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制度(华为)_第1页
实验室管理制度(华为)_第2页
实验室管理制度(华为)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试验室标准化治理根本要求经常彻底地清洁试验室及其设备,严禁用扫帚扫地,尽量不用电风扇,避开扬尘和过分潮湿;污染、影响试验操作;试验室环境质中氨氮和总硬度的测定不能在同一间试验室进展,由于总硬度测定时使用氨水会使氨氮 的测量值增高; 对温度、湿度有严格要求的测试场所 (如周密仪器室)必需配置相应设施及监控设备,并对测试时的环境条件进展记录; 和把握;求;试验室物品及试剂治理的物品一律去除出试验室;配置的试剂溶液分橱贮放;体试剂分柜存放; 易产生污染其他试剂物质的试剂,应封装严密,与其他试剂分开贮存;易产生气体的试剂,封装不行太严,并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瓶装具腐蚀性试剂,应有塑料或搪瓷 盘承托

2、,以防一旦发生意外裂开,可承纳全部试剂;易潮解或受潮后变质的试剂,应贮于 枯燥器内;易挥发试剂应特别留意冷藏;对室温降低时,可造成液体变为固体的试剂(如发 烟硫酸、苯酚、冰乙酸等),应实行防瓶裂措施。具有危急性的试剂主要是指易燃、易爆、毒害、腐蚀和放射性等五大类物质,对其贮 存治理,除应满足对一般试剂的要求外,还应按留意:30以下,严禁实行双人双锁治理;管用制度。放期。全部试液均应贴上标准的标签,标签应包括名称、溶剂、浓度、配置人、配置日期 及有效期;正确选择试液容器,防止容器溶出某些杂质污染试液。容器的密闭性应能有效防止气态杂质侵入和试液的挥发逸出。贮存方法,如避光、冷藏,参加稳定剂等;配,

3、以免发生混淆误用。试验室安全措施进展检查,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最好隔离放置;的剧毒化学品标准溶液的使用应进展跟踪,做好领用的具体记录;不得用明火直接加热有机溶剂;的通风柜内进展;用制度。试验室环保要求施;求。对试验室产生的“三废”实行有效措施进展处理: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废液,应集中回收处理,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氰化钾(钠)废液应调至偏碱性,然后参加漂白粉溶液使其分解;苯并(a)芘、联苯胺类致癌物质,可拌入燃料,置燃烧炉中燃烧处理;汞、镉、铅、铬等重金属及砷等试剂,应尽量按需配置,避开无故废弃,污染环境;试验室治理制度制订试验室标准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试验室安全治理制度、试验室内务治理

4、制 度、试验室使用治理制度、危急品及剧毒品使用治理制度等。试验室纯水的质量要求及制备试验室纯水的质量要求试验室纯水应为无色透亮的液体,其中不得有肉眼可辨的颜色及纤絮杂质。通常将实 验室纯水分三个等级。 一级水不含有溶解杂质或胶态质有机物,用于制备标准水样或超痕量物质的分析。可通过将二级水经过再蒸馏、离子交换混合床、0.2 m 滤膜过滤等方法处理,或用石英蒸馏装置作进一步蒸馏进展制备。 二级水常含有微量的无机、有机或胶态杂质,用于准确分析和争辩工作。可通过经蒸馏、电 渗析或离子交换法制备的纯水进展再蒸馏的方法制备。 三级水适用于一般试验工作。可用蒸馏、电渗析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备。应对试验室纯水中

5、的无机离子、复原性物质、尘埃粒子的含量进展把握,使之满足水 1。表1试验室纯水的质量指标指标名称一级水三级水PH 值范围255.77.5电导率 25,S/cm5.00.11.0符合符合吸光度254nm,lcm 光程0.0010.01二氧化硅mg/L0.020.05影响试验室纯水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空气、容器以及制备过程中使用的管路。 制备好的试验室纯水经放置后,其电导率会快速下降。如用钼酸铵法测定磷以及用纳氏试剂法测氨时,只要是制取的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均适用,但假设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其空白值便显着增高,缘由主要是来自空气和容器的污染。玻璃容器盛装纯水可溶出某些金属及硅酸盐,有机物较少;聚乙烯容

