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教案(4篇)_第1页
《摇篮曲》教案(4篇)_第2页
《摇篮曲》教案(4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摇篮曲教案(4篇)摇篮曲音乐教案 篇一 活动设计背景 班上的孩子喜爱玩过家家的嬉戏,常常几个孩子在一起扮演角色互动,依据幼儿的喜爱开设这节音乐课,让幼儿体会妈妈对宝宝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美丽舒适的旋律和亲切深情的情感,体会其中包含的妈妈对宝宝的爱。 2、学习用轻柔的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鼓舞幼儿大胆仿编儿歌,依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心情,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教学重点、难点 孩子能够用美丽的声音进展演唱,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活动预备 1、自制大夜景图一张 2、课件 活动过程 1、复习舞

2、蹈欢乐的小猪,调动幼儿开心的心情。 2、观赏摇篮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性质。 刚刚小朋友们跳的欢乐小猪真好看,你们跳欢乐小猪时是什么心情呀?(欢乐,快乐) 嘘:小朋友们听,谁在睡觉呢? 出示课件 小宝宝在睡觉呢!小宝宝睡觉时要听到我们这么吵,肯定睡不着了,那睡觉的时候应当听什么样的音乐呢?(幼儿自由答复) 小结:睡觉时应当听悠美的,舒适的,舒缓的音乐。 应当听摇篮曲 幼儿观赏摇篮曲,出示夜景图。 小结: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3、幼儿学唱歌曲摇篮曲 请幼儿跟教师完整学说歌词一遍,跟着节奏说歌词一遍。 完整学唱歌曲,利用图片帮忙幼儿记忆歌

3、词。 4、小结:小朋友唱的真好,今日我们学习了一首摇篮曲,其实摇篮曲不止是这一首,还有很多风格不同的摇篮曲,特别特别好听,小朋友想听吗? 5、音乐观赏东北民歌摇篮曲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观赏感知摇篮曲。 改良:第一次范唱时拍手简单分散留意力,宁静的听能记住歌词,带要求听。 个别幼儿没有关注到。 摇篮曲音乐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观赏感受摇篮曲轻柔、美丽、舒缓的特点。 2、鼓舞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4、启发幼儿根据原歌词的构造,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重难点: 观赏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语言的表达活动预备:课件、娃娃若

4、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今日我给小朋友请来了美丽的宝宝。你的眼睛在宝宝身上看到了些什么呢? 2星星宝宝很淘气,眨着他们的亮眼睛,怎么也不睡觉。月亮妈妈很焦急,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忙妈妈吗? 二观赏感受音乐 1月亮妈妈请来音乐姐姐帮助。音乐姐姐带来一首奇妙的摇篮曲,星星宝宝听着听着,很快睡着了。 2星星睡着了,音乐姐姐问:小朋友们,你听了觉得怎么样? 3摇篮曲的本事真大,我们一起请音乐姐姐也给我们听听,好吗? 三动作表演 1(婴儿的哭声)哎呀,小宝宝哭了。这可怎么办呀? 2我们小时侯和星星宝宝一样很顽皮,哭着不睡觉,这时,你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你知道吗? 3请你们来当爸爸妈妈,

5、看谁最先使你的宝宝睡着。(动作轻轻的) 4幼儿随音乐自由动作。 四延长 1小宝宝听着摇篮曲睡着了,可是,爸爸妈妈却始终抱着宝宝,他们可真辛苦!宝宝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2伴着音乐,幼儿进展表达。 活动反思: 在小班上学期我想让孩子接触到比拟典型的曲子,例如摇篮曲、进展曲等,让他们初步了解音乐有不同的类型,在音乐的活动中能够有稍深一点的探究。 而在这节活动中,我们发觉:孩子能够辨别什么样的曲子才是适合睡觉的曲子,而小班的幼儿也特殊简单进入情境,能用入境的语言、动作带娃娃睡觉。活动的目标很简单达成。 缺乏的是在环节的设置上还不够流畅,哄娃娃睡觉的时候想轻柔的语言、动作和情景有些不匹配,最好在孩

6、子自然地抱娃娃听音乐入睡地时候观看他们的自然表现,在之后的环节中加以提炼。 摇篮曲音乐教案 篇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赏舒伯特和莫扎特的摇篮曲,让学生感受摇篮曲平稳、美丽、抒情的音乐形象,体会哄宝宝睡觉时的美妙情感,了解国外优秀摇篮曲作品。 2通过观赏轻音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描绘的各种钟表及钟表店里喧闹的情景和轻松、开心的音乐心情,体会钟表匠劳动时的欢快心情,领会世界描绘性标题音乐的杰作。 3指导学生用宁静、甜蜜的歌声,气息连贯地唱好我的小宝宝;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心情热闹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在集体表演中体会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与心情。进一步感受外国优秀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拓宽音

7、乐文化视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听、议议、玩玩、唱唱、演演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形象,体会外国优秀音乐作品的内涵,理解多元文化。 2通过创编咪咪摇篮曲,指导学生学会用各种动作制造编摇篮,并用d、r、m或d、m、s创编简洁的摇篮曲旋律,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3指导学生用吉达巴、恰恰恰、迪斯科等不同节奏,随音乐自由做律动,进一步感受外国音乐艺术的魅力。 【学问与技能】 1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感知“do”、“re”,并唱准上行、下行音阶的唱名。 2通过音乐嬉戏圆圈、方块和三角、音响故事欢乐的早晨、律动叮咚圆舞曲等来培育学生的即兴制造力量与相互协作的力量。 第三单元课时建议 第五课

