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技规第一编授课课件_第1页
2014年新技规第一编授课课件_第2页
2014年新技规第一编授课课件_第3页
2014年新技规第一编授课课件_第4页
2014年新技规第一编授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014年12月技规简介及技术设备部分条文说明1技规制修订的必要性2技规总体结构及内容3技规铁路技术设备基础知识4技规总则和技术设备部分关键技术问题内 容1 技规制修订的必要性 2007年以来,铁路技术设备、行车组织、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高速铁路投入运营,许多内容超出原技规规定,仅颁布补充办法不系统、不严谨;同时有些内容根据变化需要调整。 是管理高速铁路的需要 200km/h及以上铁路的设备配置、行车组织方式、信号显示等方面与普速铁路都很大不同,原技规几乎不涉及这些内容。 是管理普速铁路的需要 普速铁路也有很大变化,如开动车组列车、采用GYK、装客列尾等。 是保障铁路运

2、输安全的需要 设备变化后引起的作业方式、职责调整必须重新进行规定。为确保安全,更注重工作程序,行车方式更严格。 是政企分开后科学管理铁路的需要 铁路实行政企分开后,技规的定位和职责发生了重大变化。 是体现铁路基本技术规章完整性、系统性和严肃性的需要 避免打补丁的做法。 技规分2本,即高速铁路部分和普速铁路部分 每本分:总则 第一编 技术设备 第二编 行车组织 第三编 信号显示 附图、附件、缩写词对照表、计量单位符号 高速铁路部分,共25章498条 第一编技术设备,9章201条;第二编行车组织,11章258条;第三编信号显示,5章39条。 普速铁路部分,共19章462条 第一编技术设备,9章22

3、1条;第二编行车组织,5章186条;第三编信号显示,5章55条。2 技规总体结构及内容 适用于国家铁路。 高速铁路部分,适用于200km/h及以上的铁路和200 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200km/h客货共线铁路有关货运技术设备的要求参照本规程普速铁路部分执行。 普速铁路部分,适用于200km/h以下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除外)。(1) 技规适用范围目录结构总 则第一编 技术设备 第一章 基本要求 第二章 线路、桥梁及隧道 第三章 信号、通信 第四章 铁路信息系统 第五章 车站及枢纽 第六章 机车车辆 第七章 供电、给水 第八章 房屋建筑 第九章 铁路用地第二编 行车组织 第

4、十章 基本要求 第十一章 编组列车 第十二章 调度指挥 第十三章 列车运行 第十四章 限速管理 第十五章 调车工作 第十六章 施工维修 第十七章 灾害天气行车 第十八章 设备故障行车 第十九章 非正常行车组织 第二十章 救 援总 则第一编 技术设备 第一章 基本要求 第二章 线路、桥梁及隧道 第三章 信号、通信 第四章 铁路信息系统 第五章 车站及枢纽 第六章 机车车辆 第七章 供电、给水 第八章 房屋建筑 第九章 铁路用地第二编 行车组织 第十章 基本要求 第十一章 编组列车 第十二章 调车工作 第十三章 行车闭塞 第十四章 列车运行第三编 信号显示 第十五章 基本要求 第十六章 固定信号

5、第十七章 移动信号及手信号 第十八章 信号表示器及标志 第十九章 听觉信号第三编 信号显示 第二十一章 基本要求 第二十二章 固定信号 第二十三章 移动信号及手信号 第二十四章 信号表示器及标志 第二十五章 听觉信号高铁部分普铁部分附图1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附图2 客运专线铁路机车车辆限界附件1 调度命令附件2 调度命令登记簿附件3 CTC控制模式转换登记簿缩写词对照表计量单位符号附图1 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附图2 客货共线铁路机车车辆限界附件1 路票附件2 绿色许可证附件3 红色许可证附件4 调度命令附件5 出站/跟踪调车通知书附件6 轻型车辆使用书附件7 调度命令登记簿附件8 书面通知附

6、件9 半自动闭塞发车进路通知书附件10 铁路车辆编组隔离表缩写词对照表计量单位符号高铁部分普铁部分目录结构 技规规定了国家铁路的基本建设、产品制造、验收交接、使用管理及保养维修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规定了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在从事铁路运输生产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责任范围、工作方法、作业程序和相互关系;规定了信号的显示方式和执行要求;规定了铁路建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规定了有关行车凭证和表格的式样。 第一编技术设备,主要对技术设备进行基本规定,提出基本要求,详细的规定和要求由相关专业技术规章明确。高铁部分不含TDCS、驼峰信号;普铁部分含CTCS-2级列控系统,不含CTCS-3级列控系统。