6、器所渗出的无机 物较少,但有机物比玻璃容器略高。在纯水制备时所用的纯水导出管,瓶内局部可用玻璃管,瓶外局部应使用聚乙烯管, 管路最下端可接一段乳胶管,以便于配用弹簧夹。试验室纯水制备及治理 如有污染或空白达不到要求,必需进展纯化处理。同时,配备专用的纯水电导率测定仪,做好制备、检测及领用记录。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治理仪器设备治理设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要素,应纳入质量治理体系,参与体系运行,以实现质量方针 和目标。因此,应建立符合准则要求的设备治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治理,使仪器设备保 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建立设备质量治理体系设备治理组织有质量治理部门、技术部门和支持效劳部门构成。依

7、据设备治理工作的特点、范围和工作量,确定治理人员、核查人员、操作人员和效劳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相互关系,使各项治理职能分降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尽量做到职责清楚,分工明确。设备治理程序是检测机构实行设备治理的途径。通过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确设备治理活动的过程、步骤、内容和全部环节,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健全设备质量治理制度评审是添置或处置设备的一项前期工作,主要从设备的适应性、牢靠性、经济性、安 全性、维护性等方面综合分析,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设备资源,发挥设备的最正确效益。对 于大型、贵重、周密的仪器需进展可行性认证,到达技术上先进,性能上牢靠,工作上需 要,经济上合理;对于租借、修理、

8、淘汰的设备,以及小型或关心设备,应进展必要的评 审。验收是保证添置或修理的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仪器设备的开箱拆封应在设 备治理员、操作人员、供给人员等有关人员都在场时进展,验收过程中,应对设备评审要 求、订货合同和装箱清单,逐一清点,并做好记录。对于大型、周密的仪器设备,安装调 试后,还应通过肯定时期(合同期内)的试运行,依据实际运行效果和各项指标测试结论, 确认无质量问题方可验收。仪器设备阅历收前方可办理移交手续,交付使用。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需建立设备使用制度,对人员、工作环 境、设施条件、修理、保养等提出明确要求做作出规定。记录是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保证设备正

9、常运销的一项根底工作,对设备治理的责任落实、制度执行及治理程序的运行和完善都很重要。每台设备从打算选购到淘汰都应保持完整的记录,内容除一般性设备档案外,还应设备购置、检定、维护的打算,论证意见或报告,调试验收报告,设备使用和校准记录,仪器故障和修理记录,运行状况,性能变化, 特别现象及整改状况等。核查是证明设备符合技术标准,避开影响检测结果的一项重要举措。操作人员在使用 仪器前后,应依据技术规程和说明书,实行自校、比对等方法,校准主要性能参数,保证 仪器的准确度和量程范围符合要求。质量治理组应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记录等状况,对 购置或租借的设备、现场检测使用的设备、使用频繁或漂移较大的设备,应

10、制定核查程 序,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仪器设备校准与检定校准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装置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 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该定义的含义是:值,并确定其示值误差。校准的依据是校准标准或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校准的结果可记录 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也可用校准因数或校准曲线等形式表示校准结果。检定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 出具检定证书(JJF1001-2022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标准第 9.12作中计量器具把握(JJF1001-2022通用计量术语及定

11、义标准第 9.6 它的对象是法制治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我国在 1987 年由国家计量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治理的计量器具名目共分十二大类千余种,同年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的工作计量器具 55 项;2022 年,国家质量技术监视局依据国务院的授权又增补了强检工作计量器具 4 项 6 种。强制检定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我国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以及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也实行强制检定。这些构成了我国计量器具检定的对象。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分为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和行政治理要求,具体操作是对其进展计量检查、技术检查和行政检查,这三方面的检查也称为检定的三重

12、量。确定计量器具的误差及其他计量特性,如测量不确定度、示值误差、准确度等级;稳 定性、重复性和漂移;读数装置区分力、分度值、电磁干扰敏感度等。为满足计量要求而必需具备的构造、安装要求,读数的可见性,是否存在哄骗的可能等。包括标识、铭牌、型式批准、检定标记、许可证标记、有关证书及有效期、密封,锁 定和其他计量安全装置的完整性、检定、修理和维护记录等。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在检定结果中,必需有合格与否 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从事检定的工作人员必需是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 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分的执法行为。符合性的全面评定。是检定规程。期的要

13、求;检定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的出具不合格通知书。仪器设备档案及标识治理对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的考核关键在四个方面:准确度要符合检测标准的要求;仪器设备档案按每台套仪器设备进展建档,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唯一性识别名、购置日期、验收日期、启用日期、放置地点、用途、主要技术指标等;/校验记录及检定证书; 校验规程必要时;仪器设备标识与随机资料全部仪器设备均应进展标识,且每台仪器设备的标识必需是唯一性。依据检定/ 为合格证、准用证和停用证。凡符合以下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合格证计量检定结论为合格者;经符合程序的校准,其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上述条件由于各种缘由不能实现,经过比对

