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初次献血者的重要性 高级护理专业_第1页
心理护理对初次献血者的重要性 高级护理专业_第2页
心理护理对初次献血者的重要性 高级护理专业_第3页
心理护理对初次献血者的重要性 高级护理专业_第4页
心理护理对初次献血者的重要性 高级护理专业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题目 心理护理对初次献血者的重要性 【摘要】 无偿献血行为是一种无私、无偿献血行为是一种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高尚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总的发展方向。对于构建一个定时无偿献血的团队,推动该事业的永续发展,是每一名员工最终的目的。在日常献血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通常人们首次献血的经历,通常会确定他们会不会进行下一次献血行为。第一次献血会由于不同的因素导致献血者出现紧张、害怕等问题,这些不同方面的原因是导致献血反应的根本原因。怎么样更好的帮助首次献血人员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缓解其由于内心害怕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怎么样更好的了解首次献血人员的心理状况,并将心理护理知识有效的应用到献血护理中,帮助其能够愉

2、悦的完成首次献血,提升其下一次献血的积极性。针对此,本文对首次献血者的心理变化、变化原因以及护理心理学在首次献血者中的应用做出了综合分析。【关键词】 初次无偿献血者:心理问题:心里护理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78420281 正文3 HYPERLINK l _Toc478420282 1 初次献血者主要出现心理问题 PAGEREF _Toc478420282 h 3-4 HYPERLINK l _Toc478420283 2初次献血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PAGEREF _Toc478420283 h 4-5 HYPERLINK l _Toc478

3、420284 3护理心理学在初次献血者中的应用5-6 HYPERLINK l _Toc478420286 4小结7 HYPERLINK l _Toc478420287 参考文献7-8 HYPERLINK l _Toc478420288 致 谢9正文我市在无偿献血的广泛宣传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对于初次献血者来说,虽然有比较高的热情,但是因为没有过献血的体验与经验,容易出现紧张、不安和恐惧的不良心理,这就容易导致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初次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热情和积极性,给无偿献血带来很大的干扰。所以,为了防止首次献血人员产生不良的献血反应,采血者一定要高度关注其心理变化,

4、采用护理学的知识对其心理变化来进行疏导,从而获得献血人员的信任。研究献血人员的心理状况,借助于一定的心理干预方法,强化与首次献血人员的交流,从而不断的壮大无偿献血的团队,为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尽绵薄之力。在本文中,对首次献血者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及应用护理心理学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1 初次献血者的心理问题 1.1紧张 初次献血者对献血活动充满热情,同时也十分紧张,面对无偿献血的新环境,看到身穿工作服的医护人员,不了解献血程序。在整个献血过程中,初次献血者往往会不断询问与献血的相关知识,特别关注自己初筛体检的结果,在检验和抽血前会特别容易紧张。1.2疑虑 初次献血者献血前探

5、听到他人的不良献血反应,就会给自己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因为知识缺乏往往会对对无偿献血本身表示疑虑,不知道无偿献血活动是否正规,是否还存有卖血现象。向医护人员询问采血单位地址与联系电话,采血用品是不是一次性的,采血的用品材料是否无菌,在填写无偿献血表单时担心对其本人信息是否给予保密,献血后是否影响健康等。1.3害怕 在献血的活动中,初次献血者大多数是青年人,对疼痛相对比较敏感。采血时使用的是16号的粗针头,初次献血者害怕粗针头采血更加疼痛,更害怕护士的穿针技术差导致穿刺失败后还要扎第二针,担心血流不畅,害怕献血过程中的不适反应。在献血的全过程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害怕。1.4恐惧 初次献血者看到针头

6、和血后恐惧,出现晕针晕血现象。针对害怕采血枕头、对打针具有恐惧心理、害怕献血过多、针眼发言等等。这个时候产生的这些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引起的心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反射性迷走神经活动性增强,会造成采血过程中血液的输出量不断降低,产生间歇性的脑供血不足等问题,甚至会产生间歇性的无意识,抽筋,晕倒的状况。上述的种种问题,肯定会给采血工作造成严重的干扰,严重阻碍献血事业的向前发展,对此,我们一定要强化采血过程中的护理过程。2初次献血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2.1 知识缺乏 初次献血者缺乏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甚少,对献血存有疑惑,害怕献血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后遗症;献血后怕隐私暴露;对采血器材的消毒怀疑;担心下次献

7、血会被感染。心里容易产生焦虑。献血者身体大都健康较少进医院,看到医护人员和血后自然会紧张,加之在献血前会探听到他人的不良现象反映,就会给自己造成心理上的不安。会害怕疼痛,害怕产生一系列的献血反应,会影响自身健康,甚至会产生恐惧感。2.2陌生的献血环境 献血空间小,假设献血的数量非常多,室内空气流动不流畅,就会造成献血人员产生呕吐、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献血车通常被安排在流动人群较多的道路上,因此会有很多的杂音、很多的灰尘,空气也流动不畅。很可能导致献血人员出现烦躁、紧张的心理,从而诱导产生献血反应,并干扰献血人员再一次献血的决心。2.3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 初次献血者往往是怀着尝试地心情来参与无

