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第二讲_第1页
教育案例第二讲_第2页
教育案例第二讲_第3页
教育案例第二讲_第4页
教育案例第二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 反思教育目的1一、教育目的是什么?教育目的: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或总要求。这里蕴含着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一份有价值的材料:我是怎样变成一只小板鸭的?2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特别是传授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教育的目的不应是培养听话的学生,而是要启迪人的心智和神思 。 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是塑造人的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洞悉人生、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觉醒。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生命的创新者和世界的创新者,而不是成为人以外的任何生物,更不是成为他人的什么工具。 教育目的应该

2、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3什么样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呢? 思考: 4理论补给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从实际看来,多数人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全面发展不是全才发展;全面发展是基本面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根本是人的解放,是把“关系还给自己”。 这是一种终极性的目标,向我们昭示了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尺度,指出了教育所应负载的历史使命。5教育目的观教育目的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的观教育目的实质上就

3、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素质的预期结果。教育目的观所思考的,是教育目的的哲学、社会和文化基础,它代表着教育活动主体对教育目的的根本看法。?6二、教育目的观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个人本位目的观 个人本位目的观主要指教育目的指向个体需要、个体发展强调发展个体的自然本性,关注个体价值及个体生活的幸福完满。 (2)社会本位目的观 社会本位目的观主要指教育目的指向社会需要、社会发展,强调社会对个体的统一、整合,关注社会价值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7 小时候我们就蒙蒙懂懂地高举我们的 右手,庄严地宣誓“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长大后,“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到农村

4、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入党后,“时刻听从党的召唤”。8请你对这两种教育目的观作出评价 思考: 9评析: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从教育活动自身的规律来看,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发展的。 因此,教育活动不能不重视个人的发展,教育目的的制定,也不能不考虑个人的需要、兴趣、情绪和体验,而教育过程更不能不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规律。但是,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取向的教育目的观,过于张扬个人发展的需要,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最大缺陷:如果不将个人的自由发展同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

5、,所谓合乎人性的自由发展就会变成空中楼阁10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人的个性发展起压制作用。 它充分注意到了社会对个人的作用,但却忽视了: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这一要素。反对那种只是把学生看作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目的本身。 卢梭11 (3)体验教育观 体验教育的观主张:体验是在教育实践中的体验。这一观点突出体现了实践在体验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而实践对体验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体验教育以实践为动力方面。体验教育是实践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发生两次关键性转变,即一是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二是将健

6、康的心理品格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12(4)生命化教育观 生命化教育观,简单地说,是指“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理解生命化教育观的要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直面生命: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 在生命中:尊重生命的特性 为了生命:享受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理论补给:13 在读小学时,我们学校规定,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球鞋,否则不许上课。有一天,因为上学快迟到了,我在匆忙中忘了穿球鞋。到上体育课时,老师点名批评我。我以为这节体育课不能上了,心里很自责。 但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老

7、师把我从队伍里叫出来,让我当众脱下鞋子和袜子,光脚在操场上跑一圈,以提醒我下次不要再忘记。同学门发出了阵阵议论,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要我在全班几十位同学面前脱去鞋袜,还要在满是石子的操场上面光着脚跑一圈,我不能理解。这样的体罚是不应当的。而且学校也没有这样的规定,完全是那位体育老师个人的武断做法。 这不是一种正确和科学的教育手段,甚至可以说是扭曲了教育的本义,阻碍了教育的发展。这和“为人师表” 也是相背离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我还是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我的脚被扎出了血,很痛,而我的自尊受到了更深的伤害。案例1:遵守学校规定14案例思考:1、你认为我们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什么?2请结合你的教

8、育目的观,对下面两份材料中的学校或教师的做法发表评论。15 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是通过培养人给予社会 一定影响。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忘记人,不能不以人为目的。 但在学校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人们往往过分强调要 求是否达到,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甚至漠视了把人视为主要的教育目的。以人为本的观念,虽然在一些地方得到重视与实践,然而在相当多的地方,人们对于受教育者需要达到的某种素质、某些要求重要性的重视,远远超过对受教育者自身健康发展重要性的重视。16案例2:走自己的路 满舟 17岁出任三家网络公司的CEO,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同年出版了20万字的黑客攻击防范秘技。 高中时的满舟,学业成

