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5页(共45页)北师大八上期中卷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4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1)如图甲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cm。(2)温度计的使用:①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③图乙所示温度计示数为℃。2.(2分)(2014秋•定兴县期末)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会”“不会”)熔化。将﹣5℃的冰放入装有0℃的水的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的体积将(“增加”“不变”“减少”)3.(4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周围冒“白烟”;当把冰棍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外壁出“汗”,放在嘴里变成“糖水”,与上述四个现象分别对应的物态变化依次是、、、。4.(3分)(2014•长春模拟)将食物和水放在高压锅中加热时,由于水从而在锅内形成高于1标准大气压的环境,因此,锅内水的沸点会(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大大缩短了加热时间;其锅盖上还有一个保险装置,其中的金属片是用熔点较的合金制成的。5.(4分)(2015•广州校级二模)每当春季发生大面积旱情的时间,本溪抗旱指挥部就采用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人工降雨时,飞机将干冰撒入高空的冷云层中,干冰很快从固态成气态,并从周围空气(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为雨滴并降落到地面。6.(6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水的密度是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密度是g/cm3.水结成冰后质量,密度,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3分)(2011•河源)单位及单位换算: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t=kg;某位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我们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8.(1分)(2012•西宁)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kg。9.(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水,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酒精装在试管中,硫酸装在试管中。(ρ酒精<ρ水<ρ硫酸)10.(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消耗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性质优良的新材料制造。小杰的哥哥买了一条领带,此领带有很强的自洁性能,不沾水也不沾油。由此可见,领带是利用材料制成的。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一个或几个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11.(2分)(2017秋•宁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B.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一定是液体 C.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可能是气体 D.以上都有可能12.(2分)(2014秋•秀屿区校级期末)“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13.(2分)(2012秋•太原期中)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A.冰 B.玻璃 C.松香 D.沥青14.(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一定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 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15.(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16.(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了解社会,从了解自己开始,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讲,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的质量大约是50kg B.他的身高大约是160cm C.他的体积大约为50dm3 D.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8℃17.(2分)(2010•大兴区一模)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蔬菜装入保鲜袋放入冰箱 D.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18.(2分)(2009•河南)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19.(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能源中不能称为绿色能源的是()A.铅蓄电池 B.氢能 C.风能 D.太阳能20.(2分)(2017秋•辉县市期末)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三、简答题(共4分)21.(4分)(2018秋•惠山区校级期中)住在热带贫困地区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英国学生发明了无电“冰箱”,它的内桶用金属制成,外桶用木头、塑料等常见材料制成,两层之间的空隙可以填充沙子。外桶上有数个圆孔,用水浸湿沙子后,把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保持沙子潮湿。这样能使金属桶内部空间温度维持在6℃左右,从而使食物保鲜。根据上文,请回答:(1)该无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2)把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保持沙子潮湿的目的是。四、计算题(26分)22.(8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体积是50cm3的铁球,测得其质量为234g,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ρ铁=7.8×103千克/米3)23.(8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装石油的油罐车的容积为30m3,取出200cm3的石油,称得其质量为160g.求:(1)石油的密度是多少?(2)油罐车装满该石油,则所装石油的质量为多少?24.(10分)(2017秋•呼和浩特期中)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中水的体积(2)瓶内石块的总体积;(3)石块的密度。五、实验题(共19分)25.(5分)(2015•阜新)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一、二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组。(2)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前/时)出现的情景。(3)当温度接近90℃时,三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水的沸点是℃.由此可以判断实验室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85878992949697989898(4)以上各组同学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5)图丁是三、四两小组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得到的a、b两种不同图象,其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26.(4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2)冰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发现冰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3)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填“会”或“不会”)沸腾。27.