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学年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10cm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02小明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C

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吸引D橡胶棒能带上电荷,说明橡胶棒是导体32017年2月25日,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白金汇海航酒店发生火灾,造成了多人死亡、受伤的重大事故,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A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B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C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D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4关于蒸发和沸腾有下列说法:(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2)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3)蒸发和沸腾不一定从外部吸热(4)液体蒸

3、发时温度降低,且能继续蒸发;若其他条件不变,沸腾时温度一降低就不能继续沸腾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1)(2)B只有(3)(4)C只有(1)(2)(4)D(1)(2)(3)(4)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根据响度可以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C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D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6如图所示,水池墙壁的射灯射出一束光线射到水池底部,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水池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一直向左移动B先向左移动再回到P点C先向右移动再回到P点D一直向右移动7小明走在上学的路上,以下列哪个物体做参照物,他是静止的A路边的树B天空

4、中飞的鸟C他背的书包D他身边经过的汽车8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符合实际的是( )A 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B 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C 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D 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9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10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

5、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图(b)中,P1、P2 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2.7 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米/秒,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被测汽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和第二次接收到信号之间行驶了多少米A68 米B51 米C34 米D17 米11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B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

6、很高12甲、乙两人进行 100 m 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 10 m 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 10 m 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同时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确定13实验和推理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声现象的探究中同时运用到该两种方法的是( )A固体能否传声B真空能否传声C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4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树叶的影子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15小明和小红朝着对面的群山大喊了一句,过片刻后,他们俩听到了传回的喊声,关于这一声现象下列说法

7、正确的是()A小明和小红与群山的距离应该小于17mB小明或小红能听出是谁的回声,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C传出的声音和返回的声音其速度不相同D听到的回声比原声小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16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1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三辆车的速度和方向如图所示。若说乙车向西运动,应选取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丙车D指示牌18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定要选择地面为参照物B物体

8、通过的路程越长,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空中加油机和歼击机相对运动时才能完成加油任务19小明同学在探究某固体熔化特点时根据实验数据描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针对该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该固体是非晶体B该固体的熔点是80oCC该物质在第8min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该固体熔化过程的时间为7min20在下列光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不同的是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折断了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21短跑运动员跑步的速度是 36km/

9、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2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ABCD23如图所示,下列电器设备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的是A电视机B洗衣机C电风扇D电热水壶2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

10、均保持不变)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 m/s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25如图所示,下列图文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重新沸腾B透过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C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D两图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26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反射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

11、,仍然是会聚27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1 kg冰与1 kg水的密度相等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28同学们知道提高估测能力对物理学习帮助很大,请选出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选项()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70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4 m/sD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29小明同学想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他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A长为30cm、分度值为1

12、mm的钢尺B长为1m、分度值为0.5cm的木尺C长为3m、分度值为1cm的钢尺D长为30m、分度值为1dm的皮尺3012月8日凌晨,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了人类首次探索月球背面的新旅程。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后,其携带的“月球车”的质量将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所示是一组研究声音的实验情景图,从情景图中的现象可以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而产生的越用力敲鼓,鼓声就越响;扬声器声音越响时,纸片跳动越明显这些现象表明:_越大,响度越大32一个2.5L的瓶子里装满食用调和油,油的质量为2kg,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_kg/m1当

13、它用了一半,剩余油的密度是_kg/m1。33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冰镇饮料。将瓶装饮料放入冰柜,有时却忘记及时取出:当取出时,会出现玻璃瓶已经冻裂的现象,这是因为饮料在凝固的过程中,其质量_,体积变大造成的,由此可以判断饮料凝固时密度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34一圆柱形敞口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如图甲所示)用激光笔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这束激光在水面发生偏折,折射角_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保持激光笔不动,逐渐向杯中加水,则光斑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若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容器内,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

14、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乙所示),为使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仍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应_(选填“适当升高”、“适当降低”、“不动”)。3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_。 36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镜,“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位置;这是利用了该透镜光有_作用37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

15、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_m。蜻蜓点水时在水中的像大小将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38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g,石块的密度为_kg/m3。39学校运动会,小柯同学记录了部分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利用已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1)广播操比赛,两臂平展时的长度的约为15_;(2)每人发到一瓶矿泉水,其中水的体积的为550_;(3)实心球的质量为2000_。(4)运动会那天的气温为23_;40小光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及相同

16、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时,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蜡烛的高度;将蜡烛靠近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乙,当平板玻璃向蜡烛倾斜时,蜡烛成的像是_(选填“A”“B”或“C”)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所示,在做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小华将小木块每次都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小木块沿斜面向下运动。小华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小木块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4.0016.0036.0064.0010

