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每一学年_第1页
班主任的每一学年_第2页
班主任的每一学年_第3页
班主任的每一学年_第4页
班主任的每一学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2/32班主任的每一学年陈爱苾:制定班规使班规建设成为学生自管自育过程-李老师和班规的故事综合评析:一、回放案例李老师和班规的故事真可谓是一波三折:接班之初,李老师就敏感地意识到了制度的重要性,因而想到了通过班规建设来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应该说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人管人还是制度管人? 但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李老师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样的制度才能管人?或者说,制度来自于谁?制度制定的过程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由于对这些的疏忽,李老师精心制定出的,详尽而且规范的制度在执行之初就遭到了同学们的软抵抗,因为未能经过民主参与而制定的班规,表面上看起来是“法治”,骨子里却仍然是“人治”,因为它只代

2、表制订者本人一厢情愿的单方面要求,即使能够得到执行,也是标准的“他律而并非“自律。所幸的是,同学们的抗议引起了李老师的思考,大家不仅提出了班规制定的权力归属的问题,还提出了内容设定上的问题繁文缛节还是简约实用?条目太多记不住怎么办?价值趋向的问题-重在约束还是重在激励?全是不许和不准,到底应该怎么做? 李老师开始改变策略,让同学们以主人翁的精神来参与班规制定,这个改变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结果.同学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班规的建设中,创造性地改进了班规,并且做到了真正意义的自律.新学期,李老师又遇到了新挑战,这个挑战将李老师和班规的故事退到了戏剧化的高潮部分。有学生提出,班规不仅应该约束学生,同时也应

3、该约束老师,因为师生之间不是民主平等的吗?老师凭什么可以超越规则之外呢?这不公平!建议修订班规,增加对包括班主任老师在内的所有教师的约束条文。李老师为难了,怎么办?二、深入案例 回顾班规建设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李老师做法的诸多可取之处: (一)首先坚持制度管人,重视制度建设工作,接班之初即着手制定班规。 (二)在制度执行不力的时候,认真听取学生意见,改变了自己关于制度建设的理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提供足够的机会和活动空间给学生,不仅让每个学生为班级提一条切实可行的班规,为制度建设献计献策,而且成立了班级建设委员会,把制定和仲裁的权利都充分交给了学生,体现出民主,参与,平等等现代教育

4、理念. (三)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李老师在布置任务时是深思熟虑的,他并没有让学生当时提交,而是让大家先充分思考,再择日交流,给了学生一个充分思考的机会,这样征集上来的班规,当然是比较成熟的,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感性的冲动。也更具有操作性和人文气息。 李老师可以改进的地方: 案例中并没有详细描述这次由班规建设委员会组织的讨论到底是什么样的,值得注意的是,李老师在这次表决中是以一个旁听者的身份出席的,仿佛是被动等待自己制定的班规的最后命运,这个场景和一开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开始是老师谁了算,此刻是学生说了算,究竟是谁说了算呢? (一)李老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引导,使制度制定的过程更加民主和科学化。

5、实行民主参与制定班规,不是简单地停留于只是让学生在纸面上一人写一条班规的建议,或者说小组拿出一个小组意见的汇总,需要老师做深入的研究,了解学生制定的规则每一个字面上背后隐含着学生的价值趋向。再来发挥老师的作用,形成一个大家能达成共识的班规,这样我们在守班规的时候,就会更自主,更自觉一些。这样班规才能起到它的作用,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通过班规的制定,通过班规的遵守,最终能提升我们所有学生的自管自育的能力。(二)注重沟通,请课任教师作为主体的身份参与到班规修订的讨论中。 李老师可以精心设计一次关于班规的主题班会,邀请其他老师也参加,让同学们充分准备,在班会上讨论关于制度制定的若干问题,比如谁来定?约

6、束谁?内容多少合适?要求高低相宜等等。无论是全体课任老师还是同学们,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陈述意见背后的理由.比如拖堂问题,占用自习课问题,老师无非也是想抓紧时间让同学学习,只是误用了错误的方式,有了这个过程,可以进一步增加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再经过双方的协商,最终制定出合理合情的制度来.李老师在这个活动中,不仅避免了直接面对同事提要求的尴尬和为难,也真正体现了班主任桥梁纽带的地位和作用。三、超越案例 案例李老师和班规的故事经过多视角,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分析,经过理论和实践双方的聚焦碰撞,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一)关于制度的本质和价值. 制度的本质是契约,意味着双方的认可,不仅代表教

7、师对学生的要求,也代表学生对自己的承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管住乃至管死学生,使得学生无所作为,丧失生命的灵动和自由,而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因而应该努力使制度建设的过程成为美好生命的培育过程. 规章制度,要努力把单项制约变成一种正面鼓励和双向约定契约.(二)关于制度制定的过程.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都应有自己的权力。从教师的角度,他代表国家或学校提要求,这是职责赋予他的权力和义务,从学生的角度看,他要求规则的以人为本,要求参与到规则制定中,表达自己的权力也值得支持。所以合理的规则制定过程应该是充满民主氛围的互动协商的过程,而不是彼此权力的让渡。 (三)关于班主任的定位

