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与新儒商课件_第1页
儒家伦理与新儒商课件_第2页
儒家伦理与新儒商课件_第3页
儒家伦理与新儒商课件_第4页
儒家伦理与新儒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022/10/31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022/10/23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博士在一次欧洲国际会议中提出警告,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教。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共同宣言说:人类要走向二十一世纪,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以前,在孔子的思想里寻找智慧。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博士在一次欧洲国际会第一节孔子的伦理思想

一、孔子伦理思想的地位(一)地位1.孟轲称孔丘为古圣贤中的“集大成”者2.孔子对商、周以来的经济伦理与思想加以广泛的吸收、改造与创新,发表了多方面的见解和评论。在经济思想方面的成就也大大超过一切前人和同时代的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第一节孔子的伦理思想

一、孔子伦理思想的地位(一)地位第3.建立了“义主利从论”4.中国古代的经济伦理与思想史创立者5.孔子的经济伦理与思想对后代发生着极为巨大深远的影响。、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3.建立了“义主利从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二)孔子的经济伦理的表现第一、富民思想。孔丘及其弟子提出富民,足民主张,把这视为治国、为政的基本纲领之一。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论点,较为明确指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5(二)孔子的经济伦理的表现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5第二,轻徭薄赋思想。一是反对贪冒,反对聚敛,二是借主张轻徭薄赋来反对当时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经济改革,要求恢复周代的旧制。第三,重视“民食”思想。孔丘及其弟子提出富民,足民主张,把这视为治国、为政的基本纲领之一。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论点,较为明确指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第二,轻徭薄赋思想。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二、孔子的义主利从论

孔丘的义主利从论是春秋时期的利义关系论的总结和进一步发展,包括下面一系列论点: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见利思义”3.“因民之所利而利之”4.“以义生利”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7二、孔子的义主利从论孔丘的义主利从论是春秋时期的利义关系论三、孔子的义主利从论的具体表现(一)求富论孔丘对财富、财利本身并不抱消极鄙弃态度。他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丘认为富民足民,是民富为政,治国的基本要求。他认为富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必须是合乎“道”,否则就宁可舍富处贫。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8三、孔子的义主利从论的具体表现(一)求富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二)分工论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孔子主要关心的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问题,而对其他分工问题涉及很少。在他心目中,只有“谋道”和“谋食”两种职业。

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二)分工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谋道”的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方式有“学道”和“行道”两种,即“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谋食”是指农、工、商各种体力劳动者的事,也包括那些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0“谋道”的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方式有“学道”和“行道”两(三)消费论中国古代在消费问题的传统思想是黜奢崇俭。孔丘是黜奢崇俭论者,他强调治国要“节用而爱人”,认为个人生活也俭胜于奢,因为“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丘认为区别奢俭的唯一标准就是周代的礼制所规定的等级消费标准,人们在衣、食、住、行、交际、陈设、婚娶、丧葬、祭祀各种活动中,都必须严格遵照礼制的规定,而不应有所偏离。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1(三)消费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1(四)赋役论孔子的赋役论,也就是他的财政思想,是他在财政问题上的观点和主张的总和。孔丘赋役论主要是两个论点:在赋税问题上,他主张“行度于礼”,在征调徭役问题上,他主张“使民也义”。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2(四)赋役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2“行度于礼”即在征收赋税时要遵守礼制的规定,具体说,就是恪守“籍”法,只对公田征税,税率方面坚持“彻”法,十分取一。“使民也义”就是主张在征调民为国家服徭役时,要遵守义的原则和礼的规定,不可任意苛派,使百姓的徭役负担过于沉重。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3“行度于礼”即在征收赋税时要遵守礼制的规定,具体说,就是恪守第二节孟子对儒家伦理的发展

一、孟轲对儒家义利观的发展(1)孟轲继承了孔丘的义利观的思想,并有重要发展。(2)孟轲很重视财利问题。他言利有一个前提即各等级、各社会等集团要互相承认彼此之间在财利问题的界限。(3)孟轲提出来“仁政”的概念,他主张必须行“仁政”或在政治上行“先王之道”。他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严治天下”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4第二节孟子对儒家伦理的发展

