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1页
2009-2022历年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2页
2009-2022历年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3页
2009-2022历年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4页
2009-2022历年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正如人类长期呼吸和接触空气,但直到18世纪才通过科学实验认识空气一样,信息也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在人类发明和运用计算机之后,才通过科学实验认识它。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复述是:

A.人类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科学实验认识信息的

B.信息直到18世纪才跟空气一样被人类科学家实验所证实

C.在人类发明和运用计算机之后,才出现信息

D.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认识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强调虽然人类一直接触空气,但一直不了解空气,直到18世纪才认识空气,为什么到18世纪才认识空气了呢?是因为到了18世纪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够用实验来认识空气。第二句谈到信息也是这样——信息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结合这两句可以得出结论,文段重点是“科技发展对认识信息的重要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对这段话复述最准确。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强调的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科学实验”这种方式,偏离文段重点。B项:是“直到18世纪”才认识空气而不是认识信息。C项:本身表述错误,信息并非在发明和运用计算机之后才出现信息。

2.2014年,日本游客占当年游客总量的:

A.30%

B.27.5%

C.21.8%

D.18.5%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文段“2014年,我国南方某旅游城市接待外国游客、华侨、港澳同胞93.7万人,比上年增长42.5%……日本游客2013年为17.3万人,2014年比上年增加了10.3万人”。

第三步,根据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2014年,日本游客总量为17.3+10.3=27.6(万人),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2014年日本游客所占比重为,最接近A选项。

因此,选择A选项。

3.四企业中,年利润增幅最高的是哪个,在哪年?

A.玩具一厂/2014年

B.汽车配件厂/2014年

C.前进鞋厂/2012年

D.衬衣总厂/2013年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比较中的增长率计算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可以用“现期量/基期量”这个倍数来替代增长率比较大小,则四个选项的“现期量/基期量”依次为、、、,结果均为1倍多,但D选项更接近2倍,故D选项年利润增幅最高。

因此,选择D选项。

4.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它的真理性植根于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在这一点上不相同,它们仍然有着很强的关联。

对文中黑体字出现的两个“它”与“这一点”依次指代的是:

A.科学的普遍性,艺术的普遍性,植根的基础

B.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C.普遍性,普遍真理性,植根的基础与时空界限

D.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普遍性植根的基础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第一个“它”出现在文段首句,第一个“它”在句中作为主语,所以要找前一句的主语,指代的是“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第二个“它”出现在文段第二句,也是作为主语,所以指代的是“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这一点”出现在文段尾句,通过前两句可知二者的区别在于植根的基础不同,因此“这一点”指代的是植根的基础。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要求。

因此,选择D选项。

B项:“这一点”指代的内容表述片面。

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各图形间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通过观察发现,第一段图形中图一、图三都是图二的一部分,同样的规律运用到第二段图形,只有D选项符合要求。

因此,选择D选项。

6.自然界是人的生命发展和延续的环境。同时,作为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介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关系和发展的起点;人们在加工自然的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民族的、阶级的、家庭的等复杂的社会关系。

由此可见:

A.人在自然面前只有被动地适应,才能生存并发展

B.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

C.人的社会关系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可以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D.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为人也是动物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提及人能够进行加工自然的劳动,所以并非只有被动的适应,无法推出;

B项:根据“自然界是人的生命发展和延续的环境……人们在加工自然的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民族的、阶级的、家庭的等复杂的社会关系,”可以推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可以推出;

C项:题干并未提及人的社会是否有内在的发展规律,无法推出;

D项:题干并未提及人是否是动物的话题,无法推出。

因此,选择B选项。

7.2010年的在校生中,工学学生所占的比例约是:

A.15%

B.20%

C.34%

D.42%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的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表格“2010年,工学在校生3085.0千人,合计9033.5千人”。

第三步,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选项首位不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两位,分子取整处理,代入数据可得,,直除首位商3。

因此,选择C选项。

8.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就知道作书人的意思。意思是离不开语言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仅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杖。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对文中“得意忘言”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明白了文句的字面意思,就要忘记文句

B.明白了文句精神实质,就要忘掉文句

C.懂得了文句精神实质,就不拘泥于文句

D.懂得了文句的字面意思,就不受文句限制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得意忘言”位于文段尾句,结合上下文语境,作者的观点是,仅局限于文字是死读书,读书应该“过河拆桥”。也就是说,不应该局限于文字,懂得意思之后就不能再抓住文字不放。

第二步,对比选项。C选项最符合。A项和B选项的“忘记文句”只是表述表面意思,不符合文意。D选项懂得“字面意思”与文意不符。

因此,选择C选项。

9.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失信已经侵蚀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例如,假话、假新闻满天飞;假冒伪劣产品畅通无阻;合同协议拒不执行;欠款不还等等。现在,人们对这个问题认识还不够。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A.改革开放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B.失信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受到损害