8、建议用4-5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观赏摇篮曲;律动多彩的摇篮。 其次教时:玩小猴造楼,熟悉do 、re;日本儿童嬉戏圆圈、方块和三角。 第三教是:唱我的小宝宝;稳固do 、re两音。 第四教时:创咪咪摇篮曲;拓展摇篮曲。 第六课建议用4-5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观赏在钟表店里;创编情景式表演。 其次教时:玩玩小猴造楼四;用吉达巴等节奏律动;叮咚圆舞曲。 第三教是:唱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稳固唱名;跳跳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第四教时:创编音响故事欢乐的早晨。 音乐乐园建议用1-2教时 第三单元 外国小曲 第五课 听摇篮曲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其次学期第三单元第五课,主要教学内容

9、是观赏摇篮曲,感受摇篮曲的音乐形象。奥地利闻名作曲家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是一首四四拍,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这首观赏曲旋律平稳、美丽、抒情。歌词亲切、感人,形象地描绘了妈妈轻轻摇着摇篮,催宝宝快快入睡的情景。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要想实现音乐观赏目标,必需遵从听觉领先,动觉切入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本课观赏教学中,我注意培育学生良好的观赏习惯,每一次倾听都有明确的目标,从对摇篮曲形成初步印象听出歌词大意、分清乐句哼唱旋律与歌词动一动表现乐曲拓展。层层铺垫、步步加深, 帮忙学生更好地感受摇篮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教学内容】 1、 观赏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 2、 律

10、动多彩的摇篮 3、 拓展观赏莫扎特作曲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摇篮曲,使学生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境,从而唤起对儿时的美妙憧憬,深切地体会到母爱的暖和,了解异国多元音乐文化。 2让学生在听听、想想、议议、唱唱、玩玩的活动中,感受摇篮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指导学生学会用动作以及声音等方式表现自己对摇篮曲的感受。 3通过拓展观赏中外不同的摇篮曲,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摇篮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归纳出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观赏摇篮曲,感受乐曲的心情 2归纳出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听着歌曲摇啊摇律动进教室 二、观赏导入 1、复习用上海方言朗读摇啊摇歌词 2、复习用上海方言演

11、唱童谣摇啊摇 说明: 通过对上海童谣摇啊摇的复习,以旧带新。从回忆外乡的摇篮曲自然地过渡到对外国摇篮曲的观赏,使学生更简单地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三、观赏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 (一)初听 1、初步感受乐曲的心情,想象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说明: 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喜爱的姿态,闭上眼睛来悄悄地观赏,培育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 2、说说感受 (二) 复听 1、 了解歌词内容 2、 听出乐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三)唱一唱 1哼唱摇篮曲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有感情地学唱摇篮曲 说明: 通过以上环节帮忙学生更好地观赏舒伯特的摇篮曲,理解乐曲的音乐形象与心情,进一步培育学生观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四)动

12、一动 1、 听着摇篮曲音乐分角色做做哄宝宝睡觉的动作 2、 跟着音乐创设各种摇篮做做律动多彩的摇篮 3、 组合律动 说明: 在动的过程中,可创设情景:星星、月亮、晚风婆婆、花、草等,并结合多彩的摇篮自由创作各种摇篮造型,边哼唱边摇宝宝入睡,在身临其境中表现自己对摇篮曲的感受。 四、拓展 1观赏莫扎特作曲的摇篮曲。 2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书籍、传播媒体、音响资料、询问他人等途径来收集中外有关摇篮曲的文字或音响资料,下节课在课堂中展现沟通。 说明: 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进一步感受摇篮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并且激发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学习, 加深对摇篮曲题材的理解,丰富有关摇篮曲的音乐学问,最终归纳出摇篮

13、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反思】 本节观赏课遵从了“听觉领先,动觉切入”的先进音乐教学理念,对每一次倾听都提出了恰当、明确的要求,教学铺垫层层递进,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摇篮曲美丽动人的音乐形象,唤起了对儿时的美妙遐想,理解了多元文化,并养成了的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动觉切入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来体会母亲哄宝宝睡觉时的心情和当时宝宝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用各种动作或道具来搭建摇篮进展多彩的摇篮的律动;再将两者结合起来,创设相宜的情境,进展组合表演。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摇篮曲所表达的意境和心情, 顺当地解决了本堂课的重点难点 ,再现了月光下,慈祥的妈妈轻轻摇着摇篮,催宝宝快快

14、入睡的动人情景。架起了与世界其他不同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之间的桥梁,帮忙学生树立了公平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幼儿园大班摇篮曲教案 篇四 动作建议: 1、A段八拍一个乐句,乐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动作,后四拍则变一个造型。 2、教师在B段中的示范动作尽量要美丽。用教师自己的体态去感染孩子。 3、教师B段音乐中,做前、后、左转、右转吊线示意,教师鼓舞幼儿理解后应尽快按示意的方向变化身体位置和姿态。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欢乐。 2、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把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3、倾听音乐,依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15、。 【活动预备】 1、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2、幼儿有过放风筝的阅历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殊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看) 教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依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看并发觉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教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l)连续叙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拘束飞行,这些风筝都很聪慧,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仿照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嬉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嬉戏1-2遍。 (2)教师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