一、孟轲对儒家义利观的发展(二、孟子伦理观的具体体现(一)恒产论动机:要使耕者能向国家提供九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剩余劳动,必须使他们拥有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他们成为有自己家庭经济的耕者。使百姓有自己的“恒产”作为“仁政”的基础和首要前提。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5二、孟子伦理观的具体体现(一)恒产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恒产”即为百姓固定的占有或使用的财产。就是百姓私人所有或归私人恒久使用的是以维持本人及家庭成员生存,是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财产。也是指“耕者”或劳动农民的恒产。井地方案:制民之产的关键是“制其田里”,要使每一农户有百亩田,就必须划清各户耕地的疆界,这就是他所说的“正经界”,这是解决恒产问题从而实施“仁政”的开端。他还设计一个“制其田里”的具体实施方案,其内容有: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6“恒产”即为百姓固定的占有或使用的财产。就是百姓私人所有或归第一,把耕地划分成井字形方块,每井九百亩,每块百亩,中间百亩为“公田”,周围百亩分给八家作为“私田”,每家百亩。第二,八家提供无偿劳动“同养公田”,完成公田上的耕作任务,才允许耕种自己的私田。第三,各家必须终身居住、生活和耕作于井田之中,永远不得离开所属的乡井。第四,八家之间,和睦相处,平时互相帮助,遇有盗寇或战事则共同担任守卫。井田不仅是生产组织,而且也是一个地方武装组织。第五,井地制度只实施于远郊以外的农村,城内和近郊则不划井地,这里的土地所有者自行向国家缴纳十分之一的实物税。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7第一,把耕地划分成井字形方块,每井九百亩,每块百亩,中间百亩(二)赋役论“无野人莫养君子”是孟轲赋役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1.孟轲反对过重的赋税徭役,主张“薄税敛”,“不违农时”,百亩之田,“无夺其时“。2.孟轲还把他的轻徭薄赋思想概括为一个原则:“取于民有制”。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8(二)赋役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83.孟轲也不赞成赋税徭役过轻。4.孟轲把轻徭薄赋主张同维护、发展新的封建主义生的产方式要求结合起来。5.除了“取于民有制”的原则和十分取一、不违农时的征收,征收标准外,孟轲还提出下列一些具体主张:第一,一般只征农业税,不对其他行业征税。第二,纳税方式尽量单一化,避免以多种方式同时征收。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93.孟轲也不赞成赋税徭役过轻。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9(三)通功易事论1.“通功易事”就是分工和交换孟轲主张商业和手工业与农业并存,主张国家对其予以保护。指出:“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之治,陶治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孟轲所谓“厉”,是指交换中是否有一方占另一方的便宜,使另一方吃亏的问题。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0(三)通功易事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02.分工使不同的产品生产者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离开了其他生产者,任何人也无法满足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全部需要。3.孟轲还充分肯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分工。他认为国家管理者和人民群众之间,“守先王之道”的学者和从事体力劳动者之间,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前者是劳心者,后者是劳力者。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12.分工使不同的产品生产者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离开了其他生产4.孟轲对商品价格决定问题的观点,是特别值得研究和实现的。他认为:各种商品价格高低不齐这种现实,是由“物之情”即商品本身的“情”所决定的。“情”即“实。“实”和“名”是相悖的。名是形式,是表面的东西,实则是内在的东西。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24.孟轲对商品价格决定问题的观点,是特别值得研究和实现的。他孟轲所说的情究竟是指什么呢?经过研究比较,对孟轲所说的情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看法:第一,“物之情”不是商品的价格或市价,而是指商品的一种内在的属性,是显示价格的东西。第二,“物之情”不是指商品的质量或使用价值;“物之不齐”是排除了质量或使用价值之后来进行比较的。第三、这个“情”是可以进行数量比较的,“物之情”不齐,物之价也因之不齐。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3孟轲所说的情究竟是指什么呢?经过研究比较,对孟轲所说的情可以第三节新儒商理论与新儒商人才培养一、培养新时代的儒商必要性1.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包括:经济一体化、贸易国际化、政治多极化等。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4第三节新儒商理论与新儒商人才培养一、培养新时代的儒商必要2.知识经济的要求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有四个不同特征:①增长原动力不同于传统经济,它是以高科技、信息等为增长原动力;②生产方式不同,它以集约型为主;③交换方式不同,它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④经济主体交往也不同,新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52.知识经济的要求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53.管理变革的要求在工业经济时代,其管理重点是生产管理,是扩大规模增加产量,生产环节成为管理中心。管理的重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新经济时代,管理的重点是研究与开发、切实提高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的道德、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管理的重心由单纯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向知识(包括技术)的生产与开发转移。提高知识的生产与开发率成为衡量企业的重要指标。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63.管理变革的要求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64.建立中国特色管理人才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优秀传统伦理与文化+现代化+市场经济5.中国教育改革的要求重塑大学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核心:道德、理想、现实、服务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74.建立中国特色管理人才的要求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7二、“新儒商”的内涵与特征(一)“儒”及儒商的各种说法《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儒这一现象在孔子之前就客观存在,到春秋时期,由于孔子及弟子的集大成,儒产生了质的飞跃,并自成一家。孔子及弟子的贡献:一是把殷商民族部落性的儒扩大到以“仁”为己任的儒;二是把柔懦的儒改变为刚毅进取的儒。儒同时还是儒雅,是有文化教养,不固陋、不卑鄙。

