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金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2628题26甲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B12 C10D827青藏高原地区温度低主要是_辐射弱所导致的。A B C D28乙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 B c D参考答案:26.B 27.D 28.B2. 读以下四幅经纬网络图,关于图中处所在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新兴经济体国家 B都
2、有水稻种植业分布C都是人口净迁出国 D都有沙漠、草原分布参考答案:D3. “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大气圈A. B. C. D.参考答案:D4. 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下图为该区域1975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图,回答7-8题。7.该时段耕地布局总体呈现A.东进 B.南下C.西扩D.北上8.2000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A.土地沙化 B.耕地撂荒 C.退耕还草 D.自然灾害参考答案:7.C 8.C【知识点】本题考查读图
3、分析和草场保护。解析:7题,耕地布局总体特征呈现西扩的特点,所以C正确。8题,20002005年间耕地重心向东变化了,所以判定退耕还草,C正确。【思路点拨】判定图表要注意其变化趋势,再据其变化判定原因是高考的常见类型。本题较简单。5. 关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叙述正确的是A“三江”指长江、黄河、珠江 B “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C该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区 D该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上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就是考查一个基本概念“三江源”。是指位于青藏高原的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就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所以不应该答错的。6. 西红柿起源于秘鲁等国,秘鲁的安第斯山森林地带至今有大面积的野生西红柿分
4、布。下图为秘鲁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4. 由图文材料可以判断西红柿的习性是( )A. 喜温暖 B.喜湿热 C.需长于17 小时的日照 D.需腐殖质高的黑土25. 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从美国引进并大规模推广耐储运、产量高的西红柿品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西红柿( )A.产品主要转向了美国市场 B. 生产更多依赖温室大棚等设施C. 生产基地到市场距离加大 D. 北方消费南方生产的格局形成26. 近年来,新疆的高番茄素西红柿在国内各地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大,其主要原因有( )新疆高番茄素西红柿价格优势明显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我国交通条件和果蔬保鲜技术提高 新疆西红柿生产有日
5、温差大的优势A. B. C. D. 参考答案:24.A 25.C 26.C 7. 读右图,回答10-11题。10若在甲处有一天然港湾,则该港湾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多雨 C夏季多雨 D一月份寒冷干燥11若甲港的对面驶来一艘轮船,其桅杆上的旗帜飘向(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参考答案:10.B 11.A8. 2018年7月2日,京杭运河山东枣庄段因水位下降开始限航。完成下面小题。1. 该河段水位此次下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 取水增多 B. 蒸发加剧 C. 船舶增加 D. 持续干旱2. 该河段属于南水北调的A. 东线工程 B. 中线工程 C. 西线工程 D. 北线工程
6、参考答案:1. D 2. A1.取水增多为人为原因,不属于自然原因,故A错误;蒸发加剧会使径流减少,但不是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船舶增加不会导致水位下降,故C错误;7月初,夏季风对华北地区影响较小,降水少,而京杭运河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持续干旱导致径流减少,水位下降,故该题选D。2.南水北调分为三条调水线路,西线方案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段附近抽引长江水,沿京杭大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
7、津、北京,故该题选A。9. 我国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为冲积性黄土母质在海浸母质上沉淀而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当地发展了“上农下渔”农业模式,即挖土成塘,注水养鱼,堆土成台,在上耕作。下图示意该三角洲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和底层土壤盐碱状况和“上农下渔”的农业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关于该三角洲盐碱地的分布特征,正确的是( )A. 表层土壤含盐量低于底层含盐量 B. 灌木林含盐量高于乔木林含盐量C. 三角洲滩涂裸地底层含盐量最高 D. 一乔木林表层和底层含盐量差最大10. 台田的盐碱程度一般比普通农田低,其原因可能是( )A. 台田气温低,蒸发弱 B. 台田降水量大,利于排盐C. 台田地下
8、水埋藏较深 D. 台田土壤板结,盐分不易上升11. 限制该三角洲“上农下渔”模式大面积推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土壤 B. 地形 C. 水源 D. 热量参考答案:9. B 10. C 11. C【9题详解】据图得知,三角洲滩涂裸地表层土壤含盐量大于底层土壤含盐量,C错误;其他植被覆盖下的底层土壤含盐量比表层土壤含盐量高,A错误。灌木林和乔木林的含盐量对比得知,灌木林含盐量高于乔木林,B正确。不同地区含盐量差异看两曲线之间差距,其中草地的表层和底层含盐量差距最大,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与普通农田相比,台田气温和降水差异不大,A错误。相比普通农田,台田建设过程中人为加高台地的海拔,地