8、班主任是一个“教育型的管理者”.管理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育人为先始终是应该秉承的教育理念.所以制度管理的最终不是用他律来强行限制学生的行为,而是通过规范的强化和认同,通过民主管理的过程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进行将行为内化,形成自律。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一员,因而也是契约约定的双方之一,应该收到限制和同样遵守约定,但同时又是老师,因该发挥权威的教育和引领作用。这两者相互补充。 (四)关于班级生活 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是生活,学校是社会。作为学生成长最重要社会背景环境。民主参与和管理的班级生活实际上是民主社会公民生活的演练。所以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民主管理,培养其民主意识

9、与行为能力 北京教育学院 张红拓展案例:如何提高班规的执行力陈晓华当然,只有制定和没有执行是不行的。制定了班规的评分表格之后,班规量化工作正式开始。第一周的值日班长主要由班委会成员担任,接下去全班同学轮流任职.班规实行了一个月后,李老师和几名班委同时发现,轮流值日固然体现了民主和参与的精神,但是有些同学管理的能力和勇气不足,使得有些时候值日班长名存实亡。因此,在班委会成员的一致通过后,由全体同学共同选举出五位固定的值日班长,从周一到周五固定值日。并且班规中进一步明确了值日班长的职责和每日应该到位的时间。果然,在固定的值日班长管理之下,班规的效果进一步的发挥出来了。每周五都会由中队组织委员对一周

10、班规的情况和各位同学的得分作以汇报.然而,一段时间过后,李老师又发现,单一的汇报和点评力度上仍不够,尤其是不足以提醒个别行为规范和习惯较差的同学,班规的得分并不能够给予其应有的警示,而得分最高的同学也没有在班里发生带动作用。基于这一点召开班委会,并由班委会同学带头在全班讨论,如何奖励及提醒班规评分中最高和最低的同学。最终有同学建议,给每周总分的前三名同学以班级的名义给家长发一封表扬信,以示鼓励。而得分最低的几名同学我会找其谈话,必要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这样,每次当几封红通通的表扬信发到同学手中的时候,李老师总能够看到最高分同学脸上的欣喜表情和其他同学羡慕的神情,而同时宣布最低分后鲜明的对比也使班

11、规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受到了一定的触动。 下学期开学,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李老师抓住了学生们在开学之初努力上进的势头,对班规又做了改进.为了更好的发挥班级自我管理的作用和树立班委会的威信,每周班规得分最低的几名同学由班委会开会讨论指出其本周的优点长处和身上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总结,署班委会的名发给学生本人,并且要求有家长签字。同时,受到其他老师的启发,学期班规的评分与期末学生的德育得分挂钩,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班规的重视。同学们的眼里不如以前那样重要了,班里慢慢开始又有了一些学生打闹和上课违纪现象。开始李老师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叫到无人处慢慢谈谈询问;或会瞅他几眼,过去站一会儿以示提醒但是,一段时间后,李

12、老师渐渐地感觉这样的宽容常常只是让他们的自觉保持几分钟短时间而已,并不能真正起到长期的效用。 在反思自己教育方式的同时,李老师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违反规矩的同学,必须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这种行为对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危害,要让他们知道,违反了班级纪律就必须接受班级的惩罚,他们必须对自己的违纪行为负责.但是,怎样的惩罚既能让学生们接受,又能起到真正的警示和鼓励作用呢? 思索良久,李老师还是让孩子们民主讨论决定。一周后和学生们共同协商制定了本班的“惩戒制度”,里面详细规定了各种违纪行为和落后表现应该受到的惩罚.这个制度实行后,班级纪律明显好转。但是不久,问题又出现

13、了。 一天晚饭后,班长气呼呼地跑到办公室找李老师,还没开口先委屈地流了泪.李老师赶紧安慰道:“哭解决不了问题.有什么问题告诉老师。”从她啜泣的话中,李老师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原来,魏帅同学上课看小说被任课教师当堂没收。课后,班长依据“班级惩戒制度”对其进行处罚。按照班级惩戒制度,上课看小说应该是“绕操场跑5圈,加深认识,促进反省。”但是,魏帅同学说,前几天刚扭了脚跑不动,“以写(心理说明书和学习倡议书)代跑”.班长认为不合规定,不同意,而魏帅以脚病为由坚决不跑,两人就争执起来。李老师调查后得知,魏帅没有撒谎,的确脚伤不久。强制执行确实不近人情,有些武断。怎么办?经过师生一番讨论后,新的惩戒制度终

14、于诞生。它和原来细则不同的是,违纪行为所对应的惩罚措施不再只有一条,而是有相对并列的若干条构成。如果学生违纪,那么他可以根据自己情况从相应的惩诫措施中进行选择后,再去执行。例如,某学生上晚自习时和同桌吵闹,扰乱课堂纪律。则值日班长根据班规,很快就会开出“惩戒通知单:惩戒通知单 XX同学:今晚自习上课时,你和X大声吵闹,不仅耽误了自己学习,而且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你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我们的班规第20条,为使你进一步认识自己的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从以下几条惩戒方式中选择一条,并在纪律检查委员会监督下认真接受惩戒.(1)、说明情况,向大家公开道歉,争取同学们原谅. (2)、写一份呼吁同学们认真

