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专题探究_第1页
绿道专题探究_第2页
绿道专题探究_第3页
绿道专题探究_第4页
绿道专题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道探究目前,在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greenway已成为解决一系列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珠三角在探索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上也开始引入greenway的建设模式,并将其定义成“绿道”。自珠三角绿道建设之后,绿道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呈现蓬勃兴起之势,但我国绿道的定义及建设方式与方向等问题还表现得较为模糊。通过对美国greenway与中国绿道发展历程、概念、结构构成方式、分类、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阐明中国绿道现阶段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绿”与“道”的结合,希望通过对美国Greenway发展模式与经验的借鉴,为我国绿道建设提供参考。研究意义中美两国的“绿”与“道”发展的比较;概念的比较;结构的比较;分类的比较;实施的比较;总结;初期阶段中期阶段现阶段19th下半叶——20th上半叶1985—2006年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2006—2009年2009年至今以游径为主要形式,功能较为单一,以游憩或是控制城市发展为主以线性游径为主要形式,注重线性的空间建设线性要素组成的多功能土地网络理念引入,理论介绍国内探讨,未进入实践阶段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实践,同时引发国内绿道研究热潮美国绿道的研究与实践起步早,理论与体系较为完善;而我国起步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绿道的实践及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历程的比较由那些为了多种用途(包括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线性要素组成的具有多功能的土地网络。该定义强调整体土地保护网路的构建。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VS概念的比较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两者存在差异。广东省是从其功能角度给出的绿道定义,更多强调“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小结结构的比较美国greenway为土地保护网络,通过不同功能、层级、大小的线性保护土地相互接合构成。将节点连接、保护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使其更具系统性、完整性的多维度、多空间的构成体。我国现有绿道系统串联各类节点并在慢行道周边划定出一定范围的绿道控制区。但没有在慢行道周边形成统一连续的整体,没有在节点之间建立自然连接廊道,生态完整性不足。没有将绿道与节点等进行整体的考虑。结构上两者存在差异,美国的greenway是由受保护的土地构成的完整的网络系统,而广东省绿道则是周边有绿化或没有绿化的慢行道游憩网络,类似于美国面向户外游憩所建设的游步道系统。

中国在建设绿道中可借鉴美国greenway的结构,在现有游径网络的结构上,增强自然连接廊道的构建,并突破“绿”与“道”简单组合的结构,采用整体、系统的观点考虑其结构,形成整体土地保护的网络系统,以达到其建设所追求的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功能。小结分类的比较美国greenway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土地的特性,重视整体特性及相互连接。将美国现阶段的greenway看成是一种整体土地保护网络。我国对绿道依据不同片段进行分类,停留在“道”的理解层面。区域绿道分为乡村地区、城郊地区、城市建成区,没有整体考虑并进行分类。分类上,美国greenway是土地保护网络性质的丰富多样的分类方式,可使人们构成对greenway清晰的认知。而中国的绿道,基本反映的是一种“道”的分类方式和以建设位置进行分类的方式。中国绿道在未来的发展中可借鉴美国greenway的分类方式,结合本国特色来构建合理的。小结实施的比较美国现阶段突破了初期单一游径或散落公园的实施结果,形成了土地保护的网络。被保护的土地构成一个相互协作的网络,一个完整的开放空间景观系统,融游憩、资源保护、生态、历史文化保护与解说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目前我国绿道均为满足人们游憩单一功能而建设。主要有:在城市外围自然山体中修建的绿道;原有道路改造建设的绿道;在原本城市绿地中修建的绿道;滨海绿道。我国绿道现阶段的实施结果类似美国greenway初期阶段希望构建绿道而最后变成道路系统建设的现象。且从greenway现阶段的发展来看,相互连接的开放空间系统才是greenway建设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国绿道在未来的建设中可以吸取美国经验,在现有基础上发展成相互连接的开放空间系统。小结总结我国绿道现阶段的发展,与美国Greenway发展初期的游径系统极为类似,基本是以游憩功能为核心的“绿”与“道”的结合。第一,“道”的观念转变成“具备多种功能的土地保护网络”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观念。认识绿道在构建绿色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及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网络的作用。第二,突破现有绿道建设源于道路建设和绿地建设的简单结合。第三,做到系统规划。促进区域整体绿道的构建及有效实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四,探索多种绿道建设模式。结合河流整治、高压输电线路、废旧铁路、道路等,整合已有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绿隔、农田林网等散落的绿地资源,使其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网络,促进防护、美化、游憩的多功能的实现。第五,管理机制要协调。绿道作为一连续的整体,必要时打破现有打破行政区划权界。国内外部分绿道案例国内:1、浙江嘉兴绿道2、广东深圳绿道3、广东广州绿道国外:1、英国伦敦东南绿链2、美国纽约城市绿道3、卢瓦尔河流域绿道嘉兴绿道