9、下水埋藏深度增加,蒸发减弱,缓解土地盐碱化,C正确。土壤板结不是影响土地含盐量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限制性因素是该地区发展农业最紧缺的因素,一旦给区域补足便能大面积推广该模式。该区域的土壤为冲积黄土,土层深厚,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该模式农业的发展,AB不符。该模式中鱼塘耗水量较大,而当地淡水资源短缺,所以水源限制了该模式大面积推广,C正确。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较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所以热量也不是制约区域农业模式推广的主因,D不符。故选C。【点睛】农业区位关键因素:(1)主要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完整、全面地列出。(2)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
10、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没有这种因素该农业就不可能在该区域分布。(3)限制性因素:类似于木桶原理的短板,其他条件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此条件为限制性因素。10. 右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14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Ab增强Bd增强Ce增强Dc增强15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aBb和fCcDd16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与这一现象相关的箭头字母是()AaBbCdDf参考答案:C D A11. 读下图,回答21-22题。21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BM为能源,N为技术 CM为技术,N为
11、资金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22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D带动乙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21.B 22.C12. 下图为“2014年末我国各省区老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以上人口数与1564岁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下列有关各地老年抚养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净迁出省区老年抚养比更高 B. 经济发达省区老年抚养比更低C. 西部经济地带的老年抚养比更小 D. 中部经济地带老年抚养比15%10. 江
12、苏省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这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 劳动力资源短缺 B. 社会负担加重C. 经济发展潜力削弱 D. 环境容量减小参考答案:9. D 10. B9. 各地老年抚养比的叙述中,人口净迁出省区老年抚养比一般较高,A错误。经济发达省区老年抚养比较高,B错误。西部经济地带的老年抚养比较高,C错误。图中老年抚养比大于15%的省位于东部和西部,中部经济地带老年抚养比1 D. 冬至日 P1参考答案:7. B 8. C 9. D7. 梭梭根区土壤水分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有树冠集水,无蒸腾作用消耗,B对。活着的树冠集水作用更强,A错。活着的树冠遮
13、荫效果好,C错。沙漠区,土壤没有硬化,D错。8. 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夏季枝叶茂盛,遮阴作用强,蒸发弱。春季枝叶稀疏,遮阴作用差,蒸发强,C对。融雪下渗或汇入径流,不是湿岛效应成因,A错。风沙不是湿岛成因,B错。降水少,不是主要因素,D错。9. 若北疆梭梭树正午影长与树高的比值为P,北疆纬度在43N-48N之间,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则春秋分日 P可能大于1或小于1或等于1 ,A错。 夏至日 P小于1 ,B、C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 P1,D对。14. 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
14、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连作12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沙化 土壤酸化 土壤盐碱化 土壤有机质减少A. B. C. D. 10. 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及时深耕土壤 采用滴灌技术 适量掺沙改造 增施有机肥料A. B. C. D. 11. 该地最可能位于A. 珠江三角洲B. 太湖平原C. 华北平原D. 塔里木盆地参考答案:9. C 10. B 11. C9.读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连作12年时,大棚内表层0-40cm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大棚内表层0-20cm土壤的PH值减小到小于7,使土壤呈酸性,
15、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和有机质减少,C正确。10.读图可知,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致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土壤有机质减少可增施有机肥故,B正确。11.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表层土壤(0-20cm)刚耕作1年时呈碱性,说明当地土壤呈碱性,可能位于北方地区,排除A、B项,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排除D项,塔里木盆地中有机质含量低的荒漠土,故选C。15. 图6是我国双季稻(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图。下列描述符合双季稻种植区特点的是 A形成双季稻种植区的主要因素是饮食习惯B
16、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是受地形影响CN界线内种植双季稻的主要有利条件是光照充足D对双季稻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寒潮参考答案:B【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作物种植影响因素和自然灾害。解析:双季稻种植分布在我国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的地区,所以形成双季稻种植区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错误;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是受云贵高原影响,海拔较高,热量较低,B正确;N界线内种植双季稻的主要有利条件是热量充足,而不是光照充足,C错误;双季稻生产区域受寒潮影响较小,D错误。【思路点拨】考虑纬度和地形因素是解本题的关键。16.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1-2题。 1.