9、绩并不优秀,数学等多门功课不及格,被认为是典型的“偏才”。凭借在网络方面形成的优势,在18岁时经计算机网络专家的知识考核和能力测试,作为保送生提前进入复旦大学学习。 韩寒 1999年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作为高一学生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同年,因考试7门课亮红灯,按有关规定留级,重读高一。 2000年,又因期末考试7门亮红灯,办理休学。同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至今销售量已逾190多万册。随后又出版零下一度,再次引起轰动,突破200万册。 2001年,韩寒拒绝复旦大学的录取,语出惊人“学东西不一定需要上大学”。17案例思考:1、你认为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2案

10、例中的满舟和韩寒是“偏才”还是“人才”?3.“全面发展”是否是衡量人才的惟一标准?18案例点评:过去,我们常常把“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学业成就的惟一标准。但近几年来出现的如“韩寒现象”、“满舟现象”等,不禁让人对教育的目的、对“学校教育究竟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提出了疑问。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理解这种终极性教育目的的意义。不幸的是,很多学校往往以所谓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学业的惟一标准,似乎语、数、外、生、史、地、物、化样样平衡的才是好学生;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惟一标准,似乎分数可以预测一个学生一生的发展。这恐怕并不是我们教育目的的问题,而是我们的评价体制出现了问题。19

11、案例3:挑战学校教育 l998年l3岁时以628分的高分被华中理工大学录取成为华中地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通过正常途径考入大学的学生。 聂愿愿的妈妈说:愿愿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他爸爸教出来的。是他自己学出来的。他8岁离开学校回到家里,到11岁再回到学校,在这4年的时间里,他学完了小学到高中12年的课程。一年365天他至少有350天在学习。刚开始,愿愿受不了这个苦,爱玩,对爸爸布置的作业总打折扣。他爸爸就对他拳打脚踢,父子关系很紧张。愿愿经常天真地说他恨爸爸,要把爸爸杀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学得得心应手,父子关系也渐渐缓和了。愿愿的爸爸武汉大学肄业,后来在中学教书为了儿子辞掉了公职。 1998年,聂

12、愿愿参加高考,每科都是第一个走出考场。他的成绩名列该校第一名。记者采访他时问:现在还恨不恨爸爸。他当即摇了摇头说:爸爸完全是为了我好,他为了我牺牲了很多我现在感激他。我要更努力学习考上博士让他高兴。谈起这次高考,聂愿愿说:“这次丢分主要在实验题上,到参加高考,我没做过一次物理和化学实验,甚至试管和烧杯都没摸过。” 20案例思考:1上述案例中,聂愿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得到发展?2学生成绩好就是教育的惟一目标吗?2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我国的教育目的的?4你如何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21案例点评13岁就能以628分的高分考进大学,成为华中地区最年轻的通过正常途径考入大学的学生,这不能不令人敬佩

13、但敬佩之余我们不仅要问:高分考进大学或较早地进入大学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吗?当人们津津乐道地称颂聂愿愿的时候,是否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聂愿愿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吗?聂愿愿曾经很恨他的爸爸,甚至要把他爸爸给杀了。这样的人心理正常吗?还有一直到参加高考“我没做过一次物理和化学实验,甚至试管和烧杯都没摸过”,他该如何对付大学中众多的实验课程?这种只会考试不会动手的学生是我们国家要培养的人才吗?22案例点评上述的一系列追问其实涉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教育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不是以分数为最终的追求?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存在与发展使人类世界摆脱了愚昧与

14、无知它用知识武装了人们的头脑,从而使人类成为地球上生命的主宰。但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因而对人才规格的限定就直接地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让学生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显然,聂愿愿的发展是不够全面的其发展过程是被迫而无奈的,不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23 2006年1月16日13点05分,雯雯在家洗过头后由母亲 吴芙蓉将她送到学校参加期末考试,进考场时被邱雪梅拦住, 要她把辫子扎好以后再进考场。雯雯到校外小店买了扎头绳扎好辫子再回到学校时,老师以其已超过1点30分为由拒让其进入考场。1点35分