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8二、“新儒商”的内涵与特征(一)“儒”及儒商的各种说法第四章说法一:儒商是指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说法二:儒商是把“儒”和“商”结合起来的“商”,即把“商”的职业和“儒”的伦理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主体。说法三:儒商与一般商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非常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说法四:儒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说,是指以儒家学说作为行为准则的商人;从广义说,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道、墨、法、兵家之长的商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9说法一:儒商是指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说法五:儒商是指有较高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说法六:儒商分为古代儒商和现代儒商,现代儒商是把“内圣”和“外王”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美德和由市场经济滋生的新道德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的价值,实行人格化管理的商人。说法七:儒商是指把儒家的价值理想与市场运行本身的法则相结合,并能遵循指导市场活动法则的商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0说法五:儒商是指有较高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说法八:儒商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念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现代儒商应该是既有科学专长,同时又具有儒家价值理想的,即具有“士魂商才”的经营管理者。说法九:儒商就是以孔子倡导的儒家道德来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并进行内部管理的商人或经营者。说法十:儒商是指有文化、讲道德、善理财、会管理、创效益,并且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商人或企业家;现代儒商还具有现代意识、区域意识、全球意识等。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1说法八:儒商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念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现(二)新儒商的内涵与特征从说文解字来看,“儒”是“人”和“需”的组合,“儒”是“人们所需要的”,也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品学兼优的人才。概括地说,“新儒商”既包括以新儒家文化为底蕴的现代市场主体,也包含继承弘扬儒家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商人、经营者和管理者。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2(二)新儒商的内涵与特征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2(1)新儒商是适应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的商人,能适应市场变化、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明显的时代性。(2)新儒商是具有仁爱之心,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优秀文化,借鉴并吸纳国外先进文化与科学管理,融合提炼,形成特色的现代经营管理者或现代商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3(1)新儒商是适应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3)新儒商作为个人应具有渊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具有经营、管理、营销、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道德素养,具有高尚的道德与情操,重视知行合一。(4)新儒商坚持以义生利,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和谐发展。(5)新儒商德才兼备,高瞻远瞩,发展实业,服务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众善奉行为至乐,以报效祖国为宗旨。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4(3)新儒商作为个人应具有渊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具有经营(三)新儒商及其特征这里的“新”包括以下含义:一是与传统儒家文化相比的“理论创新”;二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观念更新”;三是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下将儒家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创新”;四是基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渗透、扬弃、融合、升华的“整合创新”。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5(三)新儒商及其特征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5新儒商的特征:(1)时代性新儒商的培养是要符合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要求。新儒商的培养不仅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合理内核,还必须把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特征结合起来,挖掘新的内涵。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6新儒商的特征: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6(2)融合性随着全球化及新经济的迅速发展,道德与文化成为重要的竞争力。新儒商的文化底蕴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渗透、升华的结晶。(3)系统性新儒商培养与造就不仅需要大学阶段的学习,更需要大市场的锤炼与陶冶。(4)创新性。新儒商要突出“新”,需要在继承与扬弃,否定之否定中创新、升华。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7(2)融合性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7(三)“新儒商”与传统儒商有本质的区别1.产生的背景不同传统儒商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和“轻商抑商”的社会环境中;新儒商产生的背景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中。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8(三)“新儒商”与传统儒商有本质的区别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理念与精神不同传统儒商主要以儒家精神及文化为精神支柱;新儒商则在继承弘扬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吸收西方管理精髓,遵守市场经济经济的法则,通过交融、渗透、升华,形成独特的中华民族的经营管理精神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92.理念与精神不同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93.规模范围不同传统儒商适应的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具有历史局限性,儒商尽管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普及性较差,讲道义的儒商与见利忘义的奸商并存。新儒商作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的产物,发展趋势良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必将在社会发展中普及。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03.规模范围不同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04.地位与作用不同传统儒商尽管受到人们的称颂与社会的认可,但由于商业及商人处于“士农工商”四民的末位,社会地位低下。新儒商作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懂管理、善理财的新型经营管理者受到社会的重视,地位不断提高,作用发挥越来越大。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14.地位与作用不同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1(四)新儒商精神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2(四)新儒商精神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2(五)新儒商的伦理体系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3(五)新儒商的伦理体系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3三、新时代儒商人才培养模式模式:道德+创新意识+知识+能力+健康的身心(一)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个人修养是培养“新儒商”的前提1.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当今:自身道德素养的修炼与提高“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4三、新时代儒商人才培养模式模式:道德+创新意识+知识+能力+(二)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是培养“新儒商”的关键创新是“新儒商”人才培养的灵魂,只有重视创新,才能主动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构成中的核心成分,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5(二)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是培养“新儒商”的关键第四章儒(三)学习并掌握渊博的知识是培养“新儒商”的基础“新儒商”人才需要“博”与“专”的知识体系。其知识体系一般应包括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三大方面。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外语、计算机技术与文化、社科及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市场学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调研、企业策划、推销技巧、广告、公关、外贸、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6(三)学习并掌握渊博的知识是培养“新儒商”的基础第四章儒家伦(四)加强能力训练是“新儒商”培养的重要环节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指人们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规律的能力。2.决策能力3.创造能力4.社交与应变能力5.语言与书面表达能力6.记忆能力