2011年5月18日,嘉兴市通过《嘉兴市区生态绿道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通过3年的时间,按照“一年成线,两年成网,三年成景”的总体目标,建成约350公里的城市绿道以及相对完善的社区绿道系统。嘉兴绿道结构六放射是指沿市区呈放射状的六条主干河道设置的连接各副城的绿道:苏州塘绿道嘉善绿道(沿三店塘—嘉善市河)平湖绿道(沿平湖塘)海盐绿道(沿海盐塘)海宁绿道(沿长水塘—尖山)桐乡绿道(沿杭州塘)嘉兴全市的绿道网结构呈现“两环六放射”形状;

内环绿道是指沿市区外环河、湘家荡设置的绿道;

外环绿道是由北部古镇绿道、南部滨海绿道、西部乌镇—盐官绿道和东部丁栅—乍浦绿道组成;嘉兴两环绿道主要特征

突出绿水绕城、越韵吴风的人文自然景观相结合特征。

嘉兴市域绿道网主要连接了湘家荡旅游度假区、嘉兴国际商务区,涉及西部湿地公园、中央公园等生态景观区,是嘉兴市红色旅游、运河旅游、现代商务活动的主要通道。

嘉兴各部分绿道主要特征苏州塘绿道——突出运河文化和生态湿地特征

主要有王江泾湿地、莲泗荡生态旅游度假区、历史街区、落帆亭、文生修道院等景点,再现运河漕运的历史景象;嘉善绿道——以生态度假、名人文化旅游为主要特征

主要有湘家荡旅游度假区、嘉善副城、魏塘名人文化旅游区;平湖绿道——突出生态农业景观、花园城市景观特征

主要有平湖副城(包括东湖景区);海盐绿道——体现商务文化、农业休闲、湿地旅游、滨海观光等功能

主要有嘉兴国际商务区、沈荡湿地、海盐副城(包括观海园);海宁绿道——体现旅游度假、休闲购物、康体运动等功能

主要有嘉兴国际商务区、百步镇、尖山旅游度假区;桐乡绿道——以京杭运河为纽带,突出运河文化、农业休闲等功能

主要有桐乡副城、崇福镇、白漾荡水源保护区;深圳绿道

从2012年开始,深圳市政府着力构建成熟完善的省立、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络,积极推进绿道网综合性功能开发。深圳绿道概况区域绿道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支撑建设城市绿道连接重要功能组团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社区绿道连接公园、游园和街头绿地便民深圳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25条线路,总长约500km。其中,2条滨海风情绿道凸显城市滨海特质;16条山海风光绿道沟通山海、强化山-海-城市特色体验;6条滨河休闲绿道提升城市生态与环境品质;1条都市活力绿道展现都市活力和绿色生活理念。

社区绿道总体布局遵循整体性、可达性、多样性的规划原则。整体性,即要求社区绿道接入全市绿道网络(包括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并串联区内主要河滨、林荫道路、公园、广场、街头绿地、文物古迹、标志性城市节点、商业步行街等公共空间。城市绿道滨海风情绿道滨河休闲绿道都市活力绿道山海风光绿道总体空间布局方式

“组团-轴带式”,构建“四横八环十六纵”绿道网络。

珠三角绿道网经过深圳市的区域绿道分别为区域绿道2号线(含大运支线)、区域绿道5号线,总长度约300km。2号线穿越凤凰山,罗田森林公园、洋涌河以及老虎坑水库、长流陂水库、七沥水库、屋山水库、铁岗水库等5个水库。支线连接了深圳水库、大望社区、雁田水库、龙口水库、神仙岭水库等。5号绿道连接光明森林公园、大水坑水库、茜坑水库、横坑水库、石樟坑水库、银湖山郊野公园等多处景观优质地区。在光明森林公园处预留了与东莞的城际交接面。深圳绿道特征以绿为脉,串联山、水、园、路、生态空间要素,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以生态控制为基础,连接了13座山体,15个风景区,1000个公园,12条河流。以特色为核,挖掘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特色内涵,彰显城市特色精髓。以道为媒,支持步行机非机动交通出行,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广州市绿道建设立足于本区自然和人文历史资源,林、田园、水体等生态资源,

