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DR院内感染诊疗思路MDR院内感染诊疗思路MDR院内感染诊疗思路MDR院内感染诊疗思路MDR院内感染诊疗思路MDR院内感染诊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11年,世界卫生日主题为”抵御耐药性”2在全球范围内,“”耐药已成为导致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1“”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但当前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逐渐减缓,未来可能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3新药数量1983-19871988-19921993-19971998-20022003-20071. . 2008; 197:1079812. 3. . 2009; 48:11222022/10/3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11年,世界卫生日主题为”抵
2、我国耐药形式严峻我国,“”耐药菌株检出率高检出率(%)产大肠埃希菌产肺炎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在菌中的检出率朱德妹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32022/10/3我国耐药形式严峻我国,“”耐药菌株检出率高检出率(%)产大肠我国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年份参加实验室监测株数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2005年8227741524466.9753033.12006年12338112306268.21074931.82007年12360012363765.71236434.32008年12362162518469.51103230.5
3、2009年14436703100271.01266829.02010年14 478503428271.61356828.42011年15592874241571.51687228.52012年15723975204371.92035428.12005-2012年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菌的检出率则逐年下降1、汪复,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08年;8(1):1-9.3、汪复 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4、汪复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09;9(5):321-330.5、
4、汪复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1010;10(5):325-334. 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11;11(5):321-330.7、胡付品,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12;12(5):321-330. 8、汪复 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42022/10/3我国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年份参加实验室监测株数革兰阴性菌(%)肠杆菌科细菌一直是检出率最高的菌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总的菌株数排序2277433945360013621643670478505928772397革兰阴性菌菌株数7996
5、12466126371325916750192894241552043大肠埃希菌()124.726.327.626.525.826.928.027.2克雷伯菌属()214.71513.814.91616.116.518.5不动杆菌属()313.712.913.414.415.516.116.016.8铜绿假单胞菌()415.220.616.916.415.814.814.214.0肠杆菌属()84.94.75.25.85.45.76.05.8嗜麦芽单胞菌()95.85.155.25.34.74.54.1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1、汪复,等.中国感染及化
6、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08年;8(1):1-9.3、汪复 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4、汪复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09;9(5):321-330.5、汪复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1010;10(5):325-334. 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11;11(5):321-330.7、胡付品,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12;12(5):321-330. 8、汪复 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52022/10/3肠杆菌科细菌一直是检出率最高的菌2005
7、年2006年2007肠杆菌中产菌株检出率高2005-2012年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肠杆菌中产菌株的检出率高产菌检出率(%)1、汪复,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08年;8(1):1-9.3、汪复 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4、汪复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09;9(5):321-330.5、汪复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1010;10(5):325-334. 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11;11(5):321-330.7、胡付品,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12;12(5):321
8、-330. 8、汪复 等.中国感染及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产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38.951.75556.256.556.250.755.3产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39.145.245.143.641.443.638.533.9产奇异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618.116.416.9165.513.820.762022/10/3肠杆菌中产菌株检出率高2005-2012年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肠回本溯源: 诊疗感染性疾病的立足点 1 . J .2000;6()12021210.2. S