15、吴芙蓉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妈妈,老 师不让我进去考试。” 4月17日下午4时30分,法院进入辩论阶段,被告代理律师发言后,被告方来参加旁听的五六十名老师代表竟然集体热烈击掌喝彩。吴立俊顿时情绪激动起来,拍案而起:“我的女儿含冤而死,你们还这么高兴!良知何在?师德何存?”原告家属也纷纷起立表示不满。审判长被迫宣布休庭,并定于两天后再开庭。 案例4:老师们为什么鼓掌24据了解,当时庭审现场击掌喝彩的除了温七中的数十名教师外还包括该校部分领导。吴立俊告诉记者,他亲自看到该校副校长和校办主任等人也在击掌喝彩“大军”中,甚至温州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也在庭审现场并参与了击掌喝彩。25二 我是本市(北京)在校

16、的一名普通高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我厌恶上学。”因为永无止境的大小考,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庞大的作业量使我吃不消;因为来自老师、家长及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的压力使我难以忍受。我不喜欢这些,不喜欢背着几十斤重的书包,天天起早贪黑地去受折磨,不喜欢天天穿梭在老师的脸色和家长的责备中。如果您认为我是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您错了!我喜欢学习,喜欢思考,因为它们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当一道道难题都被我解开之后,那种通过奋斗而取得成功后的骄傲和喜悦更使我精神抖擞。但是,现行的教育制度、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爱”,使原来热爱学习,喜欢上学的那个我一去不复返了。有时,我觉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再

17、是老师的代名词。 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因前一天晚上开夜车,第二天早上迟到了,班主任不但让她停课写检查,还让她罚站,打扫办公室;还有不止一位同学因没回答出历史课上的随堂提问,而被罚抄全章的课文三遍!这些,不都属于教育部门三令五电要杜绝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吗?这些现象,在各中小学中是司空见惯的,不足为奇的,但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更是稚嫩的、脆弱的。 26三 转眼高三了,学业异常紧张与繁忙。 每个月月初的几天,我独自出板报,不再有同学的帮助;也独自回家,接受父母无止境的抱怨。天好黑,我好累。要知道,此时,别的同学一定都在灯下奋战。 当了近八年的宣传委员,出了无数期板报,常

18、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与好评,也为班级争了不少光、添了不少彩。但此时的我,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终于,那天我鼓起勇气,敲响了办公室的大门。 “老师,我我不想再当宣传委员了”刹那间,心酸、委屈、辛苦一股脑儿涌上心头,哽住了我的喉,湿润了我的眼。 老师抬起头来,看见我微苦的表情,先是一怔,然后他脱下了眼镜,转身朝向我: “对不起” 我惊讶地看着他,他,他不怪我!他还向我道歉!我不解地看着他。 “老师明白你现在的境况。背负着高考的压力,还要一个人出完一期的板报。这一切老师都看在眼里。你出的板报内容很好,在特殊的日子里,这也是鼓舞同学们斗志的一种方法啊。” 我依然怔怔的看着他,同时投入地听着。 “这

19、样吧,请你给老师一个机会,让我们一起出好今后的板报。老师给你当助手,虽然我画画不好,但写字还勉勉强强,是吧?如果你不满意我这个助手的话,再辞职。好吗?” 那是真诚的目光,真诚的语气。我感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我原来一直是受重视的。我很惭愧自己打了退堂鼓,但我更高兴多了这样一个“好帮手”。 以后的几期板报,都是我和老师合作完成的。还有些同学受到老师的影响,也轮流着来帮忙。我觉得那时我很快乐,没有了高考的压力、父母的抱怨,有的是与老师心贴心的交流,与同学面对面的鼓励。 这也是我出的最后几期板报。 毕业前,我们的板报得奖了,我也被评为校优秀宣传委员。 我深深知道,那是因为我有这样一位终生难忘的好老师

