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情况报告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情况报告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情况报告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情况报告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情况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情况报告为摸清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详细了解其生存发展状况,进一步做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农村海关工作委员会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专项排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全国11个连续工作4个月以上且全年外出6个月以上的村委会和中小学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0-18岁(没有,现将调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乡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82公里,土地面积561.38平方公里。全乡辖11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常住户口6402户,人口27063人。其中,农户5870户,25511人,占总人口的94.27%。非农业人口1552人,占总人口的5.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人。,全乡生产总值达8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0元。二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一) 数量多,比例大,且呈上升趋势。据本次调查统计,截至今年5月,我乡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740人。除了今年的大旱,外出务工的人数也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二) 分布广且不平衡。据统计分析,我乡11个村委会都有农村留守儿童,但分布不均。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村庄,留守儿童数量高,比例高,反之则低。(3) 留得早,留得久。我乡0-6岁(不含6岁)留守儿童505人,占29%。6-14岁(不含14岁)857人,占49.3%,14-18岁(不含18岁)378人,占21.7%。不难看出,0-14岁(不含14岁)留守儿童比例较高。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有父母外出打工。(4) 与父母接触少,难以见面。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主要通过电话和信件联系,少数从未联系过。我一年只能见父母一次,也有只见了很多年的情况。(5) 家务繁重,自理能力增强。调查中,45.6%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后不得不承担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养猪等家务劳动。因此,5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增强。自我监护人年龄较小,生活困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些父母既外出打工,又没有爷爷奶奶、亲戚朋友可以依靠。他们都靠自己生活,这很难。没有学校老师和邻居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就会出现问题。三是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收入高于工作前的父母,但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着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强而提高。相反,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一是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抚养,没有父母的良好生活照料,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不足,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二是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身体不好,反过来又需要孩子照顾,导致留守儿童过早地肩负起家庭重担,无法身心健康发展。第三,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只关心孩子吃的穿的暖,孩子的生理问题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生理快速发育变化期的女孩。由于没有父母,特别是母亲,他们缺乏身体卫生方面的指导和护理。此外,农村学校对身体卫生课重视不够,使得一些留守女孩在初潮时心理恐慌。(二)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由于家庭教育不足,孩子缺乏情感和心理上的关怀,缺乏倾诉和求助的对象,缺乏与外界的联系,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孤立、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人格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父母的约束,祖父母往往文化水平较低,溺爱孩子。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德,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留守儿童的安全。农村的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太小,不能自理。他们的监护人在山里工作,有些人年纪大了,不能照顾自己。此外,临时监护人没有安全防护意识,导致火灾、车祸等事故,但不能及时救治。关于孩子的安全有很多隐忧。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沟通。由于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长期在外工作,无法充分关心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虽然有些家长有时会打电话回家,但与孩子的谈话仅限于简单地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很少关注孩子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二)临时监护人重物质轻精神。农村留守儿童受监护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祖父监护(受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委托);二是相对监护型(受亲戚委托——叔叔阿姨、阿姨朋友);第三,单亲监护(单亲——基本上是母亲监护)。一般这些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往往把病房的学习、人身安全、衣食住行放在第一位,而很少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和精神需求。(3)留守儿童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差异。留守儿童素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监护人在孩子面前没有做出表率,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此外,大多数家庭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都有不良影响,需要加强教育、监督和引导。(四)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一是部分家长通常与孩子缺乏沟通,疏于管教,导致冷漠;二是部分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扭曲了孩子的身心发展。第三,大多数祖父母的代际抚养倾向于宠溺和照顾他们的生活。而且,他们无法承担起对孩子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乱花钱、性格极端等不良习惯。此外,他们年老体弱,无法监督。(5)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落后,不能有效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二是文化媒体难以有效管控,一些低俗、低俗、暴力、色情等腐蚀性渗透对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动词(verb的缩写)原因分析。上述问题主要有五个原因:(一)政策体系的滞后性是制度的根源。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伴随而来的高额入园费制度,在原籍参加中考和高考,使低收入农民工无力负担,不得不选择子女留在家乡学习生活,造成了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2)贫穷落后是经济根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变化。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无力缓解农民外出和子女留守的矛盾。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也很难改变因贫困而长期与子女分离的现实。认识不足是措施的障碍。总的来说,各级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还不够。他们中的一些人只关注农民外出打工赚取收入并转移到城市,而对留守儿童却知之甚少。甚至有人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民工家庭的事,不把他们当成社会问题。这种理解和态度直接导致地方当局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任何措施。缺乏关爱是直接原因。监护人也是留守家庭之一。他们不仅要负责整个留守家庭的正常运转,还要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不同世代的监护人,年龄较大,身体疾病多,缺乏文化知识,思想守旧;单亲监护由于家庭缺少劳动,对留守儿童管教普遍缺乏耐心,对留守儿童打骂、体罚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他监护方式更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资源短缺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二是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缺乏规划,应对措施薄弱。第三,教师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的沟通有限。缺乏责任感是农民工自身的原因。对于一些留守儿童的年轻父母来说,经济利益与子女教育的偏差,使他们不再满足于农村生活现状,削弱了他们在农村的家庭责任感,使得一些父母忽视或未能照顾好子女的身心健康。六、乡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困难。(一)主要做法。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对全乡外出务工人员6767人进行统计,掌握外出后的住址、联系方式和困难情况,登记留守老人和儿童情况。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留守农民工制度。如果镇村里的强劳力全部外出,家里只有老人和60岁以上的孩子,乡、村、组干部要联系家里的年轻党员。实行定期走访。党员每月走访被联系的农民工一两次,每周安排邻居、亲戚走访一次,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尽可能帮助他们,经常向农民工通报家庭情况。成立春耕支援小组。春耕期间,乡政府、村委会、村小组动员党员干部组成耕田队,帮助缺乏劳动力的留守工人家庭搞好生产。建立家庭联系站进行工作。为了方便留守儿童与亲属的沟通,每个村委会都要设立“工作家庭家庭联系站”。及时援助。根据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登记情况,将其列为关注对象,特别是对家庭贫困、生活困难的儿童,政府及时给予救助,将其列为“两免一补”对象。(二)开展留守儿童工作困难。一是工作经费不足。二是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居住在分散的地方,交通不便,交通落后,偏远农村的贫困留守儿童得不到及时的照顾和救助。三是社会关注不够,组织薄弱。七、建议与对策。(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强化地方责任,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从外出打工转变为就地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二)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班,帮助监护人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全方位关爱留守儿童,做留守儿童的贴心人、爱心人。(3)把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明确责任,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监测网络。积极宣传引导农民工父母提高自身素质,多渠道学习家庭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