17、0.00相应的平均速度v/ (cm s-1)481216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块在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cm/s;(3)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小物块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42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需要安装的实验器材有:A烧杯和水;B酒精灯;C带孔硬纸板和温度计;D铁圈和石棉网。装置如图甲所示,安装顺序是_ (填字母);(2)在烧杯上加带孔硬纸板的目的是:_;(3)甲、乙两同学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分别用质量为m甲和m乙的水进行实验

18、,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m甲_m乙(选填“”),两同学测得水的沸点为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途经横县的南玉高铁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南宁至玉林列车运行时间将比现行线路大为缩短。下表是现行线路南宁东站到玉林站D8381次动车运行时刻表(2020)。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贵港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2)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玉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结果均保留整数)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1南宁东始发站10:130分02贵港10:5811:0045分140千米3兴业11:3

19、211:341小时19分196千米4玉林11:57终点站1小时44分229千米44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小明一家利用“十一”国庆假日到重庆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标志求:(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从图中的标志牌到重庆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h;(2)若汽车以图中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详解】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符合题意;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故B不符合题意

20、;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B【分析】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橡胶棒是绝缘体【详解】A、摩擦起电的过程就是电荷转移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是带电体,因此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B正确;C、由于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强,会从毛皮夺得电子,即一部分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所以橡胶棒因有多余的电子带负电,橡胶棒靠近带

21、负电的物体会互相排斥,故C错误;D、导体和绝缘体都能带电,橡胶棒能带上电荷,不能说明橡胶棒是导体,故D错误故选B3、B【详解】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的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反之当温度的降低时,体积缩小,密度变大。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贴近地面爬行。故选B。4、C【解析】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无论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液体蒸发时,如果不能从外界吸热,本身的温度就降低而沸腾如

22、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就不沸腾故正确【点睛】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以及液体沸腾时的特点5、C【详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根据音色可以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故B错误;C声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D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6、B【详解】当容器内加水时,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将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向下偏折,也就是在容器底的光斑向左移动。当水加满后,光在水中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光斑移回到P点,所以光斑先向左移动再回到P点,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7、C【详解】小明走在上学的路上

23、,小明与路边的树、天空中飞的鸟、他身边经过的汽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以路边的树、天空中飞的鸟、他身边经过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小明与他背的书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他背的书包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8、A【详解】AB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那么重垂线的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不会垂直斜面,选项A符合题意,B项不合题意;CD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水面静止时,应该与水平地面平行,不是与斜面平行,其水面方向也不会与水平地面相交,C、D项不合题意。9、C【详解】AB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

24、算;故AB错误;C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m,总时间为t=10s,则平均速度为:故选C10、B【详解】图b中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7s,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2.7s=0.3s;由图b可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超声波)到被测汽车,用的时间:t1=;由v=可得: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1=vt1=340m/s;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用的时间:t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 s2=vt2=340m/s;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s1-s2=153m-102m=51m

25、,故选B。11、C【详解】A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零,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C正确;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带的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12、B【详解】设甲用的时间为t,则速度为v1,乙的速度v2,第2次比赛时,s1100m+10m110m,s2100m,因为速度不变,所以甲用的时间:t1t,乙用的时间:t2t,因为t t,即t1t2,因此还是甲先到达终点故选B.13、B【详解】A图中固体能否传声是直接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的结论,不需要推理,

26、故A不符合题意;B虽然现在的技术不能把玻璃罩内的气体抽成真空,但声音随玻璃罩内的气体的减少而减弱,根据此实验推理得出玻璃罩内变成真空时,声音也消失,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符合题意;C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可以通过图中的实验直接证明,不需要推理,故C不符合题意;D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图中的实验直接证明,不需要推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D【详解】光斑是光实际会聚而成,所以不是虚像,影子是光达不到的区域,树叶的实像不会是圆形的,光斑的形成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太阳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实像,故应选D15、D【详解】A区别原声和回声,时间差最少需要0.1s,人到障碍物的距离最少需要17m,故A错