(10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小强想测量标有净含量是“250mL”的舒化奶的密度,请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动到。横梁静止时,指引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使天平再次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端移动。(2)小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这盒舒化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盒与舒化奶的总质量为g。(3)小强把包装盒打开,将盒中舒化奶全部倒入塑料杯中(如图丙所示),称得包装盒的质量为11.4g,则他测得的盒中奶的质量是g,利用舒化奶的“净含量”求得它的密度为ρ奶=g/cm3.若牛奶的“净含量”标注准确,他测得的密度值偏。(4)小强又想到了另一种方法测舒化奶的密度,利用一个记号笔和水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①测出图乙中塑料杯和舒化奶的总质量m1;②用记号笔在塑料杯上标记出液面的位置,倒出舒化奶擦干塑料杯,用天平测出塑料杯的质量为m2;③,用天平测出的质量为m3;④舒化奶密度表达式ρ=(用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首先要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并确定是否从零刻度线量起;读书时视线与刻线相垂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水在0~4℃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特点。人体温度变化比较小,所以测量人体温度的体温计测量范围不需要太大;确定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根据图示读数。【解答】解:(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的始端在2.00cm处,末端在3.47cm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47cm﹣2.00cm=1.47cm;(2)①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②体温计是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③温度计最小分度值是1℃,液柱下面的数值的绝对值大,温度是零下,液柱对着10以下第2条刻度,温度计示数是﹣12℃。故答案为:(1)1.47;(2)①液体的热胀冷缩;②35~42;③﹣12℃。2.【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晶体熔化时温度要达到熔点,同时要继续吸热。凝固时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同时继续放热。【解答】解:(1)0℃的冰要熔化需要吸收热量,但周围也是温度为0℃,所以没有温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冰不会熔化;(2)将﹣5℃的冰放入装有0℃的水的杯中,冰会升温吸收热量,导致水放热而凝固,所以冰的总量会增加;故答案为:不会;增加。3.【分析】生活中的很多物态变化都是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冰变为水是熔化;水变为冰是凝固;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水蒸气变为水是液化;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水蒸气直接变为冰是凝华。【解答】解:(1)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形成的小冰晶,是在冰箱里发生的凝华现象;(2)冰棒上冒“白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3)茶杯外壁“出汗”,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4)放在嘴里变成“糖水”是糖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故答案为:凝华;液化;液化;熔化。4.【分析】(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提高锅内气压,来时水的沸点升高的;(2)高压锅上锅盖上有一个易熔片,易熔片的安装是为了防止安全阀出现故障而起备用保险作用的,它是用熔点较低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解答】解:(1)高压锅把水相当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汽化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高压锅内,就使高压锅内部的气压高于1个大气压,也使水要在高于100℃时才沸腾,这样高压锅内部就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饭就容易很快做熟了。(2)高压锅内的压力不会没有限制,要不就成了炸弹,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压强过大,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熔片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开始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易熔片喷出,使锅内压强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金属片的熔点必须较低。故答案为:汽化成水蒸气;高于;低。5.【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解答】解: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中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点降落到地面。故答案为:升华;吸收;凝华;熔化。6.【分析】(1)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2)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3)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小,根据公式ρ=可得密度变化。【解答】解:(1)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表示为体积为1m3的水质量是1000kg.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密度是1.0g/cm3;(2)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一杯水结成冰,所含物质多少没变,质量不变;根据公式ρ=,当m一定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冰的变大。故答案为:1.0×103;体积为1m3的水质量是1000kg;1.0;不变;变小;变大。7.【分析】(1)质量单位的关系是:1t=1000kg;1kg=1000g;(2)利用密度的单位填写。【解答】解:(1)∵1t=1000kg∴120t=120000kg;(2)∵1kg=1000g∴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0kg=6×104g;(3)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kg/m3;故答案是:120000,g,kg/m3。8.【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将调和油的体积和密度代入即可直接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得,m=ρV=0.92×103kg/m3×5×10﹣3m3=4.6kg。故答案为:4.6。9.【分析】用公式V=算出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水的体积大小,根据试管相同判断出甲、乙、丙各装的什么液体。【解答】解:由ρ=可得V=,已知酒精、硫酸、水的质量相等;因为ρ酒精<ρ水<ρ硫酸,所以V酒精>V水>V硫酸;所以乙装的是硫酸,甲装的是水,丙装的是酒精。故答案为:丙、乙。10.【分析】①体积一定的物体,质量与密度成正比;②物质在纳米尺度时,原有的物理属性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解答】解:为了减小飞船的质量,在不改变飞船及其它部件的形状时(即体积不变),根据公式m=ρV可知,在体积V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密度小的材料,也就减小了飞船的质量;纳米尺度时物质的物理属性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此领带不沾水也不沾油,有很强的自洁性能,是因为该领带是利用纳米材料制成的。故答案为:小;纳米。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一个或几个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11.