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虚实交融 相得益彰常听人很生动地把戏曲园地比喻为“百花园”。“百花”, 各有不同的形态和风姿 , 不同的色和香 , 如绚若云霞的桃花、 亭亭 玉立的荷花、幽香扑鼻的兰花、傲霜斗雪的梅花、富丽堂皇的牡 丹正因为不同品种的花千姿百态 ,争奇斗艳,才令人流连忘 返, 目醉神迷。 戏曲艺术也如百花般多姿多彩 , 每个剧种都有自己 的风格, 都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 这样才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 求, 剧种自身也才有独立存在的立足之本。越剧是流行于我国浙江、上海等地区的剧种 , 它具有清雅脱 俗的气质、诗情画意的风格、优美动听的旋律。 梁山伯与祝英 台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 从古至今一直
2、被 人们传诵 , 并为各种艺术形式所演绎 , 其中最适合的当属越剧 梁 山伯与祝英台 , 它充分表现出了这个故事柔美、秀美、优美、 凄美的美学风格。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回十 八”“楼台会”对梁、祝在不同情境下心理活动的揭示 , 细腻而 充分, 如果对比一下其他剧种同样题材的剧目 , 就可以看出越剧 的独特之处 , 就在于感情抒发的真挚和充分 , 具有激荡观众情绪、 让观众怦然心动的感染力、 震撼力和穿透力。 正是这种“情”的 真和深, 满足了观众的情感需求 , 使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感染 着历代观众。根据同名越剧改编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这
3、部由桑弧导演, 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戏曲电影 ,为中国电影界带来了极高的荣誉 : 获得了 1954 年第八届卡罗维 ?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将这个家喻户 晓的爱情悲剧 ,从戏曲舞台搬上银幕 , 桑弧导演可以说是倾注了 全部心血 , 在艺术实践上做了可贵的探索。由于不同戏曲剧种、 不同剧目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程式化”程度不尽相同 , 所以创作 戏曲电影作品应该因“戏”而异 , 在尊重戏曲艺术神韵的前提下 以丰富的视听手段来表现戏曲艺术的神韵。 戏曲电影 梁山伯与 祝英台, 就充分发挥了影视艺术的再创造功能 ,使越剧和电影的 融合浑然天成 ,使戏曲艺术在电影银幕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 并形 成一种如
4、中国水墨画般清新淡雅的风格。一、戏曲电影是“视、听”的综合艺术(一)电影是运动的空间艺术 电影的运动空间包括人物的运动和摄像机的运动 , 摄像机镜 头的自由运动满足了人类的视觉心理需要。 戏曲电影既然有别于 剧院艺术 ,自然应当充分发挥影像的特性 , 去满足受众的视觉审 美需要。在戏曲电影里 , 不存在舞台上正面和侧面的观众视角问 题。通过镜头内和镜头外的调度以及多机拍摄、蒙太奇切换 , 可 使观众获得全方位的视觉感受。 蒙太奇决定着一部影片内容的取 舍、结构和节奏的安排 , 对于观众来讲 ,它就是电影讲故事的一种 方式,从顺利地看懂剧情到深刻感受影片的全部艺术内涵, 始终离不开蒙太奇的作用。
5、作为电影的叙事方式 , 蒙太奇虽不神秘莫 测, 却变化无穷。目前我们看到的一些戏曲影片 , 虽然已经从舞台 搬到了摄影棚 , 但并没有真正摆脱舞台的视觉观念。在梁山伯 与祝英台这部戏曲电影里 , 开头和结尾采用的是拉幕、闭幕的 舞台形式手段 , 表现出一种对舞台的还原。戏曲电影和戏曲舞台艺术 ,两者都是视听艺术 , 但“舞台” 和“银幕”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在剧院里 , 观众的眼睛对舞台上 发生的一切 , 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 而没有选择角度和距离的自由 ; 在银幕前 , 观众要看什么不看什么 , 是由导演和摄影师来决定的 , 熟知观众心理的导演和摄像师 , 会随着情节的发展和起伏 , 合理 地
