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是研究人群中不同个体的身心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生命延续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等重要内容的理论知识。2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是研究人群中不同个体的身心特性,以及这些特(一)、概念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 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 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观:形神合一3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一)、概念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3中医基础理论课(二)影响体质的因素1. 先天因素:关键作用。父母生殖之精的盈亏盛衰,决定着子代禀赋的薄厚强弱,影响其体质。它
2、是构成不同体质的基础。2. 年龄因素:不同体质都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成熟、定型和演变的发展变化过程,也是中医学的“恒动观念”的重要表现。年龄因素对于男性与女性的体质影响,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4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二)影响体质的因素1. 先天因素:4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3. 性别差异:中医学家认为“男子以肾为先天”(清费伯雄孟河先生医案),“男子以精为本”(清程文囿医述)、“女子以肝为先天”(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女子以血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在病理上,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也以男子较高。清唐宗海血证论卷二专列“男女异同论”一篇,对此详细论述。5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3. 性别差异:5
3、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4. 地理气候因素:包括水土性质、气候特点、生活习俗等。5、其他因素:包括:饮食和营养状况的影响。疾病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常见大病久病之后,体质趋弱。6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4. 地理气候因素:6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三)体质的特点1. 体质是个体基本生理特性的概括是内在脏腑气血等强弱盛衰的概括7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三)体质的特点1. 体质是个体基本生理特性的概括7中医基础2. 体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体质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体质学说的任务就是揭示其规律,并就体质做出合理的分类。8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2. 体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体质
4、差异是普遍存在的。8中医基础理3. 体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成年后个体生理特性相对稳定,一般不会骤然剧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年龄递增、慢性疾病的病理损害,以及自身持之以恒的摄身行为等,都可以影响体质。9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3. 体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成年后个体生理特性相对稳4. 体质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在不同个体身上,体质的存在和演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偏于某种体质类型者,在初显端倪之后,多具有循着这类体质固有的发展演变规律缓慢地演化趋势,从而为及早采取措施,防体质恶化于未然提供了可能。10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4. 体质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在不同个体身上,体质的(四)体质的构
5、成和分类1. 体质的构成要素2.分类11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四)体质的构成和分类1. 体质的构成要素11中医基础理论课(1)体型 指个体外观形状上的特征。它以躯体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并与内部脏器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体型差异为直观,一望便知,故备受重视。内经论及体质的篇章中,大多数是抓住体型特点的。12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1)体型12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2)脏腑 各项生理活动离不开脏腑,因此,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是构成个体体质的要素。内经中充分强调了这一点。13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2)脏腑13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3)精气血津液 都是维持生命活动、并决定生理特点的重要物
6、质,故也可影响体质。14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3)精气血津液14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4)生理功能 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自我协调,以及偏盛偏衰的基本状态等,都是生理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们都是构成体质的要素。古代医家常说的“阳体”(阳质)、“阴体”(阴质)等,大多是从生理功能的特点来认识或对体质进行分类的。15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4)生理功能15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2.分类阴阳分类五行分类脏腑分类体型肥瘦分类禀性勇怯分类16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2.分类阴阳分类16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体质分类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瘀血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特禀
7、体质17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体质平和阳虚阴虚气虚气郁瘀血湿热痰湿特禀17中医基础理论课平和体质功能协调体质: 身体强壮,胖瘦适中;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分,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畅;舌质红润,脉象缓和有力;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敏,适应能力强。18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平和体质功能协调体质:18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阳虚体质临床表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 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 长,舌淡苔白 ,脉细弱或沉迟。病机:1、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 2、体内阳气虚弱,或寒邪凝滞。19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阳虚体质临床表现:精神萎靡,面色