7、 第二编行车组织,高铁部分和普铁部分的写法不同,普速铁路部分维持了既有的编写模式,高速铁路部分借鉴发达国家铁路规章的编写模式,按场景编写,力求将一个个行车技术作业场景描述清楚、完整,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执行。 第三编信号显示,高铁部分按进站、出站、进路信号常态点灯、灭灯编写,无响墩及火炬信号,仅有动车组列车标志;普铁仍按三显示、四显示编写,保留臂板信号机内容。 新技规增加了动车组、CTCS2/3级列控系统、CTC、GSM-R无线通信系统、声屏障等内容; 补充了200km/h及以上各专业的相应内容; 删除了政府层面行政方面的内容; 高铁部分增加了灾害天气行车、设备故障行车和非正常行车; 标准和设计规

8、范有详细规定的内容,新技规作了适当简化。 3 技规技术设备基础知识第32条 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安全线及避难线。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站线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段管线是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安全线是为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从一进路进入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占用的进路而发生冲突的一种安全隔开设备。避难线是在长大下坡道上能使失控列车安全进入的线路。(1)铁路线路电厂请对股道编号,并说明所属种类。站间区间车站与车站间所间区间两线路所间,或车站与线

9、路所间闭塞分区自动闭塞区间同方向相邻的两架色灯信号机之间(2)区间车站车站站间区间单线区段站间区间界限示意图车站车站站间区间(上行线)车站车站站间区间(下行线)下行双线区段站间区间界限示意图闭塞分区界限示意图闭塞分区闭塞分区闭塞分区闭塞分区闭塞分区闭塞分区车站的分类(一)按业务性质分: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二) 按技术作业性质分: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三)按等级分:特、一、二、三、四、五等站说明:区段站和编组站统称为技术站,铁路线路以技术站划分区段。(3)车站(3)信号、通信信号的广义含义信号、联锁、闭塞;信号的狭义含义专指信号,对有关人员发出的指示列车运行及调车工作的命令。 (4)机车

10、车辆韶山3(SS3)型干线客货两用电力机车,外号:草绿三和谐电1(HXD1)型重载货运电力机车,外号:河蟹CRH1&CRH2CRH3高速铁路概念及应用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高铁定义:新建设计开行250km/h(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 高铁第17条 新建、改建高速铁路需要与普通铁路、道路、渡槽、管线等设施交叉的,应优先选择高速铁路上跨方案。 高铁第43条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正线应采用特级碎石道砟。 高铁第70条 高速铁路闭塞分区的划分,应满足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按照目标距离模式控车和未装备列控车载设备的列车按四显示自动闭塞行车的要求。 高铁第202条

11、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工作,应根据本规程规定办理。高速铁路需开行货物列车时的行车组织办法由铁路局根据具体设备情况规定。 4技规总则和技术设备部分关键技术问题序号名 称最小距离(mm)1区间双线v=160km/h4 200160v200km/h4 400200v250km/h4 600250v300km/h4 800300v 350km/h5 0002三线及四线区间的第二线与第三线5 3003站内正线v250km/h4 600250v300km/h4 800300v350km/h 5 0004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5 0005到发线与相邻到发线5 0006安全线与其他线路5 000进出枢纽或大型车站两端

12、的加减速地段的线间距根据列车运行速度确定;区间正线与站内正线线间距不同时,宜利用邻近曲线完成过渡。曲线地段线路中心线间水平距离可不加宽注:线间有建(构)筑物或有影响限界的设施,最小线间距按建筑限界计算确定。(1) 线间距高铁第15条第1表普铁第15条第1表序号名 称最小距离(mm)1区间双线v120km/h4 000120v160km/h4 200160v200km/h4 4002三线及四线区间的第二线与第三线5 3003站内正线5 0004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无列检作业5 000有列检作业或上水作业v120km/h一 般5 500改建特别困难5 000120v160km/h一 般6 000改

13、建特别困难5 500160v200km/h一 般6 500改建特别困难5 5005到发线间或到发线与其他线5 0006站内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时,相邻两线(含正线)均需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 3007站内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时,相邻两线(含正线)只有一条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 0008牵出线与其相邻线调车作业繁忙车站6 500改建困难或仅办理摘挂取送作业5 000注:线间有建(构)筑物或有影响限界的设施,最小线间距按建筑限界计算确定。既有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提速到140160km/h时,可保持4m线间距。(2) 站台邻靠正线问题:站台邻靠正线需不需要报部审批 站台边缘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 通过列车速度问题 站

14、台上的防护问题 目前规定:高速铁路中间站、始发终到站正线具有旅客列车通过功能时,旅客站台不应邻靠正线;特殊情况下邻靠正线须报铁道部审批(高速列车通过邻靠站台正线速度等有关专题研究会议纪要铁技委函20091199号)。目前,无配线车站站台邻靠正线不限速,其它站不得办理通过。 高铁第143条:旅客站台应为高站台,应设置安全标线和停车位置标,两端应设置防护栅栏,防护栅栏不得侵限,并悬挂禁行标志。 无列车通过或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80km/h时,站台边缘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为1750mm,安全标线距站台边缘1.0m;列车通过速度大于80km/h时,站台边缘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为1800mm,安全标线距站台边

