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练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2021·沈阳市高三模拟]《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秦国朝帝国方向的发展(趋势)至少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变得很明显了。”这表明()A.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卓著B.秦帝国历史影响深远C.君主专制建立有必然性D.秦国统一具有必然性2.[2021·铁岭市高三模拟]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对瘟疫记载的变化深刻反映了()A.国家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B.商周时期的南方没有瘟疫C.瘟疫从欧洲逐步传到中国D.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3.[2021·杭州市高三模拟]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禅让制代替王位世袭制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4.[2021·日照市高三模拟]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B.皇权世袭的特点C.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D.中央集权的加强5.[2021·浙江杭州市高三模拟]有观点认为,长城既非锁国,也不限制发展,而且往往成为对外开拓进取的桥头堡,起到促进中外交流的作用。下列选项中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B.“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C.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D.“三分守城,七分屯种”6.[2021·沈阳市高三一模]在睡虎地秦简《田律》中记载:如果下了及时的雨和谷物抽穗,应即书面报告受雨抽穗顷数,如有旱灾、暴风雨、害虫等灾害损伤了禾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距离近的县,文书由走得快的人专程递送,距离远的县由驿站传送,在八月底以前送达。材料反映出秦朝()A.灾害频发导致社会矛盾激化B.政府鼓励农业发展C.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最早确立皇帝制度7.[2021·滨州市高三模拟]秦朝繁重的徭役造成的最严重的直接后果是()A.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B.修建成了大量的宫殿和陵墓C.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治8.[2021·山东淄博市高三一模]如图为里耶秦简户籍簿。据此可知,当时的户籍管理()A.破坏了人伦秩序B.减轻了农民负担C.方便了征发赋役D.提供了生活保障9.[2021·济南市高三模拟]唐代文学家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消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他旨在说明秦朝被“族”是由于()A.六国后代发动叛乱B.秦朝自身暴虐无道C.秦朝推行郡县制度D.秦朝建立皇帝制度10.[2021·辽宁大连市高三模拟]秦朝统一后,大量原六国贵族心怀灭国之仇,时刻图谋复立;六国百姓也并不习惯秦国的严刑峻法,尤其对秦二世沉重的劳役兵役极为不满。材料表明()A.郡县制难以巩固统一局面B.分封制影响较为深远C.法家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D.秦亡是多种因素所致11.[2021·本溪市高三模拟]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建张楚政权,“张楚”意为“张大楚国”。它极具号召力,其后赵、齐、燕、魏等地纷纷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举兵响应。“当始皇之世,是统一之初,六国的遗民,本来不服,而此时也无治统一之世的经验,不知天下安定,在于多数人有以自乐其生,以为只要一味高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下列选项对秦亡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地方行政制度激化阶级矛盾B.缺乏治理大一统国家的经验C.受法家思想影响,施政暴虐D.原六国贵族与秦矛盾尖锐12.[2021·温州市高三模拟]宋代程颢在诗中写道:“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揪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该诗描绘的是()A.秦末发生的楚汉相争B.周代的战争以车马为主C.中国象棋的双方对垒D.诗歌开始反映战争题材第3练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D根据材料“秦国朝帝国方向的发展(趋势)至少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变得很明显了”可知,秦国灭六国、统一全国在一个世纪前已有这种趋势,可见秦统一六国具有历史必然性,D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提到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无法得出秦始皇历史功绩卓著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秦国朝着统一的发展趋势,并未提到其历史影响,B项错误;材料未提到君主专制,而是主要强调了秦国统一的必然性,C项错误。2.D由题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对瘟疫的记录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说明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即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故选D;A项属于材料直接体现,不是深刻反映,故排除A;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瘟疫是从欧洲传入的,排除C。3.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维护国家统一,A正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排除B;内阁制度出现是皇权空前强化的产物,其依附于皇权,不属于官僚政治的合理性表现,排除C;土地私有制替代井田制是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官僚政治无关,排除D。4.C印章的称呼“玺”从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呼,到秦代只有皇帝一人的印章可以称为“玺”,这体现了皇权的强化,皇帝独尊的特征,C正确;秦王的功绩和其印章称呼无关,排除A;皇权世袭强调的是皇位的传承,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与题干无关,排除。5.B材料所述观点,体现了长城在中外交流发挥的作用。B项,胡商即外国商人的到来,它反映了当时西域各国与汉王朝之间在政治、经济上交往的盛况,体现了中外交流,故B项正确;A、C都反映了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D项体现了长城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发展,故都不正确。6.C材料体现政府要求各地将农业生产的各种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中央,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C项正确;A项、B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未体现皇帝制度,排除D项。7.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徭役造成的最严重的直接后果是社会经济遭到破坏,故C正确;农民脱离农业生产只是说明对农业造成的影响,不能代表对整个社会的严重影响,故A错误;修建成宫殿和陵墓应该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故B错误;人民受到法律处治属于刑法残酷的表现,与徭役繁重后果没有联系,故D错误。8.C由里耶秦简户籍簿中的“士五”“大女子”“小女子”等信息可知,当时的户籍管理方便了征发赋役,故C正确;这对人伦秩序没有影响,故A错误;材料没有减轻农民负担的信息,故B错误;提供了生活保障更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9.B根据材料“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消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可知,杜牧认为秦朝被“族”是由于自身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秦以法家治国,严刑峻法、暴虐无道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战争,最终导致秦亡,故B项正确;“六国后代发动叛乱”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秦朝推行郡县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皇帝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0.D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六国贵族蠢蠢欲动、严酷的刑法及沉重的劳役兵役,说明秦亡是多种因素所致,D正确;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A排除;材料与分封制无关,B排除;C仅是材料的一部分原因,排除。11.A材料信息“当始皇之世,是统一之初,六国的遗民,本来不服”说明原六国贵族与秦矛盾尖锐,材料信息“而此时也无治统一之世的经验”说明缺乏治理大一统国家的经验,材料信息“不知天下安定,在于多数人有以自乐其生,以为只要一味高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说明受法家思想影响,施政暴虐,但是材料中没有地方行政制度激化阶级矛盾的信息,由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人和股东分配协议书
- 药企质保协议书
- 配送餐品协议书
- 苗木卸车协议书
- 小红书业务合作协议书
- 安置房交房标准协议书
- 联合购铺协议书
- 桥梁混凝土施工协议书
- 环卫安全协议书
- 租赁临时协议书
- 2013黑龙江公务员职位表
- 风力发电机组定检投标方案(技术标)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3年版)
- 酒店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mysql数据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度中学生趣味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50题)
- 空调维保投标方案(技术标)
- 尾矿库闭库销号管理办法
- 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4(实训四)参考答案
- GB/T 23981.2-2023色漆和清漆遮盖力的测定第2部分:黑白格板法
- 2022年邛崃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