8、偿献血,然而采血者的交流态度、言行举止都会给首次献血人员的心理带来非常大的干扰。采血者所表现出来的热情、诚恳的态度都会给其提升参与献血的动力。然而,如果采血者态度冷淡、毫无热情等等都有可能给献血人员带来负面的干扰,并会导致其对献血过程产生怀疑,进而加重不良情绪,直接干扰其会不会进行下一次献血的决心。2.4采血人员穿刺技术不娴熟 采血人员静脉穿刺技术不佳,当针头未穿刺到位,针头斜面未完全在血管中,引起渗出或重复穿刺时,会使献血者疑虑和恐惧,血管收缩血液流畅不通等。从而刺激初次初次献血者的精神极度紧张。或者采血人员穿刺失败,需要第二次进行穿刺时,加重了初次献血者恐惧心理。2.5 献血后对初次献血者

9、的服务 初次献血者在献血后采对穿刺处按压时间的长短,绑绷带时间的长短与穿刺处针眼的护理,及献血后的注意事项等知识都不了解,假设护理人员没有及时的进行学习,很容易造成首次献血人员穿刺产生的针眼出现发炎、淤血等情况。所以,献血完成后,如果注意点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很可能造成晕厥、头晕等恶劣反应。进而对首次献血人员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使献血者的激情下降或者丧失。3 护理心理学在初次献血者中的使用3.1给初次献血者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献血环境 打造良好、舒适的献血条件,将采血房间、采血车辆设置的明亮舒适、空气流动良好,温度适中。尊重献血人员并对其个人信息严密保管,保障献血环境的纯洁,从而使首次献血人员的紧

10、张心情得到舒展,克服不良情绪,高高兴兴的变成献血团队中的一员。在献血车上,将里面的温度调节到合适的温度,并将车辆上的窗口打开,时时刻刻保持车内空气清晰。献血车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备注饮料和饼干之类的食物,因为不可空腹献血,其次献血前小点心,使献血人员精神舒畅,并缓解血液的粘稠度,保障采血过程的通常进行。在某些时候,采血车上还应该配备音乐播放器或者电视机等缓解设备。献血车上的医护人员一定要保持衣冠整齐、精神充沛,尽可能地为献血人员提供优质的献血服务。在献血室内,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此外还一定要按照献血室的空间情况控制献血者的数量。并且持续观察献血人员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帮助,是献血工作顺利完

11、成。打造一个干净、优雅的献血条件,是献血人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的帮助献血者转移紧张情绪。3.2采血人员娴熟的操作技术除了要为献血人员提供良好的献血条件外,采血站的医护人员还应该具备高超的采血技术。所以,采血工作人员一定要强化采血理论知识及采血技能的学习,从而保障采血工作的顺畅完成。首先,当做献血者的面拆开采血设备,并立即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检验,检验其是否满足国家献血相关的规定,进而使得首次献血人员对采血设备的卫生性疑虑等到消除。在进行针管穿刺前,医护人员可以提醒紧张感十分强的献血者将头扭到另外一边,并主动与其进行沟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缓解其内心的恐惧感。在采血的过程中,一定

12、要尽可能的挑选较粗并且弹性好的针管,保障穿刺成功率,从而降低因为多次穿刺而给献血者带来的疼痛。总的来讲,采血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快、准、轻”,动作迅速、轻巧,态度良好,获得首次献血人员的高度信任,进而有效的环节他们内心的恐惧。此外,在献血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时刻提醒献血人员进行深呼吸、全身放松、转移注意力来减轻紧张感,从而保障献血人员在愉悦的过程中就完成了整个献血。假设需要进行再一次的穿刺,一定要想献血人员说清楚再一次穿刺的因素,并且征得其同意后才可以进行。采血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对献血者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支持和鼓励。3.3初次献血者献血前的心理护理在第一次献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产生一些紧

13、张、胆怯的心理,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给其更多的关爱和激励。第一,采学机构的服务人员时刻要以良好的仪态出现在献血者的面前,衣冠整齐、说话文明、亲切有爱。在引导首次献血者进行献血时,要充分的借助于心理护理学构建良好的护理员与献血者之间的关系。只有构建了优良的关系,才可以更好的把控献血者的心理变化,掌握其内心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能够更好的对献血人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除此之外,一定要让献血人员从心底里认识到其献血的行为是高尚的、受欢迎的,并且采血人员必定会用最好的采血技术为其采血。在献血之前,医护人员可以向首次献血者说明献血的具体流程,并邀请那些经常献血的人员对首次献血非常紧张的人员进行安慰、激励,从

14、而使其对首次献血产生的心理紧张感得到消除。对于首次献血人员来讲,其对相关的献血知识知道的非常少,因此,作为采血工作人员,一定要耐心的听取献血人员的心理感受,并且及时的对其心理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从而使其内心胆怯、紧张得到消除。另外要大力宣传献血法,给献血者讲明献血相关政策,使其能够对献血有一个更为深入、科学的认知;使献血人员明白,通常18周岁到55周岁的健康人群每半年可以进行一次献血,献血量通常为200毫升到400毫升之间,占全身血液总量的5%至10%左右,并不会对他们自身的健康产生干扰。正相反,适量的捐献血液还能够带来很多的好处,促进身体的健康,例如,进行适当的献血能够有效的防止血液粘滞性提

