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丨苏教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丨苏教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丨苏教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丨苏教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丨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根据数据完善条形统计图。2,读出统计表和统计图上的数据,并能对数据背后蕴藏的信息进行分析。3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初步形成统计观念。【教学重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比较,理解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数据师:上海迪士尼乐园是小朋友们的梦幻天堂。【出示图片】你们想去玩吗?生:想!师:我们学校四(5)班有许多小朋友们都去过。前不久,老师调查了他们去迪士尼的出行方式。有的选择是【课件显

2、示】生:自驾游。师:【课件显示】有的选择是生:散客游。师:【课件显示】。还有的选择是生:跟团游。师: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课件显示】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生:哪种出行方式人数最多?生:哪种出行方式人数最少?师: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师: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要想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先干什么呢?生:把数据统计一下。师:对了!用数据来说话。有了数据,我们得到的结论才是真实的、可信的。二、合作探究,整理数据1认识统计表。师:接下来,我们四人一组,分工合作,共同来完成统计任务。我们先来看一下合作要求。【点击录音】小组活动要求1分工合作,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整理信息。2整理

3、信息后,将数据填入表格里。师:听清楚了吗?生:听清楚了。师:请大家完成学习单上的第1题。比一比,哪一组统计得又对又快!【播放时间条,2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教师巡视)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的,统计结果是什么?(找最快的一组)生:我们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的。我们统计的结果是自驾游6人、跟团游16人、散客游9人,合计31人。师:同意他们的统计结果吗?生:同意。师:这里的“合计”是什么意思?【点课件】生:把自驾游人数、跟团游人数、散客游人数加起来。师: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生:9+16+6=31。师;同意吗?生:同意。师:还有不同的统计方法吗?生:我们用画圆圈的方法来整理的。生

4、:我们是打钩的。师:小朋友们想到了这么多的统计方法。虽然统计方法不同,但统计结果都是相同的。像这样呈现数据的表格,就是“统计表”【板书:统计表】。生:(齐读)统计表。师:认识统计表,我们首先看一下它的标题。一起读一下!生(齐读):四(5)班同学外出旅游出行方式统计表。师:从标题里,你知道了什么呢?生:这张表统计的是出行方式。师:说得真好!在统计表上,有一个地方最容易忘记,是哪里呢?生:哪一年一个月。师:也就是这个日期最容易忘记。这个统计结果是老师5月份统计的,但是制作这张表格是6月份。那么,制表日期就是生:(齐读)2017年6月。师:这张表格有两行,第一行表示出行方式,我们说是统计表的生:项目

5、。师:第二行表示人数,我们说是统计表的生:数据。师: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包括哪些部分?生:数据、制表日期。生:标题、出行方式。师:你能把它说完整吗?生:一张完整的统计表,包括标题、制表日期、出行方式、数据。师:说得真完整!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能知道什么呢?生:跟团游的人数最多,自驾游的人数最少。师:你能看出“最多”“最少”。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2初识条形统计图。师:要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借助画图来帮忙。我们刚刚学过画什么图的呢?生:线段图。师:如果用一条线段来表示自驾游有6人,那么怎么表示跟团游的人数呢?生:2倍多一点。生:散客游,6人

6、多一点点。师:从这三条线段图中,你能知道什么?生:自驾游人数最少。生:自驾游有6人,跟团游有16人,散客游有9人。师:除了用画线段图表示数据外,我们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在统计图上,这条从左往右的线,就是生:横轴。师:横轴表示统计项目。这条从下往上的线,就是生:纵轴。师:纵轴上一般用来表示统计数据。在横轴和纵轴之间,我们画出了一张10行7列的网格图。我们要把数据画在网格图中,纵轴上每格表示几人比较合适呢?生:每格表示1人比较合适。师:每格1人,自驾游6人需要几格?生:6格。师:跟团游呢?生:16格。师:散客游呢?生:9格。师:咦!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生:格子不够画了。师:表示哪一种出行方式的