6、运用镜头内外的调度 , 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展现观众想看清 楚的一切 ,从而极大地满足观众的视觉审美需要。 相比之下 ,对舞 台艺术的视觉欣赏就显得单一、僵化和贫乏得多了。在剧场里 , 由于舞台和观众的距离 , 使得那些精彩表演的美学信息大大减弱 了,坐得远一点的观众 , 几乎无法欣赏到艺术家为表现人物复杂 内心活动而创造的表演细节那些细微的动作和表情。 而电影 却可以充分运用镜头的变化 , 特别是中景、近景镜头和特写镜头 的运用,把艺术家的精彩表演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 对观众 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 使其可以获得一种在剧院里无法体验到 的审美愉悦。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影像视觉感受
7、很强烈。在这 部影片中 , 桑弧导演不是利用摄影机去简单地把艺术家袁雪芬和 范瑞娟的精彩表演记录下来 ,而是突破舞台的限制 , 充分运用电 影语言的特长 , 把艺术家刻画人物的表演细节呈现在观众面前 , 产生了撼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如果是在舞台上 , 观众就难以准确 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 , 而电影却大有用武之地。桑弧导演在时间 的流动中展现空间的美 ,在把戏曲搬上银幕的实践中 , 大量运用 了中、全景的镜头。梁祝的开场是空镜头 , 一幅美丽的山水 画,伴随着画外音 :“(合唱 )上虞县,祝家庄 ,玉水河滨 ,有一个祝 英台 ,秀丽聪明。”镜头推祝英台中、近景。中、近景因背景的 分割,它没有限制演
8、员的表演 , 而且能让观众看到演员的细致表 演, 进而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电影在展现时空方面 , 还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自由 , 不需要强调每个动作的具体含义 , 而着重于抒发情感色彩。当剧 情的时空跨度太大时 , 舞台就不得不在适当的时候中断现实时空 采用暗转、幕间戏, 或其他人为的办法 (如采用弱光、切光的办法 ) 来暗示时间的变化 , 并借此达到变换空间的目的。而这种情况对 于电影而言 , 却很好表现。以梁祝 ?十八相送为例 , 它可以通 过镜头的灵活切换、剪接 , 来迅速地转换时间和空间。通过蒙太 奇手法 , 概括较多的时空内容。 运用蒙太奇的组接手法 , 让镜头跟 着唱词灵活
9、转换 ,既可以在剧情规定的情境中再现生活 , 又可以 用载歌载舞的方式表情达意 ,渲染气氛 ,衬托出人物的深挚情感。戏曲的舞蹈性需要广阔的空间 , 演员的身段、同人物之间感 情的交流 , 以及强有力的场面调度 , 需要更多的中、全景来表现 它。因此 , 中、全景是戏曲电影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二)光影和色彩是影视造型的重要元素在戏曲电影中 , 以光影构成的画面语言具有强大的造型功 能。戏曲作为舞台表演艺术 , 受舞台时空的限制 , 并非所有的剧情 都可以直观化。对话 (唱)、独白 (唱)都是交代剧情、叙述故事、 抒发内心情绪的重要手段。用语言表达来表现情节的手段在戏曲 中并不鲜见 , 观众
10、需要通过语词符号的接受 , 在想象中完成形象 的再创造。这一点在接受方式上属于想象艺术。 而电影艺术却可 以将直观的画面诉之于视觉 , 勿需经过头脑中的想象过程。不同于其他戏曲电影 ,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影片之所以 能够脱颖而出 , 就在于桑弧导演在影片的结尾“投坟”一场中运 用了电影语言的光影造型技巧 , 使观众产生了幻觉、想象。周恩 来曾经说 : “我们的梁祝就是超过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头,因为它那个悲剧里头没有理想”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投坟”一场中 , 桑弧导演采用全场黑场 , 伴随风声、闪雷 , 只打在祝英台身上一束光影。祝英台痛不欲生道 :“梁兄啊 ! 不能 同生求同死 !” (