14、验证证明其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不需检定的,经检查合格的关心设备。b)凡符合以下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准用证多功能检测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检定/校验合格;经检测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计量器具获准降级使用。凡符合以下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停用证超过检定/校准有效期限;已损坏或功能不正常;计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仪器设备状态标识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编号;证书批准日期;有效期;对仪器状态进展技术确认的机构名称;负责对仪器设备受控状态进展确认的检查人员姓名;对准用证应有准予使用的范围、等级或功能;对停用证应有开头停用日期和停用状态正式确认日期;随机

15、资料随机资料包括操作规程、仪器说明书复印件、在用的使用记录等。仪器设备特别状况把握仪器设备消灭特别状况,如误用、误操作、超负荷过载或事故时,觉察检测准确/ 按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把握程序进展处理。仪器设备运行检查为保证检测设备在两次检定/ 要对检验设备进展检查,即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对核查数据的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作出推断。有利于检测机构动态把握检测设备的计量性能,并依据运行检查的结果合理确定检定/ 由于仪器设备功能特别对检测数据的追溯期,因此,检测机构应在检测设备的两次检定 /校准周期之间进展运行检查。在以下状况的仪器设备需要进

16、展运行检查:率等)进展检查;/规格仪器设备进展测量结果比较; 实施运行检查留意要点/校准;运行机制检查发生的时间是在两次检定/ 定性,以提高检测数据的可信度。运行检查的实质是过程把握,是检测机构使用核查标准对检测设备计量性能的过程控 制。使用核查标准进展运行检查,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核查标准,对被核查仪器设备的常用 检测点进展核查;其次在运行检查的检测设备进展肯定时间的监测,建立核查数据库,通 过绘制极差把握图、平均值标准偏差把握图等把握图的方式来检测检测设备的计量性能。并非全部重要检测设备都可以找到适宜的核查标准,因此评审准则 9.6 条有“适当时”进展说明。假设找不到适宜的核查标准,在检定规程

17、建议有效期内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工作,也是保证仪器设备量值准确的一种常用手段。对仪器设备实施运行检查时,应制定各种重要仪器设备运行检查的作业指导书,具体 描述实施运行检查的过程,重点是核查标准的稳定性分析及选择、核查测量点确实定、核 查频率、把握图的绘制和核查数据的分析。每次核查数据应按记录把握程序妥当保存。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是保证准确量值和量值溯源的计量标准,它广泛应用于校准测量仪器、评价 测量方法、赐予材料特性量值。在质量治理、质量保证、技术仲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标准物质定义、分级、编号及量值的溯源体系 定义有证标准物质是经权威部门认证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通过建立了溯源性的程

18、序确定,并可溯源到准确复现表示该特性量值的计量单位。我国有证标准物质由国 家标准计量主管部门批准、公布并授权生产。 分级我国将标准物质分为一级和二级,它们都符合有证标准物质的定义。一级标准物质(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定值准确度高,主要用于评价标准方法、作仲裁分析的标准,为二级标准物质定值,是量值传递的依据。一级标准物质具备如下条件:下,用多个试验室以同种准确牢靠的方法定值。二级标准物质(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作为工作标准直接使用,准确度能适应现场测量的需要。二级标准物质具备如下条件:性在半年以上,或能满足实际一级标准物质测量的

19、需要。 编号物质的大类号,第三位数是标准物质的小类号,第四、五位数是同一类标准物质的挨次号。 复制批号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排于标准物质编号的最终一位。二级标准物质的编号是以二级标准物质代号“ GBW(E)”冠于编号前部,编号的前两位数是标准物质的大类号,后四位数为该大类标准物质的挨次号。复制批号用英文小写字母 表示,排于标准物质编号的最终一位。量值的溯源体系见图 1。图1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图标准物质的作用标准物质是特性量准确、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的计量标准,具有在时间上保持特性量值,在空间上传递量值的功能。通过使用标准物质,可以使实际测量结果获得量值溯源性。通过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过程,由标准物

20、质将测量结果溯源到国家单位制(SI), 保证测量结果的全都性、可比性,从而到达量值统一。标准物质可作为特性量值的物质,用于争辩和评价测量这些成分或特性的方法, 从而推断该方法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并通过验证和改进测量方法的准确度,评价检测方法 在特定场合的适应性,促进测试技术的进展。检测机构通过使用标准物质进展质量把握,实现质量保证,这是确保检测数据准确、 牢靠,具有可比性的做好方法。标准物质使用与治理不确定度等;供给商、批号、购入日期、有效日期、证书号、验收状况或结论、存放地点等信息;区域。存放区要标识明显,并有防污染措施,以确保标准物质处于标准状态,维持其有效 性;基准或国家标准物质基准。对于