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7(四)加强能力训练是“新儒商”培养的重要环节第四章儒家伦理与(五)健康的体魄与心态是“新儒商”培养的要件1.顽强的意志2.稳定的情绪3.稳定的情绪4.完美的气质5.坚定的自信心6.宽大的胸怀

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8(五)健康的体魄与心态是“新儒商”培养的要件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案例】李嘉诚的诚信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府城(现潮州市湘桥区)北门街面线巷一座古宅里的书香世家。一九五○年,二十二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塑胶公司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李嘉诚辞职时,向老板告别。老板在与李嘉诚相处中,也了解李嘉诚终非池中之物,老板也是个善人,不但没怪罪李嘉诚,还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饯行。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9【案例】李嘉诚的诚信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李嘉诚十分感动,同时,怀着内心的歉疚,坦诚地向老板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他说:“我离开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间。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类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不过,我向你保证,我绝不会把一个客户带走,也绝不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虽是在商言商,李嘉诚依然是重义轻利,一言九鼎。后来,李嘉诚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果然,有不少李嘉诚原来发展的客户转而与李嘉诚合作。但李嘉诚恪守诺言,无一例外地谢绝了,并一再强调他原先打工的那间塑胶公司的实力和对自己的深情厚谊,希望这些客户继续与那家塑胶公司保持往来。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50李嘉诚十分感动,同时,怀着内心的歉疚,坦诚地向老板和盘托出自1973年,受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香港塑胶业出现史无前例的原料大危机。已是潮联塑胶业商会主席的李嘉诚,挂帅救业。同时,他将自己公司的库存原料拨给自己原先打工的那家塑胶公司,把自己的恩公从倒闭的边缘挽救回来。已年过花甲的塑胶公司老板噙着热泪说:“我没有看走眼阿诚的为人。”当年李嘉诚跳槽离开五金厂,同样对五金厂老板深存感激和内疚。因此,在五金厂一度濒临倒闭时,李嘉诚以开发生产系列铁锁的金点子使愁云笼罩的五金厂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赢利丰厚,从而报答了老板的知遇之恩。

