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暖通专业问题_第1页
2011年暖通专业问题_第2页
2011年暖通专业问题_第3页
2011年暖通专业问题_第4页
2011年暖通专业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10 201年暖通专业问题暖通空调部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施工图审查时,送审材料是否应包括全年动态负荷计算(包括土壤热平衡分析)?答:从有关规范条文和设计要求来看,在设计中应计算建筑物全年动态负荷,并对土壤作最小分析周期为一年的热平衡分析计算,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设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保证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送审材料应根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GJ2/TJ9-2010第3。22执行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关再生能源利用要求三选一,如三个专业均无设计条件,是否可审查通过。答:当建筑物为甲类标准建筑时,应判断为不满足DJ3/J62010第7.0条规定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32/6

2、-2010)第7章节如何掌握,如某市中心区的甲类商场建筑,无热水需求,无法利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如何审查。答:应判断为不满足DGJ329201第70条规定.该建筑可以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或光诱导系统.地埋管热泵系统设计前应有勘察及应用评估报告(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与普通建筑设计勘察地质报告在深度、内容上均不同,普通建筑设计勘察地质报告侧重于承载力等方面,深度也达不到地埋管换热系统要求) (D32TJ892009第。2。1条、.2。条),热响应试验严格意义上不能替代地埋管热泵系统勘察,但实际工程却没有人做这方面的勘察,合适吗?答:应按照国家和江苏省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与

3、评估”的要求进行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及岩土热响应试验。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关于2万平米设全面中央空调的“甲类定义,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被钻空子,条文说明对设全面中央空调还解释了很多,包括70%的面积.实际工程中,甲方为了节省造价往往不按甲类执行,而会选择:取消中央空调、设分体空调、或设中央空调的建筑面积小于建筑总面积的70%(这条在规范的条文说明里更是容易逃避,建筑总面积包含了从不设空调的地下汽车库不合理)等方法来回避。苏州市住建局苏住建节(2)35号文还提出了严格执行甲类65%的要求,审查该如何把握?答:目前,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6-210)就是这样规定,今后会出台更

4、具操作性和实施性的细节条文来补充.苏州市内公共建筑节能审查按苏州市住建局苏住建节(20)号文执行一甲类建筑(1层,3500平方米办公楼),无热水需求,采用市政热电联产的余热蒸汽解决空调问题,不满足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70。1条中关于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要求,审查时改如何处理?答:热电联产应该不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审查时应按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32J9010)第七章的要求。6万平方米甲类建筑设置中央空调,其中空调面积4.1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按65还是5%?答:空调面积建筑面积=8%,小于7%,可以按5作节能设计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应至少采

5、用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实际工程中如:无热水需求不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不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用分体空调用地源热泵系统不现实、光伏发电现实中极少使用(即使偶然有设计遇到的问题也很多)等等。审查时该如何处理?如何执行才能符合该法第二十九条?答:按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962010执行开发商建造的商业建筑中,四周临街部分的一、二层设计成对外销售的小商铺,中间为大型商场。在施工图审查时,因商业的业态尚未最后确定,因此,空调系统未设计,仅审查防排烟部分施工图.问:e oac(,1)此时如何按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1.1条划分建筑分类? e oa(,)四周临街部分的一、二层商铺,采用分体空调

6、,商铺的面积,不能计算在设置中央空调的面积部分;也不能计算在不设中央空调的面积部分;该如何确定? a(,3)空调面积的计算以及确定甲、乙类建筑,是否应由何专业完成?答:送审图纸中不包括空调部分设计图纸,应在审查意见中注明不包括节能审查部分。从建筑行业管理要求来,今后设计中央空调系统,应根据规范要求重新确定建筑类型,在补充重大修改设计后重新报审。办公建筑中,采用变风量(VA)空调系统中,各办公室均安装1kw的电加热的再热装置,当一个变风量(AV)空调系统全部为外区时,是否可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8900第.-6条判断为违反强制性条文?答: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396-010第4.4.2条:除内

7、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调系统的热源。本题不是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全部为外区)而冬季设电再热装置,应判为违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2/J9610第.4条强制性条文空调冷凝水管道采用UPV管,是否应计算设热胀冷缩 ?答:根据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J/T29第3.9条,需考虑热膨胀措施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超过20m的内走道通过敞开楼梯间的外窗排烟,是否合适?可以判走道无可开启外窗吗?答:敞开楼梯间的外窗不宜作为内走道的自然排烟设施地下汽车库(地下储藏室)排烟兼排风系统及补风系统担负两个两个防火分区是否可以?

