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第 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部 首 旁 喜 鹅 昏”6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昏”。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初步学习部首表义 的识字规律。 3.能看图用二三句话说说自己喜欢的鸟。 重点和难点 寻找部首组字的规律,摸索记忆汉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

2、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儿歌一,揭示规律: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出示图:美丽的树林,配鸟叫声) 2、你们在那儿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是啊!多么美丽的大自然,多么动听的鸟鸣声,我们就好像来到了鸟的天堂。这些鸟你都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和它们做做朋友。 (出示图:各种各样的鸟,配有鸟名的词)(简单的介绍一下学生不熟悉的鸟:喜鹊、黄莺、杜鹃) 4、仔细看看这些鸟的名字,你有什么发现? 5、是啊,大多数鸟的名字中都带有“鸟”字,我们叫它“鸟字旁”。 学习生字“旁”:注意下面的“方”最后两笔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6、今天我们就要到“鸟字旁”家去

3、作客。 “鸟字旁”家都有些谁?认真听一听。(录音:第一首儿歌) 7、学生交流,老师出示鸟名。 8、“鸟字旁”家的成员可真不少,这里还有我们要学习的字宝宝,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们? 学习生字:喜 分析字行,找找朋友(注意“喜鹊”的“鹊”读轻声) 鹅 读准字音 9、认识了字宝宝,让我们再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和它们做做朋友。 (出示图:各种各样的鸟,配有鸟名的词) 10、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识它们吗?交换位置你还认识吗? 11、有个小朋友可喜欢大白鹅了,你们听,他都说了些什么? (听录音介绍) 这位小朋友喜欢大白鹅是因为 是啊!喜欢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它的样子上来说,也可以从它的本领上来说。那么多鸟都是

4、人类的好朋友,你能不能也学学这位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介绍其他鸟类吗? (出示图片,同桌说说,全班交流) 我喜欢 ,它长着 。(头,嘴,身上,尾巴,脚)它会 。 12、小鸟们可调皮了,瞧它们都躲到儿歌里去了,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个别读、男女生读) 13、你们读得真好,连小鸟们也飞来要同你们见面了,现在你还能读读这首儿歌 吗?(背儿歌) 二、学儿歌二,了解规律: 1、过渡:你们学得真好,连太阳公公都露出了笑脸,你看它邀请我们小朋友到它家去做客呢,看看太阳公公家都有些谁? 2、出示:晓、晴、晚、暗、暖(随机点读) 3、你们看,这两位也是太阳公公家的成员: (1)仔细看一看,这两位成员与刚才有什么不

5、同? (2)多媒体演示,理解“暮”的意思,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当堂书写”昏”。(注意“斜勾”的位置) (4)这些字宝宝回到儿歌里,你会念吗?(出示:儿歌二) 4、 孩子们,你们真聪明!除了儿歌里讲到的带有“日字旁”的字,还有哪些带 字也是有“日字旁”的?(明、早、晒、晾) 5、小结:你看,“日字旁”在这些字中都有不同的含义。 三、复习巩固,拓展训练: 1.今天我们一起去了“鸟字旁”和“日字旁”家,认识了很多朋友,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中国汉字造字的规律,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首儿歌。这两首儿歌都与字的部首有关,所以我们就叫它“部首歌”。(出示课题,读课题) 2.其实我们还学过很多部首

6、,如:“三点水”、“木字旁”等,你们能不能也学着今天教的儿歌,自己试试编个部首歌?(小组讨论,交流) 3.老师这儿也有几首部首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儿歌) 4.游戏复习字词 生字:部 首 旁 喜 鹅 昏 词语:部首 还有 太阳 天气 山川 黄昏 天色 四、总结与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儿歌,还初步知道了一些部首表义的识字规律,收获可真不小。 作业: 1、 描写生字:部首旁昏 2、认读词语:部首 还有 太阳 天气 山川 黄昏 天色 3. 背诵两首儿歌。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初步学习部首表义的识字规律。 2.正确朗读课文。 3.积累词语不