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511973年,受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香港塑胶业出现史无前例的原

【故事】李嘉诚与2元硬币的故事一次在取汽车钥匙时,李嘉诚不慎丢落一枚2元硬币。硬币一下子滚到到车底。当时他估计若汽车开动,硬币会掉到坑渠里。李嘉诚及时蹲下身欲拾取。此时旁边一名印度籍值班见到,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诚收回该硬币后,竟给他百元酬谢。李嘉诚对此的解释是“若我不拾该硬币,让它滚到坑渠,该硬币便会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给了值班,值班便可将之用去。我觉得钱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费。”这件小事说明了李嘉诚的一种理财哲学,也说明了他的思维风格。这就是用社会总净值的增损来判断个人行为合理与否。只要社会总净值增加了,自己损失一点也不算什么相反,如果社会总净值减少了,自己即使收获了一定的财利也是损失。不要小觑了着眼社会总净值的思维方式,这却是关系到国家富强的大问题。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52【故事】李嘉诚与2元硬币的故事第四章儒家伦理与

李嘉诚的人生哲言摘录1.“长江”公司取名基于长江不择细流的道理,有这样豁达的胸襟,才有可能容纳细流。没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长江?2.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3.我生平最高兴的,就是我答应帮助人家去做的事自己不仅完成了,而且比他们要求的做得更好。完成这样信诺时,那种兴奋的感觉难以形容。4.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5.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10亿、100亿也买不到的。6.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7.精明的商家可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8.如果只顾赚钱,并赔上自己的健康,那很不值得。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53李嘉诚的人生哲言摘录第四章儒演讲完毕,谢谢听讲!再见,seeyouagain3rew2022/10/31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演讲完毕,谢谢听讲!再见,seeyouagain3rew54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022/10/31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022/10/23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55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博士在一次欧洲国际会议中提出警告,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教。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共同宣言说:人类要走向二十一世纪,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以前,在孔子的思想里寻找智慧。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56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博士在一次欧洲国际会第一节孔子的伦理思想

一、孔子伦理思想的地位(一)地位1.孟轲称孔丘为古圣贤中的“集大成”者2.孔子对商、周以来的经济伦理与思想加以广泛的吸收、改造与创新,发表了多方面的见解和评论。在经济思想方面的成就也大大超过一切前人和同时代的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57第一节孔子的伦理思想

一、孔子伦理思想的地位(一)地位第3.建立了“义主利从论”4.中国古代的经济伦理与思想史创立者5.孔子的经济伦理与思想对后代发生着极为巨大深远的影响。、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583.建立了“义主利从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二)孔子的经济伦理的表现第一、富民思想。孔丘及其弟子提出富民,足民主张,把这视为治国、为政的基本纲领之一。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论点,较为明确指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59(二)孔子的经济伦理的表现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5第二,轻徭薄赋思想。一是反对贪冒,反对聚敛,二是借主张轻徭薄赋来反对当时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经济改革,要求恢复周代的旧制。第三,重视“民食”思想。孔丘及其弟子提出富民,足民主张,把这视为治国、为政的基本纲领之一。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论点,较为明确指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0第二,轻徭薄赋思想。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二、孔子的义主利从论

孔丘的义主利从论是春秋时期的利义关系论的总结和进一步发展,包括下面一系列论点: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见利思义”3.“因民之所利而利之”4.“以义生利”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1二、孔子的义主利从论孔丘的义主利从论是春秋时期的利义关系论三、孔子的义主利从论的具体表现(一)求富论孔丘对财富、财利本身并不抱消极鄙弃态度。他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丘认为富民足民,是民富为政,治国的基本要求。他认为富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必须是合乎“道”,否则就宁可舍富处贫。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2三、孔子的义主利从论的具体表现(一)求富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二)分工论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孔子主要关心的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问题,而对其他分工问题涉及很少。在他心目中,只有“谋道”和“谋食”两种职业。