21、使用未经正式批准的标准物质,必需经过分析、比对验证, 证明符合要求方能使用;法溯源到国家基准的,要按标准测试的数据证明满足要求时方能使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定值、保管按有关规定执行;发生变化,由治理人员填写标准物质报废申请,经审批后,准时处理;进展跟踪记录。标准溶液配制治理要点量取溶质对于固体试剂,要依据规定,先进展充分枯燥,并冷却至室温后马上称重以供配制, 0.1mg。对于液体试剂,应依据需要计算出所需体积后,直接量取。A选择溶剂的总原则是溶剂纯度要与试剂纯度等级大致一样。必要时,应对溶剂质量进 行检验,假设其纯度不符合要求则应进展处理,以保证标准溶液的质量。应依据标准溶液的稳定性、浓度以及需

22、要量进展配制。浓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的标准应对标准溶液浓度进展定期标定,尤其是对浓度不稳定的标准溶液,最好每次使用前 进展标定,确保准确无误。记录与报告记录记录是为已完成的活动或到达的结果供给客观证据的文件。记录的作用主要是为检测 工作的质量效用供给客观证据,为预防和纠错溯源供给依据。记录的根本要求记录种类凡对检测工作质量和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有关的、需要证明的全部方面,都必需认真 做好记录。与检测质量有关的记录分为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两类。简称原始记录质量记录是客观反映质量或质量体系运行过程的信息载体,主要包括质量体系内审和 质量治理评审的记录与报告、质量监视、仪器设备运行检查、仪器设备和计量标准

23、档案、 人员培训记录档案、申诉以及订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记录治理检测原始记录标准原始记录是编制检测报告的主要依据,也是必要和可能时再现试验的依据,因此必需 记录完整、真实、清楚,对涂改应作出统一规定。原始记录除试验数据和观看记录外,还 要对所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环境条件、试验参数、样品编号及其状态、测试过程中的 特别现象进展照实记录。检测原始记录是检测工作活动轨迹的客观证据,是形成检测报告的原始凭证,因此必 须标准化。原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a)检测的方法依据;b)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 c)检测时的被测样品标识;检测时的环境条件;检测观看结果、数据及其计算; f)检测人员和复核

24、人员签字;g)其他必要的说明。去原数据,在其右上方写上正确数据,并有更改人的签章;报告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向客户供给的最终产品,也是检测机构工作质量的最终表达,因 此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楚和客观报告进展的每一项检测结果。检测报告根本要求定;检测报告内容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检测机构名称、地址及联系 ;检测报告唯一性标识,报告总页数及页码; d)客户的相关信息;e)检测样品的描述说明和明确标识; f)检测样品的特性及状态;检测方法技术依据及说明;检测仪器设备及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的结果,并适当辅以表格或简图加以说明;或经授权适用时 k)报告的有效性声明;l)对估算的监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说明

25、假设适用 m)特定方法、客户要求附加的信息适用时。检测报告审核与签发检测报告在签发前必需进展校对和审核。校对主要是对数据转移、计算处理及报告内 容差漏进展校对;审核是对报告的完整性、工程的齐全性、依据的正确性以及结论的正确 性进展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单位的正确性;经审核的检测报告由法人或其授权签字人签发,同时应指定专人负责待发检测报告的 治理,实行领用登记制度。有关人员从报告编制、审核到公布或传递检测报告均应遵循保护客户信息和全部权程 序的相关规定。报告由检测机构的负责人或其授权签字人签发,对于授权签字人应满足以下要求:包括理论根底学问和技术领域的实际力量检测报告更改检测报告的更正是指对检测机

26、构已签发批准送达客户后,因消灭以下缘由之一需要对 检测报告进展的更正或补充。结果;报告的更改可承受以下方式:旧报告号;尤其是承受电子传输时一编制这种文件格式。检测报告结论评价用语模式的建立模式:该样品所检工程符合 GB标准。举例:该样品所检工程符合 GB2717-1996 酱油卫生标准。模式:该样品所检工程不符合 GB标准。举例:该样品所检工程不符合 GB2717-1996 酱油卫生标准。模式:该样品所检工程中不符合 GB标准,其余工程合格。举例:该样品所检工程中氨基酸态氮不符合 GB2717-1996 酱油卫生标准,其余工程合格。模式:该样品所检工程中符合 GB标准,其余工程不合格。举例:该

