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夸张B.对偶、比拟C.比喻、夸张D.夸张、象征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夸张B.比喻、拟人C.借代、比喻D.借代、夸张

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先概括司马光反对新法的要点,然后逐一驳斥,其反驳的着眼点是()A.反驳论点B.反驳态度C.反驳论证D.反驳论据

4.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

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C.借事抒情D.直抒胸臆

5.《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

A.杭州B.湖州C.密州D.黄州

6.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箴言盐碱

缄默

咸与维新

B.恪守坎坷

缂丝

溘然长逝

C.皎洁

校尉

佼佼上行下效

D.靓妆

靖乱

靛青去芜存菁

7.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是()A.A.惟陈言之务去B.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文以载道D.以适用为本

8.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

A.反驳论据B.反驳论点C.反驳论证过程D.反驳论证方式

9.《种树郭橐驼传》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A.类比方法B.夸张手法C.讽刺手法D.拟人手法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C.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

D.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

11.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A.物质文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D.所有制形式

12.下列作家属于明代“后七子”的是()A.A.李密B.侯方域C.马致远D.宗臣

13.《史记》中,用来记叙诸侯事迹的是()A.A.世家B.本纪C.列传D.书

14.明代“公安派"的主要文学主张是()

A.独抒性灵B.文必秦汉C.事信言文D.提倡“义法”

15.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二、填空题(10题)16.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

17.《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

18.“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19.《_________》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题目的意思是遭遇忧患。

20.《蜀相》是悼念__________的诗。

21.《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2.在《论快乐》一文中,钱钟书认为"快乐"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23.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24.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25.培根在本文中说:“__________使人充实,__________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三、判断题(5题)26.《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27.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28.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29.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30.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24~26试题。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描写西域的寒冷有何用意?

32.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用“‖”在文中标出。

33.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暮色晦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向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

本段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35.文章第三段中描写“流水”和“风”,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处。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简要分析。

36.在听赵七爷的一番话前后,七斤嫂心理有何变化?

六、作文(1题)37.成功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如何才能成功呢,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C

2.A解析:诗人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突然而来的飞雪,是一个极其新颖的比喻,表现出作者奇妙的想象力。“千树万树”又是一个夸张的修辞方法。因此应选择A项。

3.A

4.B

5.D

6.A

7.B

8.B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了反驳论点的方法,对司马光的五点指责一一给予反驳。因此选择B项。

9.A解析:《种树郭橐驼传》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即以种树之道,“移之官理”。郭橐驼种树贵在得树之天性,为政也贵在使民得其天性。而那些不善种树的人的做法,与“好烦其令”的为官者是一样的。因此选择A项。

10.BA项中鲁迅的《呐喊》是20世纪初期的作品;C项中的话剧《茶馆》是老舍的作品;D项中《边城》的故事背景在湘西水乡。

11.D解析:在社会所有制上,“大同”是“天下为公”,“小康”是“天下为家”,这是二者诸多区别中最根本的不同。因此选择D项。

12.D宗臣为明代“后七子”之一。

13.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世家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

14.A

15.D

16.往事知多少往事知多少

17.象征

18.风吹草低见牛羊

19.离骚

20.诸葛亮

21.曹雪芹曹雪芹

22.精神

23.相对相对

24.女神

25.阅读;会谈

26.N

27.Y

28.Y

29.N

30.Y

31.诗中处处写雪,写严寒,意在突出表现边塞将士处境的艰难及其英勇无畏的精神,并希望武判官将诗带回京城,使朝廷真切地感受到西域气候之恶劣,从而达到替边塞将士传递心声的目的。

32.“‖”标在“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之后。

33.运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34.渲染了晦暗冷清的气氛(或答“阴冷”“凄清”也可)。渲染了晦暗冷清的气氛(或答“阴冷”“凄清”也可)。

35.相同之处:都受束缚渴求自由。不同之处:面对束缚“流水”采取的是顺乎自然的抗争方式争取解放。“风”采取的是坚决抗争的方式但终难自在。相同之处:都受束缚,渴求自由。不同之处:面对束缚,“流水”采取的是顺乎自然的抗争方式,争取解放。“风”采取的是坚决抗争的方式,但终难自在。

36.作为没有多少见识的普通农家妇女,七斤嫂最初并未意识到丈夫没有辫子的严重性,她抱着侥幸的心理来看待时事。遭到赵七爷一番威吓后,她产生了恐惧和胆怯的心理。她的自言自语恰恰表现了其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的心理状态。当听到“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陷入了绝望境地。

37.刀刃磨好了吗?如果成功是一条长河,积累就是河里追逐的一朵朵浪花;如果成功是一座高楼,积累就是筑成它的一块块砖瓦;如果成功是一把利刃,积累就是刀刃与石块的每一次摩擦。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其他人一次能成功的事情并不代表他百分百掌握了做此事的诀窍,也并不能表示他下一次也能成功。所以,只有不断熟练完善,对一件事驾轻就熟,才能百分百地掌握成功的诀窍,

让成功的基础更加稳固,坚不可摧。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当我向一个目标行进时,我都会先问问我自己:刀刃磨好了吗?中国古代有善于积累的纪昌,他向卫飞学习射箭,卫飞让他先练习视物不眨眼睛,纪昌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坚持了两年。之后,他再练习“视小如大,视微如著”,将一个虱子系在牛毛上挂在窗前,练习了三年以后,虱子在他眼中像车轮一样大。最后他用一箭射穿了虱子,牛毛没有断。卫飞对他说,他这才算是掌握了射箭的诀窍。原来所谓射箭的诀窍就在于技巧和能力的积累,在于一步步打好坚实的基础。若是纪昌只是一般人,他也许隔天拿起弓箭射上几次,或者好几天荒废,这样下来他练习的成果必定不好。而纪昌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人十能之,己百之,他不断地熟练完善,打好基本功,才最终将刀刃磨得锋利,在五年后掌握了学射的诀窍。外国历史上有科学家爱迪生,他的发明总是需要经过千百次乃至上万次的实验,最后才完全达到成功。因为他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只有将了各种材料运用到实验,才能明白用各种材料实验的效果,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研制出最完美的科研成果。历史上也有因荒废才学而导致最后埋没才能的例子,古代历史上曾有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他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但因方仲永长久荒疏学业,没有再进行积累与提高,到了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