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3(二)分工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谋道”的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方式有“学道”和“行道”两种,即“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谋食”是指农、工、商各种体力劳动者的事,也包括那些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4“谋道”的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方式有“学道”和“行道”两(三)消费论中国古代在消费问题的传统思想是黜奢崇俭。孔丘是黜奢崇俭论者,他强调治国要“节用而爱人”,认为个人生活也俭胜于奢,因为“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丘认为区别奢俭的唯一标准就是周代的礼制所规定的等级消费标准,人们在衣、食、住、行、交际、陈设、婚娶、丧葬、祭祀各种活动中,都必须严格遵照礼制的规定,而不应有所偏离。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5(三)消费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1(四)赋役论孔子的赋役论,也就是他的财政思想,是他在财政问题上的观点和主张的总和。孔丘赋役论主要是两个论点:在赋税问题上,他主张“行度于礼”,在征调徭役问题上,他主张“使民也义”。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6(四)赋役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2“行度于礼”即在征收赋税时要遵守礼制的规定,具体说,就是恪守“籍”法,只对公田征税,税率方面坚持“彻”法,十分取一。“使民也义”就是主张在征调民为国家服徭役时,要遵守义的原则和礼的规定,不可任意苛派,使百姓的徭役负担过于沉重。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7“行度于礼”即在征收赋税时要遵守礼制的规定,具体说,就是恪守第二节孟子对儒家伦理的发展

一、孟轲对儒家义利观的发展(1)孟轲继承了孔丘的义利观的思想,并有重要发展。(2)孟轲很重视财利问题。他言利有一个前提即各等级、各社会等集团要互相承认彼此之间在财利问题的界限。(3)孟轲提出来“仁政”的概念,他主张必须行“仁政”或在政治上行“先王之道”。他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严治天下”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8第二节孟子对儒家伦理的发展