9、, H, U, . J . 2000;46:733-739.患者药物细菌挽救生命72022/10/3回本溯源: 诊疗感染性疾病的立足点 1 . J .200从容应对,挽救生命: 始终从三个角度考虑临床治疗方案1 . J .2000;6()12021210.2. S, H, U, . J . 2000;46:733-739.细菌-患者:是否危及生命细菌-药物:是否存在感染风险药物-患者:是否依循的原理用药82022/10/3从容应对,挽救生命: 始终从三个角度考虑临床治疗方案1 .关注一:是否危及生命关注二:是否存在感染风险关注三:是否依循的原理用药“三个关注”时代,院内感染核心诊疗思路9202
10、2/10/3关注一:是否危及生命“三个关注”时代,院内感染核心诊疗思路9肺炎患者风险评估根据各种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是否为重症肺炎临床常用评分标准评分标准1652年代19972003主要内容20个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分为5个风险等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5项临床易于观察的评价指标,包括意识,尿素,呼吸频率,血压和患者年龄优点可很好的区分患者应接受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简单易行1 . N J . 1997;336:243-250.2 . . 2003;58:377-382.临床医生可采用65评价标准快速评估肺炎患者病情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参考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疾病严重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102022/
11、10/3肺炎患者风险评估根据各种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是否为重症肺炎临患者风险评估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体征,评估是否为重症肺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出现下列征象中1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建议收住治疗 意识障碍呼吸频率30次动脉血氧分压(2) 60 ,2/吸入氧分数值(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动脉收缩压90 并发脓毒性休克X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 h内病变扩大50%少尿:尿量20 ,或80 4 h,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112022/10/3患者风险评估根据
12、患者临床表现/体征,评估是否为重症肺炎中华重症感染患者治疗策略:降阶梯治疗起始经验性广谱治疗1. J . 2005;171:388-416.2 . 2006, 12:4524573.蔡少华. 中国药物应用及监测.2007;2:1-412定向窄谱治疗获得可靠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后,及时换用有针对性的窄谱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可降低抗菌药物的过量使用,减少耐药的发生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从广谱治疗转向窄谱治疗包括治疗适当和治疗充分两个方面为达到充分治疗的目的不仅需要使用正确的抗生素,而且需要合理的剂量、疗程、给药途径,感染部位较高的穿透力,必要时可联合治疗122022/10/3重症感染患者治疗策略:降阶梯
13、治疗起始经验性广谱治疗1. J起始充分治疗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病死率 . J 2006; 27: 158-164.起始充分治疗 24不适当治疗 16治疗延误 36不适当治疗治疗延误 521999年-2003年在6所阿根廷医院76例患者中进行的一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 *#*P0.01 起始充分治疗0.05 起始充分治疗及起始不适当治疗和/或治疗延误相比,起始充分治疗的患者病死率显著下降132022/10/3起始充分治疗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病死率 . J 200起始充分治疗加快机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2000;118;146-1551997-1999年对492例血液感染患者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队列
14、研究起始充分治疗明显缩短患者上呼吸机的时间起始充分治疗明显减少获得性器官功能紊乱患者比例时间(天)P0.001百分比0.009147345147345142022/10/3起始充分治疗加快机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2000;关注一:是否危及生命关注二:是否存在感染风险关注三:是否依循的原理用药“三个关注”时代,院内感染核心诊疗思路152022/10/3关注一:是否危及生命“三个关注”时代,院内感染核心诊疗思路1致病菌感染危害严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菌血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患者百分比(%)致病菌感染显著增加患者未充分治疗比例及死亡率P0.0010.003P14天34 (3
15、7.4)9 (9.9)5.43 (2.4212.20) 0.001入住13 (14.3)1 (1.1)1.92 (1.92117.27)0.001胃造口术/经鼻胃管29 (31.9)10 (11.0)3.79 (1.728.36) 0.001尿路插管32 (35.2)6 (6.6)7.68 (3.0219.53) 0.001中心静脉内插管45 (49.5)14 (15.4)5.38 (2.6710.86) 0.001机械通气15 (16.5)1 (1.1)17.76 (2.29137.59) 0.001既往抗菌治疗58 (63.7)16 (17.6)14天入住插管(包括胃造口术/经鼻胃管、尿路
16、插管、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1 . . 2012 ;91(1):115-21. 2 . J 2010;43(4):310316产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222022/10/3既往抗菌治疗(尤其是头孢菌素和青霉素治疗)1 .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高危因素-1参数非(25)(24)(95)P值鲍曼不动杆菌定植4 (16) 11 (45.8) 4.42 (1.17-16.92)0.02 感染前住院时间3 (0-50) 15.5 (0-94) 1.04 (1.002-1.08)0.008 入住3 (12) 9 (37.5) 4.40 (1.02-18.99)0.04 既往使用抗菌药物14 (56) 24
17、(100) 0.001 抗菌药物数量2 (1-6) 4.5 (2-9) 1.89 (1.16-3.07)0.003 经鼻胃管6 (24) 16 (66.7) 6.33 (1.81-22.11) 0.003 中心静脉插管3 (12) 17 (70.8) 17.81 (4.00-79.28) 0.001 机械通气4 (16) 14 (58.3) 7.35 (1.92-28.14) 0.002 评分17 (4-35) 24 (14-45) 1.11 (1.02-1.21)0.005 研究显示,入住,长期住院,鲍曼不动杆菌定植,近期接受抗菌治疗及治疗药物的数量,近期接受侵袭性操作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
