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短歌行》课件1_第1页
【统编版新教材】《短歌行》课件1_第2页
【统编版新教材】《短歌行》课件1_第3页
【统编版新教材】《短歌行》课件1_第4页
【统编版新教材】《短歌行》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歌行

1.了解诗人情况,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2.鉴赏诗歌的语言以及用典等表现手法。3.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知目标短歌行

1.了解诗人情况,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知目标识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识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时期魏国著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本诗用的是汉乐府的旧题,即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乐府”有“长歌”“短歌”之分,其长短的区别不在于篇幅的长短,也不在于句式的长短,而在于歌声的长短。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本诗是曹操用旧题写的新词。明文体“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本诗用的是汉乐府的旧题,即知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饱尝流离的痛苦,面临死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那时,人心思治,尽快结束纷争的局面是大势所趋。曹操顺应时代的潮流,肩负起完成统一大业的重任。曹操领兵南征北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渴望统一天下。然而,他虽高标“唯才是举”,却又叹人生苦短,人才难求。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曹操感于此景立于船头,慷慨歌此《短歌行》。知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遭到极拓知识建安文学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诗歌方面。建安时期,五言诗繁盛,代表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他们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的诗歌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地位。拓知识建安文学初读课文老师范读,标字音识字辨形

譬如(pì)子衿(jīn)呦呦(yōu)鼓瑟(sè)可掇(duō)越陌(mò)度阡(qiān)三匝(zā)周公吐哺(bǔ)初读课文老师范读,标字音积累词语(1)对酒当歌: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2)周公吐哺: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比喻在位者礼贤下士。积累词语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契阔谈䜩“䜩”通“宴”,相聚叙谈。(2)古今异义人生几何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空间结构及性质的一门学科。文言知识梳理(3)一词多义鼓①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弹)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击鼓

)③微风鼓浪,水石相搏(振动

)④钟鼓之音(一种乐器

)绝①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断绝

)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③真黄山绝胜处(极,最

)④夜久语声绝(

停止

)(4)文言句式何以解忧,唯有杜康__________宾语前置(3)一词多义绝(4)文言句式宾语前置翻译课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几何:多少。慨当以慷:即慷慨,指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当以:无实义。杜康:代指酒。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翻译课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子,对对方的尊称。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沉吟:沉思,深思,这里指思念和倾慕贤人。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鹿鸣》是宴客的诗,这里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子,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掇(duō):拾取,摘取。另解: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即停止的意思。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探望。契阔谈䜩(yàn):契阔,指久别重逢。䜩,通“宴”。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duō):拾取,摘取。另解:掇读ch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三匝(zā):三周。匝,周,圈。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厌,满足。吐哺:吐出嘴里的东西,指像周公一样殷勤地接待贤士。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细读课文1.开头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作比,意在说明韶华易逝,要及时建功立业。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细读课文1.开头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把人生短暂以“朝露2.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有何用意?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诗人对贤才的渴慕,就像姑娘思念情人一样急切。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句子,以明己志,说明贤才若来投奔,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来招待。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2.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有何用意?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3.“明明如月……不可断绝”这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含意?

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以“明明如月”来作比,贤士如明月一样令人仰望,不可招致,这正是诗人“忧从中来”的原因,“不可断绝”更进一步写出诗人求贤而不得的苦闷。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3.“明明如月……不可断绝”这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比”,其实就是比喻。它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动、具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用形象思维,离不开比兴两法。赋比兴,《诗经》中运用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比”,其实就是比喻。它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使4.“越陌度阡……心念旧恩”这四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不畏路途艰难,用行动表明招贤纳士的诚意。久别重逢,欢饮畅谈,忧喜交织中表现出诗人求贤过程中的复杂心情。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4.“越陌度阡……心念旧恩”这四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5.如何理解最后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对人才有与周公一样的殷勤态度,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5.如何理解最后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对深入探究1.读罢《短歌行》,在脑海里徘徊的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忧”字。诗中“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诸句,反复写“忧”,并且“不可断绝”,可见诗人胸中之忧何其重,何其深也。如何理解诗歌中的“忧”?①人生苦短之忧。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个“苦”字,其忧惧心态毕现。②贤才难求之忧。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恰当地表现出诗人思慕贤才,因求之不得而日夜思念和倾慕的情态,感情真挚。③功业未成之忧。诗人此时一统天下的大业尚未完成,他之所以如此渴慕人才,也是因为要成就大业需有更多的贤才相助。所以诗人最后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礼待贤才,以求完成统一大业。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深入探究1.读罢《短歌行》,在脑海里徘徊的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典故作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句子,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深切思念。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借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句子,表达自己优待贤才的态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要礼遇天下贤士,使其帮助自己统一天下的愿望。2.请指出《短歌行》中运用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典故作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句子忧解忧人生几何——>只争朝夕贤才难得——>招贤纳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总结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忧解忧总结统编

这首诗表达了曹操担忧人生之短,感悟光阴易逝,深感人生有限;急于实现人生理想,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他借用《诗经》中的句子表明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这首诗表达了曹操担忧人生之短,感悟光阴易逝,深作业1、背诵《短歌行》2、抄写2遍《短歌行》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上册高一上册7课《短歌行》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