20、。27案例思考: 1.老师们为什么会鼓掌?2.为什么我们培养的人对学习越来越厌恶?2.谈谈你对教育过程中“生命价值”的理解。28 我们出售了教育服务,学生及其家长则为购买这种教育服务付钱。 在他们看来,他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市场交易关系而已。 在他们看来,打官司,也不过是消费者和教育服务的出售者之间的 一场经济纠纷。 所以当老师们听到代理律师的精彩发言,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因此赢得这场游戏时,他们当然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了。至于死了一个学生,那不过是一个心理脆弱的“消费者”自寻短见罢了,又有什么必要放在心上呢? 如果说交易时是“双赢”的话,那么打官司的时候,就是“双亏”了。29

21、忽略了对学生心灵成长与生命意义的教育,从而培养了大批“技能人”经济人”“政治人”等单面人。新课程改革应然而至,担起了对生命教育的历史重任。 新课程要求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通过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义,启迪精神世界,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现代教育就在这种知识观下,培育出了残疾的生命:书呆子现象、硫酸泼熊事件、自杀和杀人事件等等。只有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趣的、幸福的、快乐的,他们才能深切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才能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盼。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除了降低课程难度、减少学习任务的绝对数量、改革考试体制外,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

22、成长的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康健的过程,成为学生性格张扬的过程,一句话,让学习的过程中有学生的心灵参与,是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教育,就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构建幸福人生的阶梯。而这阶梯的构建,必须是立足于实实在在的大地之上,必须是深深地植根于土壤之中。因为只有根基的深且实,才能保证阶梯的高且远。 “教育的目的其实极为简单,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的活着,让他们像人一样地活得美好。”30案例3:让教育成为自然之舞 有一个小男孩,非常聪明,不过有一个小毛病,喜欢小偷小摸许多教过他的老师都感到束手无策,他自己也由于经常遭到老师同学的冷眼,从内心打算“破罐子破摔”。这时换了一位新班主任

23、有一天。班主任让他把一个鼓鼓的包送到某个地方,他欣然答应,途中他抵挡不住好奇心,悄悄地打开包,他惊呆了,原来包里装着整叠的钞票!他想不到老师对自己竟然这么信任,他震撼了!从此彻底改掉了坏毛病。他就是吴作栋,后来成了新加坡的总理。31案例3:让教育成为自然之舞 在幼儿园时,儿子幻想拥有一头霸王龙的坐骑,到一、二年级渴望拥有一座自己的天文台,要发现一颗新的彗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到了四年级则沉浸在哈里波特的世界里,梦想得到一支魔力棒,只要一抖肩膀,就会落下一地羡慕的眼球,到了初中,也曾梦想当上ALDEY公司的总裁。可是突然有一天,儿子的梦想却由神圣变得平庸,由高尚变得低俗,只想做乡下奶奶家一只自由

24、自在的狗了。是什么让儿子的象牙塔轰然倒地呢?是什么让“儿子”的梦想蜕变得如此的简单?32案例思考:儿子的理想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放飞还是禁锢孩子的梦想?面对案例中同样的现象,你会如何处理? 33案例点评小偷和总理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是在堕落为小偷和成长为总理的关键点上却仅是一步之遥。这就靠教育的“魔杖”来点化。是什么让“儿子”的理想变得如此庸俗?是教育,是繁琐的教育,是紧张的教育是沉重的教育!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教育目的。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着自己独特生命的个体,他的存在是自由的、独特的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应该放飞学生还是禁锢学生?是应该千篇一律地要求学生,

25、还是应该让学生在自由中得到身心的发展?34案例点评教育目的影响着教育的整个过程,也最终影响到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作为育人场所的学校,究竟应该以什么为其追求目标?学校又该怎么实现真正的教育目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活动,教育,如春之暖风柔和而绵长;教育,如冬之雪花,来无声去无痕;教育如鹤翔青云,鹭栖沙地,从从容容优优雅雅。其实教育就是灵动在师生心灵上舒缓而优美、和谐而生动的“自然之舞”。教育是生活它应当自自然然地流淌在每个人的精神历程上;教育是舞蹈,它在我们心灵上流畅而自在地跳跃,留下的是和谐。让教育走进自然,师生的心灵舞台会延展得更加宽广,教育的“舞姿”会更加灵动;让教育回归自然,风舞长袖,雨敲节奏,师生心灵上一定会在这舞风蹈雨中成长得鲜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