18、危因素 S . J . 2011 ;42(3):693-703.一项前瞻性病例分析,评估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菌血症的高危因素232022/10/3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高危因素-1参数非(25)(24)(95)P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高危因素-2参数病例组(63)对照组(63)(95)P值鲍曼不动杆菌定植17 (27.0)3 (4.7)7.99 (2.1-30.6)0.002近期接受抗菌治疗58 (92.1)44 (69.8)6.10 (1.2-29.9)0.026抗菌药物的数量2.6 1.51.8 1.71.35 (1.0-1.8)0.026近期接受侵袭性操作24 (38.1)8 (12.7)4.17 (1
19、.6-11.1)0.00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定植,近期接受抗菌治疗及治疗药物的数量,近期接受侵袭性操作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 J . 2008;41:118-123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评估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菌血症的高危因素242022/10/3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高危因素-2参数病例组(63)对照组(63)鲍曼不动杆菌定植住院时间延长(达15天)入住插管(包括经鼻胃管、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既往接受抗菌治疗(尤其接受2种以上药物治疗的患者)重症感染( 评分达24分)1 S . J . 2011 ;42(3):693-703.2 . J . 2008;41:118-123
20、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252022/10/31 S . J . 2011 ;42(3):69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参数铜绿假单胞菌(40)对照组(212)(95)P值化疗13 (32.5)26 (12.2)3.44 (1.437.93)0.001皮质激素治疗19 (47.5)27 (12.7)6.19 (2.7413.80)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50038 (20)5 (2 . 3)10.35 (2.7442.18)0.001外科引流14 (35)24 (11.3)4.21 (1.779.72)0.001全身营养14 (35)24 (11.3)4.21 (1
21、.779.72)0.001住院时间41 2320 290.001中心静脉插管35 (87.5)45 (21.2)25.97 (9.2588.40)0.001机械通气21 (52.5)22 (10.3)9.54 (4.1421.84)0.001经鼻胃管14 (35)27 (12.7)3.68 (1.568.34)0.001尿路插管24 (60)56 (26.4)4.17 (1.959.02)0.001既往接受抗菌治疗31 (77.5)83 (39.1)5.35 (2.3213.36)0.001 M . . . .2011;139:17401749.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评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
22、危因素及预后262022/10/3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参数铜绿粒细胞缺乏(粒细胞计数20天)插管(包括经鼻胃管、尿路插管、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既往接受抗菌治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 M . . . .2011;139:17401749.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危因素272022/10/3粒细胞缺乏(粒细胞计数14天)入住既往接受抗菌治疗插管(如尿路插管、中心静脉插管、经鼻胃管)机械通气尤其及既往接受头孢菌素或青霉素治疗相关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定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住院时间更长,多20天化疗、皮质激素治疗、外科引流、全身营养、粒细胞缺乏(粒细胞计数14天)尤其及
23、既针对不同的致病菌感染,应如何经验性治疗?致病菌感染推导路线图(依据高危因素)患者存在以下高危因素:住院时间 5天)、入住ICU、既往接受抗菌治疗(90天内)、插管、机械通气考虑可能存在MDR感染风险首先考虑产ESBL菌株感染既往接受头孢菌素治疗;留置导尿管;国内产ESBL菌株感染高发;医院或科室高发既往接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20天鲍曼不动杆菌定植;近期接受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延长15天;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体征评估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可增加感染风险;但另一方面,临床不动杆菌定植更为多见HAI292022/10/3针对不同的致病菌感染,应如何经验性治疗?致病菌感染推导路线
24、图核心目标:挽救生命针对可能的致病菌,结合临床表现能单药的就单药,单药无法解决问题的,选择有协同作用的药物联合治疗 感染治疗原则302022/10/3核心目标:挽救生命感染治疗原则302022/10/2产肠杆菌感染:首选碳青霉烯吕媛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5):340-347数据来自 2009 年度报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致病菌来自全国114 家医院临床非重复致病菌产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的敏感率最高,99%产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的敏感率最高,98%312022/10/3产肠杆菌感染:首选碳青霉烯吕媛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产肠杆菌感染:碳青霉烯类单药治疗有效降低
25、患者病死率碳青霉烯类治疗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 (菌血症),患者14天死亡率最低 . 2004;39: 31-7.14天死亡率 (%)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 内酰胺 / 内酰胺酶抑制剂(27)(11)(5)(4)322022/10/3产肠杆菌感染:碳青霉烯类单药治疗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碳青霉烯产肠杆菌感染:碳青霉烯类单药起始经验性治疗患者21天病死率最低1.48P = 0.400.55P = 0.240.14P = 0.014.05P 0.001 对97例起始充分治疗患者亚群分析-内酰胺/-内酰胺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
