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交通大学博士论文答辩范例2020年答辩课件_第1页
某交通大学博士论文答辩范例2020年答辩课件_第2页
某交通大学博士论文答辩范例2020年答辩课件_第3页
某交通大学博士论文答辩范例2020年答辩课件_第4页
某交通大学博士论文答辩范例2020年答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番茄对有机氮的吸收及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行为特性研究博士生:XXX导 师:XXX 教授专 业:蔬菜学研究方向:植物营养生理生态2022年9月26日1番茄对有机氮的吸收及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行为特性研究博士生:X2022/9/26.2.1. 论文的背景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4.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行为特性5. 主要结论3. 番茄对有机氮的吸收利用特性 论 文 内 容 提 要6. 后续工作展望2022/9/24.2.1. 论文的背景2. 研究思路和主要2022/9/26.3.1. 论 文 背 景氮是植物生长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亦是全球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有机氮直接或间接影响微生物活性及氮养

2、分的生物有效性,是矿质氮的源和汇 土壤有机氮矿化被认为是调节生态系统营养循环和全球碳循环的重要过程植物有机氮营养现象的深刻揭示传统的矿质营养观念的改变导致许多生态学问题的再认识2022/9/24.3.1. 论 文 背 景氮是植物生长最2022/9/26.4.有机氮源(ON)利用植物氮源利用的多样性极端环境野生植物(白毛羊胡子草、莎草)对ON的吸收作物(水稻、番茄等 )对氨基酸态N的吸收植物对根际氨基酸分泌物的再吸收菌根对植物吸收ON的促进作用2022/9/24.4.有机氮源(ON)利用植物氮源利用2022/9/26.5.植物对氨基酸的吸收氨基酸种类试验方法文献来源甘氨酸水培植株完全培养或切根离

3、体培养Turnbull et al. (1996); Raab (1999); Thornton (2001)谷氨酸、天(门)冬氨酸水培切根离体培养Blaudez et al. (2001);Kielland (1994)15种自由氨基酸水培切根离体培养Persson and Nsholm (2001)丙胺酸苗期水培Bajwa and Read (1985)丙胺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无菌水培Cliquet et al. (1997)精氨酸、甘氨酸非无菌水培hlund and Nsholm (2001)甘氨酸非无菌条件下的水培或土培Nsholm et al. (2000);

4、Miller et al. (2003); Weigelt et al. (2003)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土壤盆栽AlexandraWeigelt et al. (2005)谷氨酸、甘氨酸、 赖氨酸田间模拟试验Henry and Jefferies (2003b)甘氨酸田间试验Streeter et al. (2000); Nsholm (2001); McKane (2002);Gly是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也是分子量最小,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因此成为植物有机营养氨基酸态氮研究的理想氮源。 2022/9/24.5.植物对氨基酸的吸收氨基酸种类试验方法2022/9/26.6.

5、土壤有机氮生态系统中有机氮对植物的潜在有效性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来源:有机质分解的中间产物、施入的有机肥料和作物秸杆、微生物和根系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物等 土壤氮素主要以有机态氮形式存在,约占土壤全氮的90%以上 土壤SON和土壤DON土壤活性有机氮土壤游离氨基酸:有可观的数量(浓度或库大小);有足够大的通量土壤中各种N素形态2022/9/24.6.土壤有机氮生态系统中有机氮对植物2022/9/26.7.生态系统可溶性有机氮循环Shoot SOMNO3-NH4+LabileDONStableDONStableDONLabileDONLeachedLeachedPlant and microbialRo

6、ot SOMMB SOMStable SOMSorbedSolution phase?2022/9/24.7.生态系统可溶性有机氮循环Shoot 2022/9/26.8.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2022/9/24.8.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2022/9/26.9.3. 番茄对有机氮的吸收利用特性主要内容 氨基酸态氮对番茄幼苗生长、碳氮积累的影响 番茄氨基酸态氮营养效应机理有机氮对番茄的氮营养贡献率材料和方法供试作物:申粉918(大番茄);沪樱932(樱桃小番茄)试验体系:开放水培、无菌水培、土壤植物微区模拟试验 供试氮源:NO3-,NH4+ 和Gly-N以及0,1.5,3.0,6.0mM 四