【分析】固体有一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其中: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解答】解: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具体的形状。所以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此选项正确;B、C、固体和液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所以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可能是液体,有可能是固体,但不可能是气体。两选项均错误。D、B、C选项不可能。此选项错误。故选:A。12.【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3.【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具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解答】解:常见的晶体有金属、海波、冰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等。故选:A。14.【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国际单位是千克;物体质量的性质是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不变。故A错误;B、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故B正确;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改变,但质量不变。故C正确;D、1kg铁和1kg棉花的质量一样大。故D正确。故选:BCD。15.【分析】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②物质的密度与温度和所处的状态有关。【解答】解:A、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密度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C正确;D、由于一般物体热胀冷缩的原因,温度会影响物质的密度,故D错误。故选:C。16.【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V===0.05m3=50dm3左右。故C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BC。17.【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解答】解:A、酒精灯及时加盖,即减慢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同时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减慢了液体蒸发,故不符合题意;B、剪除枝叶使树木的蒸发面积减小,是减慢蒸发,故不符合题意;C、用保鲜膜将蔬菜包好放入冰箱中,可以减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降低液体的温度,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不符合题意;D、将湿衣服展开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可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同时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促进了液体的蒸发,故符合题意;故选:D。18.【分析】A、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根据此判断“白气”的状态;B、根据露珠和水的形成时间就可以知道两者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C、樟脑丸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D、冻豆腐有很多的小孔,是由豆腐中的水分凝固后又熔化形成的。【解答】解:A、洗澡时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所致,可以看见;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所以不是水蒸气;B、露珠是夏天形成的,霜是冬天形成的,两者形成的时间段是不同的,没有什么联系,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樟脑丸变小了,是变成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不是蒸发;D、豆腐中有很多的水分,放在冰箱中,水会变为小冰晶,是凝固现象;从冰箱中取出来,小冰晶变为水,是熔化现象。故选:D。19.【分析】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然后对选项中给出的能源进行分析,找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即为绿色能源。【解答】解:A、铅蓄电池需充电,不能彻底摆脱化石燃料的使用,且废旧电池处理不好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符合题意;B、氢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有广阔的前景,但由于成本高和贮存困难,暂时不能广泛使用,故B不符合题意;C、风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正在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故C不符合题意;D、太阳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正在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分析】(1)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象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ρ=求出a、b、c物质的密度;(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密度大小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Va=Vb=Vc=2×10﹣3m3时,ma=1kg,mb=2kg,mc=4kg,则a、b、c的密度分别为:ρa===0.5×103kg/m3,ρb===1×103kg/m3=1g/cm3,故B正确;ρc===2×103kg/m3,所以ρa<ρb<ρc,即a物质的密度最小,且c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两倍,故A不正确,C不正确;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不正确。故选:B。三、简答题(共4分)21.【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都要吸收热量。蒸发具有致冷作用;(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以及空气流动。【解答】解:(1)无电“冰箱”,是利用沙子中的水蒸发吸收热量,使内桶中食物的温度不致太高。所以其基本原理是蒸发吸热;(2)液体上方空气越干燥,流动速度越大,蒸发越快,致冷效果越好。所以将无电“冰箱”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保持沙子湿润,使其持续蒸发。故答案为:(1)水蒸发吸热;(2)加快蒸发。四、计算题(26分)22.【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此时铁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铁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2)用铁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解答】解:(1)由ρ=可知,234g铁的体积V铁===30cm3;因为V铁<V,所以此球为空心;(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铁=50cm3﹣30cm3=20cm3。答:此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20cm3。23.【分析】(1)已知石油样品的体积和质量,利用公式ρ=得到石油的密度;(2)已知石油的总体积和密度,利用公式m=ρV得到石油的总质量。【解答】解:(1)石油的密度:ρ===0.8g/cm3;(2)由ρ=可得,这辆运油车所装的石油的质量:m总=ρV总=0.8×103kg/m3×30m3=2.4×104kg=24t。答:(1)石油的密度是0.8×103kg/m3;(2)油罐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为24t。24.【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可求水的体积;(2)25块石子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0.2kg水的体积,(3)已知一块石子的质量和石子的数量可以求出石块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ρ=求石子的密度。