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词语赏析及表达效果_第1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词语赏析及表达效果_第2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词语赏析及表达效果_第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词语赏析及表达效果_第4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词语赏析及表达效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散文词语赏析及表达效果(解析版)

考点穿透

【题型问法】

1.请赏析句子中的加点词。

2.段中写“××”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3.加点词语能否换成“××”?为什么?

4.画线语句中加点的词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5.把句子中的“××”改成“××”好不好?为什么?

【题型分析】

加点词的赏析分为“有明显手法(用词用语特征)”和“完全没有手法”两种形式。“有手法”的加点词赏析,手法往往集中在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达技巧三个方面,答题时注意判别各个手法之间的区别,避免丢分。

“没有手法”的赏析考查学生语言的敏感度。需要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带入”文章,体味作者所处场景的感受或表达的意蕴。在用语言提炼关键词、概括化答题上,这个考点的能力等级要求有所提升。

【题型答法】

①点出词的修辞手法、词语特征等;

②写了什么;

③手法效果;

④情感态度。

词语的表达效果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回答此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应注意“四联系”,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

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即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找出之后,一定要代入原文中进行检验。

知识点睛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

——赏析语言品味词句

答题技巧:

1、审清题意,看清分值

2、选准赏析角度

3、牢记语境意识、整体意识,牢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反复品读,圈划关键点

5、思考周全,表述准确

规范表述:

赏析角度+作用+内容+蕴含情感、哲理等

赏析的角度: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用词、句式等方面

内容:对象的特点、事情的表现力、人物的性格、品质等

鉴赏角度:

1、常用修辞及表达效果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也可使行文亲切可感。

(3)夸张:夸大特点,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增强语势,强调情感,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突出重点,凸显层次,抒发强烈的感情,节奏感强,音韵和谐。

(7)引用:增添文采,具有文学色彩。

(8)对比: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更好地表现主题。

(9)双关:使语言含蓄、委婉,或风趣、幽默,加深语句的寓意,或留有无尽的余味,给人深刻的印象。

(10)反语:含蓄幽默,耐人寻味;或辛辣的讽刺、强烈的否定。

(11)通感:突破语言的局限,使造句新奇,丰富审美情趣,增加文采。

(12)互文:使语言简洁凝练,表意丰富,别有韵致。

(13)顶真:表现事物之间的关系,结构严谨,语意连贯,音韵流畅。

例1:赏析《春》的最后三段的表达效果。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通过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答题格式:修辞手法+作用+内容+情感

2、表现手法:

象征(托物言志)、讽刺、衬托、联想、想象、借景抒情、抑扬结合、动静映衬、虚实结合、设置悬念、前后照应、正反对比、开门见山、以小见大、卒章显志、铺垫伏笔、一线串珠、双线串文、伏笔和铺垫、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多感官/多角度描写、三种人称运用的特性等。

例2:体会“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这几句话运用侧面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口技表演时听众的反应,表现了口技艺术的魅力,烘托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表达了作者对口技艺术的赞美。

答题格式:表现手法+作用+内容+情感

3、抓富有表现力的词

特别关注形容词,动词,拟声词、副词、叠词,富有感情色彩的词……

(1)拟声词:通过模拟声音,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具体,突出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形象,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实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起强调作用。

例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中“嫩嫩的”,“绿绿的”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嫩嫩的”和“绿绿的”运用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强调了小草破土而出时柔嫩和青翠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答题格式:用词特点+作用+内容+情感

4、描写手法

描写分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手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例4: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答案:这几句话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孔已己穷困潦倒的形象,暗示了他的生活遭遇,表现作者对他的同情。

答题格式:描写手法+作用+内容+情感

5、句式

(1)整句指整齐匀称、句子结构相类似的句式,往往构成对偶、排比的修辞格。作用: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气势贯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散句指字数多少不等,参差错落的句式。作用:自由活泼,生动可感,语气舒缓,舒卷自如。

(3)整散结合作用:整句与散句结合,句式富于变化,使行文生动活泼,句式整齐中间有变化,语气急促中有舒缓,整散相间,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4)长句:逻辑性强,表意周密、严谨、精确、细致。

(5)短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表意简洁、明快灵活。

考点通关

(一)父亲和苦瓜

①父亲最爱苦瓜,我却对它没有什么好感。苦瓜通体清苦,父亲也一生清苦。因此我想,父亲的命运就是苦瓜的命运?苦瓜也叫君子菜,它无论和什么菜在一起炒、煮、炖都只苦自己,其他的菜不会沾一丝苦味。父亲也是这样的人:宁愿苦自己,也不愿苦别人。