17、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B.鸟类C.两栖类D.鱼类2.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中生代C.元古代D.新生代参考答案:1.D; 2.B1.本题主要考査生物出现时间的判断,考査学生知识的识记能力。由图可知,由古生代到新生代时间是由早到晚,鱼类最早出现在古生代,出现时间早于爬行类、鸟类和两栖类。故D项正确。2.本题主要考査不同地质年代爬行动物物种数量的判断,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古生代爬行类动物物种少;元古代属于动物孕育期,出现的是海生藻类;新生代爬行类动物物种较少;中生代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故B项正确。17. 20082009年冬春季节,我国部分地区
18、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干旱读图“部分地区旱情分布示意图”,回答中、重旱区域旱情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 B属于暖温带,蒸发旺盛 C气候异常导致降水偏少、气温偏高 D上游大量用水导致下游河流断流参考答案:C18. 等风速线是近地面风速相等各点的连线。读中国及其附近地区的某日18时近地面等风速线图(单位:千米/时),读下图完成3-4题。3此时影响我国南方大陆地区气压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A弱高压 晴朗 B强高压 阴雨C强低压 阴雨 D弱低压 阴雨 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获知( )A此时台湾海峡的主要风向可能是偏北风B等风速线密集的地方就是等压线密集的地方C等风速线的走向与等压线的
19、走向相一致D青藏高原风力较大的原因是气温低参考答案:3.A 4.A解析:3.【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天气系统及控制下的天气特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单一气团或高压控制下,天气稳定,干燥晴朗。根据材料信息,18时,海洋温度应高于陆地温度,吹陆风;再根据图中信息,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没有风速等值线,说明风速小,乃至无风,天气晴朗,二者结合,说明陆地为高压,B、C、D错误,故A正确。4.【考点】本题旨在考查风速、风向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3题分析可知,陆地上为高压,台湾海峡的风是由陆地吹来,受地转偏
20、向力的影响,应为偏北风, A正确;等风速线密集说明风速变化大,等压线密集说明气压差大,等风速线与等压线二者没什么关系,走向也不可能一致,B、C错误,青藏高原风力较大的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大,D错误,故A正确。19.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今后510年,我国将以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据此回答山西省、陕西省都是我国煤炭能源丰富的省区,两省区共同的地理特征是A最主要的生态问题都是土地荒漠化问题 B两省区全部属于外流区域C秦岭横穿两省区南部 D省会城市都
21、位于地堑中参考答案:D20. 河床中的岩石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壶穴示意图19. 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 )A. 河湾地段 B. 基岩松软C. 裂隙发育 D. 岩性一致20. 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其( )A. 水质洁净 B. 稳定半封闭C. 光照充足 D. 水温较高参考答案:19. C 20. B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裂隙发育。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
22、物,主要是因壶穴很深,水量稳定半封闭,营养物质丰富。【19题详解】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裂隙发育,C对。河湾地段形成的是凹岸,A错。基岩松软、岩性一致,河床受侵蚀程度相同,不是形成壶穴的原因,B、D错。【20题详解】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壶穴很深,水量稳定半封闭,营养物质丰富,B对。水质与河流水质相同,A错。与河道中其它区域相比,光照应较弱,水温较低,C、D错。21. 重庆市是著名的“山城”。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图中中部的深色区域是渝中组团。据此完成下列
23、各题。 12. 影响重庆市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交通13. 重庆市渝中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A. 上班 B. 探亲 C. 购物 D. 回家14. 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97%,这是因为北碚组团 配套设施完善对外交通便利远离中部组团职住基本平衡A. B. C. D. 参考答案:12. A 13. D 14. B重庆是“山城”,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城市功能区分散在山谷中,聚落形态是组团式,主要因素是地形。大部分居民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并不在同一组团内,回家跨组团出行占跨组团出行总量一半以上。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97%,主要是组团配套设施完善。1
24、2. 重庆是“山城”,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城市功能区分散在山谷中,聚落形态是组团式。影响重庆市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对。气候、水源、交通不是城市功能区分散的主要因素,B、C、D错。13. 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是组团式,大部分居民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并不在同一组团内,回家跨组团出行占跨组团出行总量一半以上。重庆市渝中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回家,D对。上班、探亲、购物出行占比重小,不是主要目的,A、B、C错。14. 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97%,这是因为北碚组团配套设施完善,对。对外交通不便利,出行主要在组团内部,错。远离中部组团,导致内部出行比重大,对。职住基本平衡,减少了跨组