8、答:非高层建筑地下车库排烟排风兼用系统及补风宜按防火分区分区设置;高层建筑地下车库排烟排风系统及补风系统应按防火分区设置建规944条所说地上密闭场所如何理解?是否无外窗的房间就可以判定为密闭场所?答: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00第。44条条文说明:地上密闭空间主要是指外墙和屋面均未开设可开启外窗,不能进行自然通风或排烟的建筑。无外窗且设防火分隔措施的房间可以判断为密闭场所。一个排烟系统负担多个防烟分区时,其防烟分区的数量及有明确限制,在实际工程中,有的排烟系统负担几十个防烟分区,这样排烟是否还能保证?是否应定个合理数值?答:排烟系统担负的防烟分区数量应充分考虑管道设置、排烟口的漏风量、

9、风机的静压、排烟口联动控制等因素,保证排烟系统安全可靠地下汽车库一个防火分区内划分有多个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独立设置排烟风机及系统,火灾时开启排烟风机数量存在争议:若是只需开启失火防烟分区内的排烟系统风机,则防火分区内(因各防烟分区空间相连通)的6次换气次数如何保证;若是必需开启防火分区内的所有排烟系统风机,则从排烟风量上考虑,划分防烟分区意义不大。答:汽车库排烟系统按不小于6-1计算的排烟量是针对系统所服务的防烟分区而不是整个防火分区 地下室楼梯间在0。0以上设透明的疏散门,是否可以看做自然排烟口;设有外窗的敞开疏散楼梯间,其楼梯间外窗是否可以看做自然排烟口?如何评估上述部位排烟对于人员疏

10、散的影响(烟气与人流疏散的路径一致)?答:可以看作自然排烟口。设有外窗的敞开疏散楼梯间外窗不宜作为自然排烟口。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如采用自然排烟,其“可开启外窗面积”的确定,按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J2J72008第1.2.2条计算,很难达到所需排烟窗有效面积的要求(特别是高层住宅合用前室),能否以高规B5005(205年版)第8。2条的条文说明,即“在火灾时采取开窗或打碎玻璃的办法进行排烟是可以的,以此确定将火灾时可打碎的玻璃部分也计入排烟窗的有效面积内?答:自然排烟设施应为可开启的外窗或排烟窗防烟楼梯间地上和地下部分合用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送风管道穿越地下室顶板时因为不是一

11、个防火分区是否需要设防火阀.答:由于加压送风管一般设于管井内(与地上部分楼梯间看作一个防火分区),其穿越地下室顶板时不需设防火阀,但地下部分送风口应设防火分隔措施排烟风机吊装无防火围合处理是否套B0162006第7.2。5条(强条)答:是根据GB0016006第3-5条,多层建筑中是否地下小于三层或室内外高差小于10m的任何地下室楼梯间均只需要设置封闭楼梯间.答:由建筑专业确定地上部分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地下室为二层,若地下层楼梯间也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开窗面积需要多大?答:按规范执行不同层或同一层公用通风竖井,通风机房隔墙处已设置了防火阀,连接通风竖井的管道是否需设置防火阀?答:不同楼

12、层的通风机房共用通风竖井时,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1312条及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4-95(20年版)第.条:不同层通风机房共用竖向风井,其水平风管与风井连接处应设防火阀,同一层不同通风机房共用风井,其水平风管与风井连接处应设防火阀,同一风机房不同风机共用竖井,其水平风管与风井连接处可不设防火阀。高度超过0m但小于100m的商住楼,其防火设置满足GJ2/J2-00的要求,住宅部分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可否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答:建筑高度超过的商住楼为一类公共建筑,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年版)第。1条规定其住宅部分的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