②父亲退休后便回到了乡下。在每年草长莺飞之时,他就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上苦瓜。当嫩绿的新芽探出头来时,父亲怕鸡鸭来啄食瓜苗,就用个破箩筐罩在上面。待那些小芽顺着父亲的美好心愿一节节地往上长,长出许多瓜藤时,父亲又去弄些木桩和树枝来,搭好一个简单的架子,让那些藤儿弯弯曲曲地往上爬,边爬边开出一朵朵黄色小花。花儿调零了,藤上结出了细嫩的小苦瓜,没几夫,架上爬满了清苦瓜白苦瓜红苦瓜,一个个或露或藏地悬挂在棚架下,这时的父亲是十分欢欣和激动的。

③苦瓜、花叶、藤蔓和架子和谐地交映在一起,远看近看都是一幅迷入的图画,风过瓜架,吹动瓜叶,瓜果摇曳,父亲总在瓜架前呆呆地站着,像想起什么往事似的。

④父亲生来命苦,八岁时就没了爹,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过得极其艰难,度日的蔬菜,总少不了苦瓜。那时候奶奶家里的房前屋后,很多苦瓜藤自由爬到院墙上,柴垛上。一到夏天,奶奶随手就能摘到一个苦瓜,饭上也算是有了一盘菜。奶奶想尽办法,让这盘菜好下咽些,可在那缺油少盐的年月,那种苦涩的味道好像怎么也去不掉。

⑤如今,每到夏天,餐来上总少不了父亲亲手炒的苦瓜,或独炒或炒鸡蛋或炒干鱼,盛在盘子里,看起来鲜嫩无比,清脆爽口,但我仍嫌它清苦。望着盘子里的苦瓜,又瞅了瞅了父亲,勉强用筷子夹起一片,却不愿送到口里。父亲好像看由我的心思,微微一笑,风趣地对我们几个兄妹说:“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做得人上人啊。”

⑥父亲没有大红大紫、大起大落,平凡了一辈子,淡泊了一辈子,清贫了一辈子,但他很满足,认为自己为子女成长所受的苦是值得的。在那艰难的岁月中,把我们兄妹拉拉扯大不容易,看着我们一个个有出息,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他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他常对他的朋友们说,他拥有的几个好儿女,就是他此生最大的财富。

⑦苦瓜由青变白再变红,这是一个成熟的过程。父亲有意多等待些时日,让苦瓜变红,为的是多贮存些瓜种。那熟透的苦瓜,咧开了嘴,露出一排绯红的果肉,就如一朵美丽的红花。等候在旁的我抢在父亲之前,高兴地摘下苦瓜,掰开皮,露出丰厚红软的果肉来,小小的馋嘴忍不住尝了一口,呀,好甜,清香纯正的甜,咽一下,直渗到骨子里去了。我有点百思不解,便问父亲,父亲告诉我说,这是苦瓜的本质——一生漫长的等候,终于苦尽甘来。

⑧一年的苦瓜由鲜变枯老,瓜藤由翠绿变枯萎。父亲也一年年变苍老了。很多时候,我看见父亲坐在屋前的空坪上,坐在苦瓜生长的土地上,像深深怀念什么似的。我想,是不是这一生清苦而淡然的苦瓜让父亲变老的?

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瓜情结,自己也喜爱上它了。我特别欣赏苦瓜藤那奋勇向上、蕴藏无限生命力的精神,更欣赏苦瓜那经历漫长等候、苦尽甘来的品性。父亲就如同那苦瓜,虽年老但仍积极向上、以苦为乐,而今儿女成家立业、安稳幸福,父亲不也是苦尽甘来吗?

(原文有改动)

5.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这一系列动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写出苦瓜从爬藤、开花,再到满架悬于棚下的整个生长过程,表现了父亲侍弄苦瓜的专心,表达了父亲看到苦瓜满架时欢欣和激动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词语。读文可知,这些加点的词语刻画的是苦瓜的生长过程,苦瓜长势如此良好,是因为父亲对苦瓜的精心侍弄。联系本段“这时的父亲是十分欢欣和激动的”一句,可知还表现了父亲看到苦瓜长势如此之好后的欢欣与激动之情。