27、误;B通过音色辨别不同人的声音,不是音调,故B错误;C原声和回声都通过空气传播,温度也没有变化,所以速度相同,故C错误;D回声比原声小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损失了一部分,故D正确。故选D。16、D【详解】看到水中金鱼的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看到天上的白云在水中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应选D17、C【详解】A甲的速度为15m/s,和乙相等,以甲为参照物,乙静止,故A不符合题意;B不能选取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C丙的速度大于乙,且两车均向东,所以以丙为参照物,乙向西行驶,故C符合题意;D以指示牌为参照物,三车均向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C【详解】A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28、可以选择除物体本身以外的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物,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以地面为参照物,但并不是一定要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故A错误;B比较运动快慢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的路程,路程越长则运动越快。若只知道路程的长短,不知道所用的时间,则无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B错误;C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C正确;D空中加油机和歼击机完成加油任务时需要在空中相互连接,所以要保持相对静止才能完成任务,故D错误。故选C。19、B【详解】AB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该物质为晶体,其熔点为80,故A错误、B正确;C该固体在第3min开始熔化,7min熔化结束,则8min

29、处于液态,故C错误;D物质在第3min开始熔化,7min熔化结束,持续时间为7min3min4min故D错误。故选B。20、C【详解】A盛有水的碗变浅是由于从碗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碗变浅了。 B铅笔的光线从水射入空气,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小水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放在报纸上,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水珠下的字被放大了。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C。21、C【详解】短跑运动员

30、的速度是36km/h,羚羊奔跑速度是,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所以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选C。22、D【详解】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等大,像与物体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故A、B、C错误的;D选项符合平面镜成像的所有特征,故D是正确的;应选D23、D【解析】解答:在常见的家用电器中,电风扇、洗衣机主要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电视机主要是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化成内能故选D.24、A【详解】A、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距测速仪;故A错;B、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距测速仪;故B正确;C

31、、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经过时间,汽车的速度,故C、D正确故选A25、B【详解】A烧瓶里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又重新沸腾了,是因为浇上冷水,烧瓶内水蒸气遇冷的外壁液化成水,烧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会重新沸腾起来;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当u2f时能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2fuf 时,能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uf 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故B错误,符合题意;C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乒乓球下部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这样在乒乓球的上、下部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从而托起乒乓球,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32、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通过测量,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说明了单凭我们的感觉来判断事物是不可靠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26、D【分析】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可以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详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后的光线与原来比较,光线偏转向了主光轴,即为会聚故选D.27、B【详解】A1 kg冰与l kg水的质量相等,但密度不同,故A错误;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因此密度变大,故B正确;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不是密度大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才能在空气中飘起来,故D错误。故选B

33、。28、C【详解】A温度为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故A项不符合题意;B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40,故B项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4m/s左右,故C项符合题意;D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D项不符合题意。29、D【详解】操场的长度一般在300m以上,所以尺子的量程要尽可能大一些,同时准确程度不需要太高,分度值是1dm就可以,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0、B【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等的改变而变化。【详解】因为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变化,所以“嫦娥四号”携带的“月球车”到月球后,其质量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

34、: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振动 振幅 【详解】如图的三个现象都可以表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越用力敲鼓,振幅越大,鼓声就越响;扬声器声音越响时,振幅越大,纸片跳动越明显,这些现象表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2、0.8101 0.8101 【详解】1装满食用调和油时,食用调和油的体积:则这种油的密度.当它用掉一半后,油的质量减半、体积减半,但是油的密度不变,剩余油的密度还是0.8101kg/m1。33、不变; 变小。 【详解】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所以饮料在凝固后其质量不变;2饮料在凝固的过程中,其体积变大,由知道,其密

35、度会变小。34、小于 左 适当降低 【详解】1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空气中的角大,故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当像其中加入水后,折射点左偏,偏折程度不变,故光斑向左偏。3如图下图所示若没有水的时候,光线从光源发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发出的是一束平行光。有了水后,会发生光的折射,此时折射光线不变,才能发出一束平行光,根据折射规律,空气中的角大,故向内偏折,故光源的高度适度降低即可实现经凸透镜射出的光线是平行光线。35、45【详解】根据题意,小球水平向右运动,小球的像竖直向下运动,所以小球到达A点时,像也到达A点,所以平面镜应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交点A,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当小球在图示中的B点时,像点在竖直方向的C点,平面镜过BC连线的中点D;平面镜一定在AD连线上,其中:BD=CDADBCAD是BAC的角平分线,BAC=90故有BAD=45题干中的夹角=45。36、凸透 焦点 会聚 【详解】1因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在野外用它可以生火取暖,方法是削冰成凸透镜;23让太阳光平行于它的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把可燃物放在焦点处,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焦点处的温度很高,从而点燃可燃物37、0.6 不变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的、等大的实像,像到镜的距离等于物到镜的距离,故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0.6m。2蜻蜓点水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