13、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某2层单元式住宅为剪刀楼梯间,一个为独立前室,满足自然排烟条件.另一个为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楼梯间和合用前室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两个剪刀楼梯间的两个楼梯是否必须分别送风?合用前室是否也要求独立送风?答:分别设置前室的剪刀楼梯间不需分设加压送风系统。合用前室设加压送风系统。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6206 8.4.4条规定住宅地上楼梯间或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时,地下室为汽车库、自行车库、设备用房时楼梯间或前室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系装置.建议对于商住楼的地下一层(属于住宅配套使用)也可套用此条规范.答: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J32/J22006第8.4.1条只针对地下仅

14、一层,且地下室为汽车库、自行车库、设备用房的住宅楼,不适用于其他建筑。高规4。2.1“净空高度大于。0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是否指大于6m时不能划分防烟分区?例如一建材超市,一层层高。0m,最大防火分区面积4000m,如果不划分防烟分区,排烟量就需要2万m3/h;而如果按5002划分防烟分区,排烟量仅需6万m3h。两者相差很大,如果按划分防烟分区设计,是否可行?答:可以,但挡烟垂壁的设置高度应由计算决定汽规8.2。“ 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此处换气次数是指防火分区的换气次数还是防烟分区的换气次数?如果一个车库00m,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分开设计,将车库的排烟

15、系统划分为1个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面积30,体积为90m3,那么是否此地库排烟风机选取5400m3/h即可满足要求?答:汽车库排烟按不小于6计算的排烟量,此处换气次数为防烟分区的换气次数.汽车库排烟系统宜按防烟分区设置系统,如果把汽车库划分为多个防烟分区,增设了平面内的排烟系统数量,不易控制高规。4。4“排烟口平时关闭,并应设置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消防部门据此要求排烟口一定要采用常闭型。在设计中有时会遇到困难:一般常闭型排烟口要求控制缆绳长度不大于6m,对于中庭及层高较高的空间,如果将排烟口的执行机构设在手动可以操作的地方,缆绳长度经常不能满足要求.而建规9。4.6“排烟口或排烟阀平时为

16、关闭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并未要求排烟口一定采用常闭型.建议对于排烟风机排烟量答:排烟口设置应满足排烟需要。是否设常闭排烟口应根据当地消防主管部门的意见。高大空间排烟口的设置应考虑排烟口的检修或者采用金属百叶风口加80常闭电动排火阀,此常闭排烟阀设在手动操作装置作用距离内。中庭的排烟量按6次/h(或4次/h)的换气次数计算,如果一二层与中庭相连的空间也需要机械排烟,排烟系统是否可以和中庭排烟统一考虑?如果可以,此部分的排烟量是按次/(或次/h)计算还是按地面面积60m3计算?根据高规4的条文解释,应该可以合并考虑且按换气次数计算。但有的地方审图要求将中庭排烟与其它区域的排烟系统分开设

17、计。答:当与中庭相连一二层排烟可以与中庭同一考虑,按中庭体积乘以换气次数。此时中庭的体积应为一二层面积乘以各层层高及中庭地面面积乘以中庭总高度所得体积之和。常闭排烟口应设手动装置,审查中是否可要求其手动装置在平面图中表示出来(常有排烟口距墙柱较远的情况)答:宜在平面图中表示,或在设计施工说明中说明高层住宅,前室的常闭加压送风口是否可以仅手动开启联动风机答:无消防控制室的高层住宅可以设常闭加压送风口手动开启并联动风机。设消防控制室的高层住宅楼应设在现场手动开启和在消防控制室遥控的自动开启装置,并与加压风机的启动装置联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95)2005年版第8。2.1条、。