【解答】解:(1)0.2kg水的体积:V水===2×10﹣4m3;(2)石子总体积:V石=V瓶﹣V水=3×10﹣4m3﹣2×10﹣4m3=1×10﹣4m3;(3)石块的质量:m石=0.01kg×25=0.25kg;石块密度:ρ石===2.5×103kg/m3;答:(1)石块的质量为0.25kg;(2)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1×10﹣4m3;(3)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五、实验题(共19分)25.【分析】(1)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2)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3)沸点越低,区域越低,沸点越高,气压越高;(4)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5)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根据Q=cm△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可能是水的初温不同。【解答】解:(1)图乙中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底,该实验操作错误;(2)丙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丙图是沸腾前的现象;(3)表格中数据所示水在98℃的时候,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98℃,低于100℃,说明实验时大气压低于标准气压;(4)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5)如丁图,三、四组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两个小组水初温相同,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根据Q=cm△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故答案为:(1)二;(2)前;(3)98;低于;(4)不变;(5)质量。26.【分析】(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2)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根据图象分析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结论。晶体在熔化前是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混合态;熔化完后处于液态。(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解答】解:(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2)由乙图知,从第3分钟到7分钟,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熔点是0℃;从图象可以看出,在第6分钟,冰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3)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故答案为:(1)使冰受热均匀;(2)晶体;固液共存;(3)不会。27.【分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线。当横梁静止时,在天平的调平过程中,指针左偏,说明左盘低,右盘高。哪端的盘较高,平衡力螺母便向哪端调节;(2)天平的分度值为0.2g,天平的读数为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由此得到盒与舒化奶的总质量;(3)由m奶=m总+m盒计算盒中的奶的质量;由密度公式计算舒化奶的密度;盒中舒化奶全部倒入塑料杯中会有一部分奶残留在盒中,由此分析所测密度大小;(4)根据舒化奶与水的体积相等,测出它们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可计算舒化奶的密度。【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线。当横梁静止时,在天平的调平过程中,指针左偏,说明左盘低,右盘高。哪端的盘较高,平衡力螺母便向哪端调节。根据题图可以知道,指针左偏,因此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2)由图甲可知,盒与舒化奶的总质量m总=100g+100g+50g+20g+1.4g=271.4g;(3)由m总=m奶+m盒,得,盒中的奶的质量:m奶=m总﹣m盒=271.4g﹣11.4g=260g,由题舒化奶的体积:V奶=250mL=250cm3,所以舒化奶的密度:ρ===1.04g/cm3;若牛奶的“净含量”标注准确,即牛奶的体积准确,但盒中舒化奶全部倒入塑料杯中会有一部分奶残留在盒中,所以所测舒化奶质量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他测得的密度值偏小;(4))③将塑料杯中倒入水到记号处,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3;舒化奶的质量:m=m1﹣m2,水的质量:m水=m3﹣m2,舒化奶的体积:V=V水==,舒化奶密度:ρ===。故答案为:(1)左侧零刻度线;右;(2)271.4;(3)260;1.04;小;(4)把水倒入杯中标志处;塑料杯和水;。北师大八上期中卷2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2分)(2016秋•西城区期末)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A.秒(s) B.千克(kg) C.米(m) D.米/秒(m/s)2.(2分)(2018•东城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可乐罐外表面的白霜 B.杯口上方的“白气” C.冰块化成水 D.“干冰”周围的白雾3.(2分)(2017秋•南江县期末)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 B.建筑物 C.过山车 D.过山车的轨道4.(2分)(2018•临沂模拟)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A. B. C. D.5.(2分)(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B.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C.教室的课桌高度约为1.5m D.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0.5kg6.(2分)(2018•东城区一模)下列做法中,可以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使用时要加盖灯帽 B.环卫工人用扫帚将马路上的积水摊开 C.将蔬菜用保鲜袋封装后放入冰箱 D.用滴灌装置给农作物进行局部灌溉7.(2分)(2016秋•朝阳区期末)航模制作小组在设计上和制作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中最理想的是()A.质量小的材料 B.体积小的材料 C.密度小的材料 D.外观精美的材料8.(2分)(2016秋•朝阳区期末)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9.(2分)(2012•北京)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0.(2分)(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11.(2分)(2017•房山区一模)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12.(2分)(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三只形状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它们是水、酒精、水银(ρ水银>ρ水>ρ酒精)。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判别三烧杯中所盛的液体()A.甲是水银,乙是水,丙是酒精 B.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水银 C.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水银 D.甲是酒精,乙是水银,丙是水13.(2分)(2016秋•西城区期末)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A.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增加 B.水的温度降低且质量增加 C.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减少 D.水的温度不变且质量不变14.(2分)(2017秋•新化县期末)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0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长跑运动员在15min内跑完50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汽车、运动员、羚羊15.