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2_第1页
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2_第2页
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2_第3页
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2_第4页
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套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延伸产品:指顾客在购买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下列属于延伸产品的是: A.某4S店承诺,顾客只要购买价值25万以上的车,就赠送一年的保险 B.持有白金卡的用户在某商场购物享受八折优惠 C.某商场新年的优惠是前100名顾客可以只花100元就能买一新款手机 D.微软公司在XP系统后又推出了其升级版的vista操作系统,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参

2、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买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赠送一年的保险,是买车时附带获得的利益,符合定义;B项:购物享受八折优惠,是商家推出的购买优惠政策,不属于“买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利益”,不符合定义;C项:前100名顾客享受优惠购机,是商家推出的购买优惠政策,不属于“买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利益”,不符合定义;D项:vista操作系统是否免费提供给XP用户使用并不明确,所以不确定是附带的利益,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延伸产品强调顾客购买该产品之外“获得附带利益”。第二步:逐一

3、判断选项。A项中“赠送的一年保险”是买车时的“附带利益”;B、C项是就产品本身而获得的价格减让,而非产品之外的“附带利益”;D项中Vista系统并非无偿提供给XP系统用户使用,因此不是“附带利益”。故正确答案为A。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图形直线条数依次为4、5、6,呈等差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图形直线条数依次为8、6,?

4、,问号处应该有4条直线,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3.巡查巡视巡逻 A.考试考察考核 B.目标目的目前 C.数学数控数量 D.人生人际人员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巡查”“巡视”和“巡逻”都有行走查看的意思,三者属于近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考试”“考察”和“考核”都有检验审核的意思,三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目标”和“目的”都有想要达到的目的或标准的意思,二者属于近义关系,“目前”指的是现在此刻,与“目标”和“目的”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数学”是一门学科,“数控”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

5、方法,“数量”指事物的多少,三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人生”是人类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过程,“人际”指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交往,“人员”通常指担任某种职务或从事某种工作的人,三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企鹅玛瑙 A.电脑手机 B.秃鹫石墨 C.苹果木瓜 D.蝴蝶蚱蜢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企鹅”是动物,“玛瑙”是矿物质,二者属于全异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电脑”和“手机”都是电子产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B项:“秃鹫”是动物,“石墨”是矿物质,二者属于全异关系,且“秃鹫”与“企鹅”均为动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石墨”与“玛瑙

6、”均为矿物质,二者属于并列关系,纵向比较最为相似,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苹果”和“木瓜”都是水果,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D项:“蝴蝶”和“蚱蜢”都是昆虫,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5.!& A.&! B.&! C.&! D.!&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 从左往右数,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点,其中位于1号和2号、3号和7号、4号和5号、6号和9号、8号和10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3号和7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B项:3号和7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C项:1号和2号、3号和7号、4号和5号、6号和9号、8号和

7、10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3号和7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6.99,143,195,255,323,() A.353 B.366 C.398 D.399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 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底数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底数为18220,指数数列和修正数列分别为2和1的常数数列,则所求项为201=399。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差数列是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68876,则所求项为32376399。因此,选择D选

8、项。7.右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左边的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题目要求各图形通过上、下、左、右平移后拼合。第二步,观察图形特征,寻找等长的平行边,将其拼合后如下图所示:因此,选择A选项。8.解放初期,有一次毛泽东和周谷城谈话。毛泽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周谷城回答说:“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毛泽东思索了一下说:“你讲得好。”上述文字所要强调的内容是: A.戒骄戒躁 B.毫不气馁 C.忍辱负重 D.持之以恒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

9、分析文段。文段通过毛泽东和周谷城的一次谈话,重点突出后一句“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所蕴含的道理,意在强调成功也可能会使人骄傲,不再奋发,可能还会导致失败,也就是告诫我们“戒骄戒躁”的道理。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戒骄戒躁”与上述故事所反映的道理一致。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和材料可知该题为中心理解题。 题干中共有两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和“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前者说明成功来源于失败,应该吸取经验,而后句话说明成功也是失败的来源,那么在成功后就不应该骄傲,即“戒骄戒躁”,其它三个选项都不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9.运营活动: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