7、少于10个。在读词练习中,注意看清字形。 4. 能看图用几句话说说自己喜欢的鸟。 重点和难点 初步学习部首表义的识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一,寻找规律。 1.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风景图:美丽的树林,配有鸟鸣声) 问:你们听见了什么声音? 2.是啊,我们来到了鸟的天堂。你认识这些鸟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鸟图,图变成相应的词语 3.仔细看一看这些有关鸟的名称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4.听第一首儿歌 (交流并板书)乌鸦、喜鹊、白鸽、仙鹤、黄莺、杜鹃、鸡、鸭、鹅 5.在这些小鸟的名字中,有几个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 给生字注音,请大家借助拼音轻声读一读。 6.小复习。 7.出示第一

8、首儿歌: (1)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 (3)男女生比读 8.将儿歌中的鸟名替换成鸟图:你还能再读读这首儿歌吗? 二、学习儿歌二,揭示规律。 1.太阳公公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去作客。看看,有哪些字?(出示:暖、昨、晓、暗、明随机点读) 2.今天,太阳公公家里又来了两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出示生字:暮、昏) 3.字回到儿歌中,读一读。请在小小组内练习朗读。(教师巡视,随机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交流朗读,师生合作读。 三、学习儿歌三,掌握规律。 1.你们的朗读吸引了第三首儿歌。 出示儿歌:自由大声地朗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口字旁) 2.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自学生字:鸣、啼、吼 3.

9、挑战读儿歌 四、复习巩固,拓展训练。 1.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有关部首的儿歌。(出示:部首歌)分组朗读三首儿歌。 2.我们还学习了一个新的部首,叫口字旁。说出几个有关口字旁的字? 3.游戏一:猜猜我是谁 方法:教师做动作,指名学生上台指点黑板上的汉字。 4.游戏二:寻找双胞胎 方法:黑板上贴有“鸭、鹊、清、晓”等汉字,请学生说出或写出和这些汉字相近的另一个字。这些汉字组成了词语,你能读一读吗?(出示课后“读”的练习) 5.看图说话: 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喜欢的鸟吗?(同桌练习、全班交流) 6.拓展: 这里还有三首部首歌,你愿意和同桌念一念吗?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

10、、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喜 鹊 鹤 莺 鹃 暮 昏 鸣 啼 吼”10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光、啼、昏、鸣”。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初步学习部首表义的识字规律。 3、能看图用二三句话说说自己喜欢的鸟。 教学重、难点: 寻找部首组字的规律,摸索记忆汉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儿歌一,揭示规律 1、教师出示:多媒体百鸟图 2、你认识哪些鸟?(媒体飞出学生认出的鸟,同时衔出它的名字) 3、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鸟字旁, 鸟儿多 小结:大多数鸟的名字中都带有“鸟字旁”的字。 4、 我们称“鸟字旁”为部首 出示:部首 5、补全课题部首歌,出示儿歌(一)(同时多媒体

11、播放儿歌一) 师:这会儿,森林里又飞来了哪些鸟? 多媒体:各种鸟(嘴里叼名字) 6、 学生字 (1)在鸟的名字中出现了很多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们?自己试着说说。 (2)交流并板书:乌鸦、喜鹊、白鸽、仙鹤、黄莺、杜鹃、鸡、鸭、鹅 (3)这里有几个生字,你们都记住它们了吗?(给生字注音;自读;指名读) 7、 生字回到部首歌中,你会念吗?(多媒体演示字回到儿歌中) (1)自己试试,指名读读 (2)去掉拼音的动物名字,你能正确地读出来吗?(同桌赛读) (3)齐读 8、 有个小朋友可喜欢大白鹅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来介绍的?(多媒体介绍) 师:是啊!那么多鸟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你能用以下的句式

12、给大家介绍介绍吗?(多媒体图示,同桌说说,全班交流) “我喜欢 ,它长着 。(头,嘴,身上,尾巴,脚)它会 。” 二、学儿歌二,了解规律 过渡:刚才我们学了部首是“鸟字旁“的字。你们知道吗?和太阳有关系的字是什么部首? 1、轻声读第二首儿歌,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儿歌。找一找,儿歌中有多少带有“日字旁”的字,用笔圈出来。 2、学生字 太阳公公的孩子中间又来了二个生字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有办法记住它们吗? (出示生字:暮、昏) (1)仔细看一看,这两个生字和以前学过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今天学的生字,表示太阳的“日”字在下半部分) (2)多媒体演示,理解“暮”的意思,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3