(2分)(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1)测量牛奶的密度;(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4)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5)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A.(1)(2) B.(1)(2)(4) C.(1)(2)(4)(5) D.(1)(2)(3)(4)(5)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2分)(2016秋•海淀区期末)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17.(2分)(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一根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其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把一根铜棒扎成一张薄铜板 B.把铜棒加热到100℃ C.宇航员把铜棒带到月球上去 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18.(2分)(2017秋•高邑县期末)关于下列事例,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长时间放置后表皮干瘪,说明汽化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B.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C.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氢气的体积可以使它液化,作为燃料储存在火箭里 D.将暂时不吃的蔬菜覆盖保鲜膜并放入冰箱冷藏,有利于蔬菜中水分的蒸发19.(2分)(2017秋•莘县期末)在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运动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较,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长 D.以3m/s的平均速度作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钟前进3m20.(2分)(2014•通州区一模)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5水银﹣38.8357铅328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 B.铅的凝固点是328℃ C.﹣38.8℃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测量接近﹣50℃的气温时,应选用酒精温度计21.(2分)(2017秋•兴隆县期末)小红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水1.0×103冰0.9×103酒精0.8×103铝2.7×103水银13.6×103铜8.9×103A.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B.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 C.质量相等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一定大于铜块的体积 D.把200g酒精倒掉1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4×103kg/m322.(2分)(2013•潍坊)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三、实验探究题(共44分,23-25题、31(3)、32(1)每空2分,33(3)3分,其它每空1分)23.(2分)(2017秋•南江县期末)如图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cm。24.(2分)(2016秋•西城区期末)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25.(4分)(2016秋•西城区期末)如图所示,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A点向上运动,点B、C、D是每隔2秒记录的气泡位置。气泡在AD段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26.(3分)(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4﹣3﹣2﹣1000001234(1)该物质的熔点是℃。(2)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或“液”)。27.(3分)(2014•无锡校级模拟)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填“左”“右”).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为30cm3,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g/cm3.(小数点后保留一位。)28.(2分)(2016秋•海淀区期末)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1)由图象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97℃所需时间为min;(2)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第8min之后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29.(3分)(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人民日报微博2016年12月7日大雪时发布的微博。(1)“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指的是水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2)为了增加湿度在取暖器附近向地面洒水,采用了的方法加快了水的蒸发。(3)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为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这说明积雪的保温性能(选填“好”或“不好”)。30.(9分)(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如图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1)按照图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A/B)的位置,再调整固定(A/B)的位置。(2)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液态的水(填物态变化)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3)往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烧瓶喷出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金属盘的温度(升高/不变/降低)。(4)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与这个实验类似:水蒸气与热空气一起上升,在高空遇(冷/热)时,水蒸气就凝结成。(5)在模拟过程中短时间内要在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31.(5分)(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量出铅笔杆上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还缺少的步骤是F。(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3)铜丝直径表达式:D=32.(5分)(2016秋•高阳县期末)小方和小张设计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请你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方的方案: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2)小张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食用油取适量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即可测得食用油的密度。(3)按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以减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油的密度值(填“偏大”或“偏小”)。(4)按小张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已测得烧杯和食用油总质量为36.4g.他将烧杯内的食用油取适量倒入量筒后,倒出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小张测得食用油的密度为kg/m3。33.