10、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下列不属于运营活动的一项是: A.银行提供金融服务 B.家庭主妇打扫家庭卫生 C.咨询公司提供设计方案 D.鞋厂生产鞋子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投入一定的资源;使其价值增值;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银行需投入一定的“资源”,通过资金融通使其服务“价值增值”,最后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符合定义;B项:打扫家庭卫生未体现“价值增值”,且打扫家庭是保持家庭卫生的表现,未体现“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不符合定义;C项:设计方案需投入一定的劳动“资源”,经过设计成为“价值增值

11、”的成品方案,最后提供给社会需求方,符合定义;D项:生产鞋子需提供一定的成本“资源”,经过加工成为“价值增值”的鞋子,最后提供给社会公众,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题干中强调“投入一定的资源”、“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C、D三项都符合“投入一定的资源”、“使其价值增值”、“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这三点;B项,“妇女打扫卫生”既没有“价值增值”,也没有“提供给社会”。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0.环境效应:指由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过程所引起的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应变化。下列不属于环境效

12、应的是: A.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使水生生物受到严重危害 B.某省沿海滩涂面积每年都在“长”,动植物品种也有所变化 C.某地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在区域的气温明显高于周边地区 D.某沿海城市填海造岛,在岛上建成了可容纳十万人的小城镇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过程引起的;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排放工业废水是“人类活动”,水生生物受到危害,说明水体“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符合定义;B项:沿海滩涂面积增长是“自然过程”,动植物品种变化,说明“环境系统结构发生变化”,符合定义;C项:使

13、用化石燃料是“人类活动”,气温明显较高,说明“环境系统结构发生变化”,符合定义;D项:填海造岛是“人类活动”,但没有体现出“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不符合定义。因此,选项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由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过程、引起的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应变化”。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工业废水是人类活动过程产生的,使水生生物受到危害属于引起了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符合定义,排除;B项:沿海滩涂面积每年都在“长”,是一种自然过程,动植物品种也有所变化属于引起了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符合定义,排除;C项: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人类的活动过程,所在区域的气温明显高于周

14、边地区属于引起了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符合定义,排除;D项:填海造岛是人类活动,但并没有体现引起了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不符合定义,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环境效应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由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过程所引起的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应变化”,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环境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由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过程所引起的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应变化。 A项,排放工业废水使水生生物受到严重危害,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符合定义。 B项,沿海滩涂面积增长使动植物品种变化,是自然过程引起的环境变化,符合定义。

15、 C项,使用化石燃料使所在区域气温升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符合定义。 D项,填海造岛建成小城镇,并未体现引起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应变化,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11.唐朝诗人王建曾经有诗描写新嫁娘。诗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在诗中,新嫁娘因事先不知道婆婆(“姑”)的饮食喜好,就先请小姑尝一尝自己亲手做的羹汤。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哪项最能够最合理地解释新嫁娘的这一行为? A.新嫁娘的饮食喜好与婆婆的饮食喜好是完全不同的 B.新嫁娘的饮食喜好与婆婆的饮食喜好是比较相似的 C.小姑的喜好与新嫁娘的饮食喜好是完全不同的 D.小姑的喜好与婆婆的饮食喜好是比较相

16、似的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解释”,确定为原因解释。第二步,分析题干。题干中的现象为:新嫁娘因事先不知道婆婆(“姑”)的饮食喜好,就先请小姑尝一尝自己亲手做的羹汤第三步,辨析选项。新嫁娘让小姑尝自己亲手做的羹汤,是想了解婆婆的饮食喜好,要想解释这一行为,则小姑和婆婆饮食喜好需相似,只有相似了,才能了解婆婆的饮食喜好。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中新嫁娘让小姑尝自己亲手做的羹汤,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婆婆的饮食喜好,因此要想解释这一行为,必须假设小姑和婆婆的饮食喜好相似,即D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解释新嫁娘行为的一项,分析题干