(二)窗台上的小斑鸠

沈洋

①拉开办公室的窗帘,我惊呆了——窗台上,竟然出现一个鸟巢。

②那巢正好筑在窗台的西角,西面紧贴墙体,北面嵌入窗槽,紧靠玻璃,整个基座稳稳地立在约有三寸宽的窗台上。巢由细小的树枝搭成,约半尺高,直径如碗口大小。

③出差一周回来,鸟巢添了两枚鹌鹑蛋大小的鸟蛋,而“主人”却未现身。

④大约过了十分钟,鸟儿终于露面,是只肥硕的大鸟。其大小、外形和鸽子相似,颈部有一带白斑花纹,看上去像是围了一条花围巾。它先是飞到我窗外的树枝上歇息,之后“扑棱”一声来到我的窗台上,两只绿豆般圆溜溜的大眼睛转个不停,十分警觉地看看四周。见没什么危险,才摇摆着走到鸟巢前,轻盈地跳到巢中。

⑤我赶紧查阅资料,得知其名为斑鸠,属于鸟纲鸽形目。

⑥就这样,我每天上班,斑鸠也上岗。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把窗帘掀开一条缝,生怕惊吓着斑鸠。每每这时,就见斑鸠警觉地转动着眼睛,朝窗内望两眼,便飞到旁边的树枝上。

⑦渐渐地,每次开窗时,斑鸠先是一惊,起身展翅欲飞,却并未真的飞走。再往后,干脆稳坐巢中不动,还拿一双信任的眼睛看着我,让我无比温暖。

⑧一天,我见到大斑鸠先是飞到窗外的树枝上歇息,见周边没有“外敌”,便飞到窗台上,来到巢边。巢中那只稍清瘦一点的斑鸠,纵身一跳,落在窗台上,大斑鸠“扑通”一声飞到巢中,继续孵蛋。原来,斑鸠夫妻是轮番进行孵蛋的。我连忙用手机将这段场景记录下来。

⑨亲眼见证新生命的诞生,这是一份难得的生命体验。我为此激动并欣喜着。

⑩一天早上,当我来到办公室,轻轻掀开窗帘的一刹那,我被震撼了。只见巢中一团黑乎乎的小东西正在轻轻地蠕动。我确认,那是小斑鸠无疑。好奇心驱使我贴近玻璃去仔细观察。这是一对小斑鸠,毛茸茸的,十分可爱。身上没有羽毛,只能看到黑里透红的皮肤,表皮长了一层碎细的茸毛。那一吐一吸之间,分明能看到那一对小斑鸠身体的律动。我看到斑鸠妈妈与两只小斑鸠嘴对嘴亲密,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斑鸠妈妈正在“渡食”吧。

⑪之后,斑鸠妈妈和斑鸠爸爸更忙碌了,飞来飞去地觅食,喂养两只小斑鸠,喂饱后就蹲在小斑鸠的上面,用身体温暖自己的孩子,直到小斑鸠慢慢长出羽毛,逐渐丰满,飞向蓝天。

⑫仅仅半年时间,我的窗台上,已经孵化出六只小斑鸠。每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蠕动、练翅、起飞和离开,都让我又惊喜又失落。我会为一场大雨或是一场大风而担忧斑鸠的命运,会为天气降温而担心小斑鸠是否受冻,我进出办公室的脚步变得更轻了。单位装修办公室,我会特别嘱咐工友们,一定不要损坏鸟巢。

⑬明年春天,相信斑鸠一家,还会再回来的。

8.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把窗帘开一条缝,生怕惊吓着斑鸠。

【答案】

“轻手轻脚地走”“开一条”写出“我”接近斑鸠时动作很轻很谨慎,表现“我”既想看斑鸠又生怕惊动它们的心理,表现“我”对斑鸠的喜爱呵护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结合描写手法和人物情感分析。“轻手轻脚地走”“开一条”是对“我”的动作描写,“轻手轻脚”一词写出“我”接近斑鸠时动作很轻很谨慎,“一条”意指很窄很小,写出“我”既想看斑鸠又生怕惊动它们的心理,此心理体现了“我”对斑鸠的喜爱呵护之情。

(三)人间烟火气

王文一

①早晨上班,车载音响的随机循环播放突然唱起了《青花瓷》,“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听到这句的时候正好路过一家早餐店,包子出笼,整个店面都冒着蒸汽,我忽然想起了几十里外那个小村子里的炊烟。

②故乡多山,虽不大却也将大地切割得支离破碎,家家户户都藏在山坳里。一条公路沿河而行,在路过村庄的时候,能看到的都只是片瓦只檐,只有偶尔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村庄的内涵如此丰富,小路可以一直l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而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这小路的两边,挨挨挤挤、泾渭分明地做着邻居。