(5分)(2009•昌平区二模)小玲同学想测花生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带砝码)、一个小空瓶,足量水,少量花生油(不够装满一小瓶),一只彩笔,而没有量筒。她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1)她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g;(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第一步:用天平测出小空瓶的质量,记为m1,m1=18g第二步:;第三步:。(3)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写出计算ρ油的表达式和计算结果。四、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6分)34.(4分)(2016秋•西城区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热传导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下面来介绍传导。如图所示,用凡士林在金属棒上粘几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棒的A端加热。可以看到,离A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然后其它几根火柴依次掉下,离A端越远的火柴掉下得越迟。这表明,热是从金属棒温度高的一端沿着金属棒传到温度低的一端。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传导。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传导热的本领不同。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瓷、木头、棉花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1)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对流和辐射。(3)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这是因为。35.(3分)(2016秋•海淀区期末)阅读《加气混凝土砌块》,回答39题。加气混凝土砌块小明家在装修过程中,进行了户内隔断墙的改动,拆除了原来用烧结黏土砖垒砌的墙体后,改用新型的墙体建筑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垒砌。小明上网查询后发现:烧结黏土砖是用农田的黏土为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每块砖的长、宽、高分别为:240mm、115mm、53mm。密度为1.7×103kg/m3.属于传统的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是用加气混凝土和工业废料按一定比例制作完成的一种多孔的砖体。小明家采用砖体的长、宽、高分别为:600mm、75mm、200mm。密度为0.7×103kg/m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与烧结黏土砖相比,具有密度小、隔热和隔音性能好以及环保等优点。小明家拆除的隔断墙体厚度为115mm,新建墙体厚度为75mm。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加气混凝土砌块比烧结黏土砖更环保的原因是:;(2)加气混凝土砌块密度比烧结黏土砖密度小的原因是:;(3)若小明家拆除的墙体面积为10m2,若不计砖缝体积,由于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替代烧结黏土砖,墙体的质量减小kg。五、计算题(36题3分,37题3分,共6分)36.(3分)(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小刚家离学校1080m,他从家里到学校需要花15min.小刚上学路上行走的速度大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37.(3分)(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为了用合金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为1800g,蜡的密度为0.9×103kg/m3,那么浇铸这样一个合金件需要多少kg合金?(ρ合金=8×103kg/m3)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分析】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专用的单位,质量的单位有:t、kg、g、mg等,国际单位是kg(千克)。【解答】解:A、秒是时间的单位,符号是s,故A不符合题意;B、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符号是kg,故B符合题意;C、米是长度的单位,符号是m,故C不符合题意;D、米/秒是速度的单位,它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可乐罐外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正确;B、杯口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C、冰块化成水,固态冰变为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故C错误;D、“干冰”周围的白雾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A。3.【分析】在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一般也不同。【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看到的“地面上的人”应是静止的,与题意不符;B、以建筑物为参照物,小明看到的“建筑物”也是静止的,与题意不符;C、以过山车为对照物,“地面的人和建筑物”与过山车的位置发生变化,并随着过山车出现旋转的感觉,故C符合题意;D、以过山车轨道为参照物,建筑物与轨道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建筑物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4.【分析】晶体熔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定的熔点,在图象中反映出来就是有一段时间它的温度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因此对照各图加以分析即可。【解答】解: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C、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5.【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老师的身高约1.7m,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水的密度是1.0g/cm3,一瓶500mL=500cm3的水的质量在m=ρV=1.0g/cm3×500cm3=500g=0.5kg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6.【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A、酒精灯不使用时要加盖灯帽,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B,环卫工人用扫帚将马路上的积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符合题意;C、将蔬菜用保鲜袋封装后放入冰箱,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降低了温度,可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D、用滴灌装置给农作物进行局部灌溉,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故选:B。7.【分析】航模制作要求质量较小,便于起飞。在体积一定时,密度越小的材料,其质量越小。据此判断。【解答】解:根据实际可知,航模制作要求质量较小,便于起飞。则公式m=ρV可知,在体积一定时,密度越小的材料,其质量越小。故只有C是最理想的材料。故选:C。8.【分析】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②在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在质量一定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解答】解:AB、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两选项均错误;C、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由公式m=ρV知,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此选项正确;D、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不确定,由公式V=知,体积不能确定。此选项错误。故选:C。9.【分析】气体分子极度散乱,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很小,具有流动性。