17、发现,新嫁娘希望通过让小姑尝羹汤来了解婆婆的饮食喜好,在小姑的饮食喜好和婆婆的饮食喜好之间存在跳跃,要解释新嫁娘的这一行为,需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题干中新嫁娘让小姑尝自己亲手作的羹汤的目的是了解婆婆的饮食喜好,因此要想解释这一行为,必须假设小姑和婆婆的饮食喜好相似,D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能够合理地解释新嫁娘的行为。其他几项均没有在小姑的饮食喜好和婆婆的饮食喜好之间建立联系,无法进行解释。故本题选D。12.,() A. B. C. 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 第二步,单独看分子分母无明显规律,且相邻项分子及相邻项分母呈明显倍数关系,考虑做商,做商如图所示

18、:商数列为,下一项为,则所求项为。因此,选择D选项。13.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不考虑九宫格中间图形),局部元素方向不同,考虑旋转和翻转。第二步,九宫格,米字型两端的图内线条方向一致,优先考虑米字看。图2与图8、图3与图7、图4与图6,均能旋转180相互得到,按此规律,图1旋转180得图9,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14.水榭:指建在水边平台之上供人游玩和休息的园林建筑。水榭的平台一部分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

19、以梁、柱凌空架设在水面之上。下列建筑属于水榭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建在水边平台之上供人游玩和休息的园林建筑;水榭的平台一部分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在水面之上。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观察图形可以看出,建筑建在水边,从岸上伸入水中,且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符合定义;B项:图形未体现出“建在水边平台之上”,不符合定义;C项:图形中亭子建在水上,但未体现有“梁、柱凌空架设在水面”,不符合定义;D项:观察图片可知图形为船,并非“园林建筑”,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

20、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一部分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以梁、柱凌空架设在水面之上”。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符合定义关键词,当选;B项:不在水上,是一个地上的亭子,不符合定义关键词,排除;C项:是直接架设在船上的建筑,是画舫,不符合定义关键词,排除;D项:不在水上,是一个地上的亭子,不符合定义关键词,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涉及水榭的位置及形态方面的特点,选项则以图片形式呈现,可以将其与题干所述特点进行对比,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水榭的定义要点:一部分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以梁、柱凌空架设在水面之上。 A项,图中建筑的位置是一部分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形态是

21、以梁、柱凌空架设在水面之上,符合定义要点。 B项,图中建筑不在水上,不符合要点,其不是水榭而是亭。 C项,图中建筑与水面之间并不凌空,不符合要点,其不是水榭而是石舫。 D项,图中建筑是直接架设在船上的,不符合要点,其不是水榭而是画舫。 故本题选A。15.2004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年? A.2004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08年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比较。 第二步,定位图中数据。第三步,加法计算考虑截位舍相同,20032008年进出口总额依次为:2003年,444185;2004年,5956115;2005年,7666142

22、;2006年,9779176;2007年,12296218;2008年143113256。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可得各选项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依次为: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根据分数性质(分子大且分母小的分数大),2004年增速大于2005年,2007年增速大于2008年,故排除B、D选项;2004年、2007年增速量级相同,首位分别为3、2,故2004年增长最快。因此,选择A选项。16.台风:发生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的、发展到一定强度(近中心最大风力不小于12级)时的热带气旋。下列属于台风的一项是: A.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1级的热带气旋在福建登陆 B.