15、读书学习的倡议书,张贴宣传。()、完成一份违纪心理剖析,并在班级中宣读。(4)、为同学们唱首歌,活跃一下班级气氛.()、到操场自我锻炼圈,强化认识. 弹性惩戒单制度实施之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同学们纷纷夸李老师,说连这样的制度都体现出咱班的特色以人为本。回顾一年来班规经过的风风雨雨,李老师欣慰地笑了,同时他也清楚,前面的路还很长,新情况会不断出现的点评: 如果说制定制度是有法可依,执行制度则是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制度得不到执行则形同虚设,制度执行过于严厉则不符合班级制度的特点。日本的教育社会学家片岗德雄说班级制度不同于组织制度,它是一种“体贴的纪律”.李老师在执行班规的过程中体现出真正的人

16、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并非人情超越制度,而是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体现出更多的人本关怀。是控制与接纳的结合。尤其是弹性惩戒单更是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给每个违规的孩子以选择接受不同形式惩戒的自由,使得学生难为情而不难堪,使得制度不仅是约束,也给了学生深刻的教育。相关文献:“人性化”班级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有些班主任信奉“严师出高徒,坚持班级制度化管理,将班级工作的重点放在班级的稳定和良好秩序之上,并扮演着铁面无私的判官角色,进而实现对全体学生行为的操纵与控制;有些班主任则信奉“仁者无敌”,对学生的行为十分宽容,非常相信学生对个人行为的“自我矫正”能力,坚持以德治班,将班级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个性的张

17、扬和创造性素养的培养之上。孰是孰非?不敢评论。问题是我们在两者之间可以寻求一个“执中的管理模式,扬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吗?如果可以的话,那究竟能以何种方式来恰到好处地展现班级管理“冷若冰霜式的强制性”和“春风化雨似的宽容”两个相反的侧面呢?为此,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人性化”班级制度建设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一、“人性化班级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制度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产物,它基于理论这一管理哲学:关于人是“物”的基本假设,把人当成“物”来加以管理和利用。从这一管理理念出发,人们把制度建设的科学化作为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唯一途径,认为科学化的制度就是要实现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对人的管理就是

18、要将对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规范和强制地进行组织性干预来实现管理运作的程序化、秩序化并逐步实现管理目标。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不断对制度化管理注入诸如: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关注制度自身的激励功能等新的理念,使制度化管理本身不断发展。 以“人本”为核心的当代人性化管理理论的基本理念是:人不仅仅具有一般“物”、“有理性的动物”所具有的规律性,更具有自己特殊的规律性“人性。最关紧要的是依照人性来管理,发挥人力的关键性作用。管理哲学观念的变化,正在还“人”本来的价值和尊严。显然,传统的制度化管理对“人性”的否定或关注不够是其致命的弱点,以人本为特征的现代管理并没有否定传统制度化管理在管理中的基本作用,

19、而是在注入“人性化”这一管理哲学新理念之后而重新焕发着生机与活力的.在我看来,班级制度化管理也应该适时注入当代管理思想新理念,从而建立以“人性化”为特征的新班级制度化管理模式,实现班级制度化管理现代化。二、“人性化”班级制度建设(一)班级制度生成过程的“人性化” “人性化”班级制度建设始于制度生成过程的“人性化”.一个“人性化”的班级制度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需求,必须体现出对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充分的尊重,因此,班级制度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应该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由学生们自己来生成。这样的班级制度中每一个要素都是学生们通过充分考虑个人与班级、班级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关

20、系之后,通过班集体对以上各方面关系的处理所做出的被大多数学生认可的优化选择。这样生成的班级制度中的每一个要素由于被同化成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充满着活力。 1通过学习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建立班级制度是自身发展和班级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们在班级新的制度或公约出台之前,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余高学生手册中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同时组织学生充分开展讨论。对漠不关心或持有异议的学生针对性地组织课后的个别交流与讨论。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深刻理解作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及社会公民所必须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是余高学生成长发展计划中一个重要的

21、内容;同样也是一个合格余高学生和将来成为优秀的社会公民的重要标准。从而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成为每一位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学习讨论使学生深入了解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应养成那些良好行为和道德素养。为了让余高学生手册中各项规范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规范行为的养成,我们重点组织学生学习“出勤规范”“卫生规范”“自修规范”“学习规范等内容。鼓励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就我们班前一时期在遵守学校行为规范中有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有哪些方面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谈自己的看法,并倡导大家积极地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然后,班委组织召开班委扩大会议对每一位学生的意见认真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向班主任提交一份分析报告

22、,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班重点应做好哪些规范行为的养成工作。我们的班级公约和规范要求就这样在学生的自主反思和评价的基础上不断地诞生、补充和完善。 (二)班级制度中每一个要素的“人性化“人性化”班级制度就是要体现出制度对人所遵从的特殊规律“人性”的尊重,按照“人性”来开展班级管理,并在各项班级制度中“还人以本来的价值与尊严”.因此,在班级制度的每一个要素中注入“人本”思想是“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关键。 1。班级制度中每一个要素都必须充分考虑对人的本性的尊重。 “人具有遗传而来的本性,如惰性、趋利避害等等本性;本性难移,但可以顺其自然,引导利用。”依据这一假设,我们在班级制度或公约之中尽量避免