C.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刻不容缓

D.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都对失信造成的问题负有责任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和第二句论述现在失信现象泛滥,最后一句作者强调对于这种失信现象人们都不够重视。综合起来看,文段为“分—总”结构,第三句是主旨句,强调要重视失信现象。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B项和D项:“改革开放”“受到损害”和“谁该对这一问题负责”在文中均未体现。

10.第四、五两段的例子不能说明的一项是:

A.记忆需要井井有条

B.记忆需要训练并有其独特的训练方法

C.记忆的技艺神奇高妙

D.记忆与智力有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对应原文,文段第四、五段为举例子,它们证明的观点要从举例子本身的前后文中去照,原文倒数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明确说明“因此,人的记忆程度与智力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与原文相符,对应原文倒数第二段内容。B项与原文相符,对应文段最后一段话。C项与原文相符,对应文段第三段内容。D项与原文不符,第四、五自然段中的例子是不能够证明记忆与智力有关的,其余三个选项均与原文相符。

因此,选择D选项。

11.①商家承认错误

②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③商店拒不赔偿

④购买到假冒商品

⑤消费者协会受理

A.④②①③⑤

B.④③②①⑤

C.④③②⑤①

D.②⑤①④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②④中选择。

必然先有“购买到假冒商品”,再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所以④应为首句,排除D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二句应从②③中选择。

必然先有“商店拒不赔偿”,再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所以③应为第二句,排除A项。

第三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①⑤的位置。

必然先有“消费者协会受理”,受理后才有“商家承认错误”,所以⑤在①前面,排除B项。

因此,选择C选项。

12.四企业年总利润增幅最多的一年比最少的一年多几个百分点?

A.10.12

B.9.75

C.8.35

D.7.62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的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数据。

第三步,2011—2014年总利润分别为141+156+234+203=734(万元)、132+142+258+214=746(万元)、122+252+269+188=831(万元)、151+248+272+192=863(万元)。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2014年增长率为,2013年增长率为,2012年增长率为

,则增幅最多的一年比最少的一年多11.4%-1.6%=9.8%,即多9.8个百分点,与B选项最接近。

因此,选择B选项。

13.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农业发展和流入城市的农民所积累的资金,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的启动资金,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农村的小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小城市则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城市步伐的加快又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如此相辅相成,也就为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铺平了道路。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

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乡村城镇化

B.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举措

C.城市化步伐加快将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D.应当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会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然后通过并列结构一方面讲流入城市的农民所积累的资金会反过来会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讲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就是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侧重强调两者需同步发展,相辅相成,为首句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文段结构为“总—分”,概括文段主旨,即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需同时发展,相互促进。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片面表述。B项:非重点表述。C项:片面表述。

14.某市直机关举行春季运动会,办公室有35名干部,每人至少参加排球、拔河、短跑项目中的某一个项目的比赛。现已知参加排球项目有17人,参加拔河项目有30人,参加短跑项目有13人。如果有5人三个项目都参加了,问只参加一个项目的有多少人?(

A.12人

B.15人

C.17人

D.18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属于三集合容斥类。

第二步,如下图,可列等式:35=17+30+13-(a+b+c)-5×2,因此(a+b+c)=15。故只参加一种的人数=总数-(a+b+c)-三种都参加=35-15-5=15(人)。

因此,选择B选项。

15.14,38,87,167,248,(

A.384

B.412

C.416

D.456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观察发现,后一项减前一项后得到数列24,49,80,81,(

),可以化为:5²-1,7²,9²-1,9²,(

),奇数项有修正项,偶数项没有,考虑奇偶分开看,奇数项底数为5,9,可看做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3²-1=168,所以248与所求项差168,所求项为248+168=416。

因此,选择C选项。

16.①种子公司将种子卖给农民

②小麦产量下降

③相互推脱责任

④小贩收购假种子

⑤电视台记者采访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③①④

C.②①⑤③④

D.④①②⑤③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②④中选择。

先有“小贩收购假种子”,再有“种子公司将种子卖给农民”等后续事件发生,所以④应为首句,排除A、B、C三项。

因此,选择D项。

17.28,16,12,4,8,(

A.-8

B.6

C.-4

D.2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不大,考虑递推和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28=16+12,16=12+4,12=4+8,规律为第N-1项=第N项+第N+1项,所求项为4-8=-4。

因此,选择C选项。

18.长期困扰生物学家的是,为什么还有为数不多的几十种鱼类,它们不顾高温新陈代谢热能的大量消耗,顽固地进化为热血动物。

上述可以理解为哪一项:

A.生物学家一直被长期困扰着

B.有些鱼类进化为热血动物

C.几十种鱼类进化为热血动物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行为

D.鱼类进化为热血动物的问题,是生物研究领域的难题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前半句讲有一个问题长期困扰生物学家,后面具体说明问题是“为什么还有为数不多的几十种鱼类,它们不顾高温新陈代谢热能的大量消耗,顽固地进化为热血动物”。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不够具体,且未提到“热血动物”。B项:缺少研究主体“生物学家”。C项:“不由自主”无中生有。

19.一会展中心有大中小三个会议室。小会议室可容纳303人,中会议室容纳的人数是会展中心可容纳人数的五分之一,大会议室容纳的人数是会展中心可容纳人数的七分之若干。问该会展中心三个会议室可同时接纳多少人?