7、人数不够呀?生:跟团游16人,需要16格,不够画。师:纵轴上,每格表示几人比较合适呢?生:2人。师:纵轴上每格表示2人。纵轴上从0为起点,1格表示2人。2格表示生:4人。师:3格?4格呢?继续生:6人,8人,10人,师:你能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在统计图中吗?生:能。师:请大家完成学习单上的第2题。 (选择3幅学生作品,请大家到前面展台旁,准备交流)师:一起看一下这3位小朋友的作品?生:我是用画点来表示的。师:用画点来表示,能看出自驾游有几人吗?生:6人。师:有请第二位同学?生:我是用线段来表示的。师:能看出跟团游有多少人吗?生:16人。师:第三位同学呢?生:用画直条来表示的。师:刚才三位同学,用三

8、种不同的画法。虽然画法不同,但都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但如果我们想一眼看出哪种出行方式最多?选择哪种画法呢?生:画直条。师:说说你的想法?生:看得更清楚。直条比点、线段更大,看起来方便。师:说得真好!我们一起看这幅图,三种出行方式的人数分别对应了几格?生:自驾游6人,对应3格。生:跟团游16人,对应8格。生:散客游9人,对应4格半。师:4格半,怎么会有半格呢?生:1格表示2人,半格表示1人。9人比8人多,比10人少,也就是比4格多,比5格少,师:刚才这位同学的话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大家听出来了吗?生:半格表示1人。师:当不能用整格来表示数据时,可以用不满一格来表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让我

9、们用掌声感谢这位同学的发现!(鼓掌)师:像这样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叫作条形统计图。【板书:条形统计图】生:(齐读)条形统计图。师:从条形统计图上,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生:自驾游6人,跟团游16人,散客游9人。生:跟团游人数最多,自驾游人数最少。师:从条形统计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哪一种出行人数最多,哪一种出行人数最少。3再识条形统计图。【出示不完整的统计图】师:再来看,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上,你能看出什么?生:第一个直条最长,第四个直条最短。师:直条最长,表示生:数据越多。师:直条最短,表示生:数据最少。师:要想知道直条对应的项目,需要看哪儿?生:横轴,【出示:横轴、各个项目】师

10、:从横轴上,你看出了什么?生:最多的是主题乐园,最少的是餐饮购物区。师:要想知道直条最多与最少之间相差多少,需要看生:纵轴。师:【出示:纵轴】它像一把尺子,用来量直条的对应数量。纵轴上,每格表示几人呢?生:2人。师:你能看出主题乐园对应多少人吗?生:主题乐园对应了10格,表示20人。师:生态园呢生:在4和6之间,表示5人。生:乐园酒店对应了2格,表示4人。生:餐饮购物区对应了1格,表示2人。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直条的上面写上数据。【课件显示数据】这个统计图统计的是什么内容呢?我们还要看什么?生:(标题)标题。(上海迪士尼主要区域受欢迎情况统计图)在制作统计图时,哪个地方

11、最容易忘记?师:这个统计图好了吗?生:还好一个日期。师:在这里,就是制图日期。这里的统计图填的是什么?生:2017年6月。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生:标题、制表日期、单位长度、横轴、纵轴、直条、数据。4分析统计图。师: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生:喜欢主题乐园的有20人,喜欢生态园的有5人,喜欢乐园酒店的有4人,喜欢餐饮购物区的有2人。师:你能看清楚喜欢每个区域的人数。还能知道些什么?生:喜欢主题乐园的人最多,喜欢餐饮购物区的最少。师:你看出了最多和最少。不错!还有吗?生:喜欢生态园的人数和喜欢乐园酒店的人数差不多。师:也就是很接近的意思。生:

12、喜欢主题乐园的人数是喜欢餐饮购物区人数的10倍。师:你看出了倍数关系。生:喜欢乐园酒店的人数比餐饮购物区的人数多3人。师:你看出了相差关系。师:孩子们,你们真的很棒!从统计图里,我们可以读出“最多”“最少”“接近”“倍数”“相差”等数学信息。5强化特点。师:回过头来看,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谁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生:统计表是用表格来呈现数据的,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来呈现数据的。生: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能够一眼就看清数量的多少。师: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统计表是用表格填数表示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