23、出现如“必须”“不准”“惩罚”等带强制性和命令式的语句,使制度本身成为学生规范其行为、养成良好道德素养的行为标准、学生行为的指路明灯。在其行为习惯偏离正确发展方向时有一个自我调节的坐标或教师引导学生对其习惯行为进行调整的标准。而这一行为坐标恰恰是我们的参与者学生亲身参与制订出来的. .班级制度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必须考虑到制度对学生行为的塑造功能,利用习惯管理。“人能够适应环境,在塑造机制下形成行为习惯;习惯左右着人的许多行为。”依据这一假设,我们在制度中充分考虑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行为和道德品质的塑造,而不是像“令行禁止”的铁一样冷的条文,为了提高制度本身强大的行为习惯养成功能,我们通过在全班提出

24、相应的行为倡导,使之成为一种轰轰烈烈的学生群体活动。例如,为了提高学生早操出勤习惯的养成,我们通过体育积极分子发起“身体是成就一切事业和理想的本钱”的活动,在全班轰轰烈烈地开展人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在这种活动深入开展以来,使过去对身体锻炼漠不关心的学生开始有了锻炼身体的意识,且很多学生已逐渐形成习惯。显然,要强化制度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塑造功能,只有一些条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群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充分展开来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由此可见,“人性化”班级制度本身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活动所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指向的活动组织系统。 。班级制度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必须考虑营造

25、班级制度文化,利用文化规范行为.“人不仅依靠本性求生存,而且依靠人类群体共通的习俗、文化求生存;文化也左右着人的另一部分行为。依据这一假设,当一个学生的某种行为通过反复的调整之后成为一种习惯,当大多学生都按一个大致相同的标准而就某种行为形成同一习惯的时候,这种集体的习惯便会升华为一种制度文化.显而易见,变为一种班级文化的制度是一个集体自主内化的制度,它将会促成班级管理向高度的自主和自治的方向不断地正向迁移.班级管理中我不断地引导学生把已经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转化为一种班级“习俗”,通过这种不断地将规范转化为班级“制度文化”要素,使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推动了班级的良性化发展。

26、 (三)班级制度实施过程的“人性化” 实现班级制度实施过程的“人性化”是“人性化”班级制度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需要建立一个“人性化”的过程评价机制来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制度中每一个要素的功效。 1集全班学生的智慧,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过程评价机制.一个再好的班级制度必须通过对其实施过程的动态性双向反馈与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在此环节的实践中,我们通过多次召开班委扩大会议、学生代表座谈会、与任课教师交流等形式,通过广泛征求全体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包括:卫生规范、寝室规范、自修课规范、出勤规范、作业规范及各种文明行为规范的评价标准,作为班委依据班级制度全面开展管理

27、的行为指导和执行标准。 2.班级制度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自主诊断性评价为主、班委成员集体诊断性评价为辅的评价形式.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适度偏离正常轨道是人性的正常表现,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将评价的重点置于对偏离状况的诊断之上,并倡导学生个人、班委及班主任对学生偏离正常规范的现象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例如:开学初,我们有一个男生寝室没有评上文明寝室,按规定本寝室全体学生将扣除0.5分,但我们的班委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要求寝室长召开该寝室全体学生会议,查找没有评上文明寝室的原因,发现是在我们的制度尚未出台之前由于两位同学没有“刷卡”的结果。事实上,在班级制度出台以后该寝室没有扣分记录,班委将

28、相关情况反馈上来后,我建议班干部利用班会课就此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一致同意对该寝室同学作“不扣分”处理,但尽管班级制度没有出台,不“刷卡的行为也是不正确的,所以也不给予“加分奖励”.这一弹性化的处理不仅让我们的寝室规范教育捕捉到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也使该寝室的全体学生受到极大的鼓励,在此后的若干次文明寝室评比中该寝室一直被评为文明寝室,且全班的文明寝室率较上学期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见,制度化管理的“人性化”,对提高学生的自律和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是何等的重要。.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自我塑造和良好道德素养的自主养成。我们在实施“细则”的过程中,把工作的重点置于对“个体”行为习惯塑造之上,尽

29、量弱化由于“扣分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每一次扣分都既能给学生偏离正常轨道后,给予他及时的提示,同时又找到“行为矫正”的内在动力,进而达到行为塑造的功效。如:有一次晚自修期间有一位同学边做作业边听随身听,按“细则”该同学将受到扣除00分的处罚。可我们的值日班干并没有立即执行扣分处罚,与班委其他成员讨论后一致认为,“很多学生都有听随身听不仅不会影学习效率反而有提高学习效率作用的思想倾向”,所以听“随身听”的行为能否被认定为违犯“自修规范”需要讨论。于是,我建议班委以此为中心开展一次大讨论.讨论是从两位同学表演一手画圆同时另一手画正方形开始的,结果没有一位同学能做到同时画好这两个图形。“一心能否两用”

