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

2、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铁B氯气C氯化钠D二氧化碳2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若是纯净物,则不可能是A石灰石B二氧化碳C甲烷D金刚石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C收集氧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口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面包发霉C汽油挥发D钢铁生锈5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BCDX化学反应纯净物物理变化化合反应Y化合反应混合物化学变化氧化反应AABBC

3、CDD6菠萝酯(C11H12O3)学名苯氧乙酸烯丙酯,广泛用于饮料、糖果等食品工业下列关于菠萝酯化学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菠萝酯由26个原子构成B碳、氢、氧三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1:12:3C菠萝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D菠萝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可得到氧气,是因为水中溶有氧气B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对水造成污染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4、B20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从30降温到10其质量分数减小D10时,向50g水中加入乙可得65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0g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材燃烧B冰雪融化C湿衣服晾干D灯泡发光10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一端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橡皮塞内B给固体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地方固定加热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把导管浸入水面以下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1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

5、理性质的是A氖气作保护气B酒精作燃料C稀有气体作霓虹灯的填充气体D食品包装内充氮气12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B降低着火点C隔离可燃物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反应类型为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

6、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氧气从_(填“a”或“b”)端通入。(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如图中装置_(填字母序号)。14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400mL。实验步骤如下: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b.检查装置气密性;c.在集气瓶内加入50mL水,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d.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然后立即深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2)冷却至室

7、温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mL。说明实验成功。(3)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4)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 实验过程中可以不使用弹簧夹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C 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D 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15在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化学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_(写出该气体的一条化学性质)。(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填微粒符号,下同),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

8、是_。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写出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16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写装置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若要收集较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填写装置序号)。(3)用C装置收集氧气,要判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4)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细心的同学发现试管里的导管口缺少了一团棉花,放棉花的作用是_若同时采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则实验结束的时候应该_,否则水槽内的冷水

9、会倒流,导致试管破裂。(5)用装置F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固体药品放在有孔隔板上,长颈漏斗内加入液体药品,液体浸没固体时即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用止水夹夹紧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液面下降,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就会减慢或停止。其原因是_。(6)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7)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一氧化氮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据此我们推测出一氧化氮具有的性质是_(答出一点即可,但不可回答一氧化氮是一种气体)。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10、,每小题7分,共14分)17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与“非典”病毒类似,加强自身防护是抵御病毒的重要方法,过氧乙酸消毒液是常用的一种消毒剂,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过氧乙酸消毒液质量:500g化学式:C2H4O3含量:40%主要途径:消毒、杀菌使用方法:浸泡、喷雾、熏蒸等方法,用水稀释后使用注意事项:密封、避光、避热、不可与可燃物混合使用(1)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至0.1%)(2)若用10kg0.4%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喷雾消毒,需水的质量为_kg。18为防止碘缺乏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

11、,(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_(填“碘元素”或“碘单质”)。(2)计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计算结果保留到0.1%)。(4)若一个人一天从食盐中摄入的碘酸钾的质量为25.4mg,则进入人体的是碘元素是_mg(计算结果保留到0.1 m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空气中有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是工业上制氧气流程图:(1)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在蒸发的过程中_(填“氮气”或“氧气”)先被蒸发出来。这样制得的氧气是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从微粒的角度

12、分析,空气液化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正确;B、氯气属于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错误。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A。2、A【解析】根据是纯净物分析,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所以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详解】A、石灰石属于混合物,因为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不可能是混合物,故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因为可以是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甲烷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13、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因为可以是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属于单质,因为可以是单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3、C【解析】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A正确;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B正确;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C错误;D、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否则可能会收集的气体不纯,故D正确。故选:C。4、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

14、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详解】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面包发霉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黄曲霉素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汽油挥发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能生成新物质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5、D【解析】A. 化学反应包含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 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氧化反应只要有氧气参与就属于氧化反应,两者属于交叉关系,如木炭燃烧既属于化

15、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甲烷燃烧就不属于化合反应只属于氧化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只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D。6、A【解析】A、菠萝酯是由菠萝酯分子构成的,菠萝酯的每个分子是由11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菠萝酯的每个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选项A错误;B、菠萝酯的每个分子是由11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碳、氢、氧三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1123,选项B正确;C、菠萝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112+163=192,选项C正确;D、菠萝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5%,选项D正确。故选A。7、B【解析】A、电解水可得到氧气,是

16、因为水中含有氧元素,故A说法错误;B、海水、河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故B正确;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应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故C说法错误;D、水是宝贵的资源,应节约使用,故D说法错误。故选:B。8、D【解析】A、甲、乙的溶解度都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30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都为饱和溶液且溶解度相同,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错误;B、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甲、乙物质,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但是溶液不一

17、定饱和,故错误;C、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对于20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7%,所以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从30降温到10,其质量分数仍为10%,故错误;D、10时,向50g水中加入乙可得65g饱和溶液,该温度下50g水溶解了15g溶质,那么100g是就恰好溶解30g溶质,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0g,故错误。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

18、的。9、A【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木材燃烧 ,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冰雪融化、湿衣服晾干、灯泡发光,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10、C【解析】A、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一端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橡皮塞内,不符合题意;B、给固体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地方固定加热,不符合题意;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浸入水面以下,再用手握住试管,符合题意;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不符合题意。故选C。11、C【解析】A、氖气作保护气

19、,是因为氖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A错;B、酒精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C、稀有气体作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C错;D、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D错。故选C。12、C【解析】森林发生灭火时,砍出隔离带是常用灭火方法,其操作方法是距火势蔓延方向一段距离提前将一部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阻止火势继续蔓延,其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A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分解反应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

20、明氧气满了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a b F 【解析】(1)反应装置的选择主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固、固加热选择A装置,固、液不需要加热选择B或C;所以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选择A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由于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2)由于C装置中用的是注射器来添加过氧化氢溶液,所以能通过控制反应物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来控制反应速率。(3)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装置E进行“排空气法”

21、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较长的导管a进入,从下面向上将空气从较短的导管排出;若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由于氧气的密度小于水,因此要从较短的导管b通入,从上面向下将水从长管排出。(4)根据题意,由于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且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要用排水法收集。故选F。【点睛】熟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和注意事项等,是解题的关键;此外,本题的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14、 120 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 CD 【解析】(1)红磷在点燃条件下

22、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五分之一,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说明实验成功。(3)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4)A. 实验过程中要使用弹簧夹,避免红磷燃烧过程中水倒流进入集气瓶使红磷熄灭,说法错误;B. 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木炭,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使集气瓶内外没有气压差,说法错误;C. 该实验中集气瓶中约80%的气体剩余,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说法正确;D. 因为水不能充满集气瓶,说明空气中除去氧气外还含有其它物质,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说法正确。故填:CD。15、具有助燃性

23、H2 H、O 1:2 化合反应 【解析】(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和生成气体的性质可知,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所以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符号为:H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分别为:H、O;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该反应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16、长颈

24、漏斗 水槽 B或F C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装置内继续产生气体,导致压强增大,将液面向下压,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不易溶于水,能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解析】(1)标号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的仪器名称是水槽;(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块状的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或F;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较干燥的二氧化碳,收集装置是C;(3)用C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判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4)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在导管口放一团棉花,放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若同时采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则实验结束的时候应该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水槽内的冷水会倒流,导致试管破裂;(5)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