26、罗培南(28)-内酰胺/-内酰胺酶抑制剂(33)氨基糖苷类 (20)环丙沙星 (16)百分比(%)起始充分治疗的产肠杆菌血感染患者,采用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其21天死亡率更低 M . . 2007; 51(6):1987-94. 332022/10/3产肠杆菌感染:碳青霉烯类单药起始经验性治疗患者21天病死率碳青霉烯是治疗产肠杆菌感染的单药首选碳青霉烯类被推荐为治疗产肠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2010年在发表的一篇关于产肠杆菌感染治疗综述指出:肺炎、菌血症、腹腔感染、复杂尿路感染类型一线用药备选用药社区感染厄他培南阿米卡星院内感染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 . 2010; 70 (3): 313-3
27、33342022/10/3碳青霉烯是治疗产肠杆菌感染的单药首选碳青霉烯类被推荐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如果碳青霉烯敏感,则首选碳青霉烯1.39版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40版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3.41版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4 J . .2010;23:33233939-41版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培养结果回报后的特异性治疗若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首选亚胺培南;若亚胺培南耐药,可用多粘菌素E(一线),或替加环素(二线):医院获得性肺炎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指南一线治疗:碳青霉烯二线治疗:舒巴坦352022/10/3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如果碳青霉烯敏感,则首选碳
28、青霉烯1.39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对25株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研究显示: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协同作用最好头孢哌酮/舒巴坦多西环素利福平奈替米星莫西沙星百分比+ 亚胺培南 P . .2010; 36:243246(部分抑菌浓度指数之和)=联合时甲药的甲药的联合时乙药的乙药的362022/10/3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对25病死率 (%) = 0.58P = 0.496 = 0.27 0.204 = 0.23P = 0.012含碳青霉烯类含氨苄西林/舒巴坦碳青霉烯类 +氨苄西林/舒巴坦是(12)是(5)是(26)否(2
29、9)否(24)否(17) . 2007; 13: 196198.碳青霉烯联合舒巴坦显著降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死率一项对2003-2005年55例不动杆菌菌血症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碳青霉烯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联合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患者病死率明显下降372022/10/3病死率 (%) = 0.58 = 0.27 = 0.23含碳3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碳青霉烯+氨基糖苷类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联合50%的菌株出现协同或部分协同作用亚胺培南及异帕米星联合50%的菌株出现协同或部分协同作用对24株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受试药物均耐药)的体外研究,评估不同联合方案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之和 (), 联合时甲药的
30、甲药的联合时乙药的乙药的0.5 协同作用;0.5 1.0 部分协同作用; 1.0 4.0 无关作用; 4.0MICCmax:MIC药物浓度时间 (h)MIC时间依赖性TMIC抗菌药物的体内杀菌活性主要分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即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及杀菌活性有关,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对细菌值的4-5倍时,杀菌速率达饱和状态,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及速率并无明显改变,但杀菌活性及药物浓度超过细菌时间的长短有关。此类抗菌药物多无明显,如-内酰胺类等11.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73-75422022/10/3亚胺培南的体内杀菌活性呈时间依赖性:药时曲线下面积; :峰值T时间是评估亚胺培南的重要参数1 . . 2003;36( 1)422.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3 F . .2009;53(2):785787药物获得较好杀菌活性所需碳青霉烯类40%青霉素50%头孢菌素60-70%评估亚胺培南的参数为T时间,一般认为,当亚胺培南的T时间达40%时,可获得较好的杀菌活性延长-内酰胺类药物T时间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延长-内酰胺类药物T时间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内酰胺类药物治疗重症感染(粒缺伴发热)时,应维持T时间达66100%对于耐药菌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家长会精美课件》
- 液压与液力元件在高铁车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课件
- 卢敬教学课件 - 中学语文课堂展示
- 《单片机原理》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 肥料产业政策研究考核试卷
- 2025年果蔬预冷保鲜运输车合作协议书
- 货摊经营风险防范与应对考核试卷
- 《注塑成型工艺与优化》课件
- 《代数与几何习题课》课件
- 学校同学聚会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完美呈现
- 形势与政策补考2-国开(XJ)-参考资料
- 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防疫小组人员名单
- 眼部健康检测与分析课件
- 偏心块振动式土壤夯实机的结构设计说明
- 苏州市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解释
- 主题班会《坚定信念--放飞理想》
- S771(一) 水力循环澄清池
- 高密度电法探测及数据处理解释--答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