【解答】解: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瓶子里的气体减少,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因此下面的气体分子会向上运动,充满整个瓶子。故选:D。10.【分析】解答图象问题首先要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图象特点进行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解答】解:ACD、这三幅图象都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都是加速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该图象表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故选:B。11.【分析】托盘天平使用前应调整横梁平衡,此时要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移,右偏左移”。【解答】解: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左侧,说明右侧较轻,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不能移动游码。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分析】由密度公式ρ=可知,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它们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由题知,水、酒精、水银的质量相同,已知ρ水银>ρ水>ρ酒精,由ρ=可得三种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水银<V水<V酒精,三只烧杯完全相同,由图可知V丙<V乙<V甲,所以,甲液体是酒精,乙液体是水,丙液体是水银。故选:B。13.【分析】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水的凝固点为0℃。【解答】解:﹣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后,热量会由水传递给冰块,水的内能减小,温度下降度低于0℃,水会结冰,冰的质量会增大,故A正确。故选:A。14.【分析】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5.6m/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由此可见,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选:C。15.【分析】天平用来测质量,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还可用量筒天平得到相同质量的液体。【解答】解:(1)可以用天平测出牛奶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牛奶的体积,利用ρ=可求得牛奶的密度。(2)戒指的体积可以用量筒、细线、水测出,戒指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根据密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戒指的密度,与金的密度比较,若相等就是纯金的,若不相等就不是纯金的。该实验课题能够完成。(3)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他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4)用天平测出铁球的质量,用烧杯、量筒、水可以测出铁球的体积,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密度,与铁的密度比较可知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该实验课题能够完成。(5)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很小,其质量会小于托盘天平的分度值,所以用托盘天平无法称出一根大头针的质量,但可称出几十根大头针的质量,由此可算出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几百根大头针的质量可用天平称出,知道了一根大头针和一大堆大头针的质量,就能算出大头针的数目。该实验课题能够完成。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解答】解: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A正确;B、测量时出现误差,不等于出现了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故B错误;C、认真细致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AD。17.【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不随其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A、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铜棒的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A符合题意;B、把铜棒加热到100℃,铜棒的温度升高,质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C、宇航员把铜棒带上月球,铜棒的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C符合题意;D、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组成铜棒的物质总量减少,所以质量减小,即质量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18.【分析】(1)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以及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2)液化放热;(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其中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而压缩体积可以使一部分气体在常温下液化。(4)根据减慢液体蒸发的因素分析。【解答】解:A、果长时间放置后表皮干瘪,这是蒸发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它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也是一种汽化现象。它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B、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B正确;C、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故C正确;D、将暂时不吃的蔬菜覆盖保鲜膜并放入冰箱冷藏,可以通过减慢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和减低温度来减慢蒸发,故D错误。故选:BC。19.【分析】根据速度的物理含义、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对每个选择进行逐个分析。【解答】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B、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只有快慢不变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较,速度大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故C错误;D、以3m/s的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钟平均前进3m,但不一定每一秒都是3m,故D错误。故选:AB。20.【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解答】解:A、酒精的沸点是78℃,当温度是80℃时,酒精变成酒精蒸气,是气态,A不正确;B、铅的凝固点是328℃,B正确;C、水银的熔点是﹣38.8℃,如果水银在熔化过程中,此时吸热,但温度不变,C正确;D、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D正确。故选:BCD。21.【分析】(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固体的密度大多大于液体;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密度不变;(2)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小用m=ρV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小用V=分析。【解答】解:A、由密度表知,冰、铝、铜的密度都小于水银,故A选项错误;B、铝的密度是冰密度的3倍,体积相同的铝和冰,由公式m=ρV知,铝的质量是冰的3倍,故B选项正确;C、铜的密度大于铝,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由公式V=知,铜的体积较小,故C选项正确;D、200克酒精倒掉100g,质量减小一半,密度不变,仍是0.8×103kg/m3.