7、种浓度的Gly-N2022/9/24.9.3. 番茄对有机氮的吸收利用特性主2022/9/26.10.不同氮素对番茄幼苗株高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2022/9/24.10.不同氮素对番茄幼苗株高和生物量积累2022/9/26.11.不同氮素对番茄幼苗可溶性糖的影响2022/9/24.11.不同氮素对番茄幼苗可溶性糖的影响2022/9/26.12.不同氮素对番茄幼苗植株氮积累的影响2022/9/24.12.不同氮素对番茄幼苗植株氮积累的影响2022/9/26.13.不同氮素形态对番茄木质部、韧皮部汁液氮含量及其分泌速率的影响2022/9/24.13.不同氮素形态对番茄木质部、韧皮部汁2022/9/2

8、6.14.不同氮素形态及甘氨酸浓度对无菌水培番茄生长及氮代谢产物的影响2022/9/24.14.不同氮素形态及甘氨酸浓度对无菌水培2022/9/26.15.不同甘氨酸浓度与无菌水培番茄总氮量及干物质重的关系2022/9/24.15.不同甘氨酸浓度与无菌水培番茄总氮量2022/9/26.16.不同氮素形态对无菌水培番茄GS酶活性的影响2022/9/24.16.不同氮素形态对无菌水培番茄GS酶活2022/9/26.17.不同甘氨酸态氮浓度对无菌水培番茄地上部、根系NR活性的影响 2022/9/24.17.不同甘氨酸态氮浓度对无菌水培番茄地2022/9/26.18.不同氮素形态对番茄地上部、根系15

9、N原子超的影响2022/9/24.18.不同氮素形态对番茄地上部、根系152022/9/26.19.番茄15N原子超和13C原子超的相关关系Y =0.42 X11.5R2 = 0.945 Y =0.25X5.75R2 = 0.945 2022/9/24.19.番茄15N原子超和13C原子超的相2022/9/26.20.4.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行为特性主要内容不同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及特性氨基酸、多肽在土壤中的吸附、矿化及其吸收动力学不同园艺生产系统土壤氮素的矿化特性材料和方法供试土壤:园艺和草原生态系统土壤试验体系:土壤通气培养、14C标记的氨基酸、多肽室内培养供试氨基酸、多肽:14C标记的Gl

10、u,Val,Glu-Phe, Val-Pro-Pro2022/9/24.20.4.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行为特性主要2022/9/26.21.土壤可溶性氮含量供试土壤DON含量占可溶性N的比例在18-75之间游离氨基酸占DON的比例在1-5之间农业生态系统土壤:NO3- NH4+ FAA2022/9/24.21.土壤可溶性氮含量供试土壤DON含量2022/9/26.22.氨基酸、多肽在土壤中的吸附2022/9/24.22.氨基酸、多肽在土壤中的吸附2022/9/26.23.不同土壤对外源氨基酸、多肽矿化的影响 2022/9/24.23.不同土壤对外源氨基酸、多肽矿化的影2022/9/26.24.培

11、养24h后,外源氨基酸、多肽在不同土壤中的半衰期及微生物碳量 2022/9/24.24.培养24h后,外源氨基酸、多肽在不2022/9/26.25.不同生化抑制剂和土壤灭菌方式对氨基酸、多肽矿化的影响2022/9/24.25.不同生化抑制剂和土壤灭菌方式对氨基2022/9/26.26.不同温度对园艺生产系统土壤外源添加14C-Glu-Phe矿化的影响2022/9/24.26.不同温度对园艺生产系统土壤外源添加2022/9/26.27.不同温度对土壤外源添加氨基酸、多肽吸收动力学的影响2022/9/24.27.不同温度对土壤外源添加氨基酸、多肽2022/9/26.28.氨基酸的吸收速率是多肽的2