13、)教师指导,学生当堂书写”昏”。(注意“斜勾”的位置) (4) 多媒体出示:儿歌(二) 把生字放回到课文中来读读 3、 孩子们,你们真聪明!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带有“日字旁”的字,你们见过它们吗? 三、 学儿歌三,运用规律 过渡: 来认识一下它的兄弟“口字旁”的字? 1、那就请你们自己来读读第三首儿歌,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 2、小组用好方法来学学生字,读读生字、理解生字 鸣,指鸟兽或昆虫叫,如;鸡鸣、鸟鸣、蝉鸣、虫鸣。 啼,指某些鸟兽叫,如:公鸡喔喔啼、猿啼(两岸猿声啼不住)。 吼,指猛兽大声叫,如牛吼、狮吼。 3、考一考、比一比 4、你能说出几个有关口字旁的字?(根据学生

14、回答,师板书) 四、 巩固拓展 1、分组朗读三首儿歌,尝试背诵一二首儿歌。 2、游戏:寻找双胞胎 方法黑板上贴有“鸭、鹊、清、晓”等汉字,请学生说出或写出和这些汉字相近的另一个字。这些汉字组成了词语,你能读一读吗?(出示课后“读”的练习) 3、 写一写(指导略):光、啼、鸣 (先做手指操,音乐响起) 4、布置作业:回家后学编儿歌(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掌握“顶”、“颗”、“件”、“棵”的字形和书写要点,认识“页字旁”。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词语和词组。 3、知道什么是数量词。初步学习数量词的正确搭配,了解并掌握“一”在语言环境

15、中的变调。 4、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数量词,从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词语和词组。 2、初步学习数量词的正确搭配,了解并掌握“一”在语言环境中的变调。 教学难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数量词,从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PPT、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课堂练习纸(小弟弟的信)、课前准备板书(数词、量词、课文末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积累,揭题。 1、出示图片,读词语: 领带、表、衣服、帽、牛奶、茶、饼干、糕 明月、星、大树、鸟、飞机、云、轮船、桥 (1) 自己读 (2) 开火车请学生领读。 (3) 学习生字“表”、“干”

16、拓展:手表、怀表、秒表、水表、电表。 2、出示词组,请学生读,注意“一”的读音。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总结:在第四声的字的前面,“一”就读第二声;其它情况下读第四声。 (4)分组读。 3、了解什么是数词,板书。了解什么是量词,板书。 合起来称为数量词。(合并板书,齐读) 4、揭题,再读课题:16 数量词。 二、学文,识字,提炼。 1、请3个小朋友分节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 2、找出读音相同的生字:“颗”和“棵”。自主辨析,交流不同之处: (1) 部首不同。认识“页字旁”。 (2) “果”的最后一笔不同。 (3) 表示的东西不同:“颗”表示颗粒状的小小的东

17、西,如一颗珍珠。“棵”是表示植物的,所以是“木字旁”的。 (4) 辨析: 一( )青菜 一( )花籽儿 (5)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习“顶”。 (强调后鼻音,了解“顶”的意思,拓展:头顶、山顶、屋顶、塔顶)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习生字:件、盒、包,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区别“包”和“句”。 5、师生合作读课文。 6、学生读课文,思考:学习数量词的小窍门是什么? 出示句子:数词量词在一起,前后词语搭配好。(板书) 男生读,女生读。 三、练习,激趣,延伸。 1、完成课后练习。请小组长发信,要求: (1) 先请一位小朋友读,有什么问题? (2) 自己一边读,一边把他用错的量词圈出来。

18、(3) 想想应该怎么说? (4) 指名交流,老师媒体演示修改,学生齐读。 (5)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告诉小弟弟,他的问题出在哪儿。 (6)一起来告诉小弟弟数量词的小秘密,再读句子。 2、读第二封信,完成课后练习。 (1)注意“一”的声调。 (2)了解“一幢幢”“一座座”“一群”的含义。 3、拓展: (1)趣味乐园:猜一猜、读一读。媒体出示: 一朵花、一束花、一捧花、一篮花、一丛花、一车花 (2)总结:东西的形态、数量不一样了,量词也会变化。 再读句子:数词量词在一起,前后词语搭配好。 4、总结:今天的课上,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数量词”,还知道了数词“一”在不同的字前面会变调,还知道了“数词量词在一起,前后词语搭配好”。(齐读) 下节课,我们把新学到的字认认真真地写到田字格里。 板书: 16 数量词 数词量词在一起, 前后词语搭配好。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