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真诚的希望和同学们度过愉快而充实的45分钟! 第三十七讲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第三十七讲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考点呈现考点112、郑和下西洋考点113、戚继光抗倭考点114、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考点115、郑成功收复台湾考点116、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考点呈现考点112、郑和下西洋考点解读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四大途径 2、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的表现、特点及其启示3、古代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代表人物4、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5、明清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特点 当堂训练考点解读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四大途径1、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2、通过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3、通过宗教传播的途径4、通过战争的途径
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四大途径1、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的表现1、汉朝: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即印度半岛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2、唐朝:对外贸易繁荣;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在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称中国人为“唐人”3、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4、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5、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
3、限制对外贸易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的表现1、汉朝: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1)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不但有东西陆路交通,而且已开通向东、向西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期,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其原因如下:其一,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如西夏。其二,陆上丝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陆上丝路位于我国西北,地处内陆,只能向西运输商品,而我国传统的外销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的产地都在东南沿海。陆路西运,远离产区,既不经济,又不方便。加之陆上丝路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越过葱岭和戈壁沙漠,风沙弥漫,行程艰巨,时间久,运费高
4、。其三,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对外贸易中丝织品占很大比例,而两宋时期陶瓷制品比重较大,易破碎,不适合于陆上长途运输。其四,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其以海运为主。其五,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如指南针的应用等。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1)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相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4)外贸促
5、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不管是陆路古代对外贸易的启示 1、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2、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4、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古代对外贸易的启示 1、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 古代促进中外友好
6、交往的代表人物 (1)张骞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从此,中国东方文明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 (2)鉴真唐代高僧,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长期居住,传播唐朝文化。 (3)玄奘唐代高僧,唐太宗时去天竺研究佛经,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4)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唐朝时来到中国学习,取名晁衡,与同时期的中国诗人李白、王维交往密切。 (5)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朝时来到中国,长期居住,回国后著有马可波罗行记。 (6)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联系。 (7)利玛窦明朝时来中国,带来欧洲科学技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古代促进中外友好交往
7、的代表人物 (1)张骞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1)1553年,葡萄牙占领中国的澳门。(2)明中后期,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和其他将领配合,共抗外族入侵,巩固海(3)荷兰殖民者占领中国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军入台,设台湾府,隶属福建(4)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并取得胜利。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双方边界问题。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1)1553年,葡萄牙占领中国的澳门明清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步落后于西欧各国,西方殖民者开始对中国殖民扩张和掠夺。如葡萄牙抢占澳门,荷兰入侵台湾,清军与沙俄的雅克萨战役;我国明清政府和人民面临着维护国家主权和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并进
8、行了英勇的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抗击沙俄;面对西方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我国封建统治阶级对外政策由开放交往趋向闭关保守。如清朝的禁海令;但这一时期也不乏友好的中外经济文化往来。如郑和下西洋;华侨的大批南下,对南洋的开发和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水利等方面的著作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给西方。明清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步l明朝时外来侵略势力与中国矛盾加剧的事件不包括 A葡萄牙殖民者强行租占澳门B日本倭寇经常骚扰我东南沿海地区C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D俄国取得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2下
9、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有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东南沿海地区1553年起葡萄牙殖民者逐渐将澳门作为暂居贸易地葡萄牙强行租占后明政府始终掌握澳门领土主权1621年明政府强制毁掉葡萄牙人擅自修筑的青州城ABCDl明朝时外来侵略势力与中国矛盾加剧的事件不包括3.明朝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现象是A开始了与非洲国家的友好交往B开始从国外引进农作物的新品种C开始与西方进行科技交流D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4郑和下西洋A加强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B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C带动了更多的华侨开发南洋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第37讲-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5明朝史书中记载的南洋是指今天的A东南亚地区 B南太平洋地区C印度洋沿岸地区D南沙群岛地区6尼布楚条约签定后,不再属于中国的地区是A库页岛 B雅克萨C瑷珲城 D尼布楚第37讲-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7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包括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与外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上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考核试卷
- 糕点烘焙店的品牌差异化考核试卷
- 篷布制造过程中的绿色生产与效率提升措施考核试卷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数字电子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市和平区名校2025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戏剧学院《书法书法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周庄初级中学2025年初三中考全真模拟卷(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3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招远市2025届初三适应性练习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广西辅警面试题库及答案
- 旅游行测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铁路调车综合实训铁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课件
- 加油站安全事故案例课件
- 无人机配送技术发展-全面剖析
-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
- 广东省江门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监理实施细则模板(信息化、软件工程)
- 2025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第二讲-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讲稿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Recycle 1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