A.4115

B.3825

C.3535

D.2585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中会议室容纳的人数是会展中心可容纳人数的五分之一”可知总人数是5的倍数,不能排除选项;又根据“大会议室容纳的人数是会展中心可容纳人数的七分之若干”可知总人数是7的倍数,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满足。

因此,选择C选项。

20.古人说过,“读书当用三余”。其中一“余”便是“岁余”。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有诗云,“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鲁迅过年时最喜欢上书市购书。他的日记载有:1913年春节,他曾四去书市购书60册;1915年正月初二“补春节休息,买《说文系统第一图》拓本”;1925年除夕“往琉璃厂买石印《王荆公百家唐诗选》一部六本”。鲁迅买书都是要读的,这也是他别开生面的一种过年方式。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深层涵义是:

A.读书可以给人们的心灵以温暖、快乐和充实

B.春节长假最适合读书

C.古代人喜欢读书过年

D.读书过年,更富文化内涵和精神品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用古语引出话题“读书用三余”。接着指出文段主旨句,其中一“余”便是“岁余”,即利用年末、过年读书。后面分别用才子文征明过年时读书、鲁迅过年买书读书这两件事进行举例论证。文段是“总—分”结构,重点论述“岁余”读书。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缺少主体词“岁余”。B项:“最适合”表述过于绝对。C项:只提到了“古人”,未提及“岁余读书”偏离文段重点。

21.①整理资料

②汇报工作

③撰写提纲

④起草文件

⑤搜集资料

A.⑤①③④②

B.②⑤③①④

C.⑤①③②④

D.④③⑤①②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②④中选择。

必然先有“起草文件”,最后再“汇报工作”,所以②应为尾句,排除B、C两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首句应从④⑤中选择。

必然先有“搜集资料”,再根据资料“起草文件”,所以⑤应为首句,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22.①接受批评

②按要求去做

③分派任务

④出现失误

⑤改进工作

A.④①②⑤③

B.②⑤③④①

C.③②④①⑤

D.②③⑤④①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②③④中选择。

必然先有“分派任务”,再有“按要求去做”,后有“出现失误”,所以③应为首句,排除A、B、D三项。

因此,选择C选项。

23.一小船顺流而下航行36公里到达目的地。已知小船返回时多用了1小时30分钟,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10公里/时,问水流速度是多少?

A.8公里/时

B.6公里/时

C.4公里/时

D.2公里/时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流水行船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为10km/h,设顺流而下的时间为t,水流速度为x,根据题意可列式:36÷(10-x)-36÷(10+x)=1.5。

第三步,解得x=2km/h,故水流速度是2km/h。

因此,选择D选项。

24.2013年,我国南方某旅游城市接待外国游客、华侨、港澳同胞共(

)万人。

A.27.9

B.65.8

C.64.7

D.42.9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段“2014年,我国南方某旅游城市接待外国游客、华侨、港澳同胞93.7万人,比上年增长42.5%”。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选项出现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将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取整处理,代入数据有,直除首两位商65。

因此,选择B选项。

25.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元素数量大致相同,样式不同,主要呈现为多个元素摆放的位置和方式不同,考虑静态位置。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形均是直线图形在前,曲线图形在后;第二段图形中第一、二个图都是曲线图形在前,直线图形在后,因此问号处应选择一个曲线图形在前,直线图形在后的图形。只有D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26.1,0,-1,-2,(

A.-8

B.-9

C.-4

D.3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不大,等差无答案,考虑递推数列。

第二步,后一项等于前一项的3次方减1,即0=1³-1,-1=0³-1,-2=(-1)³-1,因此(-9)=(-2)³-1。

因此,选择B选项。

27.2,3,11,124,(

A.16367

B.15943

C.15387

D.14269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快,考虑递推数列的平方递推。

第二步,第(n+1)项=第n项²+第(n-1)项,11=3²+2,124=11²+3,故所求的第5项=第4项²+第三项,即(

)=124²+11=15387。

因此,选择C选项。

28.下面对文章观点的概括不符合作者见解的一项是:

A.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不可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B.生命的行为从未归纳为严格的自然规律

C.人类对自身不如对自然现象的了解那样多的原因,一是因素太多、太复杂,二是研究的历史也不长

D.生物的行为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并归纳为严格的自然规律

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