③炊烟是不分彼此的。每到亭午日暮,或者晨光熹微,炊烟都会在家家户户的烟囱上轻轻巧巧地飘出来,这时候无论家宅广阔还是茅檐草舍,无论炊烟出来的渠道是敞亮的琉璃瓦烟囱还是泥坯堆砌的小筒,都不影响大家彼此温柔地打着招呼,然后炊烟融洽地汇聚到一起,变成一抹轻柔的云,低低地在村庄的上空。炊烟是不记仇的,就像村里的乡亲,虽然彼此偶尔会有一些口角,但是情绪从来不会隔夜。早晨起来烧火的时候你招呼我一声,我打趣你一句,情绪很快便随着柴火进了灶膛,一把火烧过,就随着烟气袅无踪迹了。

④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烟雾,这烟雾一缕一缕地汇聚起来,弥漫在农家小院的房舍屋檐上,萦绕在原野的庄稼树木上,更笼罩在整个村子的上空,凝结成一片小云,小村仿若仙境。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了过来。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以及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错落有致的房顶袅袅升起丝丝缕缕,在晓霞的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小村落,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寞的村落,古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或者行走,或者“突突”地开着蹦蹦车,从山涧、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⑤乡亲们或许不会关注司空见惯的炊烟,就像他们可能没有关注家里面那个总是起得很早、睡得很晚的女人,那个女人是老婆,是母亲。她们默默地见识着村庄最冷清的晨,熬着村庄最深沉的夜,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的辛勤和劳累辩驳夸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女人的存在,这些小房子才会按时升腾起炊烟,才会有温暖的被窝和可口的饭菜,那是家的味道。

⑥难怪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炊烟,悄悄地织构关好。比如陶渊明有“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阁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蔡襄有“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19年12月17日,有删改)

10.赏析第④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以及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

【答案】

运用动作描写,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故乡鸡、鸭、猪狗的自由状态,彰显了乡村的活力和生机盎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与怀念。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跳脱”“蹒跚”“乱窜”形象地写出了鸡、鸭、猪狗的动作特点,表现了它们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

(四)母亲的梦话

①她和母亲,一直是有距离的。母亲不是那种温柔细致的母亲,粗糙,邋遢,织不出漂亮的毛衣,说话总像跟人吵架,甚至收拾不好那个小小的厨房。

②这些都还不算,地最厌烦的,是母亲的梦话。母亲一睡必说梦话、或激烈地争吵,或愤怒地训斥,或绝望地哭泣,偶尔,也会开怀大笑。母亲说梦话时的声音与白天不同,尖细,凄厉,带着颤音,在静夜里听来、常令地心惊肉跳。从开始记事起,她就常常被母亲的梦话惊醒,所以很小的时候地就开始一个人睡。但是那套老房子的隔音不好,睡到半夜,仍然会被母亲的声音惊醒。醒后就睁着大眼睛望着黑的天花板,无边际的恐惧像黑沉沉的山一样压过来,让她无处可逃。

③她不明白,自己的妈妈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呢?像同学小文的妈妈,她会给小文梳漂亮的辫子,穿洁白的公主裙,她家的厨房明亮干净而温暖,小问妈妈系着白底碎花的围裙在厨房里轻手轻脚走来走去的样子,简直令她痴迷。有一天晚上下雨,她和小文一起睡觉。临睡觉前,她看见小文妈妈在小问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才轻悄悄地走了出去。那一刻,她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她把脸蒙在被子里,泪水悄悄地流了出来。

④她并不奢望母亲能像小文的妈妈一样温柔可亲,只是想,如果听不到母亲的梦话,该有多幸福啊!

⑤她开始想方设法地躲避母亲,中学时便开始在学校住宿,尽管她家和学校只隔着一条街。高考前,她不顾父母的阻拦,所有的志愿都填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学校。读大学后,她很少回家,打电话回去,母亲接了,简单的几句问候外,她便陷入沉默。

⑥其实那时候,母亲已经改变了许多。父亲告诉她:为了她喜欢喝的排骨皮蛋粥,母亲问了好多人,把需要的调料和步骤用本子记下来,回来一个人躲在厨房,一熬就是一个下午。大学第二年,她收到父亲寄来的包裹,打开,里面是一双毛线织的拖鞋。是小鸡的绒毛一样鲜嫩的颜色,手工稍显粗糙,厚厚的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