30、的讨论就此热开展,通过讨论全体学生对自修期间“听随身听”对学习有影响形成一致看法。这样不仅对这位同学的行为调整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其他学生相关行为调节也同样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段时间后,晚自修不听随身听就成为一种班级“习俗”,进而演变成“班级级制度文化”中的一个要素. 当今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发展,要求弱化约束,分化甄别功能,强化育人功能,这反映在班级管理中,有待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而优秀的班级文化正是推动这种关系向良性发展的动力,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班在新课程理验下,结合学校实际,抓住班级布置、管理、活动的三要素,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

31、全面发展。(文章来源:光风霁月)班主任与优秀班-优秀不仅仅是成绩-让优秀成为一种过程【对话班主任】主持人:张红(北京教育学院)班主任:欧阳尚昭(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 石伏平(北京八中) 李远成(重庆巴川中学)张红: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和交流的,是班主任与每一个班级模块中的优秀班专题,欢迎三位老师的到来。 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叫不可选择性。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作为班主任老师,有时候带什么样的班,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完全或者说不完全跟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想象有关系.可是很多老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一定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也带过不同类型的班级,比如说有优秀班,有普通班,甚

32、至可能还会遇到问题生比较多的乱班。我想很多老师心底里埋藏着这样一个愿望,要是能够经常带优秀班有多好啊.在不同的学校里,优秀班的名称可能不一样,有的叫重点班,有的叫强化班,也有的叫实验班,还有的学校叫整合班.不同的是名字,相同的是内容。毫无疑问,优秀班就是优秀的学生比较多的班。可能老师们带这样优秀的孩子,又省心,又省力,那该多么幸福啊。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案例中的吴老师在常年带普通班之后,突然接手了优秀班,才发现事情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于是吴老师开始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他开始重新审视优秀的孩子.他用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方法完成了他自己的教育。他的这种做法一定对吗?

33、或者说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的见解呢?我们请三位嘉宾来讨论这个话题。我想先问一下石老师,因为我知道您有30年班主任龄了,而且八中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我想您遇到优秀学生和带优秀班的机遇,比别的老师要大一些。那么像案例中吴老师带着的班集体,您带过吗?石伏平:我也曾经带过优秀班,也遇到过刚才案例中出现的班级家长的情况,但是没有这么严重,也没有这么强烈。我想首先要理解家长的想法,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在每个孩子身上寄托的是百分之百的期望,如果一个孩子失败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怕学生参加军训、或是学校组织的一些其他活动会影响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吴老师的做

34、法,我不太赞成。张红:您为什么不赞同?石伏平:我觉得一个优秀学生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家长,但是对于学生是否优秀,我们目前只是从学习成绩上来评判。假如从学生的表现,从家长的表现上看,并不觉得他们很优秀。所以我们老师首先不能有误区,认为成绩优秀的学生一定是优秀的学生.如果我是案例中的老师,第一,我理解家长的想法,同时又要让家长和学生明确了解我们的教育主张,了解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毫无疑问,好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学生,他应该有强烈的上进心、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很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他的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提高。而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为了纠正家长和学生中思想上存在的偏差,采取了那样一种开班

35、会的做法,我不赞同.我觉得更好的做法是在老师平常的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一种认识,就是学生如何做人、成才,正确认识成人与成才之间的关系,只是学习成绩好,并不能说你将来就是一个人才。张红:您的意思是说,这种教育应该正面引导,春风化雨?石伏平:对,而且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将来走上社会,我们拼的是做人。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我们怎样用老师的高尚思想品德去影响他,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很重要。因此,我建议我们的老师应该加大正面教育的力度,可以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讨论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明确我们对优秀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36、我们学校曾经有过很多的优秀学生,优秀生不是他在学校时让我们感觉到他是多么的优秀,而是我们后来的追踪,一直到他以后上了大学,大学毕业以后,甚至在国外留学之后。我们感觉到,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有一个学生,他学习成绩非常好,很关心班集体,家长对他的教育也很严格,他后来被清华大学录取了,他是唯一一名带着工具修理箱进入清华大学的。学校的桌椅坏了,他去修理,同学的自行车坏了,也找他修理。对待他人,对待集体的事情很热心,而且成绩优异。2001年“911以后,美国杜克大学授予的全亚洲唯一一个学生全额奖学金,就给了他。张红:我明白您的意思,优秀的绝不仅仅是成绩,我们要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

37、过程。显然,吴老师用的是一种出奇兵的方式,他可能太想见到效果了。一般而言,班主任习惯于用开主题班会的方式来进行引导,但是这个方法用久了,有时候难免老套,尤其是以老师为主体,所以吴老师煞费苦心,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你们是人吗?你们是优秀的人吗?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您觉得这三个问题设计得怎么样,要是您来开这节班会,您认同他的思路吗?李远成:吴老师面对班上学生非常规的表现,采用了非常规的语言方式来召开这个班委会,在特定的情境下,我理解他的语言方式,但是如果我来开这堂班会课,我不会采用他的语言方式。我的做法是:我会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然后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同学们会说,这个字太

