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内二PICC置管与维护常见问题课件_第1页
肿内二PICC置管与维护常见问题课件_第2页
肿内二PICC置管与维护常见问题课件_第3页
肿内二PICC置管与维护常见问题课件_第4页
肿内二PICC置管与维护常见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ICC置管与维护常见问题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什么是PICC: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为病人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治疗(5天-1年)60年代开始研究,1992年德国医生Forssmann在X线辅助定位下成功完成第一例置管术。1997年进入中国。PICC优点 插管操作简单(培训后的医务人员) 可床旁操作 必须加强熟练中长期导管( 5天-1年 )插管操作的并发症少,安全 与其他器材相比,感染的发生率较低 PICC的适应征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或条件不好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需要输入高渗或粘稠的液体(如TPN)需要使用压

2、力泵或加压输液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需要每日多次采血需要长期输液治疗PICC置管前的告知管理告知内容包括:置管的目的、要求、置管过程、置管中配合,以及各种导管的材质、价格、利弊、可能发生的问题,对置管中危险的把握及处理方案,置管后维护费用、方法等。告知对象:病人本人、配偶、亲属或其委托授权人。告知由主管医生及护士长一起实施,签定知情同意书时,医生、护士要解释一致。临床资料自2015年1月至5月共置管15例,在置管中出现问题的共12例。女10例,男2例。年龄3568岁,乳腺癌10例,胃癌1例,肺癌1例。其中9例出现在贵要静脉,2例出现在正中静脉,1例出现在头静脉。结果置管困难7例,导管头端位置不良

3、2例,穿刺部位血肿及渗血2例,穿刺失败1例。11例经采取相应措施置管成功,成功率93.3%。置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暂停送管正确评估患者静脉情况选择血管、穿刺方法和合适的导管,送管速度不宜过快,分散患者注意力,边推生理盐水边送管调整位置嘱病人深呼吸配合送管,以加大回心血量 换静脉导管头端位置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主要原因:患者异常静脉解剖位置患者既往有手术史或外伤史改变了静脉通路患者体位不当在头静脉穿刺导管头端位置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摆好患者体位准确测量和修剪尽量避免在头静脉穿刺X-ray确认末端位置重新调整,对导管进行复位固定导管:固定导管很关键,可降低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及渗血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出血不严重,局部指压止血20分钟后,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出血严重者,报告医生,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主要原因:初学者对穿刺鞘的特点比了解,操作不熟练穿刺技术不过关,使用彩超机不熟练,针头将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