15、缘1.5m,必要时在距站台边缘1.2m处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有200km/h及以上列车通过的须设置屏蔽门、安全门等防护设施;列车通过最高速度不得超过250km/h。 应加强站台限界的日常管理,与站台限界有关的侧线线路几何尺寸偏差管理值应按正线管理。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合理距离分析:我国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标准是:车体最大半宽1700mm。有列车通过时,考虑车体横向摆动量63mm、轨道几何状态偏差管理值的允许公差是11mm,再考虑一定的安全裕量10mm。有列车通过时,车体的最大偏移量为17006311101784mm,站台限界宽度为1800mm。无通过列车时,车体的最大偏移量1700+30+10+10

16、=1750mm根据仿真计算分析,当侧向风风速达到30m/s时,CRH2动车组最大偏移量为107mm,轨面1250mm高度处车体外缘距线路中线达到1789mm。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高速列车通过邻靠站台正线,站台外缘距线路中线的间距建议按1800mm执行 。普铁第157条 旅客列车停靠的高站台边缘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为1750mm,安全标线距站台边缘1000mm。非高站台安全标线与站台边缘距离为: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120km/h时,1000mm;列车通过速度120km/h以上至160km/h时,1500mm;列车通过速度160km/h以上至200km/h时,2000mm。也可在距站台边缘1200mm

17、(困难条件下1000mm)处设置防护设施。 普铁站台 高铁第33条 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安全线等。 站线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 安全线是为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从一进路进入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占用的进路而发生冲突的一种安全隔开设备。(3) 安全线和避难线的定义 普铁第32条 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安全线及避难线。 站线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避难线是在长大下坡道上能使失控列车安全进入的线路。 普速第56条 为防止在长大下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

18、车发生冲突或颠覆,应根据线路情况,计算确定在区间或站内设置避难线。普铁第274条 长大下坡道为:线路坡度超过6,长度为8 km及以上;线路坡度超过12,长度为5 km及以上;线路坡度超过20,长度为2 km及以上。 问题:有些处所安全线设置的必要性 安全线设在桥梁上、隧道内、高路堤上反而不安全 进站外方的坡度值大小不是设置安全线的必要条件 (4) 高铁安全线高铁:第51条 安全线设置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与正线接轨时应设置安全线,与到发线接轨时可不设安全线。 维修工区(车间)等线路与到发线或其他站线接轨时,应在接轨处设置安全线。 有折返列车作业的中间站,有动车组长时间停留的

19、到发线两端应设置安全线。(曲阜东、岳阳、韶关、鞍山西、盘锦等) 接车线末端、接轨处能利用其他站线及道岔作为隔开设备并有联锁装置时,可不另设安全线。 安全线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普铁:第55条 安全线设置应符合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 岔线、段管线与正线、到发线接轨时,均应铺设安全线。岔线与站内到发线接轨,当站内有平行进路及隔开道岔并有联锁装置时,可不设安全线。 在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6下坡道的车站,应在正线或到发线的接车方向末端设置安全线。 合资铁路、地方铁路及专用铁路与国家铁路车站接轨,其接轨处或接车线末端应设隔开设备(设有平行进路并有联锁时除外)。 安全线向车挡方向不

20、应采用下坡道,其有效长度一般不小于50 m。高铁第53、54、55条、普铁第57、58、59条 第53条 防护栅栏设置应符合铁路线路防护栅栏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54条 防护栅栏的设备管理由工务部门负责,治安管理由铁路公安部门负责。 第55条 对各类通道须设门加锁,由使用单位落实管理责任。 铁路工务、电务、车务、供电等部门因作业需要设置作业门时,按照“谁使用,谁申请,谁管理”的原则,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报铁路局栅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站区内还需经车务部门批准,经与栅栏设备管理单位和属地铁路公安部门办理书面手续后方可设置。 铁路工作人员专用通道、作业门应有警示标识。说明:由于重要,所以增加。高铁和普铁

21、条文内容相同,但含义不同。执行的规范有:铁路线路防护栅栏管理办法(铁运函2007517号)、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18001)、高速铁路防护栅栏管理办法(报批稿)。(5) 增加防护栅栏一节 高铁第27条、普铁第26条 在需要进行防暑工作的调度室、行车人员值班室、较大车站的生产车间、作业人员间休室等重要生产房屋,应设有降温设备。露天作业场所根据需要设置凉棚。 在炎热季节应有足够的防暑用品和药物,并应有供职工饮用的清凉饮料。 在暑季前,应对防暑降温设备进行检查、整修。说明:部分生产、生活场所(如值班室、单身宿舍、仪器室、动车组检修库)建议增加降温设备。(6) 增加设降温设备的处所 运行速度250km/h及以下时,完全监控模式下CTCS-2/3级列控车载设备应按高于线路允许速度2km/h报警、5km/h常用制动、10km/h紧急制动设置模式曲线。 运行速度250km/h以上时,完全监控模式下CTCS-3级(含C-3的C-2)列控车载设备应按高于线路允许速度2km/h报警、5km/h常用制动、15km/h紧急制动设置模式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