38、简单了.我会跟他们说,虽然这个字非常简单,一撇一捺,但是这个简单的笔划当中有很深的内涵,你们能不能分别说一下这个一撇、一捺有什么内涵?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进行归纳。我想可以归纳这么几点,第一笔这一撇,代表的是做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德,品德,德行、美德,这一捺就代表人的才、才能、才识、才情、才干。因为一个优秀的人,就是有德、有才的人。当然人字的第一笔是德,所以说德为先,品德在先,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我们成绩优秀,并不代表我们的品德优秀,要让同学们认识到,我们现在缺的就是德,才我们不缺,我们就缺德.让学生体会到,要优秀,首先是要品德优秀起来。最后我要送学生三句话,借用蒙牛集团牛根生的那几句,

39、“一个人有德有才,就是精品,他会获得重用;有德无才的话,他就培养使用,无德无才那是危险品,坚决不用。”张红:高中的孩子跟初中的孩子不太一样,他们更倾向于思辨和思考,您打算通过一个大写的人来解读优秀是什么?优秀的内涵,人的内涵,来引导孩子们,实际上还是以正面引导为主。教育中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有一个高潮,可能有一次精心设计的班会,让同学们很受震动和感动,但是这种震动和感动,能否持续下去?能否成为前进中的动力,可能还需要做很多耐心细致的工作。案例中的吴老师,没有说他开完了班会之后,又接着做了什么,才把这种优秀的理念巩固下来,真的让优秀成为一个师生共同追求的过程。如果是您的话,您在开完这个班会,收到

40、了震动性的效果之后,还打算做哪些事?欧阳尚昭:我想至少有三件事可做,首先这个案例当中的科任老师非常积极,对学生要求很高。因此第一件事,就要把科任老师凝聚起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比如,文科性质的学科老师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设计一些活动,如读书解答,或者是让学生三五分钟看一篇优秀作文;理科性质的学科老师用比较长的时间,这样使文科和理科齐头发展,班集体得力量就更强一些了。张红:要把科任老师加入到教育者的队伍中来,建立教育同盟战线。欧阳尚昭:还要注意“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把上一届的或者是上上届的,考入清华、北大或者其他一些重点学校的学生请回来做报告,讲一讲他们的学习经历,在大学学习的一些见闻

41、,使现在的学生认识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不要只以为学习好,一切都好。6年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以683分加50分的成绩考入清华的建筑系。当时我们把他请到班里来,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其他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比如连续三年评优干,他都是满票,没有一个人反对他。加0分里有0分是优干分,还有0分是他们自主招生的分。他确实叫全面发展,学习优秀,业余爱好非常广泛,比如说钢琴十级,古筝九级等等。用这样的学生感染他们,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走出去”,就是利用我们的德育基地,或者是到一些博物馆,对他们进行德育方面的、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第三个方面,要与家长经常进行沟通。当我们把前两个问题处理好之后,

42、对家长的沟通就比较简单了,因为家长对班级管理评价的好坏,直接来源于他的孩子.石伏平:我想补充一下,给吴老师提一个建议,开完班会以后,还可以挖掘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事例.在这个班一定会有品学兼优的学生,一定会有家长既注重孩子思想的成长,又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班主任可以挖掘本班的优势资源,树立品学兼优学生的榜样,在全班同学中大力提倡这样的行为,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也很赞成刚才欧阳老师说的“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但是如果能够在我们本班学生里面,在我们的身边看到这样的榜样,可能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一些.张红: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路子。您的思路可以归纳为:第一是要建立最广泛的战线同盟,把家长和科任老

43、师都纳入进来。第二,要打开孩子的眼界,“请进来,走出去”,包括石老师说的,给他树立身边的榜样,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优秀的标准,优秀的内涵,自觉地把追求优秀作为一种学习的过程。其实我想,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班.有的老师一直带实验班,也有的老师像吴老师那样,是带了普通班之后,再来接手实验班,我还想提醒老师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他学习成绩不好,不见得别的地方不好,每个孩子可能也都有每个孩子的问题,有的问题可能被隐藏在表面的光环之下,作为一个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研究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尽力把我们的孩子引领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促进各方面的发展,至少是和他自己相比较而言,不断地向优秀这

44、样一个目标努力,让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对话专家】主持人:张红(北京教育学院)专家: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张彩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淑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红:各位老师,刚才三位一线班主任,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谈了针对案例的看法和做法。什么是案例呢?案例就是理论观照下的实践,我们先是从实践的角度做了分析,下面我们特邀了三位专家,从理论的角度来给大家做一个解读。刚才班主任谈到案例的时候,都肯定说吴老师的思路是没有错的,做法可能还存在着一些争议。现在我们暂且抛开案例,或者是透过案例,请陆老师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谈一谈,很多学校里称为优秀的孩子,他们身上有哪些问题?针对这些

45、问题,您觉得吴老师的做法,还有什么值得商议或者值得改进的地方?陆士桢:我觉得这个案例,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我在大学工作,对好学生的体会挺深的,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中学老师说我们把最优秀的学生送到你们大学来了;大学老师说,送的都是什么学生,简直是精神病.大家经常争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说好学生出问题在这些年已经成为相对比较普遍的现象.所以我觉得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确实值得很多老师,包括家长深思。总的来讲,成绩好的学生,综合素质是好的,这一点不能质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家成绩不好,综合素质就差,这个不是等同的。确实,成绩好的学生存在着一些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往往会“一俊遮百丑”,就