23、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2级的热带气旋在菲律宾附近洋面生成 C.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4级的热带气旋袭击美国佛罗里达州 D.在澳大利亚大陆西侧海洋上有一个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5级的热带气旋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近中心最大风力不小于12级的热带气旋。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最大风力11级,未达到“风力不小于12级”的强度,不符合定义;B项:菲律宾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最大风力12级,达到了“风力不小于12级”的强度,符合定义;C项:美国佛罗里达州在东太平洋地区,并非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不符合定义;D项:澳大利亚大陆西侧海

24、洋在南半球,并非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题干强调台风发生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近中心最大风力不小于12级”。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风力为11级,未达到“不小于12级”的标准,不符合;B项,菲律宾位于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风力达到“不小于12级”的标准,符合;C项,美国在东太平洋地区,不符合;D项,澳大利亚在南半球,不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17.2,3,7,(),121,721 A.11 B.17 C.19 D.25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快,考虑倍数递推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

25、现3221,7332,72112165,猜测规律为第二项第一项倍数项修正项,倍数数列和修正数列都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倍数数列下两项分别为4和5,修正数列的下两项分别为3和4,则所求项为74325。验证2554121,满足规律。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阶乘数附近波动,考虑阶乘修正数列。阶乘修正形式如下:阶乘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314,修正数列1的常数数列,则所求项为4!125。因此,选择D选项。18.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_,美人蕉_,富贵的牡丹,也会失去神采。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筋疲力尽慵倦无力 B.偃旗息鼓慵倦无力 C.慵倦无力无

26、精打采 D.偃旗息鼓无精打采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二空为突破口。文段以排比的形式描述了三种花的状态,排比强调句式一致,但词义尽量避免重复。C项和D项“无精打采”与后文的“失去神采”重复,排除C项和D项。美人蕉像一个美女,用“慵倦无力”修饰符合美人蕉的拟人形象,十分恰当,A项和B项符合语境。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通过后文“失去神采”可知此空形容的是花的状态,A项“筋疲力尽”侧重强调气力用尽后的疲劳,强调疲劳,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偃旗息鼓”指声势渐弱,侧重精神状态,且与酷似喇叭的牵牛花神态形成反差,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从第二空入手,形容美人蕉在夏日暴晒下的

27、状态,“无精打采”与后文的“失去神采”语义重复,排除C、D两项。 第一空形容夏日暴晒下的牵牛花,“筋疲力尽”侧重劳累后的无力,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偃旗息鼓”形容烈日下的牵牛花,与其平时神态形成反差,符合语境描述。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题干描述“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美人蕉、牡丹的各种不同的神态。结合选项,“筋疲力尽”、“慵倦无力”都强调的是“无力”,同时形容牵牛花与美人蕉有重复之嫌;同理“无精打采”与“失去神采”的重复也不符合汉语写作的特点。由此排除A、C、D三项。牵牛花酷似喇叭状,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热热闹闹的感觉,用“偃旗息鼓”形容烈日下的牵牛花,与其平时神态形成反差;

28、美人蕉则像一个美女,用“慵倦无力”修饰十分恰当。本题答案为B19.黄曲霉毒素对人体不利,相关实验之所以可针对人体进行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不包括: A.试验只进行72小时 B.服用的是微量标志的试验胶囊 C.有志愿者愿意参加试验 D.已用大鼠做过相关试验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对人体的相关实验出现在第三段。 第二步,A项对应“测定他们在72小时之内对黄曲霉毒素的吸收和代谢情况。若干天后,再给志愿者服用同样的黄曲霉毒素胶囊,但另加叶绿素或叶绿酸”,可知试验不止72小时,“试验只进行72小时”不符合文意。B项对应“研究者们给志愿者服用微量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囊”,符合文意。C项对应

29、“人类志愿者当中”,通过“志愿者”可知这些人是自愿参加实验的,符合文意。D项对应“在大鼠试的启发下,2009年有学者进行了一项人体实验”,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A选项“只进行72小时”表述错误,文中讲的是“测定他们在72小时之内对黄曲霉素的吸收和代谢情况”,并不是说试验时长只有72小时,从常识来说,试验时长明显大于72小时。B选项“微量”是从量的方面控制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C选项“志愿者”体现了人体试验的自愿原则;D选项“已用大鼠做过相关试验”说明试验的可行性。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20.动车飞驰 A.蝴蝶起舞 B.骏马奔跑 C.蚂蚁搬家 D.苍

