一个“还”字,与“千磨万击”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竹子历经磨难后的坚毅豁达。最后一句,“东西南北风”写的不仅是风向的不同,它还表明了季节的变换,更隐喻了竹子遭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也就是说,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无论季节怎样变换,无

5、论遭受任何打击,竹子依旧傲然挺立。5.解读题画诗。同学们,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竹之形” ,后两句写出了“竹之神”。正是有了题画诗,更彰显了画无法直言的神韵,可谓是:诗与画,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三、拓展学习1.补充诗人时代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诗人对竹子的描写,映射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这里老师为大家补充一些资料,希望你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郑燮做官时痛恨官场的腐败作风,同情底层百姓,他实行了许多为百姓着想的措施,比如在饥荒年间开仓放粮,周济穷人,还迫使富商以平价出售粮食,这些都触犯了豪绅富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最终他被人诬陷,毅然辞官而归,回到扬州卖画为生。 同学们,竹子的坚韧不正如那个刚

6、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郑板桥吗?下面带着这样的理解,把诗人要表达的志向读出来吧。注意“咬定”,“不放松”,可以读出力度,“千磨万击”,可以读的慢一些,重一些,最后一句可以读得舒缓从容一些。2.吟唱欣赏。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竹石的吟唱吧。3.比较阅读竹石和石灰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石灰吟一诗,请你对比这两首诗,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按下暂停键,边读边想。首先竹子的成长,石灰的形成都历经了磨练。是啊,一个“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个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又经历“东西南北风”。其次,他们面对磨练时的态度也是十分相似的,石灰石“若等闲”,“浑不怕”是多么顽强!竹子不放松,“还坚

7、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多么的坚韧!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两位诗人的生平经历:于谦虽被污谋逆,却一生持身清白,有着宁可粉骨碎身也不愿妥协屈从的气节;郑燮面对权贵压迫,刚正不阿,心系百姓,他不慕名利,不畏权势。两位诗人分别借石灰石和竹子表达出了自己清白立世顽强不屈的硬骨头精神。同学们,你们理解了吗? 4.补充中国的“竹文化”。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里竹子已经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竹子,他承载了更多的含义。在我们中国世人中,总有一些植物有着特定的含义和比较固定的意向。如: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了“岁寒三友”之称。梅兰竹菊被人称为“四君子”。“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字画中常见的题材。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边读,边品味。四君子和岁寒三友都有“竹”的一席之地。可见“竹”在中国人的心里有着特殊的地位。5.横向阅读拓展。郑板桥尤爱竹,不仅写了竹石,还写了很多与竹相关的诗。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新竹吧,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大声读的出来。新竹清 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的竹子,完全是凭仗老竹的催生与滋养。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长出,它也开始孕育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