12、倍左右 2022/9/24.28.氨基酸的吸收速率是多肽的2倍左右 2022/9/26.29.土壤N素的硝化作用迅速 (通气培养)NH4+ 在矿化过程中不积累有机土壤NH4+DONNO3-2022/9/24.29.土壤N素的硝化作用迅速 (通气培养2022/9/26.30.5. 主要结论(1) 不同氮素对番茄幼苗的生长、碳水化合物、氮素积累等有不同的影响 番茄能够直接吸收甘氨酸,且通过转氨酶的作用,最终合成蛋白质,促进植株生长 申粉918、沪樱932能直接吸收12.5%和21%的外源甘氨酸分子 番茄根系吸收甘氨酸态N的能力比土壤微生物弱 沪樱932吸收氨基酸的能力大于申粉9182022/9/2

13、4.30.5. 主要结论(1) 不同氮素对番2022/9/26.31.供试土壤DON含量占可溶性N的比例在18-75之间在培养过程中,SON的含量呈增加趋势氨基酸、多肽在土壤中的矿化周转速率非常迅速,其半衰期仅为1-4h 氨基酸、多肽等可溶性有机氮在土壤中的矿化过程是一个完全依靠微生物参与的生物降解过程氨基酸、多肽等SON在土壤中的矿化速度表现为有机土壤转化期土壤常规土壤 影响SON含量的瓶颈不是微生物利用低分子量SON的速率,而是SON从生物体释放进入土壤的速率5. 主要结论(2)2022/9/24.31.供试土壤DON含量占可溶性N的比例2022/9/26.32.6. 后续工作展望生态系统

14、碳氮循环1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库的时空动态变化复杂多肽、蛋白质在土壤中的动态生化特性23环境因子对可溶性有机氮行为的影响植物与微生物对可溶性有机氮吸收的相互竞争45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机氮的耦合研究植物有机氮营养生理生化机理机制研究62022/9/24.32.6. 后续工作展望生1土壤可溶性2022/9/26.33.附: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Dynamics of Nitrogen Speciation in Horticultural Soils in Suburbs of Shanghai. Pedosphere (SCI, in press ) (第1作者)Influence of inor

15、ganic and amino acid nitrogen on the growth and nitrogen assimilatory enzymes of tomato seedlings.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SCI, in press ) (第1作者)Soluble Organic Nitrogen Pools in Soils.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under review, SCI) (第1作者)Characteriza

16、tion of peptide and amino acid dynamics in soil.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under review, SCI) (第1作者)Absorption of glycine by tomato seedlings under soil microcosms culture conditions.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under review, SCI) (第1作者)2022/9/24.33.附: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Dyna2022/9/26.34.番茄根系

17、分泌物、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组分对矿质氮、有机氮的响应研究 园艺学报 2008,35(1):39-46 (第1作者)循环经济下的有机(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6,24(9):50-53 (第1作者)不同氮素形态对番茄幼苗碳、氮积累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已接受)(第1作者)矿质氮和有机氮对番茄幼苗碳水化合物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已接受)(第1作者)无菌条件下,不同甘氨酸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 生态学报 (已接收)(第1作者)园艺作物有机生产系统中可溶性有机氮研究进展.见:王秀峰,李宪利 主编.园艺学进展:第七辑. 北京,中

18、国农业出版社,2006:805-811 (第1作者)矿质氮和氨基酸态氮对番茄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矿质养分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审稿中) (第1作者)不同园艺生产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溶解性有机氮的含量及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审稿中)(第1作者)附: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2022/9/24.34.番茄根系分泌物、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2022/9/26.35.附: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专利 (第一发明人)土壤液相和固相快速分离装置;专利受理号:200710041707.72022/9/24.35.附: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专利 (2022/9/26.36.致谢 感谢我的恩师黄丹枫教授感谢英国Wales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Davey Jones教授 感谢各位参加答辩的专家老师感谢所有关心我、支持我的老师和同学感谢我伟大的父母感谢国家“863项目”(2006AA10Z221);上海市“蔬菜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209)和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国外访学项目的联合资助2022/9/24.36.致谢感谢我的恩师黄丹枫教授37请批评指正!Email:sjtugtd37请批评指正!Email:sjtugtdgmail.co2022/9/26.38.Experimental set-u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