6条主干绿道将十区和两个县级市的98个镇街贯通成网,串联234个城市景观节点和42个亚运场馆,几乎连通了广州所有历史人文底蕴最足和自然景观最美的地段,绿道沿线初步建成驿站99个。广州绿道区域绿道串联点特点越秀区麓湖公园、海珠广场、珠江沿岸、二沙岛等景点通过绿道将原本散落各处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开发与保护;体现了广州“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和人文历史资源以及绿道多功能网络的思想。海珠区洲头咀公园、孙中山大元帅、琶州会展中心等景点荔湾区花博园、陈家祠、沙面、白鹅潭等景点天河区中轴线广场、广州歌剧院、海心沙公园等景点白云区流溪河、农业观光基地、花卉基地等景点黄埔区南海神庙、南湾村、碧山村、长洲岛等景点花都区芙蓉嶂景区、洪秀全故居、圆玄道观等景点番禺区宝墨园、余荫山房、亚运城、莲花山等景点南沙区黄山鲁森林公园、大角山滨海公园等景点萝岗区天鹿湖森林公园、南岗河、香雪公园等景点从化市流溪河森林公园、北回归线标示塔公园等景点增城市何仙姑景区、天然沙滩泳场、鹤之洲景区等景点市民在驿站借单车,可在全市范围内归还。根据广州市的历史文化区以及生态文化区特色,驿站的建设也各具特色。在龙溪大道旁边的花博园驿站,体现的是花卉湿地的主题。增埗驿站则是浓浓的工业厂房品味,整个驿站建在增埗公园的工业塔下,体现这里的工业历史悠久。这些驿站的空间大多非常广阔。据了解,部分驿站的占地面积甚至达到了2000平方米骑车人士可以在驿站休息,享受驿站提供的服务,部分还是免费的,如免费地图以及饮用水补给。绿道驿站和地铁单车站实行“通借通还”;各具特色;整治环境的重要举措;广州市发展模式致使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以绿道建设为契机加强区域环境的治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有效尝试;推动区域生态网络、人居环境的改善,创造怡人的生活、休闲环境。推动旅游,活跃经济的新型杠杆;推动旅游、户外运动、生态产业、绿色产业、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式纽带;能够带动沿线新农村的建设,使沿线农村获得一定的发展动力。塑造绿色生活模式,推动人们的观念进步。小结伦敦东南绿链TheSouthEastLondonGreenChain始建于1977年。由伦敦的东南部4个行政区和大伦敦委员会合作建设。现今,在伦敦的周边已近300个绿色项链状的开放空间,面积相当于伦敦市区的7倍。保护环境的基地。通过绿色空间的建设控制了不合理的建设活动,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伦敦的公共开放空间。来自4个行政区的该项目工作人员每日辛勤工作,以确保现在和未来的伦敦绿色开放空间和野生动植物的存在,并给所有市民带来愉悦;市民的休憩场所。在这条绿色项链中,人们可以欣赏到从学校操场到古代森林和迷人花园之类的很多景象,人们可以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野餐,在整洁的花园中徜徉;追忆历史的走廊。整条伦敦东南绿链具有浓郁的历史韵味。可以感受到昔日宫殿的庄严、议院的辉煌、修道院的变迁、水晶宫的神奇和水利大坝的雄伟;运动健身的空间。绿链内可以进行高尔夫球、网球、足球、橄榄球、田径和游泳等多种体育健身项目。功能目标

美国纽约城市绿道系统纽约绿道系统包括一系列滨河公园、环保设施、历史文化走廊和私人开放空间。主要依托纽约城市公园系统;绿道的建设与城市公园互为依托,公园为绿道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而绿道则使城市公园系统的线性结构更加充实;

在保护河流自然资源的同时,提升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价值,并给市民改善了生活环境。

同时绿道系统提升了纽约自然景观特性和文化吸引力,为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法国卢瓦尔河绿道

法国卢瓦尔河流域绿道,法文名称意译即“骑自行车的卢瓦尔河”。卢瓦尔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册的世界自然遗产。法国最负盛名的绿道,法国重要的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自然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绿道全长近800km,横跨法国2个行政大区、6个行政省、8个大中城市以及1个地区级自然公园,沿途设有14个自行车租赁和维修服务点,15个餐饮住宿点,150个可接待自行车的餐饮住宿点;

卢瓦尔河绿道2/3的线路紧沿卢瓦尔河两岸,27%的线路为独立的自行车绿道,24%的线路借道机动车道路(无交叉),37%的线路借道交通流量少(≤500辆/天)的公路(可交叉),还有12%的线路为城市自行车道。绿道目的措施作用共性中心点英国伦敦东南绿链保护开敞空间,还开发绿色通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