18、2.3条与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2009年版)第4。9。1条规定有区别,即“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当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自然通风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此说法是否正确?答:正确某些工程上部防烟梯和地下防烟梯均需设置正压送风系统,竖井共用,风机分设,正压送风口均采用常闭电控风口并与风机分别连锁控制,但风井尺寸按照套系统设计,判定为不符合要求,是否合适答:可以江苏省新颁布的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J/J6200第8.3.4条、第7.4.4条、第7。5条对三层店铺当室内楼梯为暗楼梯且不满足8。1条楼梯口离室

19、外出口10M要求时提出了防烟楼梯要求(要设前室,尽管面积很小设置前室比较困难,除非按第8.33条将店铺改为两层或按第23条在顶部设自然排烟采光窗),暖通专业设计很为难.消防主管部门对两层店铺的内楼梯也提出了封闭的要求,暖通专业设计更为难。答:由建筑专业负责调整有设计院在设计地下楼梯间加压送风时直接按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500989 2001年版)第6.。1条套用,加压风量选5000CMH,是否合适?(实际计算200CH可能偏大)答:可以,同时设泄压或限压措施现在不少设计院在一梯四户高层住宅设计时利用内天井解决中部住户的卫生间采光通风问题,合用前室实际上通过内天井也上下连通了,是否可行?还

20、有设计院在很长的公寓内走道也采用内天井来解决中部的卫生间采光通风和内走道的排烟问题,内天井尺寸不大,上下内走道通过内天井连通不太合适?答:由建筑专业负责。高规第6。1.。条要求剪刀楼梯合用前室时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而高规第8.。4条又规定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有设计院采用一台加压风机(风量已按两个楼梯间考虑)、合用加压风道、送风口分别设置(单数层和双数层风口对应不同楼梯),是否可以认为满足规范的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要求?答: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50045-5(2005年版)第6.1.2。条是指共用一个前室的剪刀楼梯间,而第83。条是指分别设置前室的剪刀楼梯间.对于共用前室的剪

21、刀楼梯间两座楼梯应分别设置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此处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是指加压风机、风管、风口均分别独立设置。本题中加压送风系统设计可以认为不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5年版)第。1。2.3条规定多层建筑的娱乐场所需设机械排烟设施,每个小房间是否应设排烟口,如果设是否应设补风?答:设于地下室、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娱乐场所应设机械排烟系统,这里所指场所是指厅或室(房间),所以每个小房间应设排烟口,补风系统可以设置在其防火分区内5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仅在五层设置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面积满足要求),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答:满足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2/J2620 第8 .3 3

22、是否适用于单元住宅?答:适用于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塔式平面的单元式住宅,具体参考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GJ32/2206附图一五图建筑8层,一二层大商场,三十八层住宅,住宅的楼梯间前室是否应设置机械防烟设施?答:判断该建筑是否是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如果建筑高度超过5,则住宅的楼梯间及其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防烟设施地下大空间自行车库排烟参照汽车库还是库房标准?建筑专业有按库房标准的说法,但暖通专业以前曾有按汽车库标准的说法.如果按参照汽车库设计,当小于2000平米,只有一个出入口,并满足最远端不超过0米的距离,但没有其他补风口,能否满足算自然排烟要求?答:可以。宜设机械排烟设施二类高层住宅

23、,消防电梯前室加压送风,当一层为扩大前室(2个单元通过走廊连接合用一个前室),一层可以不加压送风吗?如加压送风,送风量是不是要加大?答:此扩大前室自然排烟面积满足要求,可以不设加压送风。不宜设扩大前室多层建筑, 疏散楼梯为非封闭楼梯间,走廊长度70米,2部疏散楼梯分别设置在中部,走廊是否需设机械排烟?可否认为疏散楼梯外窗可作为自然排烟窗?答:此走道宜设机械排烟系统。非封闭楼梯间外窗不宜作为走道的自然排烟口,应作为楼梯间的排烟口.一般宜在敞开楼梯口设挡烟垂壁地下汽车库,当利用坡道入口补风时,入口设防火卷帘延时关闭是否可以?答: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8第63条“用作为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探测器动作后,卷帘应下降到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