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2认识生物及其环境_第1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2认识生物及其环境_第2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2认识生物及其环境_第3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2认识生物及其环境_第4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2认识生物及其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课时认识生物及其环境第一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和生物圈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绿色植物能通过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通过捕食其他动植物获取有机物异养,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2)生物能进行。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呼出 ,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考点一生物的特征考点知识聚焦营养光合呼吸氧气二氧化碳热点实验梳理【思维警示】并不是所有生物呼吸时都需要吸入氧气,少数生物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的生活不需要氧气,进行无氧呼吸。【思维警示】能“生长”和运动的物体不一定都是生物,如钟乳石可以“生长”,汽车、机器人可以运动。考点知识聚焦(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排出废物的方

2、式多样,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呼出气体和出(4)生物能对 作出反应(又称)。例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猎豹追捕羚羊。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但只有高等动物和人类才具有,因为反射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例如,望梅止渴、马戏团的猴子做算术等。(5)生物能和。生物的生长是指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的繁殖是指生物体能产生新的个体,繁殖后代的行为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废物外界刺激应激性生长繁殖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聚焦(6)生物都有和的特性。遗传指生物体间的相似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异指生物体亲子间和 间的差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是生物体

3、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遗传变异亲子子代个体细胞细胞点拨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方法根本区别:生物具有生命现象。区分依据: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应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判断时要从生物的各个方面来全面把握,仅具备一两个特征的不一定是生物。热点实验梳理2.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1)按形态结构分:。(2)按生活环境分:。(3)按用途分:。考点知识聚焦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热点实验梳理例1 2019衡阳下列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对应不相符的是()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能

4、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春华秋实生物能繁殖后代例2 2018衡阳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钟乳石 B.机器人 C.七星瓢虫 D.无机盐考点知识聚焦BC热点实验梳理1.环境影响生物(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即,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土壤等;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竞争、寄生和共生等。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点知识聚焦生态因素热点实验梳理(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考点知识聚焦影响生物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常见实例 深海中无植物生长;山坡向阳面植物生长比背阴面好;藻类植物在不同深度海洋中的分层分布;猫头鹰

5、昼伏夜出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随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不同;蛇、青蛙的冬眠;极地狐的耳朵小,沙漠狐的耳朵大水分仙人掌的叶变成叶刺;沙漠中植物稀少,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人体内红细胞增多;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呼吸;土壤板结,植物生长缓慢光温度空气热点实验梳理(3)生物因素中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合作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如猎豹与羚羊。: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和配偶等,如杂草与水稻。:是指两种生物生存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

6、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来维持生存的现象,如噬菌体与细菌、蛔虫与人。合作:是指同种或不同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考点知识聚焦捕食竞争共生寄生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聚焦点拨合作与共生的区别:共生是指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呈“同生共死”变化。合作关系中,双方只是通过合作谋取最大利益,不会“同生共死”。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曲线图:图2-1图甲表示捕食关系,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图乙表示竞争关系,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图丙表示寄生关系,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物

7、有利。图丁表示共生关系,呈现“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曲线呈“同升同降”特点。热点实验梳理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是的结果。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和改变着环境。(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地适应,更不是永久性的适应,即每种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不是适应所有的环境。例如,北极的雪兔在冬季到来时换上白毛,以适应雪地环境,但如果降雪较迟,这样的体色反而易被敌害发现。考点知识聚焦适应自然选择影响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

8、聚焦点拨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判断生物影响环境还是环境影响生物,我们可以将题干用“因为所以”来造句,就可以准确地判定是谁影响了谁。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生物产生了变化环境影响生物;因为生物的某些活动,使得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生物影响环境;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生活方式上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现象生物适应环境。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聚焦【规律强化】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图2-2热点实验梳理例3 2019南通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蝙蝠多在夜晚活动。造成这种生活习性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空气B.水分C.阳光D.温度例4 2019郴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影响该现象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9、)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考点知识聚焦CA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聚焦例5 2019新疆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的是()A.工蜂与蜂王B.水稻与稗草C.跳蚤与狗D.狐狸与野兔例6 2019新疆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D热点实验梳理B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聚焦热点实验梳理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实验梳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聚焦热点实验梳理3.制订计划(1)实验思路:要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关键是要设置实

10、验。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 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的实验。 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组是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相同实验对照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聚焦热点实验梳理实验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的。本实验中的变量是,给鼠妇提供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原则:要有实验组和对照组。 原则:在一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必须都相同。确保实验结果的变

11、化只与所探究的变量有关,而与其他无关。 原则:是指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无关变量要全部相同,以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可重复性原则: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变量光对照单一变量等量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聚焦热点实验梳理(3)实验装置:图2-3(4)方法步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聚焦热点实验梳理点拨 设计实验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将实验材料平均分组编号,设置对照实验。实验材料的数量不能太少,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第二步:

12、确定并描述控制变量的方法,必须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变量的确定可以从探究的目的、问题、假设中分析。第三步: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的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为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减小实验误差,要考虑设置重复组实验。对其结果分析应计算平均值。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聚焦热点实验梳理4.实施计划:仔细观察,认真记录。5.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点拨得出实验结论的方法如果实验有作出假设或探究问题,结论是根据结果对假设或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如果只有实验设计和结果,则根据下列步骤:第一步:找变量;第二步:找生理现象;第三步:找变量与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促进、抑制、有影响、有关等)。热点实验梳理考点知识聚焦热点实验梳理6.表达和交流:计算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值,其目的是减小。注意事项要用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