30、鹰盘旋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动车”与“飞驰”属于主谓关系,也可以理解为“飞驰的动车”,其中“飞驰”形容“动车”的运行速度快。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蝴蝶”与“起舞”属于主谓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起舞的蝴蝶”,但“起舞”并未涉及“蝴蝶”的速度,排除;B项:“骏马”与“奔跑”属于主谓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奔跑的骏马”,其中“奔跑”形容“骏马”的奔跑速度快,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蚂蚁”与“搬家”属于主谓宾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搬家的蚂蚁”,但“搬家”并未涉及“蚂蚁”的速度,排除;D项:“苍鹰”与“盘旋”属于主谓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盘旋的苍鹰”,但“盘旋”并未

31、涉及“苍鹰”的速度,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1.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伦不类庸俗不堪 B.稀奇古怪不甚文雅 C.不明不白低级粗俗 D.荒诞可笑不堪入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修饰“沉箱病”。由上文可知“沉箱病”因操作“沉箱法”的人易患这类病而得名,当时的医生并没有了解真正的病因,由此可知“沉箱病”这一名称很奇怪。A项“不伦不类”形容人的着装不得体或说话没有道理,不能形容“沉箱病”,排除。C项“不明不白”指说话含糊,不清楚,文段中时至今日,已经明确病因,不符合语境。B项“稀奇古怪”形容不同一般的、稀少而怪诞的事物,D项“荒诞可笑”指离奇引人发笑,两

32、者均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修饰“翘屁股病”,该名称的由来是:(人们)不得不靠弯腰来缓解腰背部异常的酸痛。这时他们的体态特别像当时一些女演员喜欢摆出的“翘屁股病”。据此可知该名称不够文雅,B项“不甚文雅”符合语境。D项“不堪入耳”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与“翘屁股病”搭配不当,可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看第一空,用来修饰“病”的词语不应该是“不伦不类”、“荒诞可笑”,而“不明不白”显然也不正确,因为潜水病的病因已经找到,即人体内氮过量,所以排除A、C、D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B。22.2007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B.江苏

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C.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D.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年均增长率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收入”所在列。第三步,根据末期量初期量=(1+年均增长率)(江苏省考年均增长类计算大多数需要“翻旧账”),当n相等时,可用末期量初期量替代年均增长率进行比较;数据较长,分子分母整体截位舍相同,可得2010年相对于2006年的比值分别为: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故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因此,选择A选项。23.叶绿素对人体最重要的抗癌作用是:

34、 A.减少各组织的癌前病变 B.降低黄曲霉毒素对肝脏DNA的加成作用 C.大幅度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率 D.减少遗传物质的致癌作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叶绿素对人体的抗癌作用”出现在第三段。根据“叶绿素的抗癌机制可能是因为它能大幅度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率,从而降低了黄曲霉毒素对肝脏DNA的加成作用”“叶绿素对抗致癌物的作用非常有效,从减少吸收,到减少致癌物与遗传物质的作用,直到减少各组织的癌前病变出现,各环节都有明显效果”可知最重要的抗癌作用是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吸收。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从第三段中的“叶绿素和

35、叶绿酸能大大降低黄曲霉素的吸收率”可以知道,叶绿素对人体最重要的抗癌作用是大幅度减少黄霉曲素的吸收率。A、B选项是叶绿素的抗癌机制,并非最重要的作用;D选项表述错误,文中讲的是“减少致癌物与遗传物质的作用”,因此排除A、B、D。故正确答案为C。24.填入文章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键性变化 B.革命性转变 C.全局性发展 D.历史性拐点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根据横线后的“;”可知,横线前后的两个句子为并列关系,都是围绕“建制镇数量”这一话题进行论述的。所填的内容需对应横线前“2002年,我国建制镇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乡的数量”。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