11、狂风骤作 , 大雷大雨 , 轰然一声 , 坟墓豁裂 , 祝英 台纵身跃入。仆人欲阻 , 扯下衣襟 , 片片化作蝴蝶 , 随风飞舞 )( 灯 暗)( 灯光复亮 , 风和日丽 , 花鸟争春 , 彩虹万里 ; 祝英台、梁山伯化 作蝴蝶翩翩起舞。 )幕后 (合唱): “彩虹万里百花开 , 花间蝴蝶成 双对,千年万代不分开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用这样的处理手法 达到一种神话效果。光影和色彩是影视造型的重要元素。 在影视艺术中 , 变幻而绚烂的光影和色彩 , 构成一幅幅生动的诗情画意的图景。光影 和色彩无论在再现客观物质世界的丰富性方面 , 还是在表达创作 者的主观意图或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方面 ,
12、都有其得天独厚之 处。梁山伯与祝英台 就采用了实景与绘景相结合的造型手段 , 以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山水画作衬景 , 使影片既呈现出一种诗情 画意的环境气氛 ,又有装饰性 ,增强空间的写实性 , 与电影的真实 感相适应 , “前景一点实 ,后景层层虚” , 把画面、表演非常和谐 地统一起来 ,以达到不同凡响的效果 , 令人赏心悦目。电影视觉形 象的鲜明性 , 非舞台可比。观众观看戏曲电影不再像在剧院看戏 那样,可以翘起二郎腿 , 闭起眼睛 ,手在膝盖上打着拍子 , 把 “戏”纯粹当作一种歌唱艺术来欣赏了。欣赏戏曲电影, 既要听戏更要看戏 , 甚至看比听更重要。当然,作为视听综合的戏曲电影 , 我
13、们无意贬抑听的重要性 , 否则 ,它就不成为视听艺术了。特别是传统戏曲中的歌唱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失去了它 , 也就失去了戏曲艺术的灵魂。 但 是 , 我们不能否认 , 戏曲从可以只听到非看不可 , 是戏曲从舞台到 银幕的一个重大飞跃。(三)戏曲电影中的程式淡化 程式淡化是一种适应戏曲电影观众、适应镜头表现的方式。 比如 : 动作前的反动作 , 这是形体动作的一条基本法则 , 但在舞台 和影像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创作中运用起来则有不同的情形。 如在 生活中,要暗杀一个人 , 只要看准了 ,在一刹那间用刀刺下去就行 了。但在舞台上就不同了。舞台演员的表演 , 必须考虑观众的存 在, 要让观众
14、看清所发生的一切 , 如果用和生活中同样的速度和 幅度的反动作来完成刺杀动作 , 结果观众还来不及看清 , 一个人 就已经倒下去了。 因此, 在舞台演出中运用这一原则时 , 动作前的 反动作就应比实际生活中同样情形下的反动作有适度的夸大 , 动 作的速度要适当减慢 , 而且一般情况下 , 在反动作结束时应当稍 有停顿。这样 , 一方面能看清所发生的一切 ,同时, 也能给“对 手”以信号 , 以便达到相互合作、配合默契的目的。而在电影拍摄中 , 情况又不同。由于摄影机和镜头有调节演 员与观众之间距离的作用 , 因此, 演员就必须根据镜头的需要来 决定这个反动作是否需要夸张。一般说来 , 在大全景
15、、远景镜头 前, 反动作可以参照舞台的特点来运用。 不过, 电影的拍摄一般多 采用中、近景镜头 , 所以,动作前的反动作不仅不需要夸大 , 有时 甚至要比生活中的正常幅度、速度有所收敛。在梁祝的“投 坟”一段中 , 当祝英台在坟前哭诉 , 痛不欲生时 , 若在舞台上表演 的话 ,必然要考虑远距离的观众。为了突出这个“悲”的状态,必然会有个大幅度的反动作 , 为“悲”蓄势作铺垫。而在本部电 影中 ,导演桑弧把这个反动作所具有的力量用中、近景镜头和狂 风骤作、大雷大雨、轰然一声坟墓豁裂、祝英台纵身跃入等动作 来体现了 , 具有扣人心弦的紧张感 , 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二、 两种不同表现美学的艺术