27、样品所检工程中砷符合 GB2717-1996 酱油卫生标准,其余工程不合格。模式:参照GB标准,该样品所检工程,即先参加“参照GB其后与上述一样。举例:参照 GB2726-1996 酱卤肉卫生标准,该样品所检工程中菌落总数不合格,其余工程合格。试验室比对和力量验证试验室比对和力量验证是检测机构内部质量把握程序的有力补充。试验室比对是依据预先规定的要求,由两个及以上试验室对同类或类似的被检测样品 进展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力量验证是利用试验室间比对确定试验室的检测力量的活动,它是为了确定某个试验 室进展某项特定检测的力量以及监控其持续力量而进展的一种试验室间比对。应措施;致;利用试验室内

28、部检测人员间比对来确定试验室力量的活动,是评价检测人员是否具有 胜任其所从事检测工作力量的方法。利用试验室间比对来确定试验室力量的活动,实际上是为了确保试验室维持较高的检 测水平而对其力量考核、监视和确认的一种验证活动。利用试验室间同类设备比对来确定设备的测量力量及准确度的活动。对同一检测工程的不同检测方法比对来确定不同检测方法准确性、牢靠性的活动。检测机构自行组织的比对和力量验证试验,工程的选择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通过试验室间比对,可以觉察试验室存在的问题。对于准确度不符合要求的试验室, 可从系统误差或过失误差方面查找缘由,如测量前的仪器校准、恒定的环境误差、器皿洁 净度、仪器特别等;对于周

29、密度不符合要求的试验室,可从随机误差方面查找缘由,如测 量过程中环境温度的波动、仪器稳定性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定义及评定程序在计量技术标准 JJF1001-2022通用计量述语及定义将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表征合理地赐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在下述状况时,检测报告应给出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图2对于消灭临界值时,应实行以下措施:重测定;供给测量的不确定度测定次数6。常规检测工作中的不确定度的 A 类评定 在统计把握状态下,测量过程样本合样标准差 sp的估算:s=(s 2pi/k)1/ 2 si是每次检测时的样本标准差,在同样条件状况下,用此测量过程对被测量X 进n 作为测

30、量结果,其标准不确定度为:mmn式中自由度u mi1u ;每一批自由度 u=n-1iii5依据标准分析方法进展的常规检验,或在重复性和复现性条件下,结果估量接近正态 分布前提下对 xi 进展少数次独立检测,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间的极差R可按下式估算试验标准差:C测量次数与极差系数的关系见表 1,水中铭测定结果的标准差估算见表 2。表1测量次与极差系数的关系测量次数n23456极差系数C1.131.642.062.332.53表2水中铭测定结果的标准差估算测定结果xRs=R/CRSD=s/x100% p/(gL-1)p/(gL-1)p/(gL-1)p/(gL-1)/%第一组n=2 30.0;33

31、.731.853.73.2710.26其次组n=3 30.0;33.831.763.82.317.27n=4 29.9;33.6;31.5;32.031.753.71.805.60R0把握限在极差值估算中的应用常规检验中,一对数据间的差值即为极差,但在消灭一对一样数据时,对试验标准差的估量带来困难。临界 R0值在水质标准检验方法中用于周密度的把握,它的建立基于收集试验室对某工程测定时的极差值分布。如某试验室在一段时间内收集的不同质量浓度铜的 3,以此估量重复样测试结果的试验标准差。表3铜的不同浓度范围减差值及把握限浓度范围重复测定组 p/( 平 均相对 减 R 的加权 临界 RC把握限p/(g

32、L-1)数 gL-1)差值R均值D R45151611.10.12340.09400.30715252319.10.073625502135.40.03380.03130.102501002665.90.02541002033510.013016.5、16.5,对其试验标准差估算,可以直接引用“0.094R的估量值为0.09416.5=1.55,标准差的估算值s1.55/1.131.37,相对标准偏差 RSDs/x8.31%为间或消灭的现象,不能认为极差是零。在化学测试中,很多方法都是通过与标准系列比对定值的。即“当输入量的估量量是 有试验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曲线上得到时,曲线上任何一点和表征曲线的标准不确定 1.0mg/L20mg/L7b=0.03233a=0.07802r=0.9988,校准曲线的估量量差(x y)2N(x y)2N 2yx/b=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