一、孟轲对儒家义利观的发展(二、孟子伦理观的具体体现(一)恒产论动机:要使耕者能向国家提供九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剩余劳动,必须使他们拥有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他们成为有自己家庭经济的耕者。使百姓有自己的“恒产”作为“仁政”的基础和首要前提。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69二、孟子伦理观的具体体现(一)恒产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恒产”即为百姓固定的占有或使用的财产。就是百姓私人所有或归私人恒久使用的是以维持本人及家庭成员生存,是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财产。也是指“耕者”或劳动农民的恒产。井地方案:制民之产的关键是“制其田里”,要使每一农户有百亩田,就必须划清各户耕地的疆界,这就是他所说的“正经界”,这是解决恒产问题从而实施“仁政”的开端。他还设计一个“制其田里”的具体实施方案,其内容有: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70“恒产”即为百姓固定的占有或使用的财产。就是百姓私人所有或归第一,把耕地划分成井字形方块,每井九百亩,每块百亩,中间百亩为“公田”,周围百亩分给八家作为“私田”,每家百亩。第二,八家提供无偿劳动“同养公田”,完成公田上的耕作任务,才允许耕种自己的私田。第三,各家必须终身居住、生活和耕作于井田之中,永远不得离开所属的乡井。第四,八家之间,和睦相处,平时互相帮助,遇有盗寇或战事则共同担任守卫。井田不仅是生产组织,而且也是一个地方武装组织。第五,井地制度只实施于远郊以外的农村,城内和近郊则不划井地,这里的土地所有者自行向国家缴纳十分之一的实物税。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71第一,把耕地划分成井字形方块,每井九百亩,每块百亩,中间百亩(二)赋役论“无野人莫养君子”是孟轲赋役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1.孟轲反对过重的赋税徭役,主张“薄税敛”,“不违农时”,百亩之田,“无夺其时“。2.孟轲还把他的轻徭薄赋思想概括为一个原则:“取于民有制”。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72(二)赋役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83.孟轲也不赞成赋税徭役过轻。4.孟轲把轻徭薄赋主张同维护、发展新的封建主义生的产方式要求结合起来。5.除了“取于民有制”的原则和十分取一、不违农时的征收,征收标准外,孟轲还提出下列一些具体主张:第一,一般只征农业税,不对其他行业征税。第二,纳税方式尽量单一化,避免以多种方式同时征收。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733.孟轲也不赞成赋税徭役过轻。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9(三)通功易事论1.“通功易事”就是分工和交换孟轲主张商业和手工业与农业并存,主张国家对其予以保护。指出:“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之治,陶治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孟轲所谓“厉”,是指交换中是否有一方占另一方的便宜,使另一方吃亏的问题。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74(三)通功易事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02.分工使不同的产品生产者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离开了其他生产者,任何人也无法满足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全部需要。3.孟轲还充分肯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分工。他认为国家管理者和人民群众之间,“守先王之道”的学者和从事体力劳动者之间,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前者是劳心者,后者是劳力者。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752.分工使不同的产品生产者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离开了其他生产4.孟轲对商品价格决定问题的观点,是特别值得研究和实现的。他认为:各种商品价格高低不齐这种现实,是由“物之情”即商品本身的“情”所决定的。“情”即“实。“实”和“名”是相悖的。名是形式,是表面的东西,实则是内在的东西。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764.孟轲对商品价格决定问题的观点,是特别值得研究和实现的。他孟轲所说的情究竟是指什么呢?经过研究比较,对孟轲所说的情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看法:第一,“物之情”不是商品的价格或市价,而是指商品的一种内在的属性,是显示价格的东西。第二,“物之情”不是指商品的质量或使用价值;“物之不齐”是排除了质量或使用价值之后来进行比较的。第三、这个“情”是可以进行数量比较的,“物之情”不齐,物之价也因之不齐。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77孟轲所说的情究竟是指什么呢?经过研究比较,对孟轲所说的情可以第三节新儒商理论与新儒商人才培养一、培养新时代的儒商必要性1.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包括:经济一体化、贸易国际化、政治多极化等。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78第三节新儒商理论与新儒商人才培养一、培养新时代的儒商必要2.知识经济的要求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有四个不同特征:①增长原动力不同于传统经济,它是以高科技、信息等为增长原动力;②生产方式不同,它以集约型为主;③交换方式不同,它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④经济主体交往也不同,新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792.知识经济的要求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53.管理变革的要求在工业经济时代,其管理重点是生产管理,是扩大规模增加产量,生产环节成为管理中心。管理的重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新经济时代,管理的重点是研究与开发、切实提高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的道德、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管理的重心由单纯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向知识(包括技术)的生产与开发转移。提高知识的生产与开发率成为衡量企业的重要指标。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803.管理变革的要求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64.建立中国特色管理人才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优秀传统伦理与文化+现代化+市场经济5.中国教育改革的要求重塑大学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核心:道德、理想、现实、服务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814.建立中国特色管理人才的要求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7二、“新儒商”的内涵与特征(一)“儒”及儒商的各种说法《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儒这一现象在孔子之前就客观存在,到春秋时期,由于孔子及弟子的集大成,儒产生了质的飞跃,并自成一家。孔子及弟子的贡献:一是把殷商民族部落性的儒扩大到以“仁”为己任的儒;二是把柔懦的儒改变为刚毅进取的儒。儒同时还是儒雅,是有文化教养,不固陋、不卑鄙。