13、结果,而条形统计图因为是用直条表示数据的,所以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哪个更直观、更形象呢?生:条形统计图。师:为什么统计图具有这样的优点呢?生:统计表里只有数,统计图里既有数又有形。师:条形统计图能够用图形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在数学上称之为“数形结合”。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出示:华罗庚的语句】三、解决问题,应用数据师:学习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后,它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到生活中去看看吧。1选一选。这不,学校里正在搞活动呢?【朗读者1】学校面向四年级各班组织了一次“游上海迪士尼”征文评选活动,需要统计各班的参赛人数。选择哪种方式比较合适呢?师:统计表还

14、是条形统计图,哪种方式比较合适呢?生:条形统计图,可以看清楚数量的多少,还能直观看出谁多谁少。生:统计表,制作统计表比较简单。我们只要看出数量的多少就行了。师:他们说得都有道理!到底哪个更合适呢?请看。师:现在你觉得,要想知道统计各班的参赛人数,哪个比较合适?生:统计表,很快就能找到数量。师:同意吗?当我们只需要知道数量是多少时,选择统计表比较合适。【板书:是多少】【播放录音】【朗读者2】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吸引力最强。它包括六大景区。小冬准备向同学们推荐一个最受欢迎的景区。你认为选择哪种方式表示人数比较合适呢? 师:推荐一个最受欢迎的景区。选择哪个比较合适呢?生:条形统计图。生:条形统计图。师

15、:说说你的理由?请看。这是统计表。师:要推荐一个最受欢迎的景区,选择哪种方式比较合适?生:从条形统计图上,一眼可以看出表示梦幻世界的直条最长,所以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最受欢迎。师:要一眼看出谁多谁少,我们选择生:条形统计图。【板书:谁多谁少】师:当我们只需要知道数量是多少时,我们选择生:统计表。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统计表的优点是容量大,可以呈现很多数据,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直观形象。有句话说得好:“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根据需要,作出合理选择。2比一比。师:同学们,来到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游客,除了玩,还要就餐,购买纪念品等等,都需要消费。下面是近期连续5天游客日消费情况。请仔细读着四幅统计图

16、:A、B、C、D。如果你是迪士尼总经理,那么你希望是哪幅统计图呢?生:图A,直条长,代表的数量比较多。生:图c,增加得很快。师:谢谢大家美好的愿望。你相信吗?其实,这4幅统计图背后的数据是完全相同的。(显示纵轴数据)生:(惊讶!)啊!师:孩子们,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到了惊讶。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图时,也和你们想到一块去了。后来,我看到数据,就笑了。你们看(出示完整的统计图)师: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你发现了它们与刚才的统计图的起点有什么不同?生:起点不是0。有的从400开始,有的从500开始。师:虽然起点不是0 ,但是仍然可以看清楚它们表示的数据。仔细观察图A和图B,它们的起点都是400,为什么表示的

17、图形不一样呢?生:每格表示的数量不一样。图A每格表示25,图B每格表示125。师:同样的一组数据,起始数不同,每格表示的数据不同,画出的统计图也不同。只看图,不看数。图也会骗人的。4画一画。师:接下来,我们到环球影城去看看。正在上演什么电影呢?【请看屏幕】看过这部电影吗?它的名称叫摔跤吧,爸爸。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呢?生:爸爸。师:这部影片中有4个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谁呢?(出示:爸爸、大女儿、小女儿、侄子)老师在我们学校四(1)班开展了我喜欢的人物投票活动。调查结果如下:师:你们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吗?请大家完成学习单第3题。(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上的第3题,教师巡视)师:孩子们画好了吗?画图时,你觉得哪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生:吉塔,8格半,巴比塔,4格半。生:不要忘记写日期。师:生活中,我们见过的很多统计图,都是用计算机绘制的。在计算机上绘制统计图,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准确、美观。这是老师同样一幅统计表,可以用横着的直条来表示,也可以用竖着的直条来表示,还可以用长方体来表示数据。【课件显示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虽然画出的图不同,但是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5看一看。师:想看电影吗?(想)满足你们的愿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