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知识讲座培训课件_第1页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培训课件_第2页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培训课件_第3页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培训课件_第4页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中医养生知识讲座WHO组成健康四要素父母遗传15%社会自然环境17%个人生活方式60%医疗条件8%2中医养生知识讲座WHO组成健康四要素2中医养生知识讲座我国前四位死亡原因第一位.第二位第四位车祸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第三位.3中医养生知识讲座我国前四位死亡原因第一位.第二位第四位车祸感染性疾病心脑血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怎样才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4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4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怎样生活得没有心理和生理的疾病,具有生理的健康和内心的幸福感。5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怎样

2、生活得没有心理和生怎样才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命取决于自己6中医养生知识讲座怎样才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命取决于自己6中医养生知识讲什么是养生“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生”:生命、生存、生长养生:保养生命,养护生命【靈樞 本神論】: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7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什么是养生“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7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中医养生的优势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养生、辨证养生、综合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谐适度体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英国学者李约瑟适应范围广泛终身养生

3、、男女老少流布于儒释道医等诸子百家文库中。不仅与医疗有关,还与家庭、伦理、教育等社会学广泛联系涉及现代科学中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等8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中医养生的优势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养生、辨证养生、综合养生中医认为养生的实质 形体不蔽,精神不散。养生的核心 调和阴阳,平衡阴阳养生的原则 协调脏腑、保阳益阴; 畅通经络、调和气血; 清静养神、节欲保精; 调息养气、持之以恒。9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中医认为养生的实质 形体不蔽,精神不散。9中医养生知识讲养生内容 情志养生 心理养生 饮食养生 起居养生 运动养生 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10中医养生知识讲座养生内容

4、情志养生 心理养生10中医养 一、情志养生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情志调摄对于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 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 11中医养生知识讲座 一、情志养生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 调养心神的方法清静养神:少私寡欲

5、,凝神剑思、抑目静耳,重视道德修养。开朗乐观: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保持心理平衡: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身心健康。 12中医养生知识讲座 调养心神的方法清静养神:少私寡欲,凝神剑思、抑目静耳,重 调节异常情志的方法 1. 节制法 戒怒 宠辱不惊 2. 宣泄法 倾诉 记日记 高歌 痛哭 3. 转移法 增加有益心身健康的兴趣,寻找精神寄托,怡养心志,舒畅情怀。如音乐欣赏,书法绘画,种花养鸟,弈棋垂钓及外出旅游等 4. 情志相胜 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13中医养生知识讲座 调节异常情志的方法 1. 节制法 戒怒

6、宠辱不惊13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二、心理养生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专家预计: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14中医养生知识讲座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饮食,饮食与人类的健康密切有关。合理科学的饮食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养生的重要内容。三、饮食养生15中医养生知识讲座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三、饮食养生1药食同源:黄帝内经

7、中就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孙思邈: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三、饮食养生16中医养生知识讲座药食同源: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高血压“茶疗”十法菊花茶山楂茶莲子心茶槐花茶玉米须茶首乌茶桑寄生茶决明子茶葛根茶荷叶茶坚持药物治疗中药泡茶17中医养生知识讲座高血压“茶疗”十法菊花茶山楂茶莲子心茶槐花茶玉米须茶首乌茶桑1. 全面膳食 合理搭配2. 饮食有节 注意禁忌3. 因人因时 辨证用膳饮食养生原则18中医养生知识讲座1. 全面膳食 合理搭配饮食养生原则18中医养生知识讲座饮食养生原则全面膳食 合理搭配全面膳食素问

8、脏气法时论中就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19中医养生知识讲座饮食养生原则全面膳食 合理搭配全面膳食19中医养生知识讲合理搭配谨和五味寒热适宜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西红柿大蒜饮食养生原则全面膳食 合理搭配20中医养生知识讲座合理搭配西红柿大蒜饮食养生原则全面膳食 合理搭配20中医中医养生知识讲座培训课件饮食禁忌:指有关食之“非所宜”的诸般情况。金匮要略中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 用相宜食味治病养病,谓之食养或食疗。而不相宜食品则禁之,谓之食禁或食忌,俗称“禁口”或叫“忌口”1.患病期间饮食禁忌;2.服药饮食禁忌