25、团出行 ,对。B对,A、C、D错。22. 读我国某地航拍3D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29. 这种景观地貌的成因是A. 冰川侵蚀B. 流水溶蚀C. 火山活动D. 变质作用30. 图中标注有三种地貌种类,按照其形成顺序依次是A. 峰丛孤峰峰林B. 峰从峰林孤峰C. 孤峰峰丛峰林D. 峰林孤峰峰从参考答案:29. B 30. B【29题详解】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广西省),且孤峰,峰林,峰丛为地上喀斯特地貌,故B正确。【30题详解】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其中峰丛是底部基坐相连的石峰,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而形成。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
26、分布在岩溶盆地中。故B正确。23. 下图是某地区的卫星云图1.图示天气系统在该地区的多发月份是A13月份 B57月份C68月份 D710月份2.此时甲点地面正处于A晴好天气 B干冷天气C强降雨天气 D霜冻天气参考答案:1.A 2.C24. 读“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图”(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完成12题。1图中反映的地质灾害主要是A地震、滑坡 B滑坡、泥石流C台风、泥石流 D地震、台风2图中台风路径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B台风路径处多山地丘陵C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D台风路径处植被破坏严重参考答案:1B 2A25. 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
27、的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B大量引入湖河水灌溉C湖泊沿岸植被被破坏 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6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气候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参考答案:5.B 6.C26. 下图为某地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刻夜半球范围,斜线区域加上灰色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不久的T2时刻夜半球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T1时刻,世界标准时为 ( )A. 12月22日21:00 B. 12月22日3:00 C. 6月22日3:00
28、 D. 6月23日21:008. T1至T2期间 ( )A. 北京昼长缩短 B. 纽约日出东北 C. 莫斯科正午影长缩短 D. 地球公转变慢参考答案:7.B 8.C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7题详解】图中中心为南极大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虚线为南极圈,T1时刻,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日期为12月22日,根据图中经度的变化,黑夜的中央为45W,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北京时间比45早11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11:00。故选B。【8题详解】T1至T2期间,南极附近极昼范围缩小,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北京昼长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29、悉尼位于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南,故B不符合题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银川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正午影长缩短,C正确;T1至T2期间大致为12月22日之后的一段时间,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故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 判断题(共10分)27. 为发展旅游业,某地政府在9月20 日至24日隆重推出“双龙戏珠”节,该地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候,可见到太阳徐徐从鞍部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奇观.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132题:31.该山脉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32.下列时段,还可以观赏到“双龙戏珠”的
30、是( )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 D.立秋前后参考答案:C A28.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参考答案:B29. 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高山雪线不断下降。参考答案:B三、 综合题(共38分)30. 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是西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26分) 材料一:德国简图-材料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1)德国的地势特征为 ;莱茵河是一条重要的河流,其流量丰富, 流量的季节变化 ,流速 ,航运便利。(6分)(2)鲁尔工业区的海拨大部分在 以下,影响该区钢铁工业布局的主导区 位因素是
31、 ,博特罗普和马尔以 工业为主。鲁尔区是一个城市集聚区,城市主要沿 分布。(8分)(3)北德平原地势低平,地表物质以冰碛物为主,乳畜业发达,但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简要说明北德平原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自然原因。(6分)(4)鲁尔区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导致大气污染严重,经过整治,现今鲁尔区头上是一片蓝天。为了改善大气质量,在工业生产中,鲁尔区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参考答案:(1)(每空2分,满分6分)南高北低;小;小(缓慢)。(2)(每空2分,满分8分)200米;能源(动力);石油加工;铁路。(3)(每点2分,满分共6分)北德平原气候温凉(夏季凉爽),多雨潮湿(全年降水均匀),日照少,