8、苍白,畏寒肢冷, 19中医基20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20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治则:温中散寒、调畅经络、活血补气。方药:肾气丸;右归丸。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300克针灸:雷火灸(神阙、关元);悬灸;艾灸; 隔附子饼灸。保健穴:气海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21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治则:温中散寒、调畅经络、活血补气。21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 22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22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阴虚体质临床表现:精神烦躁,自觉身热,手足心热, 面部红赤,口干舌燥,皮肤干, 失眠,便秘,尿短赤,舌瘦红绛, 苔少 ,脉细数。病机:1、先天
9、禀赋不足,后天失养。 2、体内阴液不足,或虚火阳盛。23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阴虚体质临床表现:精神烦躁,自觉身热,手足心热,23中医基础 治则:补肾益精、滋阴降火。方药: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一贯煎。药膳:海参百合羹 海参1条、百合50克、猪肉末150克、 冬菇5个、冬笋1块、生姜1块、鸡蛋2个针灸:关元、气海、中极、中脘、大横。保健穴:太冲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24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治则:补肾益精、滋阴降火。24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25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25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气虚体质临床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经常感冒, 虚胖无力,面色无华
10、,自汗,内脏 下垂,舌淡 ,脉虚弱。病机:1、饮食寒凉之品,损伤脾气。 2、元气不足、卫气虚损。26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气虚体质临床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经常感冒, 26中医基 治则:益气健脾、补中益气。方药: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药膳:参芪淮山乌鸡汤 人参10克、黄芪30克、山药50克、 乌鸡1只、生姜1块。针灸:艾灸足三里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保健穴:足三里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或每次按摩100次)。27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治则:益气健脾、补中益气。27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28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28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
11、质学说气郁体质临床表现:心情不畅郁滞,悲悲切切,胸闷 懒言,面色青黯,腹胀不固定, 食少纳差,舌质紫黯,脉涩。病机:1、肝气郁结。 2、情志郁滞。29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气郁体质临床表现:心情不畅郁滞,悲悲切切,胸闷29中医基础理 治则:疏肝解郁、调畅情志。方药:逍遥散;柴胡舒肝丸。药膳:双花西米露 玫瑰花20克、茉莉花20克、西米50克针灸:三阴交、完骨、翳风、内关。保健穴:阳陵泉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或每次按摩100次)。30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治则:疏肝解郁、调畅情志。30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31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31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中
12、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培训课件 治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药膳:当归田七乌鸡汤 乌鸡1只、三七5克、当归15克、 生姜1块。针灸:刺血疗法。保健穴:三阴交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或每次按摩100次)。33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治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33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34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34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湿热体质临床表现:经常饮酒,喜食辛辣、肥甘厚腻, 周身乏力,倦怠,面部痤疮,面部 油性,口干口苦,便秘,尿短赤, 舌质红,苔黄、黑,脉沉数。病机:1、湿热外感。 2、湿热内生。 3、湿热下注。35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
13、说湿热体质临床表现:经常饮酒,喜食辛辣、肥甘厚腻,35中医基础 治则: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利水渗湿。方药:三仁汤;五苓散。药膳:土茯苓草龟汤 草龟1只、鲜土茯苓100克、茯苓50克、 猪瘦肉100克、葱姜适量。 脾胃功能差者,加白术50克。针灸:火罐治疗,(闪罐、走罐、旋罐、 抖罐、平衡火罐,取背俞穴)。保健穴:曲池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36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治则: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利水渗湿。36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 37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37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痰湿体质临床表现:嗜睡,喜食辛辣、肥甘厚腻,周 身乏力,倦怠,身体沉重,阴雨 天加重,大便粘
14、腻,舌淡,苔白 腻,脉滑。病机:六淫、饮食、劳逸、七情内伤等 是痰饮形成的病因。38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痰湿体质临床表现:嗜睡,喜食辛辣、肥甘厚腻,周38中医基础理郭德纲39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郭德纲39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治则:温化痰饮、健脾利湿。方药:苓桂术甘汤。药膳:芡实莲子苡仁汤 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 苡仁30克、陈皮5克、生姜1块。针灸:足三里、丰隆、中脘、水道。保健穴:丰隆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40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治则:温化痰饮、健脾利湿。40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41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41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特禀体质临床表现:爱打喷嚏,爱过敏(花香、气味、 海鲜等),皮肤瘙痒。病机:1、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 2、遗传。 42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特禀体质临床表现:爱打喷嚏,爱过敏(花香、气味、 42中医基 治则:益气固表、增强体质。方药: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药膳:黄芪灵芝炖瘦肉汤 黄芪30克、灵芝30克、猪瘦肉200克、 生姜1块。针灸:敷贴疗法(天灸), (附子、细辛、白芥子等辛温药, 研细末,姜汁调和外敷)。保健穴:迎香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或每次按摩100次)。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