16、体系戏曲电影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表现形式 , 是中国传统戏曲和电 影艺术手段相结合的产物。它多是以纪录一出完整戏曲剧目 , 或 者著名演员的表演片断为主要目的 , 在原剧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电 影化处理 , 重在纪录 , 在美工及其他艺术层次的处理方面则尽量 保持原剧的风格与特点 , 以满足观众对传统戏曲的欣赏习惯。戏曲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美学特征。 戏曲是虚 拟、程式化的表演形态 , 电影则偏重于写实的叙事形态。这两种 不同的美学体系 , 一虚一实之间是矛盾的 , 而戏曲电影恰恰把它 们融为了一体。第八场“楼台会”是全剧中的精华和高潮 , 剧情 的起伏、节奏的变化、主题的明确是剧本本身具有
17、的条件。舞台 演出 , 因大部分唱慢板 , 整个节奏是缺少变化的。只有前半截 戏改用快联板 , 来代替紧打慢唱的 嚣板 ; 把轻松的中板 突然转入快联板 , 再由快联板转入慢板 , 运用这样的 方式来完成舞台节奏的变化。但在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 这一场戏共分出 32 个镜头 , 镜头节奏的变换 , 切入正反打镜 头、特写镜头与其他景别镜头结合运用 , 能通过镜头长短、 远近、 强弱的变化 , 造成一种特殊的蒙太奇节奏效果。其中第 10 个镜头是谈到当梁山伯得知祝英台婚配马文才之 后的反应 , 此时的景别是特写 , 为的是强调演员的表情。 由于戏曲 舞台艺术始终是全景别的 , 在表现此时
18、梁山伯情感的突转时 , 就 需要演员通过如甩袖、退步踉跄等一系列大幅度的动作来交代 , 否则观众很难感受到梁山伯如晴天霹雳般的悲怆之情。 而电影在 表现这个情节时 , 并不需要像舞台上运用夸张的形体表现 , 只需 要用特写镜头来表现梁山伯的面部表情变化 , 使观众感受到他内 心的情感变化。可以说 , 特写是最有魅力、最具电影化的景别 , 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 , 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 只有通过它才能表现出梁山伯从满怀希望来祝家登门求亲 , 到得 知祝英台被许配给别人 , 从欣喜万分到突然跌入痛苦深渊的过 程。一个特写 , 把人物情感的巨变刻画得十分细致入微。再把音 乐的旋律和剧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 使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更加突 出地表现出来 , 让观众在视觉上受到强烈的冲击 , 引发了情感的 共鸣。美轮美奂的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因其剧本的情深意浓、 感人肺腑 ,服装、布景的精美雅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如何开展值日生活动
- 中医诊断学-辨证-概说、八纲课件
- 2024年子宫收缩药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装修店面服务合同协议书
- 劳动合同申请协议书
- 提货购销合同协议书
- 质量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共享办公空间增值服务市场细分领域市场细分研究报告
- 场地合同协议书
- 纺织品后处理技术考题试题及答案
- 西部计划笔试试题及答案
- 重庆金太阳2025届高三5月联考英语及答案
- 2025届贵州省遵义第四中学高考英语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 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4月调研考试英语试题答案
- 人工智能在食品检测中的创新应用探讨
- 测量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财富顾问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职场沟通职场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山东管理学院
- 二项式定理专项训练解析版
- 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图片和单词专项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