32、土壤比较贫瘠,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和成熟。(4)(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合理答案,酌情给分,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满分共6分)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对工业企业实施减排改造);对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推广清洁生产)解析:(1)从图中海拔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德国的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莱茵河流域位于西欧平原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所以河流流量丰富, 流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缓慢。(2)从图中可以看出鲁尔工业区的海拨大部分在200米以下;鲁尔区附近有丰富的煤矿,其布局主要考虑是能源(动力)因素。从材料二中,可以看
33、出博特罗普和马尔以石油加工为主;鲁尔区的城市主要沿铁路分布。(3)本题主要抓住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来分析。北德平原气候温凉(夏季凉爽),多雨潮湿(全年降水均匀),日照少,另外土壤土壤比较贫瘠,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和成熟。(4)传统工业区的改造主要从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和优化能源结构两个方面着手,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推广清洁生产,进行综合治理环境。【思路点拨】传统工业区相关知识点是考试常考的热点内容之一,要注意总结和灵活应用。本题整体难度不大。补充:鲁尔区 东北老工业基地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钢铁、煤炭、石化、汽车、造船、机
34、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压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大力发展大庆石化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保障便利的交通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形地势特征判断、河流水文特征判读、工业布局、农业种植分析及传统工业区改造措施。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人参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它喜寒冷、湿润气候,忌强光直射,对土壤要求严格,宜在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
35、、腐殖质壤土生长。普通园子参生长6年采收,林下参生长8-9年来收,野山参生养15年以上采收,并且人参种植地需要20-30年培育才可再次种植。我国野生人参原来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古称辽参)和河北、山西(古称上党参)(如下图所示)。我国人参产量和产值存在巨大脱节。2010年我国人参产值占全球产值的10% -20%,而韩国人参的产量仅有我国的1015,但产值却是我国的近3.5倍。韩国人参产品原料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加工后出口到欧美、东南亚,同时大量返销中国。(1)简述山西、河北等地的野生人参早已绝迹的原因。(4分)(2)分析目前我国人参产地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区的原因。(8分)(3)从土地的角
36、度说明人参珍贵的原因。(4分)(4)从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出发,评价当前我国人参生产状况,并提出发展建议。(8分)参考答案:(1)由于过度采挖,资源枯竭;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每点2分,共4分)(2)长白山地处温带和湿润区,气候寒冷、湿润,宜人参种植;森林生态环境优良,利于人参生长;、山地土壤肥沃、透水性好;种植人参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每点2分,共8分)(3)由于人参适宜生长土地较少;并且人参种植地需要20-30年墙有才可再次种植,更新周期称气廊耐人参产量小(每点2分,共4分)(4)当前人参生产状况:高产量,低产值,且以原材料形式大量廉价出口。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7、。(1)说明西南茶区茶树品种丰富自然原因。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如下图所示。(2)从自然方面列举古代马帮运送茶叶到西藏地区会遇到哪些困难?普洱茶和普洱咖啡,这两张代表东西文化的名片,一个内蕴中国文化一个传递西洋文明,普洱人通过茶马古道将普洱茶文化远播海外的时候,来自西方世界的咖啡则开始引领普洱的另一场革命。(3)从市场角度分析普洱市咖啡生产的不利条件。参考答案:(1)纬度跨度大,地跨热带、亚热带;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纬度较低且为季风气候,水热充足。(2)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不便运输;多暴雨、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高原地区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等。(3)我国大部分居民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国内市场相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建筑光伏逆变器租赁与智能电网接入服务合同
- 保险理赔债务结算确认及赔付期限协议
- 新版gsp计算机培训试题及答案
-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与考核协议
- 抖音短视频内容营销代运营与IP孵化合作协议书
- 校招英文结构化面试题目及答案
- 婚内忠诚协议附件清单制作及效力鉴定合同
- 工业机器人编程教育与科研合作合同
- 生物医药研发团队组建与培训咨询合同
- 校招小学音乐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陕西省八年级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高分子化学材料结构与性能试题及答案
-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客服质检管理竞聘述职报告
- 2025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含解析)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4 Things we enjoy Unit 12 The ugly duckling第1课时教学实录 牛津沪教版(三起)
- 2025年煤化工主要设备一览及工作原理等分析
- ICU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 中外教育史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泰山学院
-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遵守培训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