故D选项错误;故选:BC。22.【分析】(1)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2)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3)由图象可以看出两物体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4)根据图象读出0~20s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正确;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故选:AC。三、实验探究题(共44分,23-25题、31(3)、32(1)每空2分,33(3)3分,其它每空1分)23.【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与6.7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6.75cm﹣4.00cm=2.75cm。故答案为:2.75。24.【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解答】解: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的上方,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2℃。故答案为:2。25.【分析】观察图中A、B、C、D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气泡在玻璃管中的运动情况;读出BD的长度,知道时间是4s,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v=,即可求得气泡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可知,A、B、C、D之间的长度逐渐变大,并且相邻两端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以判断在AD段做变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BD=60.00cm﹣10.00cm=60.00cm=0.6m,时间是4s,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0.125m/s。故答案为:变速;0.125。26.【分析】(1)晶体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较该晶体的熔点;(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没有。在熔化实验中,表现出来的就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的温度是一直在上升的;(3)用晶体做熔化实验时,晶体吸热先是温度升高,达到熔点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全部熔化成液态后,温度继续升高。【解答】解:(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第4﹣8分钟温度都保持在0℃,说明此时物质处于熔化过程,故熔点即为0℃;(2)此物质在第4﹣8分钟温度都保持在0℃,说明此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是晶体的熔化特征;(3)第8分钟之后,此物质温度继续上升,说明熔化已经结束,物质全部成为液态。故第10分钟2℃时物质处于液态。故答案为:(1)0;(2)晶体;(3)液。27.【分析】(1)天平的调平原则: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根据乙图读出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由公式ρ=求出物体的密度。【解答】解:由图甲知,指针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才能使横梁平衡;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物体的质量m=50g+20g+3.4g=73.4g则ρ==≈2.4g/cm3。故答案为:左;2.4。28.【分析】(1)由图象可知水从91℃加热到97℃所需的时间;(2)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水的温度为91℃时对应的时间为1min,97℃时对应的温度为4min,则水从91℃加热到97℃所需时间4min﹣1min=3min;(2)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加热5min时水已经沸腾,则从第8min之后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仍为99℃不变。故答案为:(1)3;(2)99。29.【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3)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解答】解:(1)“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指的是水由液体变成固态了,是凝固现象;(2)在取暖器附近向地面洒水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了液体的蒸发;(3)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即积雪的保温性能好。故答案为:(1)凝固;(2)提高液体温度;(3)好。30.【分析】(1)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较高;(2)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3)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液化放热,金属板吸收放出的热量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4)(5)根据液化的条件,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当物体的温度越低时,水蒸气越容易液化。【解答】解:(1)酒精灯是用来加热的,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比较高,组装器材时,通过调整铁圈的位置保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来加热,故先调整固定B,再调整固定A的位置;(2)当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时,瓶中的水吸热会发生汽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3)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冷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由于液化放热,金属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4)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由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冷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雨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5)为了产生更多的水滴,就要让更多的水蒸气发生液化,温度低一些更容易液化,所以降低金属板的温度可以产生更的水滴;可以在金属盘上放一些冰块。故答案为:(1)B;A;(2)汽化;(3)液化;升高;(4)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16214:2025 EN Review of geospatial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BIM) terminological entries
- 2025年衢州危运押运员考试试题
- 2025年高效节能电动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网络服务排他性授权协议
- 特别声明仅用于证明工作文件证明(6篇)
- 社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合同
- 制造业企业员工技能证书及工作履历证明(8篇)
- 2025年医用空气压缩机(系统)合作协议书
- 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 移动支付终端软件推广协议
- 小学升初中六年级数学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预防及护理
- 办公区域主要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清单
- 2024年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正式版)JBT 14581-2024 阀门用弹簧蓄能密封圈
-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600题及解析
- 医疗护理中的病人体验与满意度
-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生物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