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的改写教案_第1页
名数的改写教案_第2页
名数的改写教案_第3页
名数的改写教案_第4页
名数的改写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名数的改写教案

名数的改写教案1

教材所出的地位:本节课是在学习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人民币单位等及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改变规律的基础上,来学习名数的改写的,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预备。

教学目的:

1、了解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等概念。

2、利用进率娴熟的进行单名数之间的改写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

3、提高同学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加强合作探究的技能。

重点、难点:

重点:单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改写。

难点:复名数与单名数的互化。

方法:利用观测归纳总结,最末强化步骤,在通过练习,以达到强调重点的目的。

难点突破:利用小组合作沟通,展示汇报,老师总结,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具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一个小天鹅从诞生到长大,体重一共增加了多少?呈现了单名数与单名数的改写,但总感觉强调的不够突出,而难点那么是通过小电脑的形式一带而过,没有分析,同学理解不够彻底,为此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下整合。

微课程展示:

本节课教学分为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专项训练:〔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为了巩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改变规律。

第二个问题是在同学回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人民币单位等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的基础上完成的,

第二环节:新授课。分为三大块。

第一大块:单名数之间的互化。

分为两大问题:

第一大问题: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

抛出问题,让小组沟通、汇报,以上两题是怎么想的?

然后完成两道练习题。

观测:他们大单位化小单位,还是小单位化大单位?

他们是不是单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观测高级单位是怎样化低级单位的?

最末归纳总结: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的方法。

第二大问题: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

先小组沟通、汇报方法,再练习。

他们是什么单位向什么单位的转化?

归纳总结: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的方法:。

第二大块:应用。解决小天鹅的问题。

让小组争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同学汇报会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化千克为克,老师出示过程。方法二、化克为千克,让后出示过程。最末答上答案。

第三大块: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纳以下方法解决:

首先观测:这道题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二、小组争论、沟通,你是怎么想的?

三、小组汇报、其他人补充。

四、通过图解、板书步骤进一步呈现过程。

五、做练习。进一步娴熟方法。

六、同学总结,

最末老师总结方法突破难点。

第三环节:自主总结:

让同学说一说:今日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名数的改写还要留意什么?

第四环节:自主练习

第一题、目的是练习单名数之间的改写。

第二题、目的是练习复名数与单名数之见的改写。

第三题、进一步提高要求,比较大小,单位不同不能径直比大小,需要先进行名数的改写,让后再比较。

第四题,解决问题。主要考察孩子的审题技能,和敏捷运用知识的技能。可列分步算,也可列综合算式。

一、作业布置:课本3、4、5、6题。

二、板书设计:

目的:表达重点,强化难点,给孩子一个做题的示范。

名数的改写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学校数学四班级下册677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学习名数的改写。

2、应用知识的迁移,学会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

3、培育同学探求知识的爱好,提高合作探究知识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谈话:前面我们了解到《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的蔬菜之最,最大的葫芦周长是1.77米,最重的南瓜重0.607吨。

1.77米=〔〕厘米、0.607吨=〔〕千克

〔同学回答。〕

谈话:你是怎样换算的?

请多名同学回答。

最重的芹菜重23千克800克;最长的胡萝卜3.35米。

〔课件出示图片和数据〕

[设计意图]采纳同学前面了解到的知识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而且可以使同学感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本单元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利于同学的系统思索。同时,对同学单名数换算进行了复习,为下面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

〔一〕探究23千克800克=〔〕千克

谈话: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把23千克800克改写成用千克做单位吗?〔板书〕

1、同学独立思索。

2、小组沟通改写方法。

3、组间沟通。

谈话:刚才各小组都争论得特别投入,哪个小组先发言?

同学可能涌现两种状况

①800克=0.8千克,再加上23千克得23.8千克。

②23千克800克=23800克,23800缩小到它的1/1000,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23800克=23.8千克。

谈话:同学们更喜爱哪一种呢?〔生答〕第二种先转化成上节课学的知识,再解决问题;而第一种思索步骤要少一些,各有优点,大家可以依据状况选用,在不断实践中查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4、巩固练习。

谈话: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这组题目,体会一下哪种方法更好。

出示:5米80厘米=〔〕米

28米6分米=〔〕米

7吨60千克=〔〕吨

名数的改写教案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学校数学四班级下册677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学习名数的改写。

2.应用知识的迁移,学会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

3.培育同学探求知识的爱好,提高合作探究知识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爱天鹅吗?你了解天鹅的哪些信息呢?

出示情境图,同学观测。

谈话:你从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可能提出:天鹅长大后比诞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

[设计意图]以同学感爱好的情境引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又培育了同学的问题意识。

二、探究新知

谈话:谁能列出算式?

