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附属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附属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附属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附属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附属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代表一种单质的是( )AHBN2CFeD2Hg2通过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它气体,可选用的物质是A铁B蜡烛C木炭D红磷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

2、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4将m g镁在n 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A一定等于(m+n)gB一定小于(mn)g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D以上答案都正确5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A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硫元素,不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硫元素、氧元素D该可燃物中可能含有碳元素、硫元素、氧

3、元素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7某市2017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44%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

4、食品防腐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树根“变”根雕C冰雪融化D米饭“变馊”9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氮元素和钠元素化学性质不同电子层数不同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C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分子发生改变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B硅C氮D铝11关于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能确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木炭的燃烧越剧烈D说明所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都不相同12如图为构成某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

5、“”代表氢原子,“”代表硫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物质属于混合物B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C此物质的分子为HS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1:113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14秋冬季节,我国北方雾霾天气频发,PM2.5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A二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1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都比原子大B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是实心球体,是最小

6、的微粒,不能再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该实验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2)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填数字序号)。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3)能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4)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A 红磷的量不足 B 点燃红磷,慢慢伸入瓶中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D 实验过程中未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5)若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目的的实

7、验,选择物质的依据是_。A 只与氧气反应,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反应 B 与氧气反应后,不生成新的气态物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地沟油中含有一种毒性及致癌性极强的物质黄曲霉素,其化学式为,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1)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_。(2)计算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3)计算6.24g黄曲霉素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_。18(8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请计算(要求有计算过程):(1)“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3)若正常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

8、mg。当“Vc”完全来自如图的“维生素C”时,每天至少服用_次。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华同学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成功的制取并收集了几瓶气体。(1)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成红色。(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_;猜想三:该气体为氯气和氧气。(实验

9、探究)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小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_成立(2)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猜想三成立(反思与评价)老师认为小明结论正确,而小华的不正确,原因是_。(拓展应用)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红色,该现象说明该反应还生成了_。通过实验证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其中二氧化锰不仅能作为催化剂使氯酸钾发生分解反

10、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二氧化锰也能直接与氯酸钾反应,生成一种固体和两种气体,请根据以上分析,写出后一个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知识迁移)小明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猜想)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实验主要现象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思)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1)过氧化钙中钙元

11、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2)该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H是元素符号,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N2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此选项符合题意;D2Hg只能表示2个汞原子,不能表示物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试题分析:除去

12、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气体的物质为红磷,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混有二氧化碳;故答案选择D考点:空气成分3、B【解析】A、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选项A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选项B正确;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C错误;D、木炭燃烧需要点燃,选项D错误。故选B。4、C【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据此解决问题。【详解】mg镁在ng氧气中燃烧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恰好反应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m+n)g,不恰好

13、反应某种物质有剩余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应该小于(m+n)g,所以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小于或等于(m+n)g。故选:C。【点睛】此题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反应时物质是否有剩余的分析,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5、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可燃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说明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A。6、A【解析】A、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B、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

14、生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D【解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不能做可燃物,故A不正确;B、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0.03%,故B不正确;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硫(SO2)的含量就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C不正确;D、氮气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稳定,可用作保护气、防腐剂等,故D正确;故选D。8、D【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选项汽

15、油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树根变根雕,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冰雪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米饭变馊,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选择D9、A【解析】A氮元素和钠元素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错误;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故正确;C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正确;D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

16、氧气含量不同,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故正确;故选:A。10、A【解析】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顺序是:氧、硅、铝、铁,注意其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注意审题。考点:地壳中元素含量点评:这种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平时的积累,属于较为琐碎的化学知识,像地壳中元素含量,海水中元素含量,人体中元素含量,大气中元素含量等等,需要同学们注意留心背诵。11、C【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错误;B、不能确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木炭的燃烧越剧烈,故选项正确;D、不能说明所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都不相同,故选项错误

17、。故选C。12、B【解析】构成某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物质的化学式为H2S2。【详解】A、该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故A不正确;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共4个原子;故B正确;C、此物质的分子符号为H2S2,故C不正确;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元素的质量比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13、C【解析】A、司马光砸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凿壁偷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火烧赤壁,发生了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18、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14、D【解析】试题分析:PM2.5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因此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故选D.考点:环境保护15、C【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的分子、原子质量不同,所以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A错误;带电的微粒除离子外,还有质子、电子,B错误;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和外电子构成,原子的体积很小,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是空心球,D错误。考点:分子和原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烧杯中水倒吸回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至刻

19、度线1(或上升一个刻度)BDAB【解析】(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放出大量热,产生白烟,生成的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因此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准确的前提是装置气密性好,红磷要过量,因此首先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即,然后需要将弹簧夹关闭,使集气瓶形成密闭环境,故为操作,再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为操作,最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重新打开弹簧夹,观察水进入的量,即为消耗的氧气量,故正确的顺序是:。(3)最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重新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水倒吸回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至刻度线1,由此可说明氧气的含量

20、。(4)A、红磷量不足,会有部分氧气未消耗,会导致吸入的水体积较少,由此测定的氧气含量偏小,选项错误。B、点燃红磷,缓慢伸入集气瓶,由于集气瓶瓶口位置的气体受热膨胀,逸出集气瓶,后盖紧瓶盖,导致瓶内气体减少,被倒吸的水的量变大,会导致测定的氧气含量偏高,选项正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此时集气瓶内的剩余气体体积膨胀,被倒吸入的水体积减少,因此氧气含量偏低,选项错误。D、实验过程中未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在红磷燃烧过程中,瓶内气体会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导致冷却至室温时被倒吸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大,因此氧气含量也偏大,选项正确。故答案选BD。(5)本实验的关键在于通过消耗氧气,压强减小,观察

21、倒吸进入的水的量得出消耗的氧气量,因此燃烧物不能够消耗除氧气外的其他物质,并且燃烧不能产生新的气体,否则都会导致实验出现误差。故答案选AB。【点睛】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气体,产生的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 312 1.92g 【解析】(1)一个黄曲霉素B1(化学式C17H12O6)分子是由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黄曲霉毒素B1(C17H12O6)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17:12:6。(2)黄曲霉毒素B1(C17H12O6)的相对分子质量=1217+112+166=312。(3)6.24g黄曲霉素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8、176 40.9% 3 【解析】(1)“Vc”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8)+(166)=176;(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3)若正常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 mg。当“Vc”完全来自如图的“维生素C”时,每天至少服用次。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氯气 一 变蓝 氯气能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