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82二、“新儒商”的内涵与特征(一)“儒”及儒商的各种说法第四章说法一:儒商是指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说法二:儒商是把“儒”和“商”结合起来的“商”,即把“商”的职业和“儒”的伦理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主体。说法三:儒商与一般商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非常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说法四:儒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说,是指以儒家学说作为行为准则的商人;从广义说,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道、墨、法、兵家之长的商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83说法一:儒商是指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说法五:儒商是指有较高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说法六:儒商分为古代儒商和现代儒商,现代儒商是把“内圣”和“外王”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美德和由市场经济滋生的新道德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的价值,实行人格化管理的商人。说法七:儒商是指把儒家的价值理想与市场运行本身的法则相结合,并能遵循指导市场活动法则的商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84说法五:儒商是指有较高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说法八:儒商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念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现代儒商应该是既有科学专长,同时又具有儒家价值理想的,即具有“士魂商才”的经营管理者。说法九:儒商就是以孔子倡导的儒家道德来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并进行内部管理的商人或经营者。说法十:儒商是指有文化、讲道德、善理财、会管理、创效益,并且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商人或企业家;现代儒商还具有现代意识、区域意识、全球意识等。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85说法八:儒商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念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现(二)新儒商的内涵与特征从说文解字来看,“儒”是“人”和“需”的组合,“儒”是“人们所需要的”,也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品学兼优的人才。概括地说,“新儒商”既包括以新儒家文化为底蕴的现代市场主体,也包含继承弘扬儒家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商人、经营者和管理者。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86(二)新儒商的内涵与特征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2(1)新儒商是适应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的商人,能适应市场变化、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明显的时代性。(2)新儒商是具有仁爱之心,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优秀文化,借鉴并吸纳国外先进文化与科学管理,融合提炼,形成特色的现代经营管理者或现代商人。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87(1)新儒商是适应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3)新儒商作为个人应具有渊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具有经营、管理、营销、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道德素养,具有高尚的道德与情操,重视知行合一。(4)新儒商坚持以义生利,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和谐发展。(5)新儒商德才兼备,高瞻远瞩,发展实业,服务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众善奉行为至乐,以报效祖国为宗旨。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88(3)新儒商作为个人应具有渊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具有经营(三)新儒商及其特征这里的“新”包括以下含义:一是与传统儒家文化相比的“理论创新”;二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观念更新”;三是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下将儒家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创新”;四是基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渗透、扬弃、融合、升华的“整合创新”。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89(三)新儒商及其特征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5新儒商的特征:(1)时代性新儒商的培养是要符合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要求。新儒商的培养不仅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合理内核,还必须把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特征结合起来,挖掘新的内涵。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0新儒商的特征: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6(2)融合性随着全球化及新经济的迅速发展,道德与文化成为重要的竞争力。新儒商的文化底蕴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渗透、升华的结晶。(3)系统性新儒商培养与造就不仅需要大学阶段的学习,更需要大市场的锤炼与陶冶。(4)创新性。新儒商要突出“新”,需要在继承与扬弃,否定之否定中创新、升华。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1(2)融合性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7(三)“新儒商”与传统儒商有本质的区别1.产生的背景不同传统儒商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和“轻商抑商”的社会环境中;新儒商产生的背景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中。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2(三)“新儒商”与传统儒商有本质的区别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2.理念与精神不同传统儒商主要以儒家精神及文化为精神支柱;新儒商则在继承弘扬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吸收西方管理精髓,遵守市场经济经济的法则,通过交融、渗透、升华,形成独特的中华民族的经营管理精神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32.理念与精神不同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393.规模范围不同传统儒商适应的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具有历史局限性,儒商尽管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普及性较差,讲道义的儒商与见利忘义的奸商并存。新儒商作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的产物,发展趋势良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必将在社会发展中普及。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43.规模范围不同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04.地位与作用不同传统儒商尽管受到人们的称颂与社会的认可,但由于商业及商人处于“士农工商”四民的末位,社会地位低下。新儒商作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懂管理、善理财的新型经营管理者受到社会的重视,地位不断提高,作用发挥越来越大。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54.地位与作用不同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1(四)新儒商精神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6(四)新儒商精神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2(五)新儒商的伦理体系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7(五)新儒商的伦理体系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43三、新时代儒商人才培养模式模式:道德+创新意识+知识+能力+健康的身心(一)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个人修养是培养“新儒商”的前提1.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当今:自身道德素养的修炼与提高“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8三、新时代儒商人才培养模式模式:道德+创新意识+知识+能力+(二)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是培养“新儒商”的关键创新是“新儒商”人才培养的灵魂,只有重视创新,才能主动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构成中的核心成分,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99(二)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是培养“新儒商”的关键第四章儒(三)学习并掌握渊博的知识是培养“新儒商”的基础“新儒商”人才需要“博”与“专”的知识体系。其知识体系一般应包括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三大方面。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外语、计算机技术与文化、社科及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市场学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调研、企业策划、推销技巧、广告、公关、外贸、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第四章儒家伦理与新儒商100(三)学习并掌握渊博的知识是培养“新儒商”的基础第四章儒家伦(四)加强能力训练是“新儒商”培养的重要环节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指人们观察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