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600字_第1页
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600字_第2页
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600字_第3页
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600字_第4页
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6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600字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姿多才的绚烂文化,周边国家的景仰朝拜,让我们中国人在谦和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深深自傲的心。我们是多么的聪慧和强大啊!从羊脂白的陶瓷到精致的唐三彩,从华美的丝绸到碧绿沁心的茶叶。一起来看看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600字1 风雨六十年,辉煌现中国 读中国现代史有感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 这是一段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这是一段中国由贫困落后到富有强大的历史,这是一段令世界赞叹的历史。 中国现代史就像一坛陈年老酒,令人回味无穷,又如万花筒一般,五彩斑斓。 战斗的创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使

2、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全面崩溃。 可以说建国之初的中国经济为零。 当时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及商人曾断言中国共产党无法治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创伤,他们还说共产党在军事方面有才能,可以打一百分,但是在经济方面,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无力稳定物价,唯恐要打零分。 面对多方面的质疑,中国共产党没有退缩,也没有当即回绝那些质疑,而是以实际行动证明白一切。 事实胜于雄辩!是的,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中国共产党干得很美丽,只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主义经济的初步改造,经济形势得到了有效扭转,使建国之初的经济全面复苏。 是什么能让共产党这么快就完成了经济复苏的任务?我想是一种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奋勇拼搏、敢于争先的精神,境况越

3、是困难,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信念就越坚决。 这种精神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新中国才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矗立于世界的东方。 然而,新中国的进展并不一帆风顺,也有曲折和令人痛心的时期- “十年_”。 它给党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使刚刚复苏的中国经济又回到了崩溃的边缘,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可是,在这一段动乱、特别的历史时期,很多老革命家拍案而起,他们不顾被打倒、迫害的危急,痛斥林彪和“sirenbang”反动集团的胡作非为,他们有的被迫害而死,但从不向反革命势力低头,一个又一个顽强不屈的灵魂在逆境中升华,他们飞向光明,努力把光明引向宏大的祖国。 光明来了!宏大的祖国又一次获得了新生!1

4、976年sirenbang被粉碎了。 人民欢欣鼓舞,庆祝这一宏大大事。 历史的长河,最终又一次激起了熠熠生辉的浪花。 宏大的祖国再一次摆脱了束缚,雄鸡仰天一叫,她又一次向着光明奔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栽物”。 在老一辈革命家身上体现出的这种百折不挠、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莫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作为祖国将来的建设者,我们需要这种士气,需要这种精神。 1978年十一届sanzhongquanhui的成功召开,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的进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如同一盏指路明灯,给在迷茫中的中国指明白方向,领着我们走向了富强崛起

5、的道路。 经受很多磨难后的祖国最终厚积薄发,迸发出了无限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龙”腾飞了。 如今的祖国正以一个大国的形象崛起在世界的舞台上,正以海纳百川的心态,负责任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载人航天事业的飞速进展,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等等,很多辉煌的成就证明白中国人顽强的性格与超凡的才智。 这些成就是很多仁人志士的汗水、心血甚至生命的结晶,我们应当好好珍惜它;这些成就是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们要让这种宏大的精神发扬光大;这些成就是改革开放成果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将改革引向深化,让辉煌永续,让“中国龙”飞得更高。 正值宏大祖国走向世界之际

6、,我想对祖国大声地说;“母亲,愿您永世平安,富强昌盛!” 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600字2 一向以来,我都喜爱古代史。古代的中国非常辉煌,以王者自居。最不喜爱的是近代史,近代的中国不停地割地赔款,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近代历史给人一种感觉是近代的屈辱都是脆弱的皇帝和一帮妥协的大臣造就的。读中国近代史后,我意识到或许我所学到的历史并不全面。基于多重因素考量,历史书的编者才编出来了这样给人以指向的历史。 蒋廷黻以超出个人的境界来再现当时历史,分析消失那些局面的缘由。重点从外交的方面入手。对李鸿章、琦善等当时主和的大臣深化剖析。在他笔下主和的大臣求和事出有因,他们超越了一般的民众对事物的熟悉,综

7、合利弊得出最有利中国的结论就是求和。并非他们贪生怕死,投降。相反他们外交本领突出,才在当时能够与外国拟定和签订条约。 我固有的认知此时似乎所以变的更加客观了一点。以后我或许会尽量避开带有任何主观偏向讲解历史大事。我要做的可能是找到尽可能多的史料,还原当时的历史,是非功过,自有人内心评说。 书中还说到每当消失无法解决的事情,清政府总设法使他成为悬案。书中还具体披露了东北消失争议的根源和过程。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没有思索过的问题,而从这之后我开头思索这样的问题。 这本书书名给人一种纯理论学问的错觉,其实资料却非常具有可读性,的个人见解无时无刻不显现期间。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历史书籍。 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