同学独立列式,老师板书:10.5千克-200克=

谈话: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计算当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让同学体会到统一计量单位的须要性。

谈话:怎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呢?和小组内的同学争论一下。

同学分小组开展争论,老师指导。

谈话:哪个小组情愿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沟通一下。

同学可能会涌现两种想法;

①把千克改写成克:②把克改写成千克

1千克=1000克1千克=1000克

就是把10.5扩大到它的1000倍,将小就是把200缩小到它的,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10.5千克=10500克200克=0.2千克

10500-200=10300克10.5-0.2=10.3千克

同学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予以评价。

老师总结改写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情境图,激发同学参加学习的热忱。同时引导同学独立探究,合作沟通,主动猎取新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适时小结,帮同学进一步理顺了单名数化单名数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

1.想一想,填一填。

自主练习的第4题,让同学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沟通,让同学说一说改写的方法。

2.比一比,填一填。

自主练习第3题,同学自己填写,同桌相互检查。

3.算一算

自主练习第6题,同学做完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习题的设计,考虑到不同的同学要有不同的进展,既有层次,又有坡度。同学通过这样的练习,由浅入深地巩固新知。

四、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足吗?

[设计意图]培育同学的自主评价意识,在总结的同时让同学获得胜利的喜悦,表达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课后反思:

1.重视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教学要让同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就需要联系同学生活,使同学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而不是单调的、枯燥的。本节课从开始导入天鹅长大后比诞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到后来的练习,都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对激发同学学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用好数学的自信心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着重同学的自主探究活动

本节课老师通过安排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向同学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使同学真正理解和掌控了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使同学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营造了民主、同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名数的改写教案4

教学目标

1.同学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约的名数改写.

2.培育同学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技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教学重点

使同学掌控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娴熟的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

娴熟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1米=〔〕厘米1公顷=〔〕平方米

1时=〔〕分1吨=〔〕千克

2.导入:【演示动画“名数的产生”】他们俩究竟谁高?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做个裁判呢?好,老师一起援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1〕引导同学观测刚才两位小伙伴所说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这些数有哪些特点?〔即有数又有单位名称〕

老师指出: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2〕观测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老师明确指出: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3〕让同学分别举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

2.教学例1.

〔1〕出例如13米=〔〕厘米

老师提问: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说明:由米到厘米,是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乘以进率.

同学争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同学举出几个由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的例子.

〔2〕老师出示2吨50千克=〔〕千克

老师设问:这几道题目与上面的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引导同学争论沟通:怎样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同学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使同学明确:首先把2吨变换成千克数,由于1吨等于1000千克,所以2吨=1000×2=2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千克.

〔3〕4千米180米=〔〕米7米6厘米=〔〕厘米

补充:5平方米2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5时30分=〔〕分3日12时=〔〕时

〔4〕引导同学总结:由高级单位名称改定成低级单位名称时,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以进率,再加上低级单位的数.

3.教学例2.

出例如2:5000平方米=〔〕公顷

375分=〔〕时〔〕分

〔1〕引导同学观测:从这两道算式中你发觉了什么?

老师提问:低级单位的名数能否转化为高级单位的名数呢?

小组争论沟通:应当怎样改写?

同学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老师说明:①由于1000平方米=1公顷,50000平方米有几个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顷,就是把平方米改写成化顷数,要除以进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顷.

②由于1时=60分,375分中有几个60分就是几时,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写成几时几分,要除以进率60.375分=6时15分.

同桌争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同学举出几个由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的例子.

老师归纳方法: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商就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就是低级单位的数.

〔2〕练一练

6090克=〔〕千克〔〕克420时=〔〕日〔〕时

490秒=〔〕分〔〕秒20**毫米=〔〕米〔〕厘米

4.引导同学概括名数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刚才这两个小伙伴谁说得对呢?你能用两种方法说明吗?

2.18平方米=〔〕平方分米6米45厘米=〔〕厘米

5千米300米=〔〕米3时20分=〔〕分

2千克80克=〔〕克2日16时=〔〕时

120000平方米=〔〕公顷7600千克=〔〕吨〔〕千克

1070毫米=〔〕米〔〕厘米3004米=〔〕千米〔〕米

4000公顷=〔〕平方千米678秒=〔〕分〔〕秒

50个月=〔〕年〔〕个月

2.比较大小.

2小时15分○215分3米5厘米○350厘米49千克○4090克

7米20厘米○720厘米3吨○300千克184时○7日10时

3.解答下面题目.

〔1〕4辆卡车共运了8吨400千克的货物,平均每辆卡车运多少货物?

〔2〕王刚从家到图书馆用了1小时10分,他行了4千米200米,他平均每分钟行了多少米?

〔3〕一根绳子用去了3米5厘米后,剩下的比用去的2倍多4分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3.还有什么疑问?

4.刚才这两个小伙伴究竟谁重呢?30.4千克与32千克哪个更重?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们将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一种播种机的宽度是4米.用拖拉机牵引,每小时行5千米,可以播种多少公顷?

2.每人每天大约吃食盐6克.一个食堂有240人吃饭,一个月〔按30天计算〕大约需要食盐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名数的改写

名数的改写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利用小数点的位置来进行名数改写。

2、过程与方法:理解知识间联系,提高同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规律和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同学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掌控利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的方法。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控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会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

单名数改写复名数、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

首先作好旧知的铺垫,复习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掌控涌现小数的名数改写。

教学过程:

1、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

〔1〕先让同学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

〔2〕让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归纳出何时乘进率,何时除以进率。

〔3〕为同学编口诀:大变小乘正好,小聚大用除法。

2、如何让同学能够又快又好地掌控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改写方法

〔1〕首先牢记单位间的进率,并能够敏捷运用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

〔2〕审题要认真,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