9、;3.孕期和产后饮食禁忌;4.忌食“发物”:发物会导致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应忌食。如茄子、木耳、猪头肉、鸡蛋等饮食养生原则饮食有节 注意禁忌22中医养生知识讲座饮食禁忌:饮食养生原则饮食有节 注意禁忌22中医养生知识讲饮食养生原则因人因时 辨证用膳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调节饮食:顺应四时,不同季节用不同食物养生。中医有五季、五色、五脏相对应。不时不吃,提倡吃应季的食物;要慎重食用反季节蔬菜,饮食不能标新立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春季顺生发之气宜食辛甘发散之品; 夏季宜食苦味助心制肺; 秋季宜收不宜散,故食酸收敛补肺,秋燥伤津液,饮食还应注意滋阴润肺; 冬季寒冷,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

10、高的膳食。23中医养生知识讲座饮食养生原则因人因时 辨证用膳不时不吃,提倡吃应季的食物;因时用膳因人用膳因地用膳因病用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七八分饱三四五顿食盐每人每天6克记住四句话饮食养生原则因人因时 辨证用膳24中医养生知识讲座有粗不甜七八三四食盐每人每天6克记住四句话饮食养生原则因四、起居养生1 起居规律 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2 劳逸适度 “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坐伤肉”3 科学睡眠 卧具适宜,睡姿正确,就寝定时,睡时充足4 衣着相宜 舒适合体,适时增减衣物,因时因人择衣,鞋帽适体5 二便通畅 睡眠禁忌:切忌七情过极;切忌多言;切忌饱食、饥饿;切忌大量饮水、浓茶、咖啡25

11、中医养生知识讲座四、起居养生1 起居规律 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睡眠禁忌:切五、运动养生运动养生是通过运动锻炼,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从而疏通经络、调和脏腑气血,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26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五、运动养生运动养生是通过运动锻炼,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运动养生三大要领:意守,调息,动形关键是意守,精神专注,才能呼吸均匀,引导气血周流全身内炼精神,外炼筋骨四肢,内外和谐,经络畅通,气血调和,使机体达到全面的锻炼。运动养生的要领27中医养生知识讲座运动养生三大要领:意守,调息,动形运动养生的要领27中医养生运动养生的原则 掌握要领,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因人因时而

12、异:肥胖者应以锻炼形体为主,如五禽戏,八段锦等;形瘦者以静功意守为主,如放松功,内养功,强壮功等。春季以活动筋骨为主,夏季以练气保津为主。28中医养生知识讲座运动养生的原则 掌握要领,28中医养生知识讲座 运动养生的形式传统的导引术,能活动躯体四肢以炼形,锻炼呼吸以炼气,并以意导气,气率血行,从而使周身气血恢复正常运行,病体得以康复。常见的有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最佳运动时间15:0021:00运动带来全面改善29中医养生知识讲座 运动养生的形式传统的导引术,能活动躯体四肢以炼形,锻炼最简单的运动最好的有氧运动:走路。步行锻炼,对调理血压、胆固醇、体重效果都很好。怎么步行最好呢?三个

13、字:三、五、七。“三”是每日走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是一个星期最少运动5次。“七”是运动不能满负荷,达到七成即可。 公式:心跳+年龄=170。比如50岁的人运动心跳为120次/分,70岁的人运动时心跳为100次/分为宜30中医养生知识讲座最简单的运动最好的有氧运动:走路。30中医养生知识讲座运动实施频率以每周35天较合适。如果疲劳不持续到第二天,每日都可以进行运动散步的最佳时间是晚饭后45分钟,此时热量消耗最大,减肥降脂效果最好。尽可能避开清晨和深夜时间以免扰乱身体节奏夏天要早睡早起,冬天不要早晨锻炼,应改为晚间锻炼步行的注意事项31中医养生知识讲座运动实施频率以每周35天较合适。如果疲劳不持续到第二天,每三个半分钟:醒后躺半分钟、活动四肢半分钟、床沿坐半分钟。三个半小时:早晨散步半小时、午睡半小时、晚饭后散步半小时。 一点建议32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三个半分钟:醒后躺半分钟、活动四肢半分钟、床沿坐半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