8、600字3 我实在没有想到,蒋廷黻的这本中国近代史会这样单薄,篇幅会这样短小。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惊异,是由于其书名与篇幅长短呈现出的奇异的负相关。中国近代史这个范畴如此宏大又如此狭窄,它掩盖着中国最屈辱和辛酸的百年记忆,尽管在中华五千年的浩荡长河中,如同浮光掠影。另一方面,但凡是一段历史,且不说还是这样一部正好卡着中国最黯淡无光时候的历史书,怎样会短呢? 可是蒋廷黻的这本中国近代史,的确仅有寥寥五万字,但同时这也是洋洋洒洒的五万字。照陈旭麓先生的话说,“这一本薄薄的才五万余字的书,论述却颇能融会贯穿。以自我的熟悉,抓住重大大事和人物,以点带线,写了从鸦片战斗到抗日战斗前的历史,为近代中国划了个

9、轮廓。”需要指出的是,由蒋先生笔绘的这个近代中国的轮廓,大致圈着的年岁,与我们熟知的18401949年的划分略有出入。 这是由于那时中国尚是一团混沌,1938年蒋先生正有几月赋闲在家,于是忙不迭做了这么一件他一向想做的事情。诚如蒋先生所述,“我在清华教学的时侯,原想费十年功夫写部近代史。抗战以后,这种方案实现的可能好像一天少一天。我在汉口的那几个月,身边图书虽少,可是我想不如趁机把我对我国近代史的观感作一个简略的初步报告。这是这书的性质,望读者只把它作个初步报告看待。” 而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做这个初步报告的动因,又是显而易见的。1938年,“七七事变”后,狼烟已经烧在了中原大地上,淞沪战役也即将

10、打响。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作为.高级官员的蒋廷黻,必定是怀抱着满腔的忧思与愁虑的;也是在这个时刻,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的想弄清晰:何以到了十九世纪,我民族就遇着这空前的难关呢? 在本书中,大略地给出了他的回答。这本中国近代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其次部分则由“剿夷与抚夷”、“洪秀全与曾国藩”、“自强及其失败”、“瓜分及民族之复兴”四个章节组成。全书呈总分的论述模式,结构严密,层次清楚,与其短小的篇幅相协调。即使作为一部历史书,它的魅力也丝毫不输其他同类书籍。 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600字4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读的比较吃力。主要讲的是: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

11、邦交,此中有两个原因。1。中西相隔很远2。中国觉得外国人是蛮夷之邦。但外国人认为,中国是很好的国家,竭力与中国订立邦交,可中国人仍觉得他们是应当向我们跪下的小人,英国人就这样在一开头就和中国关系变差了。并且,当时在中国的外商发觉鸦片是利润较多的货物,在中国销售鸦片,但遭到很多中国人反对,更加恶化了中英关系,最终和英国打了起来,失败后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战败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轻视西方了。有些人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一些人就批判说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不能够轻而易举的灭亡。洪秀全领导一些人组成的起义军很快攻下了很多城市,可是到之后,起义军变得傲慢自大,他们的领袖洪秀全每天打牌喝酒,最终失败

12、了。 可是好几场对外战斗的失败,令更多的中国人明白中国科技水平早已非常落后,许多人向外国人购买先进的武器,学习科学技术,受到推举的李鸿章提出了很多维新方案,他期望中国步步向前进,但他做的不彻底,很多人不听他的话,许多建的厂都在和法国打仗时被毁了。 这时李鸿章觉得日本是中国的劲敌,有朝一日会攻打中国,于是在高丽攻击日本,但由于战略错误,中国败给了日本。和日本战斗失败以后,李鸿章用各种外交方法想得到其他国家的救济,但都失败了。可是俄,法,德三国却在之后自愿救济我国,想从中猎取一些代价。俄国借给我们许多钱,声称要和中国为友,帮忙中国修铁路,实际上要占据中国北方。最终,中国很多地方被瓜分了。孙中山这时

13、在国内外来回奔波,提倡复兴方案,最终推翻了满清,当上了大总统,赶跑了不友好的外国人。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觉得应当人人公平,就像生活中一样,我们不能卑视有困难的那些人,并且做人要大气,不能为一点点小事而闹得越来越大,应当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中国现代史书籍读后感600字5 对近百年尖锐的简单的阶级斗争史实完全不提,特别强调向西方学习,除了上述争论过的其所处的时代因素外,与其身份和经受的关系也极其亲密。必需承认,蒋廷黻骨子里就是一个学者。他十七岁负芨远游,在美国修读文学与哲学,后回国任教。 是“生长于三湘,学成于西方;既受到过陶谢、魏源、曾国藩、谭嗣同等同乡前贤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也理解了西方人文科学观点的影响”的文化人。但除此之外,他中年时又以书生从政,任民国政府高级外交官,且还政后依旧从事学术的讨论。 这样一段特别时期的政治生涯,使他的历史著作既“高屋建瓴,目光四射,纵横剖析一切人和事的是非功罪”,又不行避开地被蒙上一层意识形态的阴影。 但这本书在的论述切入点也颇值得我们借鉴。本书以比较开篇,而后抽丝剥茧,对主要大事逐个剖析。这一幕幕的历史大事,不仅仅是单独成像的画面剪辑,在其背后,还有一张宏大变换的幕布做背景。而这张幕布,无疑是蒋廷黻在外交上的长袖善舞泼洒绘制而成的。同时,书中没有引用太多的史料和掌故,而是以平易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