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学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3讲 文化创新 新人教必修3_第1页
《金新学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3讲 文化创新 新人教必修3_第2页
《金新学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3讲 文化创新 新人教必修3_第3页
《金新学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3讲 文化创新 新人教必修3_第4页
《金新学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3讲 文化创新 新人教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文化创新编辑ppt编辑ppt知识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编辑ppt【提醒】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编辑ppt知识点二文化创新的途径编辑ppt编辑ppt编辑ppt【提示】

要区分“以我为主”与“为我所用”:“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汲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为我所用”就是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结合国情进行改造、整合与创新编辑ppt编辑ppt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基础知识]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编辑ppt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编辑ppt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编辑ppt[深化拓展]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2)文化创新引导、制约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易错提示:(1)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编辑ppt(2)文化创新的渊源与源泉是一回事吗?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但二者有密切关系。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而且又是唯一来源。请做考题1~2编辑ppt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回答下题。考题1(2010·北京文综,24,4分)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编辑ppt解析:①错,技术是文化创新的因素,但不能说是不确定因素。③错,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世界的多样化,而不在于技术。②④符合题意,答案选C。答案:C编辑ppt考题2(2010·广东文综,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创新途径的知识点。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教材中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然后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进行逐点分析即可。编辑ppt答案:(1)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3)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编辑ppt考点二文化创新的意义※[基础知识]文化创新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编辑ppt(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编辑ppt[深化拓展]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此观点是不科学的。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观点看到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文化创新还有另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请做考题3~4编辑ppt考题3(2011·武汉质检)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无数事实一再向人们证明: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及时有效地赋予文化以新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使其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并由此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材料主要强调()A.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B.是否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C.文化创新对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有重要意义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解析:材料考查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考查的角度是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的关系,A、B、D三项没有反映出题干的要求,故排除。

答案:C编辑ppt考题4(2011·试题调研)《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编辑ppt解析: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所以国家重视文化创新并非取代传统文化,②观点错误,①③④从不同角度正确揭示了重视文化创新的原因,均符合题意,故选C项。答案:C编辑ppt考点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基础知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2)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编辑ppt[深化拓展]1.传统和创新的关系(1)创新不能离开传统。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2)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编辑ppt2.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否矛盾不矛盾。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文化创新,否则文化创新就失去了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请做考题5编辑ppt考题5(2011·南昌一模)下列四幅作品的设计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B.在兼收并蓄中进行文化发展和创新C.中华文化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D.继承传统文化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动力编辑ppt解析:四幅作品共同体现了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C、D两项观点错误,故选B项。答案:B编辑ppt考点四创新、借鉴、融合的关系※[基础知识]创新、借鉴、融合(1)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就需要博采众长。(2)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编辑ppt(3)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4)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编辑ppt[深化拓展]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和“海纳百川”是否矛盾?两者是不矛盾的。(1)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2)文化交流中“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合作和共处。请做考题6~7编辑ppt考题6(2011·济宁质检)2010年5月27日,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东西南北风——中华文化之旅”在河南省郑州市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命名为“东西南北风——中华文化之旅”,就是取中华文化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之义,引领大家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之中进行一次神圣的巡礼。”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体现了中华文化()①博大精深②源远流长③包容性④地域特色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②③编辑ppt解析:“包罗万象、海纳百川”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即博大精深,又能体现其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选C。答案:C编辑ppt考题7观察右边漫画(阻碍我们进步的并非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②只有抛弃传统的东西,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③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②说法错误,抛弃传统的东西,未必能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④与题意无关。答案:B编辑ppt考点五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基础知识]1.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编辑ppt2.实现我国的文化创新(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2)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编辑ppt[深化拓展]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请做考题8~9编辑ppt考题8(2011·试题调研)徐悲鸿是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艺术大师。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形成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徐悲鸿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艺术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他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下列对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正确的是()①批判传统,独领风骚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面向世界,博釆众长④薪火相传,一脉相承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编辑ppt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应选D。答案:D编辑ppt考题9(2011·南京一模)2010年9月,以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为主线的电影《山楂树之恋》热播,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电影。这说明()A.发展大众传媒,才能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B.关注社会热点,才能实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C.立足社会实践,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作品D.坚持文化创新,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解析:电影《山楂树之恋》之所以能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主要是因为它立足社会实践,贴近人们内心,引起了人们的共鸣,C最符合题意。答案:C编辑ppt编辑ppt亚运会盛大开幕,创新独领风骚2010年11月12日,万众期待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在海心沙惊艳亮相,水、火、光、声浑然一体,交相辉映,营造了一场听觉和视觉盛宴,大大超乎人们的预期和想象。开幕式特别安排了“绿色一分钟”环节,志在倡导绿色环保的理念。编辑ppt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体现了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的精华,既有渔船在海洋中风雨飘摇的美妙表演,又有北派腰鼓等艺术形式的精彩呈现。另外,蓝色和红色这两种开幕式上的主色调,代表了两种迥然相异的文化元素,也制造出非同寻常的惊艳效果。偌大的舞台时而变成碧蓝的湖泊,时而成为千人擂鼓的校场,的确令人叹为观止。据介绍,是一批高科技器材和技术的使用,让舞台上面的水可以在25秒之内迅速退去,再借助灯光的明暗变幻,开幕式中的水给观众带来一种绚丽的幻觉。运动员出场仪式中,礼仪小姐手举的代表团名称牌匾,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特色,岭南文化渗透在亚运盛会的各个领域,东道主的热情好客油然而生。编辑ppt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我们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创新。(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编辑ppt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推进文化创新。(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3)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4)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编辑ppt(5)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编辑ppt1.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行,本届亚运会吉祥物有五个,“五羊”是广州市最为知名的标志,广州也被称为“羊城”,以五只羊作为吉祥物,充分体现了东道国、主办城市的历史底蕴、精神风貌和文化魅力,表达了一种美好祝愿。这说明()A.客观事物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C.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解析:A错误。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不符合题意,D片面。答案:C编辑ppt2.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它()①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③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需要借鉴、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③答案:D编辑ppt3.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①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②把握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④把文化工作者的灵感作为主要来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A编辑ppt编辑ppt注意运用教材术语回答问题(福建3月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外地陶瓷厂打工六七年,已经成为技术员和管理者的小林,发现家乡S县优质瓷土资源丰富,生产的陶瓷工艺品富有乡土气息和文化韵味,但工艺落后、产品单一、销售不畅,几个陶瓷工艺品厂举步维艰。心系家乡的他十分焦急。搜集了以下材料:材料一中国的陶瓷产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浓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