46、是说因为成绩好,家长和学校把他发展当中的很多问题都忽略了,比如说有的孩子比较功利,比如成功焦虑症,老想考第一,得了第二就天天睡不着觉,甚至很卑鄙的事情都能做出来。学生在这个年龄段上遇到的所有问题,在成绩好的群体里都应该存在.比如说发展的偏差问题,心理发育出现偏差的问题,道德发展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跟成人社会、他们自己之间的关系问题。不能因为成绩好就说他一定发展就好,其他问题就不存在,这是第二个需要注意的。第三个,作为一个群体,比如说80后,他一定会有相同的地方,形成某些相同的特征。成绩好的同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突出的问题,也就是这个案例抓得最准的问题,就是自我认知的问题,老百姓的话就是不

47、知道自己是谁。老受表扬,老受肯定,觉得他自己特棒,他就不知道他自己是谁。所以在跟他人交往的时候,包括对自己发展的设计,对自己努力的方向等等一系列问题上,往往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因为认识上的偏差因而产生不正确的行为。比如说,他们给自己的定位不是很准确,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好,很难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他在发展上的动力也好,方向也好,都会缺乏。另外,特别容易跟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处理不好关系,因为对自己没有很好的认知。还有一部分同学经不起任何挫折,有一点失败,就像天塌下来一样,不像一些同学,老挨老师骂,都皮了。一些优秀生不能批评,有时候经历一点事情,甚至感到大祸临头,心理、生理上都不能承受,这

48、样的现象也比较多。也有一部分孩子因为成绩好,孤芳自赏,心理上就比较封闭,这些问题是相对比较突出的.我觉得,案例中的班主任从这样一个视角去解决问题,问题抓得准,就是让他知道他自己是谁,让他把成功更多地看成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看成一种结果,这个思路是好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他还是把孩子当成教育的对象,所有孩子的思维都要在他的指挥下完成,这个是有点问题的。他一开始设计出一套东西,然后带他们开班会,用他自己的设计给同学带来刺激,然后让同学按照他的思路一步步走。但是他忽略了一个特别大的东西,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对成绩好的学生的教育,其实孩子才是主体.一个好的道德教育,应该带领孩子去寻找

49、真理,而不是简单地把真理教给他们,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本案例的处理不够好.我看这个案例目前是皆大欢喜,可能后续的工作,不是这么一次班会就解决了所有问题,你一下子给他一些东西,他不可能就明白了.他的那种特殊的境遇,就是成功者的境遇,包括被动给他的刺激,时间长了这种刺激消失,他那种境遇依然存在,你又没有注意发挥他个人的主动性,那么后续的教育如果不跟上,原来的问题还会出现,有可能你再用这种方法,就不管用了.所以我觉得这点上,可能需要非常注意的认真思考和跟进。张红:这实际上也是很多老师们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他总认为,我把包装好的精美的真理送给你,你就应该非常欢喜地接受.陆士桢:我觉得这个案例

50、本身,前面设计都不错,但是在关键点上有一些教育观念上的失误,可能后面要做的事情,弥补的事情就很多了.张红:刚才陆老师也提及了一些心理问题,比如说成绩好的孩子身上隐藏的问题。另外她也提到吴老师给了这些孩子一个刺激,在这个班会提出了几个问题。刚才班主任老师们在讨论时,对这个做法也颇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刚才石老师认为还是应该从正面引导;李老师说,如果是他,他就写一个大大的人字,然后让大家来探讨,究竟人、优秀的人应该包括哪些标准?我想请张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评析一下吴老师的这种设计。张彩云:从吴老师的做法来看,他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是不成功的,按照他的说法,学生的反馈很不好,觉得老师没有能力。第二次他觉

51、得效果很好,起码学生能参与进来了,这里他用了一个什么样的效益呢?我们在心理学上把它叫做打破了思维定势。举一个例子,我们问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乐,二儿子叫二乐,小儿子叫什么?很多人脱口而出说叫小乐。因为你的思维定势是按照这个走下去了.吴老师用这样的方法,推出来的结论是我们不是人,而我们肯定是人.那么这样,他就打破了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反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这一点来说,他做的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要真正解决这个班的问题,老师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从认知上面知道优秀学生的标准是什么?而更实际要做的是,这个优秀的班集体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在哪里?因为我们看到这个案例里面,反映出

52、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很多家长溺爱孩子,不愿意他们去军训,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是家长的教养方式,他们的态度问题。第二个是对很多科任老师说,你们优秀班哪一科也不能落后,每一个老师对这个班集体的期望都很高,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第三个,可能是学生自身的,不爱劳动,卫生区没有人打扫,然后自己觉得是优秀生,所以听不进去老师的意见。班主任在这个时候应该分析这个优秀的班集体的问题在哪里?哪些方面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哪些是需要改变家长的?哪些是我要跟科任老师去协调的?找准这个问题,你才能对症下药。张红:我特别同意您说的这句话。我经常跟老师们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和一个普通的老师,其实不是具体方法的差异,而

