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思辨型材料作文“精准和模糊”导写【文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德国人做日常菜,常备小型磅秤,配菜配料逐一过磅,力求精准,如同实验。中国人下厨配菜配料全凭信手拈来,“少许”即可,用量模糊,味道独特,难以效仿。精准和模糊既各有妙,又兼济并存。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第一,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思辨型材料作文的关键词之间,并不一定是对立关系。从材料最后一句可知,本材料需要进行思辨的是“精准”与“模糊”之间的关系。材料说:“精准与模糊各有其妙,又
2、兼济并存。”“各有其妙”是怎么个妙法?这需要我们解析前文德国人与中国人做菜的例子。从“德国人做日常菜”中可以看出, “精准”的妙处在于严苛的标准、繁琐的工序、严谨的态度(“逐一过磅”“力求精准”),最后像实验的结果一样,有着统一和可批量复制的结果。“模糊”的妙处在于宽松的标准、弹性的控制,结果具备独特的个性(“味道独特,难以效仿”)。两者“兼济并存”的意思是,两者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可以互相受益,共生并存。但“兼济并存”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材料所提供的情境。第二,情境与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情境是指材料所给的具体场景,是对关键词内涵的限定和提示。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精准”的释义是“非常准确”;
3、对“模糊”的释义是“不分明、不清楚”。具体对“精准”与“模糊”内涵范围的界定,需要从材料所给的情境中解读。除了第一点读出的内容外,情境中中国人做菜“全凭感觉”的“模糊”,一定是在“精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的。因为这里的“模糊”不是词典义中的“马虎”,不是粗放,不是随意,而是在精准地掌握了菜料的用量后的“随心所欲”。所以更深层次的“兼济并存”就是,“精准”是“模糊”的基础,“模糊”在“精准”的基础上,是追求诗意、浪漫、个性、创新的过程。第三,材料中核心观点与例子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注意,思辨型材料作文中,考生须围绕材料的观点句(“精准与模糊各有其妙,又兼济并存”)来构思、写作,切不可误读材料中的“
4、德国人”“中国人”,以“文化差异”为论题,探究中外文化差异的原因,写类似“物品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文化影响着物品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的论点。【立意参考】1、精准模糊,各取所需2、实精准之基础,求模糊之境界【佳作展台】精准模糊,各取所需配料配菜逐一过秤、力求精准的德国“实验”式做菜与配料配菜全凭感觉、用量模糊的中国“灵感”式做菜,哪一个更好呢?其实,两者并无高下之别。(设问)如果你是某大型公司餐饮部门的负责人,每天都要给成百上千名员工提供饮食,那肯定会选择德国式的精准;如果你想邀二三好友,在一处僻静雅致的私房莱馆小聚,便会青睐中国式的模糊。精准与模糊,本就各有其妙,无须分高
5、下,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各取所需而已。(举例论证,自然引出主题)德国式日常菜力求精准的背后,是德国人追求科学严谨的民族性格。他们不仅在做菜方面如此,还凭借这种“精准”的态度,实现了德国制造业的崛起,让“德国制造”成为全球公认的精品的代名词。德国人秉着“不因材贵有寸伪,不为工繁省一刀”的严谨,建立了完备的行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保证每个成品都成为质量过硬的产品。(以德国制造业为例,展现德国人对精准的追求)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借鉴德国人对精准的执着追求。“精准”体现出的是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务实品质。(揭示“精准”的内核)昔日在西北戈壁,“两弹一星”的开拓者们在缺少计算机的情况下
6、,用简单的人工计算方式对每一项重要数据都计算四次以上,只为求得最精准的结果。正是这种务实严谨的精神让他们用两年时间便走完了西方十多年才走完的“两弹结合”试验之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为了提取青蒿素,可以耐着性子做上百次看似重复的实验,只为获取最真实、最精准的数据。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其基本内涵之一便是“精益”,意在推动企业精益求精,生产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带动国家经济发展。(举例论证,论述“精准”的意义)然而,“精准”也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圭臬。(承上启下,引出艺术需要“模糊”的观点)本雅明曾在其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塑造了一个荒唐的时代,所有
7、的艺术品都能被精准地复刻,昔日的艺术瑰宝如今触手可及,但当人们站在琳琅满目的复制品面前时,却再也感受不到艺术的魅力艺术需要的是意在言外的“模糊”,而非数据化的精准。当我们吟诵“诗仙”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绝美诗句时,更愿意在脑海中想象庐山瀑布的非凡气势,而非质疑为什么瀑布是“三千尺”,难道李白实地测量过?当我们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夕阳晚景时,更希望沉浸在这种渔舟唱晚的静美之中,而非计较云霞和野鸭移动的速度。(引用诗句,论证“模糊”在艺术领域的价值)在科学领域,我们务求精准,而在艺术的殿堂,我们更需要模糊的感知。所以,治学当以精准为上,审美应求难得糊涂。理性与感性,科学与艺术,物质与精神,我们皆须各明其性,各懂其妙,各取所需。精准与模糊,因时而取,因地而变,如此才更见精彩。(收束全篇)【名师点评】文章指出精准与模糊各有其妙,应根据具体情况各取所需,立意精准,体现出思维的辩证性,论证素材丰富,内容充实。(内容18分)文章以“总分总”结构展开,主体论证部分阐释“精准”的内核、其在科学领域的意义以及“模糊”在艺术领域的价值,前后衔接自然,语言流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趋势预测与前瞻考核试卷
- 天然气发电系统技术与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科技会展项目管理与实践考核试卷
- 船舶全球市场分析考核试卷
- 软件工程前沿技术探讨考核试卷
- 糖业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财务规划中的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跨境信用服务考核试卷
- 自行车租赁市场服务个性化发展考核试卷
- 羽绒制品品牌形象与视觉传达设计考核试卷
- 危货车辆防汛救援应急预案
- 信息安全基础试题及答案
- 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肾病综合征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课件-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人文艺术活动与展览
- 字节跳动经营分析报告
- 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员保密知识培训
- 起重机委托使用协议书范本
- OEE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山东出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