36、的“拐点”在数学上指改变曲线向上或向下方向的点,置于此处,与“第一次超过”相对应,符合语境。A项,建制镇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乡的数量并没有体现出小城镇发展出现“关键性变化”,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革命性转变”置于此处,语义过重,文段仅强调建制镇数量发生转变,排除。C项,“全局性发展”用在此处形容小城镇发展,不符合语境,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前文可知,建制镇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乡的数量,但并不等同于小城镇发展出现“关键性变化”,排除A项。B项,“革命性转变”通常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语义过重,排除。C项,“全局性发展”与“小城镇”搭配不当,排除。D项,“历史性拐点”与“2002年

37、我国建制镇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乡的数量”相对应,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空间、城镇化与治理变革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句子填空。解答本题要首先看空缺处所在的位置,然后结合前文中的关键信息“第一次”,根据选项选出与此最相符的一项即可。由“2002年,我国建制镇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乡的数量”可知,“第一次”是文段强调的重点,突出的是“历史性”的变化,只有D项符合此意,当选。A、B两项没有体现出“第一次”,C项的“全局性”与文意无关,均可排除。故本题选D。25.海鱼鱼子 A.山羊羊角 B.骏马马蹄 C.河蟹蟹黄 D.野兔兔毛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鱼子”是雌鱼未受精的

38、卵子,与“海鱼”属于包容关系中的或然组成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羊角”是“山羊”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必然组成关系,排除;B项:“马蹄”是“骏马”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必然组成关系,排除;C项:“蟹黄”是母蟹体内的卵巢和消化腺,与“河蟹”属于包容关系中的或然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兔毛”是“野兔”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必然组成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6.左边的题干中给出一套图形,其中有五个图,这五个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右边给出一套图形,其中有四个图,从中选出唯一的一项作为保持上边五个图规律性的第六个图: A.如上图所示 B.如

39、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由多种元素组成,考虑元素的个数和种类。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图形均由两部分组成,下一幅图应选择由两部分组成的图形。只有D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题干每个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则?处也应该为中心对称图形。选项中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C为中心对称图形,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题干部分图形构成较为复杂,不可能考查图形的数量性。很明显第三个图形都中心对称图形,观察其他

40、图形可确定本题考查对称性。题干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中只有C项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题选C。27.在通胀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面对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新兴经济体又不得不再次放松经济政策。这种内热外冷的_导致新兴经济体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防止通胀_。依次填入划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境况张牙舞爪 B.困境死灰复燃 C.形式来势汹汹 D.事态卷土重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开头“通胀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和空前“防止通胀”可知,该空应体现“通胀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需谨防其再次发生”之意。A项“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C项“来势汹汹”指动作或事物

41、到来的气势很厉害,与语境“得到有效控制”矛盾,排除。B项“死灰复燃”比喻停息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符合文意。D项“卷土重来”侧重失败后重新开始,文中“尚未完全解决”意味着通胀没有“失败”,排除。答案锁定B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根据“内热外冷”和“导致”可知,目前的情况是不好的,“困境”置于此处,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文意可知,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还没彻底解决,新兴经济体要防止通胀再次出现。“张牙舞爪”、“来势汹汹”都形容气焰嚣张,与文意不符,排除A、C两项。 第一空,“内热外冷”说明状况并不好,“事态”只是单纯的指局势,偏中性,而“困境”指困难的处境,显然“困境”更能说明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问题,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B。28.()之于收入相当于削减之于() A.劳动;节俭 B.丰厚;幅度 C.收获;截断 D.增加;开支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通过“劳动”可以获得“收入”,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削减”与“节俭”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丰厚”与“收入”属于偏正关系,“削减”与“幅度”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收入”是一种“收获”,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削减”与“截断”无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