53、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张彩云:还有一点,对于班主任来说,不同班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你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而我们班主任常常会这样,带这个班的时候觉得这个班很难带,有很多问题,等到这帮学生离开的时候,觉得我以前带的班怎么那么可爱,那么好。就像这个案例当中的老师,他觉得原来带的普通班多好啊,其实他也许在带班的时候,觉得这个班也有让他很头疼的东西。所以你在接一个新班的时候,要正视这个班可能跟以前的班不一样,要冷静地分析这个问题,而不是一下子觉得这个班的问题太严重了,我非得把这个班的学生的哪方面调整不可。那么可能情绪上,对学生的态度上有一些偏激的内容,要去适应不同的学生。张红:谢谢张老师.刘老师,您是管理学的专

54、家了,实际上从一线接触中,我们发现很多班主任老师,他叫主任,肯定就得有管理的技能,但是这一块往往是老师们最弱的地方,他有的时候甚至区分不出来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这个案例中的吴老师显然希望通过一次班会,来改正班风,以集体舆论来引领班级的发展.那么从您管理学学科的视角上,您怎么看待他的这种做法?刘淑兰:班主任也是主任,也是管理者,所以班主任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他所有的教育活动,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管理活动,所以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所以管理者眼中的人都是有目的的,都是要促进他发展的。这个案例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就是作为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管理也是教育.这个案例

55、当中,吴老师采取的主要是班会的方式。班会是我们通常在管理班教育学常用的一个方法,从管理学的角度上,班会的主题选什么,怎么样来开展这样一个班会?要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如何形成班风?班风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所以我自己觉得,这个案例好在哪里呢?第一,这个案例的主题选的很好,它具有时代性。他从过去带普通班到现在带优秀班,他在实际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里面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什么误区呢?就是什么是好学生?是不是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而这个班给他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家长提出军训要请假,不去;搞卫生搞不好等等。这就给我们提出教育当中的班级管理问题,也是社会上的问题,什么是优秀生?是不是学习好就是

56、优秀生?这个观点,在当今教育中,对教育者是一个尝试.从一开始,我们教育方针就提出全面发展,但是这些年来,随着考试制度、选拔制度、社会上的用人制度,强化了一个观念,就是学习成绩。随之带来诸多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当中的问题。只要你学习好,别的都可以不管,所有的东西都用这个来评价。我们把它叫刻板认识,变成一种思维模式了。然后在过程当中,吴老师这个切入点区别于一般,不是很平淡,但是这里面怎么样来切入?你不是人,这样一种表述,稍微有点贬义,但是他确实希望用一个比较能吸引人的,脱离常规的思维来切入这样一个话题和大家进行沟通,这一点上,应该有他可取的地方。但是怎么样来表述这个东西?细节问题可以推敲

57、琢磨。这个班会整体上是成功的,它统一了一种观点,在班会的过程中,老师强化了这样一个观点,学生开始扭转它,用单一的学习成绩来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认识同学。张红:其实也实现了刚才您说的管理是促进人的发展的这样一个目的.刘淑兰:最终是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就是怎么样评价学生,你只有这样来认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发展应该朝哪个方向走?班级文化、学生文化建立的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就是你的制度建设,你的物质环境的改造,其实都基于一个基本的观念,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他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自己觉得非常好。但是一些环节上处理得比较简单,就像陆老师所讲,价值观和观念的

58、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不断地对这样一种观点进行强化.张红:就是重点突破,然后全面铺垫.刘淑兰:对,通过一些活动,让他转变为行为。我想这是德育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德育最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要把观念变成行为,变不成行为的教育是简单的说教。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其实最核心的也是这样的东西.最外在的东西就是他行为的一致。张红:案例总是一个人的经历,而我们作为案例旁观者,我们会用自己的视角去分析,去解读,我想老师们也会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包括自己的认知结构出发,来评析这个案例.最后我想请三位专家分别用一句话把您的观点给归纳一下。陆士桢:其实道德教育,要回答三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价值,就

59、是要知道他自己到底要什么东西;第二个问题,要回答他的行为能力,知道怎么样实现自己要的东西;第三个是情感,就是知道自己一生当中应该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这三者共同构建起来道德整个的框架,所以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我觉得从价值入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张彩云:班主任在面对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的时候,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然后要找到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刘淑兰:我觉得现在来讨论这样一个社会,包括教育上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优秀的人是不是就是成绩好的学生?我觉得非常有社会价值,在教育上也非常有价值,希望它成为学生文化建设一个根本的问题,要持续地进行教育。张红:三位班主任,分别谈了自己的做法;三位专

60、家也从学科的视角给我们做了解读。我想各位老师一定受益匪浅,但是工作还是很艰难的,前面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的,大家相信也一定会在工作中不断地有突破,有思想,进而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综合评析:一、充分认识优秀班存在问题的特殊性 就“优秀班”这一案例而言,吴老师第一次接手一个优秀班,容易走入一个经验式思维的误区,那就是,认为优秀班一切都好,学生素质好,容易带出成绩,因此,存在着盲目乐观的倾向.当面对突如其来的许多问题,如学生不肯吃苦,自我评价出现偏差,家长庇护学生,科任老师希望学生每门功课成绩优异等不和谐因素,班主任希望能尽快扭转局面,看到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建立起来。于是,采取了“急症用猛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