15、升,有利于献血者保持良好的精力。此外,在献血之前,还要告诉献血人员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允许饿肚子,不允许喝酒等。总的来讲,在接待首次献血人员过程中,接待护士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耐心去对待每一位献血者,并为其提供优质的献血护理。3.4初次献血者献血时的心理护理因为初次无偿献血者90%为年轻,对疼痛比较敏感,所以采血人员在采皿过程中要选择弹性好、粗大的血管,一般选择肘正中或贵要静脉进行穿刺,动作应做到快而准,保证穿刺一次成功,缩短采血时间,减少献血者的疼痛,防止出现多次穿刺而给献血者带来伤害刺激,提升首次献血人员对采血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在进行采血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尽可能与献血人员

16、进行深度的谈话,态度和蔼、诚恳,从献血人员在整个采血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轻轻松松的完成采血工作,杜绝出现由于采血时间过长而提升献血反应的产生概率。假设在献血过程中出现采血不顺畅的情况,采血工作这一定要及时与亲切、和蔼的态度与献血人员交谈,将其集中在献血上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从而给予献血者最大的激励。针对那些极容易出现紧张感的献血人员,医护人员一定要适中保持良好的态度,积极地对其进行心理沟通,和他交流,语言和蔼,并告诉他保持深呼吸,转移注意力,调节心理状态,从而保持身体、精神上的轻松愉悦,最终使其在没有感觉的状况下就完成了首次献血工作。在采血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时刻关注献血人

17、员的脸部神情、心理等变化状况,因为献血反应任何时间段都有可能产生,尤其是在采血的过程中。献血反应较轻者,通常出现在首次献血中,对于这部分献血人群,医护人员可以在采血的过程中给予激励,尤其是在准备抽血的时候给予他们更大的自信心,进行必要的、和蔼的心理疏导,借助于轻松愉悦的主题,转移注意力,减缓献血人员的胆怯感,从而使献血者在整个的献血过程中保持放松。对于献血反应,在首次献血过程中经常出现,因此,工作人员在面对这种情况是,第一要保持高度的冷清减轻献血人员的心理思绪,尽量使其保持心情舒畅,耐心讲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因素,此外,对于心理护理诱发的献血反应通常没有必须进行特别的护理,然而护理人员一定要在采血

18、的过程中高度关注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呕吐、脸色发白等,此时就要立即停机采血,让献血人员适度休息,并让专业的护理人员对献血者进行心理疏导,说明产生这些反应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反应,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影响着献血的全过程,采血人员的一举一动都要给献血者以安全的暗示与保证,务必做到多观察、多检查、多问候、尽早发现、尽早处理,让献血人员从心底里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贴心和关注。3.5初次献血者献血后的心理护理采血人员采血完毕后,嘱献血者正确姿势按压穿刺处,绑上弹力绷带后嘱其2小时候解开绷带,不要局部揉捏穿刺处,12h后取下创口贴,4h内需多喝些水,24h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熬夜、等。在原

19、来的献血的位置休息一下,在缓慢起身,然后,医护人员一定要积极主动向询问献血人员的情况,假设献血后,献血人员感到身体难受,就一定要尽早的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且在处理中一定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向其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良反应,打破献血人员出现这种情况后所产生的的害怕感,另外,还要告知其献血后身体感到疲倦或者犯困都是正常的现象,只需要按照正常的饮食方式就可以,没必要加强营养等。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叮嘱献血者休息一段时间,待身体没有任何的不良状况后在回去,并告诉献血人员对其登记的相关信息、检查结果都会严密保管,打消献血者是否隐私会被泄露出去的疑问。对于献血者应该建立回访机制,并且在献血人员生日等

20、特殊日期用短信问候的方式对其表示感谢和支持,使其能够不断的感受到献血机构对其的关系与爱护。医护者一定要用诚恳的态度,感谢献血人员的献血高尚情怀,激励其下一次继续献血,并告诉他进行定量的献血行为不会给他的健康造成伤害,反而会给其血液机能带来好处,最终,为首次献血人员再一次献血奠定坚实的感情基础。5 小结 首次献血人员有与各种因素,例如对献血会有害怕心理、对献血注意点认识不清等等,都有可能造成献血者会产生放弃献血思想,或者造成献血反应,因此,对于献血过程中的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作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借助于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的作用,能够使得首次献血达成率大大提升、并使得献血过程产生不良反应现象大大降低。借助于护理学的相关知识,更好的服务于血线工作,既能够保障献血工作的顺利完成,有能够使得首次献血人员的心理障碍得到缓解,从而促进献血过程的通常。因此,采血站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与首次献血人员进行友好的沟通,按照每个献血人员的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的疏导措施,从而使其能够从心底里感受到医护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